APP下载

教师文学素养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

2020-05-11王会阳

科技资讯 2020年6期
关键词:文学素养文化自信语文

王会阳

摘  要:语文课程无论从小学还是大学,都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其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文学修养、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就像一股清泉能够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注入一份清新,让学生不仅喜欢文学、热爱文学,同时激发其主动追求文学的热情,最终指导他们的学习与生活的前进方向。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文学素养,不仅要有传统文化的底蕴,同时对于世界文化也要积极学习、不断探索、全面提升,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关键词:教师  文学素养  语文  教学  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2(c)-0174-02

1  新时期文学素养对于语文教师的重要意义

新时期,我国已经进入互联网+的新时代,人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正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互联网资源十分丰富,因此,有人说不需要记忆更多的文化知识,需要时在互联网上进行检索就可以了。然而,事实并非想像得那样简单。网络信息毕竟是松散的,如果没有记忆在大脑之中,则是虽存在却不为我所用的状态。因此,提升国民文学素养对于提升国民素质有着重要意义。语文课程无论从小学还是大学,都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其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文学修养、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教师文学素养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

2.1 底蕴深厚,充分展示文化自信

新时期,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文学素养将充分展示文化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无论在政府报告还是对外访谈中多次提及中华传统文化。如,在亚信第五次峰会上的讲话中引用《论语·学而》中“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的传统名言;在会见香港澳门各界庆祝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访问团时的讲话中引用汉代典籍《韩诗外传》中“任重而道远者,不择地而息”;在第二十三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全会上的致辞中引用清代金缨《格言联璧》一书中的“志之所趋,无远弗届”。习总书记的讲话展现了中国政府与人民在新时期的文化自信。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上,习近平对文化自信特别加以阐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其语境更为庄严,观点更为鲜明,态度更为坚决,传递出这既是文化理念又是指导思想。文化自信于是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那么,何谓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

文化自信是一个东方大国崛起的文化自我认知的过程。作为语文教师承担着文化传承的重任。教师具有良好的文学素养,在语文教学中就会充分体现文化自信。教学中引经据典、博古论今,以中华传统文化浇灌青少年,让他们沐浴在诗词雅韵的雨露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意境深远。只有热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热受中国文化的学生。中小学生承担着我国文化传承的重任,是未来的建设者与接班人。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体现了分的文化自信,可以指导学生们在对民族文化充分认同的基础上,进而以包容开放的心态接受外来文化,批判地借鉴外来文化,以中华传统文化武装头脑,为国家建设、民族复兴积极奉献力量。

2.2 语言精彩,积极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

青少年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对祖国未来的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充分促进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升。其出口成章、谈古论今,可以引起学生对于古今中外文化不断探索的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们由最初的崇拜上升为对文学的喜爱,再由喜爱转变为主动获取文化知识的行动,这样就起到了促进学生文学素养提升的重要作用。

2.3 正确导向,有效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

在我国,曾经一度人们对西方文化的追逐热情甚至超过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这是极其不正常的,不利于国家的发展与文化的传承。新时期,我国已经从发展中国家过渡成为国际新兴强国,西方国家已经开始向中国学习与借鉴。新时期,中国发展的新道路规划需要向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思潮不断涌入,既有精华又有糟粕。西方文学中也有很多精华所在,教师可以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正确认识与吸引西方文化之精髓,并能够识别糟粕,去除糟粕。其中利已主义、拜金主义、自我主义、功利主义等十分不利于学生思想发展。西方思潮过分强调自我,以自我为中心,突出自我、强调自我、释放自我,淡漠亲情、友情与社会责任。这些观念在国青少年学生之间也产生了极其不良的影响。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其文学修养影响、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武装青年人头脑,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如“报怨短,报恩长”的豁达情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规划;“家合万事兴”的家庭观;“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的爱国精神;“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的处事之道;“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的奋进精神;“人固有一死,或重于鸿毛,或轻于泰山”的生死观;“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行为规范;“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气节等。

同时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世界文化。如西方贵族精神的三大支柱:文化教养、社会担当、自由灵魂。文化的教养,抵御物欲主义的诱惑,不以享乐为人生目的,培育高贵的道德情操与文化精神。社会的担当,作为社会精英,严于自律,珍惜荣誉,扶助弱势群体,担当起社区与国家的责任。自由的灵魂,有独立的意志,在权力与金钱面前敢于说不。而且具有知性与道德的自主性,能够超越时尚与潮流,不为政治强权与多数人的意见所奴役。

2.4 全面渗透,有利于学生沉浸于良好文化的氛围之中

语文教师的良好文学素养在课上,可以通过语言、行为、课件等传达给学生。而课后,教师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有效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例如,课后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学资源平台分享文学作品、书画作品等提升学生文学素养。还可以通过在朋友圈分享推荐文学作品的,让学生感觉到文化的魅力,让学生沉浸于良好文化氛围之中。

3  结语

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就像一投清泉能够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注入一份清新,让学生不仅喜欢文学,同时激发其主动追求文学的热情,最终指导他们的学习与生活的方向。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文学素养,不仅要有传统文化的底蕴,同时对于世界文化也要积极学习、不断探索、全面提升,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伟,杨斌,李笑非.论创新型教师课堂素养内涵及养成[J].中国教育学刊,2014(1):99-103.

[2] 赵群筠.提升语文教师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能力的探索[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2013(9):36-40.

[3] 汪怡.如何提高教师的文学素养[J].文学教育,2014(17):122-123.

[4] 徐茂成.浅谈语文课程中的文学教育[J].科技经济导刊,2017(17):187.

[5] 曲艳菊.学生文学素養培养的有效途径[J].文学教育,2015(6):81.

猜你喜欢

文学素养文化自信语文
浅议英美文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浅谈英美文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