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观社会中景象意识形态功能探析

2020-05-11张骞

理论观察 2020年1期
关键词:主流意识形态景象意识形态

张骞

关键词:景观社会;景象;意识形态;主流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B08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0)01 — 0025 — 03

景观社会是法国思想家居伊·德波提出的重要概念。他指出,当今的资本主义社会已经超越了生产阶段而发展到了一个独特的景观阶段,即进入到了景观社会之中。景观已成为一种物质化的意识形态,即景观也具有了意识形态的功能。根据德波的理解,景观社会中的景观是一个多元的概念,社会生活中所有的物质存在都已成为景观。其中,景象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到的狭义的景观形式,同时也深刻蕴含着景观的典型特征,但目前对景象的研究大都是从其视觉形象出发,分析其意识形态功能的相对较少。因此,对景象中意识形态功能进行深入分析对我们理解景观社会及其意识形态功能有着重要意义。

一、景象意识形态功能剖析

随着景观社会的到来,意识形态也随之寻找视觉载体,景象因其自身特点成为了意识形态的一种优质载体,在景象的建造—被观看过程之中意识形态的功能得到充分展现。在景象的建造过程中表达着话语权,在被观看的过程中遮蔽社会现实和矛盾,强化人们的犬儒心态,充分展现了景象意识形态的典型功能。

(一)表达话语权

福柯在《话语的秩序》中最先探讨过话语权的概念,他指出,话语就是人们斗争的手段和目的。话语是权力,人通过话语赋予自己以权力。在现代社会中,话语权不仅代表着个人的权力,“现代意义的“话语权”所强调的不仅仅是说话和发言的资格, 而主要是指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意识形态主导权”〔1〕。在景观社会中,由于整个社会生活都显示为一种巨大的景观的积累,所以话语权也由景观紧紧控制着,景观可以制作出一种强制性的对话,而且这种强制性不是显现出来的,而是无意识的强制,大众面对的只有这种被制作出来的强制性对话,他们面对的是无法选择的强制。德波指出,“当电视显示出美好的画面,并辅以厚颜无耻的谎言般的解释时,傻瓜就相信一切都是很清楚的”〔2〕。制作这种强制性对话的不只有电视,景象同样也展现着美好的画面,呈现出强制性的对话,表达着话语权。而且景象是长期存在的,导致它所呈现话语权也是长期的,所以为话语权的表达提供了一个优质的载体。在资本主义社会景观的建造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资本,没有资本就没有景观,景观是资本在社会存在中的一种延伸形式,资本运用其力量建造建筑,并赋予其一定的意義和象征,目的是通过建造大众每日可见的景观,表达资本背后的话语权,使大众成为在其话语权之下的主体。

(二)遮蔽社会现实和矛盾

在景象被观看的过程之中,呈现在个体眼中的是背后蕴含着某种意识形态的建筑物,从而相对于传统的观看行为,个体自在的观看行为被超越,观看主体无法看到社会的真实存在。具体地说,呈现在个体视野中的是想让个体看到的东西,这使得个体的观看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观看某种演出,景象背后的意识形态则是这场演出的导演,意识形态的要求会直接呈现在个体的观看之中,以此来影响个体的行为。如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主要建构的景观之中,资本主义国家因其要实现自身无限增值的资本逻辑,它所建构的景观必然是符合其无限增长的资本逻辑的,人们在观看这样的景观之后,思维会被背后的资本逻辑所影响,形成一种“资本思维”。因此,在景观社会中,景象等形式由于其背后的意识形态会有选择性的在遮蔽社会现实、隐藏社会矛盾,最终可能会使大众陷入幻想的包围之中。但这种遮蔽也有其合理的一面,如可以使个体的观看需求得到更好地满足,因为资本总是要找到一种使个体最容易接受的形式发生作用。所以,对待景象遮蔽现实我们要辩证的对待,批判其有弊端的、遮蔽社会现实的一方面,保留其更好满足视觉需求的另一方面。

(三)强化大众的犬儒心态

犬儒主义是齐泽克提出的一种面对意识形态的形式,他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大众在面对意识形态时采取的是一种犬儒态度,它意味着:“人们对意识形态的虚假性一清二楚,也完全知道在意识形态普遍性下的下面掩藏着特殊的利益,但依旧对这种形态恋恋不舍”〔3〕,对犬儒态度更简明的定义是“人们对他们的所作所为一清二楚,但却坦然为之”〔4〕。景象意识形态中的遮蔽、强权压迫了大众的视觉观看,面对这样的无力改变的事实,不少人都不在追求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的观看,接受这样的景观幻象,并且愿意享受这些幻想带来的便利条件,借助幻象来构造自己的意识世界。就是在这样的妥协中,景观社会中的景观才会不断扩张,最后以致整个社会生活中都是景观的累积,景观的强权、遮蔽强化了大众的犬儒心态,大众自愿走进资本所制作的幻像之中,造成了当代的精神危机。

二、景象意识形态功能的生成逻辑

景象成为意识形态的载体,不是强加于其身的无端想象,而是在其背后有一条显明的逻辑路线,它是历史逻辑、时代逻辑、现实逻辑三者共同作用的的必然结果。

(一)历史逻辑:意识形态历史发展的需要

在资本主义社会早期,马克思将意识形态定义为为了思想统治的虚假观念体系,“人们迄今总是为自己创造出关于自己本身、关于自己是何物或应该成为何物的种种虚假观念”〔5〕,并将资本主义社会早期的意识形态载体总结为法律、道德、宗教、哲学等形式。

随着技术时代的到来,人类社会在步入发达工业社会之后,意识形态的传播载体也发生了变化。马尔库塞指出在发达工业社会中,由于技术的进步创造出巨大的生产力,社会普遍的接受着技术的支配。“面对这个社会的极权主义特征,技术“中立性”的传统概念不再能够得以维持。技术本身不能独立于对它的使用”〔6〕。技术因其强大的力量成为了极权社会中主导因素,成了一种意识形态。哈贝马斯对马尔库塞的意识形态理论进一步深化,明确提出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前提下,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全新的意识形态,成了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的实现载体。在技术时代,意识形态的载体已经由完全显性转变为既有显性又有隐性的载体。

在法兰克福学派科技意识形态批判之后,面对着新的时代背景,阿尔都塞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识形态理论,“意识形态是具有独特逻辑和独特规律的再现(形象,神话,观念和概念)体系,它在特定的社会中历史地存在,并作为历史而起作用”〔7〕。而且阿尔都塞还特意强调道,“意识形态是无意识的,它不是通过人们的意识而起作用,而是作为一种结构强加于大多数人。因此,意识形态根本不是意识的一种形式,而是人类“世界”的一个客体,是人类世界本身”〔8〕。

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发展,意识形态有了一种日常生活化的倾向,意识形态的出场方式逐渐的向日常生活化靠拢,这是意识形态历史发展的必然,景象意识形态是这种历史逻辑的产物。

(二)时代逻辑:时代发展的使然

“看”已经成为当代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动作,与这个动作相伴而来的是形式各样的视觉形象,我们已经进入以视觉形象作为主导的视觉文化时代。人类文化形态经历了从口传文化为主导到印刷(读写)文化为主导再到视觉文化为主导这樣的一个发展历程,可以说,相较于以语言、文本等为中心的文化形态而言,视觉文化是一种新出现的文化形态。1913年匈牙利籍的电影理论家巴拉兹在《电影美学》中才正式提出了视觉文化的概念,“看”作为人类生来就具有的能力,而“看”形成的两种文化形态影响却大为不同,以图像为主的视觉文化却一直被以文字为主导的印刷文化所压制,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情况被彻底改变了,首先是对理性至上理论的反对,尼采率先对西方文明中理性至上进行了发难,鼓吹以感性的审美生存方式来抵抗理性的强暴。这或许可以视为对眼睛和视像合法性的有力证明〔9〕。其次,新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电影、电视等新的传播工具,新传播工具的产生冲击了书籍、报刊等传统的传播工具,此外,再加上与纯文字相比,图像、形象更具有可读性、更能吸引人的注意力,使得文字压制图像的状况得到发展。这一次,文字成为了图像的辅助。此外,消费时代的到来也促进了视觉文化的发展,在消费时代中人们通过消费来建构自己的身份,在消费社会中,商品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以一种景象的形式而存在,在这样的时代中人们要通过消费来建构自己的身份必须要通过景象,比如说人通过购买新奇景象的商品自身仿佛就变得更具有个性。这样资本家想要增加自己的资本也学会了运用景象的方式,于是铺天盖地的广告汹涌而来,更加促进了以视觉形象为主导的文化形态的到来。

(三)现实逻辑:景象自身特点契合

此外,景象其自身有着鲜明的特点,契合作为意识形态载体的要求。

1.景象往往具有一种功能性作用。景象通常是以雕塑、建筑、桥梁等形式存在,所以在人们接触景象时,对其的第一印象是其作为景象的实际功用,这种功用往往将景象中的意识形态遮蔽住了,使得景象意识形态更加的具有隐蔽性。但这种遮蔽并不意味着景象丧失了意识形态功能,正是由于其隐蔽性,人们易将其接受为生活中的一部分,不会对其排斥甚至厌恶。这种遮蔽性、生活化也正是当代意识形态的一大特点。

2.景象往往具有具有长期性。在视觉文化下,图像、影像借助网络传媒工具形式广泛传播,其中不少的图像、影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这些图像、影像通常都转瞬即逝,如一些影像没有暂停键,无法对其进行细致分析,如果要重复观看不得不需要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而景象却是长期存在,有的甚至已越千年,如建成于1925年的故宫等建筑。这种长期存在可以给人以充分的时间思索它背后的意蕴,更好的实现意识形态的功能,形成一种长期的影响。

三、对新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启示

新时代要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就必须要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在景观社会中,景象已成为意识形态传播的一个优良载体,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都在利用景象飞速传播,如何在各种思潮中达成共识建设主流意识形态,如何更好的利用意识形态的新载体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对于景观社会中景象意识形态功能的探析给我们提供了启示。

(一)警惕景观社会意识形态渗透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社会也已经出现了景观社会的某些特征,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纷纷涌现,尤其是一些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试图借助景象的特点进行渗透。景观社会作为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产物,于生产力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率先产生,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利用景象来进行意识形态的传播,在其传播的过程之中,不可避免的沾染着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时代,以视觉文化进行隐蔽的意识形态输出和渗透已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惯用手段〔10〕。因为景象意识形态具有隐蔽性、生活性等特征,容易强化大众的犬儒心态,为大众呈现美好生活的幻象,很容易误导大众。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要对随新载体而来的各种意识形态保持一定的警惕,防范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巩固好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二)创新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方式

景观社会的出现是随着技术发展进入视觉时代的必然,主流意识形态也应该创新传播方式,更好发挥其引领作用。视觉化传播方式相较于其他的传统方式,更利于大众的接受和认同,尤其是在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已经现实消费社会的特征、消费对象从生活商品向文化商品转移的社会背景下,更应该利用好电视剧、电影等文化商品的形式。此外,视觉化传播的载体除了图像、影像之外,景象也是重要的一种重要形式,但由于它的特殊形式往往为大众所忽略,在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运用景象这一载体,全方位的发挥引导作用。

同时,对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方式的创新还包括对传播平台的创新,随着景观社会的到来,网络以其便利性、去中心性成为了景观的聚集地,一些平台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景观吸引着大量的受众,网络平台成为意识形态战争中的必争之地,所以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过程中也要创新传播平台,利用网络形式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力。

(三)加强主流意识形态景象建构

现代语境下的景象已远远不再局限于纯粹的视觉意义,而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载体,具有多重属性,是表达自身声音的一个重要表征。而且由于景象的构造过程中受到资本的控制,所以景象意识形态会出现与主流意识形态相悖的情况。所以,主流意识形态需要积极参与景象意识形态的构造与发展过程,将各种景象放入自己的意识形态情境之中,避免主流意识形态被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排除在外,保持主流意识形态时刻在线的状态,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

具体来说,主流意识形态要主动参与到景象的建构之中去,肯定并承认景观意识形态中的积极方面,借鉴吸收景象意识形态中有利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的方面,发挥其优势作用,对其有悖于主流意识形态的方面,要将主流意识形态的内涵化入景象之中,从而引导景象意识形态的发展方向。

〔参 考 文 献〕

〔1〕张国祚.关于“话语权”的几点思考〔J〕.求是,2009,(09):43-46.

〔2〕德波.景观社会〔M〕.张新木,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165.

〔3〕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对象〔M〕.季广茂,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26.

〔4〕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对象〔M〕.季广茂,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40.

〔5〕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9.

〔6〕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6.

〔7〕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20.

〔8〕阿尔都塞,李迅.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续)〔J〕.当代电影,1987,(04):33-45.

〔9〕周宪.文化研究的新领域——视觉文化〔J〕.天津社会科学,2000,(04):98-101.

〔10〕刘伟斌.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视觉化传播探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05):104-112.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主流意识形态景象意识形态
杯中异景
冬天的景象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和对策研究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正确引导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对策研究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新媒体环境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实现途径述评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
夏天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