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竞赛合作探究,形成周长概念

2020-05-09金姚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周长树叶竞赛

金姚

【教材分析】

“什么是周长”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平面图形的周长。本课重点在于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感悟,体会周长含义,从而自然获得求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培养他们的数学交流、合作和动手操作的意识。引导学生获得更深刻、更准确的理解和体验。这就要求此课的教学要做到“深入浅出”,也就是要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为学生可操作的活动,引导学生在自主操作活动中逐渐感悟。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周长的概念是第一次接觸到,教师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因此这节课的主要目标定位于认识周长概念。

课堂上,教师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将实践操作活动“摸一摸”“量一量”“猜一猜”“比一比”等,再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体验竞赛操作中获得知识经验的乐趣。

【教学片段】

一、操作实践感受周长

1.引导:你们想知道金老师带了什么?瞧,是一片树叶,同学们猜一猜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周长谁长?

2.活动:小组分工合作利用好直尺、软米尺等工具测量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周长。(每组6位同学,3位同学操作,1位同学读,1位同学记录,1位同学准备汇报)

3.小组汇报。

二、团队竞赛评价标准:

1.根据评分标准,对小组展示按4、3、2、1的分值给予评分,对回答得特别好的,可以特色加分1分,所以最高分可以为5分。

2.做好记录。其他组的同学对展示小组进行评分并由教师写在黑板上,累计的小组展示得分将是评选学校最美小组的重要参照数据。

【教学思考】

一、基于体验式学习活动,完成从被动到主动的兴趣激发。

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体验和经历的学习永远只是一种概念化的学习,肤浅的做题,错题还是容易错。怎样建立周长的概念,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成为这堂课的关键。教师通过设计小组合作,每6位同学一组,每位组员分工明确,合作完成小组合作记录单,根据记录单进行汇报交流,同时建立小组评价制度,实时公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基于单一问题,落实方法多样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高度关注学生聚焦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如何测量数学书封面的周长,选择喜欢的工具量一量。学生出现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用米尺绕一圈的,有用直尺量出长宽的,也有用铁丝围一圈再拉直量的……可见,放手让学生尝试,会产生许多智慧的火花。教师再进行认可,方法优化,使每一位学生从操作中都有所感、有所获。这种基于单一问题走向方法多样的过程,是让学生经历完整的学习,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

三、基于评价交流旨向学习目标

通过学生之间的小组评价,评价“语言是否简练、思绪是否清晰、讲解是否准确、板书是否工整明了、是否有补充”,让各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学习,既是学生情感价值的提升,也是学生思维表达能力的培养。片段:

生1:请对我们小组的展示进行评价。

生2:扬帆小组展示测量树叶周长时,动作有点儿快,有同学没看清楚,能再展示一遍吗?

生1:我们组接受你的建议,再展示一遍这个过程。

生展示。

生3:扬帆小组板书很清楚,我们给他们组打4分。

生4:扬帆小组测量数学书封面时的方法和我们组比较,我觉得我们组更快。

生1:请你说一说。

生4:只要量出一条长和一条宽,再加起来乘以2就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生1:对哦,这种方法更快,谢谢你的补充。

通过小组竞赛,小组评价机制,使得学习氛围更浓了,真正地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一位引导者,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在一堂课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可见,小组合作竞赛机制效果显著,能达成预定的学习目标。

猜你喜欢

周长树叶竞赛
认识周长(部级优课)
树叶的不同称呼
数学潜能知识竞赛
周长面积变变变
创新思维竞赛(3)
一片树叶
创新思维竞赛(6)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
小树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