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环跟进式教研的实践与思考

2020-05-09朱屹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重阳节爷爷奶奶礼物

朱屹

一、背景及意义

一直以来,传统节日教育是幼儿园引导幼儿感知、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平时许多年轻父母整日忙于工作,把照顾和教育孩子的事全权托付给孩子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孩子们享受着老人们无限的关爱与呵护却一直熟视无睹,觉得是理所应当。如何萌发孩子主动关爱爷爷、奶奶们的愿望,增进和爷爷奶奶之间的情感交流呢?我们特地选择了这个具有教育意义的时刻“农历9月9日重阳节”开展庆祝活动。

二、活动过程

1.策划缘起

“重阳节”即将临近,各年龄组“祖孙同乐享天伦”的单元主题活动也将按照常规有序开展,可是大家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以往的“重阳节”活动组织得似乎过于平淡,不是给爷爷奶奶画一幅画,就是做一张贺卡,孩子们的体验和表达都有些流于形式。怎样让缺乏新意的活动焕然一新呢,大家一致认为要让活动的主体——孩子们共同来参与策划一个生动活泼的“重阳节”主题活动。激发他们的感恩之心,让为小辈劳累辛苦一辈子的老人们能在秋日的艳阳中享受他们的节日,这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极佳的情感教育的好机会。

2.师幼共商

于是,各班师生围绕“怎样给爷爷奶奶过个有意义的节日”展开了大讨论。孩子们有的说“让爷爷奶奶来幼儿园为她们表演节目”,有的说“和爷爷奶奶做游戏”,有的说“跟爷爷奶奶说句好听的话”,有的说“给爷爷奶奶送礼物”……最后,结合每个年龄阶段孩子的能力与特点,师幼达成共识:送爷爷奶奶。 “重阳节”的主题就确定为“爷爷奶奶您辛苦了”。[1]

3.讨论修正

师生共商的初步的构想,在教研活动上进行了再一次的讨论与修正。老师们都认为小组讨论得出的“重阳节”当天的活动符合我们的教育目标,孩子们通过各种方式为爷爷奶奶过一个别开生面的节日非常有意义。但是另一个问题又凸现出来:一次半日活动就能涵盖“祖孙同乐享天伦”所有的主题内容了吗?这次活动的本意是要让孩子了解爷爷奶奶的辛苦、进一步体会爷爷奶奶对自己的爱、从而激发孩子对爷爷奶奶的感恩。[2]

因此,大家提议把主题内容进一步扩展,充分渗透在孩子们的各领域活动中,除了常规的一些活动之外,我们还设计了一些问题、计划组织一些相关活动,比如帮助孩子了解奶奶、帮助孩子体会爷爷奶奶的爱、启发孩子表达感恩等。[3]

4.行为跟进

(1)组织幼儿讨论、从而细化各年龄班的教育目标

我们通过和孩子的交流与讨论,发现各年龄段孩子们对自己爷爷奶奶的了解、对祖辈爱的体会与表达呈现出不同的层次。如小班幼儿关注到爷爷奶奶的外表(发型、高矮、皮肤等),知道爷爷奶奶在家要做许多事情,很辛苦,喜欢自己的爷爷奶奶,想和爷爷奶奶做游戏、送爷爷奶奶蛋糕、礼物;中班幼儿了解到爷爷奶奶的喜好,知道爷爷奶奶照顾家人很辛苦,为自己做了许多事情,想为爷爷奶奶表演节目、画画等;大班幼儿对爷爷奶奶的了解更全面了,能更理性地感受爷爷奶奶的爱,知道爷爷奶奶的批评是因为爱孩子,想帮爷爷奶奶做事,不让爷爷奶奶生气,长大要孝敬爷爷奶奶。

(2)写给爷爷奶奶的邀请信

孩子们根据年龄特点制作了有本班特色的“给爷爷奶奶的邀请卡”,小班的宝宝为邀请卡画上了好看的图画;中班的孩子请老师写下对爷爷奶奶说的话,还画上好看的画;大班的哥哥姐姐则自己动手花了很大力气写上了几个简单的字“爷爷奶奶,请您来!”可见孩子们的真情着实可贵!

(3)师生共同准备材料(以中班为例)

经过老师和孩子们的再三讨论,中班的主题定为“我为爷爷奶奶做礼物”,爷爷奶奶们很辛苦,孩子们想自己动手用各种材料为他们制作一个礼物!在实际准备的过程中孩子们还是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材料用什么?做什么样的礼物……

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而是让孩子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与同伴的互相交流和讨论,孩子们对为爷爷奶奶做“礼物”已经更清晰、更明确了,也给予每个孩子一个思考和表达的机会。大家决定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寻找材料,为制作做好准备。

接下来的几天里,班级里洋溢着浓浓的、温暖的爱的氛围。孩子们兴奋地和老师、同伴介绍自己找来的材料:“这是我带来的漂亮的纸!”“这是我的丝带!”“这是光盘,可以做什么?你猜猜看!”……

寻找材料、写祝福的话、制作小礼物……都要给爷爷奶奶一个惊喜呢!他们从中获得了知识、感受了乐趣、知道了感恩、懂得了回报……

(4)组织当天的活动

孩子们和爷爷奶奶一起早早地来到了幼儿园。有的亲亲自己的爷爷奶奶;有的跟爷爷奶奶说上一句祝福的话;有的让爷爷奶奶猜猜会是什么礼物……爷爷奶奶们的脸上洋溢着感动。在孩子们集体的歌声《关心老人笑哈哈》《亲亲热热一家人》中,爷爷奶奶们又一次感受到来自孩子的主动的、稚嫩的爱。

接下来,大家开始行动了!

● 小班活动:“我给爷爷奶奶敲敲背”

孩子们举起稚嫩的小拳头,认真又仔细的为爷爷奶奶敲敲背,一边敲,一边还体貼地问:“爷爷,舒服吗?”“奶奶,会太重吗?”,让老人们乐得合不拢嘴!

● 中班活动:“我为爷爷奶奶做礼物”

孩子们用各种材料做出造型各异的礼物,有纸花、贺卡、爱心……然后把剪出的图形花纹、还有自己的绘画作品等点缀上去,一个个漂亮的礼物送到爷爷奶奶的手上!他们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

● 大班活动:“我和爷爷奶奶做游戏”

一个个熟悉的游戏,仿佛使爷爷奶奶又回到了童年:滚铁环、踢毽子、跳房子、扯响铃——每一个游戏,老人们均能驾轻就熟,就像是一场场精彩的表演。在爷爷奶奶的示范、指导下,孩子们模仿着、尝试着、积极参与着游戏,真是一幅其乐融融的场景。

三、反思与启示

“祖孙同乐享天伦”活动在老师、孩子和爷爷奶奶们的赞叹声中落下帷幕,参与其中的所有人都觉得受益良多。我们在教研组活动中进行了交流与反思。

1.我们的收获:

(1)家长的收获

爷爷奶奶们是本次活动的主角,他们体验到了来自孩子的亲情与关爱,他们是喜悦的。在活动现场爷爷奶奶们的谈话和表现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看,老人们和孩子共同制作后,没有了害羞与不好意思,快乐地和孩子合影,和孩子们一起上台表演。有些爷爷奶奶甚至穿戴着还没有制作完成的作品,带着遗憾也信心满满地上台表演了,他们互相鼓励、互相赞扬、互相欣赏……

(2)孩子的收获

一切社会性情感,都是由体验而发,而在情感发生发展、以情感与周围环境发生联系的幼年阶段,更是健康情感的奠基期,是情感教育的黄金期。此次活动“以幼儿为本”,孩子成为活动的设计者、参与者,孩子们更深层次地体会爷爷奶奶对自己的关爱;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向亲爱的爷爷奶奶表达回报之意。

(3)老师的收获

针对以往活动的不足与欠缺,本次活动我们切合情感教育目标,扩展内容、计划周密、尊重孩子、充分调动孩子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孩子积极情感的发展。 大家提议把这样的活动保留下来,成为具有我们本园特色的主题活动,在活动内容的设计上可以更加拓宽思路、集思广益等等。

2.我们的启示

(1)教研活动讲求可操作性

教研活动的策划要基于教师的需要。切入口要有可操作性,吸引大家一起探讨,然后不断深入。从组织者角度来看,要从教师的需要、教学需要和孩子的需要出发来设计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从优化教学展开,对传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思考与挑战。从教师的角度看,活动具有新颖性和原创性,从活动的内容看,涉及了大家普遍关注的“重阳节”主题活动的内容及形式这一热点问题,这些问题正是教师们想解决又有待解决的,因此对一线教师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2)教研活动讲求参与性

园本教研,研的是什么?为什么传统的教研缺乏真正推动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改进的功效呢?根据本次活动的实际,我们打破了以往以听骨干教师、权威教师发言为主的常态教研形式,营造了一种“开放、民主、争鸣、碰撞”的教研氛围,将教研活动变成一个“长作业”(从准备到后续研究,历时数周,争取深入有效)、让教研活动中教师有“活”有“动”(每一位教师都能在研讨中表达观点和问题,并能有参与发表见解的机会)、让教研活动“动而不散”(通过前期准备与研讨过程中的“讨论修正”,让教研活动“余味绕梁”,重视后续研究环节,关注教师理念和行为的跟进)。在教研活动的各个环节,教师们都能深入地、主动地参与其中 。

(3)教研活动需要反思与改进

當研究的某一具体教学问题解决时,教研活动的形态又有了新的线索,那就是教学实践的反思与改进。我们认为,教师的反思精神与反思能力是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方面。善于发现困难与问题,善于找到问题解决的切口,善于发现自己的不足与成功,善于通过尝试解决问题等都是教师职业行为的重要方面。

在“讨论修正”环节中,教师们对前阶段的计划提出了修正意见,将主题活动内容作了进一步的拓展。这种交流与互动,全体参与者在认识上形成了初步的共识,促进和完善了活动的设计、开展。在最后的“交流反思”环节,我们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剖析,不足之处是我们以后努力的方向,成功之处使大家对将来的活动更加信心百倍。

参考文献

[1]冯春兰.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促进亲子间的沟通理解.天津教育.2009.10.

[2]彭建兰,舒亚倩.在亲子和谐活动中培养孩子良好个性教育.学术月刊.2009.1.

[3]李生兰.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华东大学出版2003.72-73.

猜你喜欢

重阳节爷爷奶奶礼物
我的爷爷奶奶
我的爷爷奶奶
向爷爷奶奶致敬
重阳节
我的爷爷奶奶
送错的礼物
爱的礼物
礼物
重阳节为什么称为“重九”
重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