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2020-05-09岳丽君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大学生

岳丽君

摘 要:国际环境一直处于渴望安定但动乱不断的局面,甚至有些国家表现得貌合神离,搞背地捅刀子的阴暗手段。因此,加大大学生人才建设的投入,是攸关国家命运的大事。加强对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促进其全面发展,是高校教师乃至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 培育

全面育人工程的贯彻执行离不开对大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更少不了对其思想道德准则的教化。24字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要使青年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提高,在新时代继承与创新中华传统思想文化,就应将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层次,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脑。

一、核心价值观的现实作用

1.激励大学生积极向上,奋起拼搏

大学生在初步认识并进一步理解24字核心价值观时,能够主动赋予自身坚定的理想与使命,并不断接收到核心价值观本身给予他们的进取的斗志。24字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与深化,能够激励当代大学生不断奋起拼搏,坚持提升自身实力,从而做好自己的一生事业,并投入到国家的建设工作中。

2.为社会安定团结提供不竭力量

高校大学生经过二十多年的系统知识学习与能力的锻造培养,逐渐登上社会各界舞台,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发光、发热。面对国际动荡的政治局势,以及不安定分子的蓄意暴乱,逐渐成长起来的大学生要谨记24字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含义,以安定社会为己任,坚决抵制反动分子阻碍国内社会和国际社会的稳定发展。所以,开展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工作,对维持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公共价值取向具有重要意义。[1]

3.为国家的繁荣与壮大夯实根基

深刻理解24字核心价值观等优秀思想文化并积极发扬与传播,能够促使大学生将国家未来与个人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居安思危。在和平年代深入贯彻先进的核心价值观,于国家危难之际与祖国人民共存亡。往日革命英烈的豪言壮语,我们赞之铿锵有力,读之热血激昂。大学生在每一件小事中对于24字核心价值观的坚守都是祖国日益壮大的完美表现。志存高远的大学生要在学习中锻造自身才能,在工作中实现自我理想。在经营好工作和个人生活的同时,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谐稳定打好根基。因此要在学校教育中发扬24字核心价值观等优秀思想道德,为实现国家安定、富强增砖添瓦,加快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进程。[2]

二、与时俱进,规划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体系

1.以大众传播媒体为工具发扬24字核心价值观

正如下里巴人般的文化才能走入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而阳春白雪一直被民众奉为神圣,受人膜拜,却也无人敢走上前,将其请到众人之间。高校教师如果只是纯粹地诉说24字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性、指导性,只会愈加巩固其在大学生心中的崇高地位,而无法真正使核心价值观走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00后大学生对抗日战争也深有感触,反侵略的艰辛历程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一段不会被忘却的历史。究其原因,大抵是其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进入了人心。而通俗的形式应该要数大学生最常接触的影视作品以及各类文艺节目吧。正是由于各种抗日题材影视作品的诞生,使得大学生对抗战的历史了然于心。仿效旧时的成功事例,高校教师应将24字核心价值观从神坛上请下来,将其与引人入胜的影视情节相结合。通过这种方式来讲授,就会使核心价值观真正走入大学生的灵魂深处。大学生也能充分利用放松和休息的时间加深对24字核心价值观的了解,使得他们将书面的思想道德规范和准则内化为日常行动,去建设国家、规范社会、塑造自我,而不是停留在政治教材上24字箴言的印象。

2.提供精准的书籍与网络课程,并开展宣传普及

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走进大学生的生活,这只是开始。由于大学生的价值体系尚处于构建阶段,而且缺乏分辨是非的经验。因此做好前期的思想渗透工作之后,还要完善正规教育。对此,高校教师应结合时代特征,借鉴先进的方式方法,为大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书籍资料与最新的线上课程,使大学生更好地学习24字核心价值观。通过这种方式使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深刻理解核心价值观的实际价值,从而达到24字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普及目的。为了让大学生能够了解到相关资料的存在,就要做好资料与课程的宣传普及工作。比如高校教师联络积极正面的社会公众人物在大学校园和网络媒体上做好定期宣传工作,再由高校教师在课堂上领读图书典籍,并带头学习习主席讲话,播放相关线上影片,让大学生接受最原始的正规资料。相关资料与课程的广泛传播能够帮助大学生选择正确的阅读资料,使他们对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内容更加规范,并及时纠正错误观念与认识。

3.高校教师提高专业水准,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引导

大学生要全面理解24字核心价值观,需要高校教师对他们的悉心解惑与言传身教。因此高校教师要加强理论的学习,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从而在关键时刻能够以专业的思想政治素养为大学生点亮思想的明灯。当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应用产生疑问时,高校教师要为他们提供科学可靠的指导。言传不如身教,高校教师在传道、解惑时,更重要的是要规范自己的行为,为大学生树立榜样,用实际行动践行24字核心价值观,发挥好带头作用。进而让大学生深刻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规范自己日常行为的标准性原则;同时体会到其作为指导性原则为国际社会的和平发展提供了众多能量,并且对于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非凡意义,从而引导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之路越走越远。

结语

要真正将24字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大学生的灵魂深处和日常行动中,需要高校教师利用社会资源进行思考和探索,并积极开展全员育人的行动,从而借助尽可能多的力量,来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做好核心价值观的教导与延伸拓展工作,能够培养当代大學生的人文品质,促使大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原则积极履行个人义务,对维护社会团结、国家和谐稳定的局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宋传盛.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析[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9(30):48-49.

[2]谭忠毅,乔力广.高校人文精神视域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析[J].法制博览,2019(9):47-48.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大学生之歌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