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应用型课程建设探究

2020-05-09陈园

青年与社会 2020年3期
关键词:应用型课程考核方式民办高校

陈园

摘 要:传统的民办高校课程体系结构呈现“理论+实验+实习”的特征,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一定程度削弱了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当前,建设应用型课程体系是民办高校转型与发展的重要突破点,通过对应用型课程建设进行探究与实践,切实地分解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按照人才培养目标重新整合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环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在此文章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详细分析民办高校应用型课程建设现状,以及探讨应用型课程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民办高校;应用型课程;路径;考核方式

近年来,高等教育越发受到国家与社会的关注,民办高校的办学规模逐年上升,且教学质量也逐渐提高,但仍存在生源、资源以及师资等问题,影响到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应抓住突破口进行转型。基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民办高校作为培养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重要阵地,需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建设科学合理的应用型课程为依托,突出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以此为突破口进行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民办高校应用型课程建设现状

(一)定位不明确

当前,民办高校日益意识到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性,纷纷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建设应用型课程,但从整体而言收效甚微。民办高校构建应用型课程、突出办学特色与优势,应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以及人才培养目标来进行改革,但当前民办高校课程改革过程中,多是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推进与监督,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较低,并且没有结合学校特色以及办学定位来展开,定位不够清晰,一定程度影响到人才培养目标的明确以及应用型课程体系的建设。

(二)缺乏创新性

民办高校在建设应用型课程的过程中,仍受到传统授课模式的影响,对课程体系的改革缺乏创新性,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是教学评价,都“换汤不换药”,难以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首先,教学内容方面,民办高校教师多是依照传统的教材来进行讲解,高校教材更新较慢,较难及时与实际市场情况接轨,仍按照传统教材讲解难以体现学科前沿知识,一定程度导致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脱轨。其次,教学方法方面,尽管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但在教学过程中仍采用传统授课模式,师生缺乏互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难以有效锻炼其实践能力。最后,教学评价方面,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应用型课程的建设,教学评价仍较为单一,通常是以出勤、课堂表现与考试成绩为主,这一考核方式更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考核,较难衡量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能力,难以判断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与否。

二、民办高校应用型课程建设路径

(一)明确课程建设目标

应用型课程的建设,旨在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上述可知,民办高校应用型课程建设存在定位不明确的问题,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目标的明确以及目标实施的路径。因此,需要结合民办高校的办学特色以及实际情况,并依据人才培养目标,来明确课程建设目标,并以此为导向完善课程内容与考核标准。首先应用型课程的建设,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以及学生学习过程、能力及态度都提出相应的要求,需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功能。其次,还需明确应用型课程内容,应用型课程目标对学生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都提出一定的要求与标准,通过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来促进教师能够从整体把握应用型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真正实现从“重理论知识”转移到“重应用能力”,并且还需注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将其落实到实际教学中,以理论知识、应用能力与综合素质为应用型课程内容。最后在课程考核方面,首先根据目标明确考核标准,通过习题集、考试与实践实习为途径来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能力、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进行考核。

(二)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

始终围绕应用型课程目标,并结合实际专业与市场岗位来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结构。传统授课模式下,民办高校专业课程体系通常由理论知识、方法技能等组成,而应用型课程体系的构建,需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办学特色来进行适当地取舍,同时还可根据市场岗位对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的要求来对课程体系进行丰富与补充,并进行整合,形成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

(1)课程建设形式。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明确课程建设形式,以“讲练结合、能力为先”为重要形式,这主要是基于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具体教育理念而决定的,民办高校教育理念主要包括实用教育、有效教育以及适合教育等。构建应用型课程,培养应用型人才,首先需要明确应用型课程中主要教学环节,结合笔者教学经验,课程教学环节可由五个主要环节构成,即课前预习、讲解点拨、互动讨论以及边讲边练等,将“讲”与“练”有机结合。这一课程教学环节的构成是以教学基本规律为依据,通过课前预习,学生能够初步感知与理解理论知识,在课堂上进行讲解点拨,能够解决深层次的目标,即学生预习中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最后进行边讲边练,实现拓展延伸。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教师需给予一定的时间与机会,来给学生自主学习、实践与吸收,教与学的比例可在1:1。除此之外,为真正实现“讲练结合、能力为先”的教学形式,教师需做好备课工作,对教材进行分解,观察及预判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便于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恰如其分地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理论知识与掌握主要技能。

(2)课程教学方法。传统授课的影响下,民办高校教学呈现“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应用型课程的构建,旨在打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实现理论服务于实践,实践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在应用型课程的建设过程中,需注重选择多种适宜的教学方法。高素质应用型素质人才的特征体现在知识扎实、本领技能多、综合素质高等方面,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可采用案例教学、任务教学、模拟教学以及社会调研与实践等教学方法,按照具体的课程内容来选择多个适宜的教学方法。

(三)改革创新考核方式

民办高校建立应用型课程,需对考核方法进行改革创新。当前,民办高校普遍采用闭卷考试为主、出勤及作业表现为辅的考核方式,更侧重于理论知识考核,而这些通常可通过考前复习备考来完成,难以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因此需要进行改革。首先,可建立形式多、内容广的动态考核制度,包含出勤、作业、课堂表现、自主预习情况、调研实践表现以及竞赛成果等。其次,还应该重新调整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的比重,两者占比重应均等,引导学生重视平时学习表现,弱化突击准备考试的可能,从而有效培养应用型人才。

三、结语

综上所述,民办高校应用型课程的建设,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学校应把握机会,通过明确目标、完善内容以及创新考核形式来构建应用型课程,以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具有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林欣.整合思维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以《金融风险管理》为例[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9(04):80-84.

[2] 王强,姜莉,戴彤焱,吴彪,张鹏,朱荣福.“双一流”与“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科、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9,39(02):72-75.

[3] 刘霞,李海涛,梁霏霏,李玉超.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的课程专项教学改革研究——以山东华宇工学院试点课程改革为例[J].文教资料,2019(04):172-175.

[4] 马树焕.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构建应用型课程——机械精度设计与质量保证基础的应用型课程构建[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15):44-47.

[5] 魏芝玲,李永春,曹慧,贾欣欣,董和平,张惠玲,李楠.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的路径探索——以北京城市学院为例[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4(05):76-80.

基金项目:文章是2019年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科研课题“民办高校战略管理应用型课程建设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MBXH19YB006;也是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學院“工商管理学科建设” 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9xkjs01。

猜你喜欢

应用型课程考核方式民办高校
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物理“翻转课堂”应用型课程建设初探
基于应用型课程大学物理的改革研究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究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