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术英语写作中体裁意识的培养

2020-05-09黄兰秭钰兰红梅

校园英语·上旬 2020年1期

黄兰秭钰 兰红梅

【摘要】英语的学科发展要求学生不仅要能够运用英语进行有效沟通,更要学会使用英语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学术英语写作无疑是帮助实现这一目的的最直接的手段。但是由于国内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主客观原因,导致大部分学生的写作水平停留在基础写作阶段,缺乏学术写作意识,无法进行有效的学术交流活动。本文旨在通过挖掘学术英语写作中的根本问题,结合体裁教学法,探讨体裁意识的培养对学术英语写作的重要性及如何培养体裁意识。

【关键词】学术英语写作;体裁教学法;体裁意识

【作者简介】黄兰秭钰(1999.04-),女,汉族,四川成都人,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英语语言与翻译;兰红梅(1974.08-),女,汉族,四川达州人,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与文学。

【基金项目】基于过程体裁法的《英语论文写作》课程教学(编号:zxz1804)。

引言

随着中国与世界经济和科技的接轨,对英语学科及专业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传统的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培养发展到使用英语进行有效沟通的交际能力培养,再到“培养学生真正使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并过渡到培养通过英语获得专业知识、从事跨文化交际及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束定芳(2016: 3-4)]。Cummins (1979)基于对“基本人际语言技能”和“认知/ 学术语言能力”的区分,也提出语言可以作为学习、表达和分析不同学科信息的工具。在英语的几大基本技能中,写作能力是其中的一项核心技能,同时也是体现学生学术研究能力,帮助学生进入学术团体,实现学术话语权,进行有效学术沟通的最重要的手段。但是由于缺乏充分有效的学术英语写作教学,越来越多国内研究人员发表国际学术论文和赴国外留学的中国学生在递交书面报告时,往往会面临不合要求甚至被认为剽窃的尴尬境地。本文通过对中国学生学术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的探究,结合体裁教学法相关理论探讨学术英语写作体裁意识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体裁意识,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治学态度,为最终置身真实的学术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英语作为中国学生的外语开展教学活动有着较长的历史,但英语写作能力的提升一直收效甚微。作为书面写作任务上交的作业,诸如读书报告、课程论文、学年论文等往往呈现出格式不符合要求、引用不合规范、缺乏思辨性和学术性等现象,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首先,母语中缺乏专门的写作教学课程导致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写作中表现不佳。Rinnert和Kobayashi(2009)指出,学习者的L1或L2输出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他们的感知、偏好、价值观和语言水平决定的,而这些都受到他们的母语和第二语言教学以及学科知识的影响。马广惠、文秋芳(1999)认为,汉语写作能力对语言写作能力有直接影响,母语写作能力强的学生在英语写作方面往往也能更快进入状态。

其次,学生的英语写作通常受到母语修辞和文化写作模式的影响。Connor(2009)认为,每一种语言和文化都有独特的修辞模式,这些修辞模式的差异可能会使学习者在新的写作习惯中更具有挑战性。中国学生的英语写作教学中缺乏足够的文化差异意识培养,可能导致学习者无法使用英语获取、处理并转换知识。

第三,大多数学生的写作更多地是由其工具性需求驱动的,如完成教师要求的报告、论文等。他们把写作看作学校的任务,或者只为写作课程而写作,因此会认为写作任务与现实生活没有多大联系,没有什么实际用处。由于写作主题往往是由老师指定的,因此兴趣不高,无法在适当的结构中写出有效的内容。

第四,英语写作教学中缺乏对学生学术意识的培养,如严谨的治学态度、科学的研究方法、不同的学术论文体裁等。学生无法体会到早期的写作训练与未来的学术论文研究之间的关系,因而无法形成系统的写作练习过程。

二、体裁教学法

提高学术素养已成为全世界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隨着旨在提高英国和美国大学国际学生写作能力的英语学术课程的普及,基于体裁的教学法在向第二语言学习者提供大学学术话语知识方面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澳大利亚,基于体裁的教学依赖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模型,侧重于文本类型,让学生能够研究语言在社会生活建构中的作用。在北美,以体裁为基础的教学被用来提高非英语母语者在大学环境下的写作能力。

体裁教学法是一种基于体裁和体裁分析的教学方法。关于体裁和体裁分析研究主要有两大学派:以Swales和Bhatia为代表的“Swalesian School”和以Martin为代表的“Australian School”。两派对体裁的界定本质上一致,都认为交际目的决定体裁的存在,使其具有大体上相同的图式结构,从而影响语篇的内容和语言风格的选择;都强调体裁的常规性和制约性,认为体裁是语言使用者共同遵守的程式化的社会交往工具,其基本原则不能被随意更改;但同时也认为,体裁的常规性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由于文化因素或语篇变量的不同,同一体裁的语篇之间仍然存在某些差异,可以在不破坏体裁基本结构的原则下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体裁教学法将语言、内容、语境与明确的解释系统地结合在一起,而不是专注于写作过程、文本内容或未体现语法的抽象规定。在体裁教学法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熟悉学术体裁,以加强他们对写作背景的理解。学生应该学习文本类型,并在相关的语境中使用这些文本。正如Connor(2009)所提出的,良好的写作质量的特点是文本与其语境的契合,包括作者的目的、话语媒介和受众。因此,有必要利用基于体裁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学术话语的特权形式,并了解文本形式、修辞功能和读者群体之间的关系。

三、体裁意识培养

Johns(2011)提出了体裁习得和体裁意识两个概念。 “体裁习得”涉及对复制特定文本类型能力的直接培训,而“体裁意识”是随着学习者发展适应不同修辞目的和文本可能出现的更广泛背景的灵活性而实现的。学生通过教学法培养体裁意识,将具体问题和学习转化为更抽象的原则,就可以适应新情况。换句话说,他们可以成功地将旧知识应用于新问题。因此,与体裁习得相比较,体裁意识的培养更具有前瞻性,更有利于学生的学术发展。同时,体裁意识的培养也可以内化学生的学术写作动机。Johns指出,学生在能够利用体裁的形式特征成为国际学术界的一员之后,就会充满信心地阅读和写作。尽管大部分学生对用英语进行学术写作感到担忧,但不可否认的是,学术写作是大学学习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也是他们当前和未来学术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通过体裁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进行真实有效的学术写作,培养学术自信,是引导他们进入学术界的最重要的一步。

那么,如何培養体裁意识呢?

1.为了提高学生在大学的学术素养,教师可以采用与文本的社会背景有关的理解、讨论、组织和制作文本的策略,引入多种体裁,提高学生对不同体裁的不同规范的认识,结合体裁教学法鼓励他们应用相关体裁进行学术写作,而不是背诵文本类型。

2.教师应转变以结果为导向的写作教学,更注重语境、读者与作者的关系或目的的写作教学。从这个意义上讲,基于体裁来分析语言在特定学科中的多样性的方法非常适用于从事不同学科研究的学生形成体裁意识。

3.学生在进行英语学术写作时由于缺乏语言特征和文本特征方面的文本类型知识,他们不知道如何将自己的想法转化为可理解的文本。因此,对作为学生范本的材料选择要足够重视,应与学生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能力相匹配。

4.在学生开始写作任务之前,老师需要明确解释基于体裁的写作任务的原理,并引导学生将其理解为一种真实的学术类型的模拟,而不是简单的课程练习。体裁学习者需要对任务进行“元认知反思”,即考虑他们如何认识一项任务。这种反思和理解可以提高他们的自我定位,增强他们的体裁意识。

参考文献:

[1]马广惠,文秋芳.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4):34-39.

[2]秦秀白.体裁教学法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1):32(1):42-43.

[3]束定芳.对接新目标,创建新体系,适应新需求[J].外语界,2016 (2):2-8.

[4]Connor, U. A study of Cohesion and Coherence in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Students Writing[J]. Paper in Linguistics, 200917,3:301-316.

[5]Cummins, J. Cognitive/Academic Language Proficiency, Linguistic Interdependence, the Optimal Age Question and Some Other Matters[J]. Working Papers on Bilingualism,1979,19:197-205.

[6]Johns, A. M. The Future of Genre in L2 Writing: Fundamental, but Contested, Instruction Decisions[J].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2011,20,1:56-68.

[7]Rinnert, C., & Kobayashi, H. Situated Writing Practices in Foreign Language Settings: The Role of Previous Experience and Instruction[J]. Writing in Foreign Language Contexts: Learning, Teaching, and Research (2009): 2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