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在地化”视角下的丽水市文创产品设计教学实践

2020-05-09

丽水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丽水文创课程

张 娜

(丽水学院中国青瓷学院,浙江丽水323000)

0 引言

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之下,学生只需一台联网的计算机或移动终端设备就可以浏览和访问在线的教育资源,这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改变了过去由老师主讲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互联网+在地化”视角下挖掘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应避开“摊大饼”式教育误区,专注于发挥本土人文及物质优势,更好地满足培养符合区域需求创新人才的要求。

在地化不是狭隘的地域观念,而是指在“入乡随俗”的过程中,一个事物为了适应当前所处的环境必须做出相应的变化,应该理解成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目的[1]。所以结合丽水市当地的实际情况,把丽水当地文创产品开发融入“创意衍生品设计”课程的教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前瞻性,能够以此为例更好地分析“互联网+”对“教”与“学”带来的影响(如图1),从而有助于提高地方院校的工业设计专题类课程教学效果并推广“互联网+在地化”视角下教学方式的应用。

图1 “互联网+”对“教”与“学”带来的影响

1 国内基于“互联网+”的教学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对于“互联网+”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理念性、探索性、策略性方面,也有部分教师开始结合课程开展实验研究[2],比如有学者构建了互联网时代下兼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太环式翻转课堂模型”等,也有学者分析了“互联网+”有效实施的策略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但是现有的研究均忽视了“互联网+”在不同地域的适用性的设计和研究,而如何有针对性地建立具有区域优势的课程实施方案也都没有提及。笔者结合自己的课程教学并基于“互联网+在地化”视角对该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发现目前“创意衍生品设计”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知识与实践难结合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部分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无法找到理论知识与设计产物的应用结合点,认为在产品设计实践中工程知识对自己的设计技能没有实质性的提升作用,继而在设计实践过程中兴趣不断下降。

其次,学生对当地设计资源缺乏探索分析精神。在市场调研阶段,课程开放程度不高,缺少自主设计、自主研究的氛围,学生对大范围调研独力难支,于是对身边的人文及物质遗产等设计素材“视而不见”,过于依赖网络二手信息资源。调研资料过于网络化而没有结合当地文化,造成调研资料缺少实际意义的素材支撑,只是停留在空泛的理论上,以至于在课程规定的时间内往往不能深入挖掘设计实践内容,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再次,设计成果只注重艺术效果,缺少产业化意识。之前学生的设计实践作品均只停留在设计的创意上,并且在设计过程中单纯追求设计的艺术性,没有结合在地化的产品需求设计,从而造成培养的设计类人才缺少企业实践工程的能力,设计出的产品不能应用于本地企业,而使企业招人意愿降低。

2 丽水市文创设计教学改革

2.1 教学内容改革

先从“互联网+在地化”角度出发,以丽水当地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为实践教学任务,使学生近距离接触设计元素和设计符号的文化本源,提高学习兴趣。然后课堂教学的案例素材均来自学生的小组网络搜集、实地调查、用户访谈或问卷分析,尊重每个学生学习过程的个性需求,使其能更直接、更灵活、更深入、更主动且多向度地研究自己的课题。在此基础上把了解丽水当地企业实际需求作为学习任务,进行产教融合。通过这样不断的探索、研究、实践,逐渐构建独具特色的“教学、科研、生产、技术服务”四位一体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3]。

2.2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

在“互联网+”背景下,学生的课程学习并不是要脱离教师,由自己安排学习内容,而是要让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成为学生的助手、资料提供者、学习效果评估者等多种角色,而每一种角色都对互联网思维指导的教学过程有着重要作用。学生通过互联网与丽水当地企业、手工艺人、文化从业者、旅游爱好者等沟通以此获得设计助力,使设计目标具有针对性,学生的课程学习主观能动性也得到强化。

因当地企业往往对人才培养方向有倾向性,因此要引导学生寻找必要的学习内容和高效的学习方式,借助网络终端突破课堂的时间与空间限制对学生进行指导,利用“互联网+”建立交流平台,实现内容开放,线上线下对接教学,设计实践过程能够多项并进。教学方法改革示意图见图2。

图2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示意图

2.2.1 学习内容开放,学习方式多元

“互联网+”时代的学习不同以往的班级授课,教师事先在网络上设计好多个实践设计项目,而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跟进多个设计项目,根据学习进度以及对内容的偏好来制订学习方案,既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又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创新意识。网络的沟通便利性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了相互学习交流的高效平台,网络的开放性使得学生的沟通对象不再受地区、职业、年龄、教育背景等条件限制,用移动网络终端交流想法、分享成果、探讨所学内容等,让学习资源更丰富、学习方式更多元化。

由专业教师与其他相关成员组成的指导团队可以利用网络交流平台如手机QQ群等针对设计课题进行探讨,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产生较多的思路。学生可以始终围绕校企等多方合作的“多导师”模式,进行连续不断地有方向性的强化训练[4]。

设计师、工程师等相关人员的加入使组内不再是单一的师生关系,学生也可以将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发到交流平台上以得到更多思路和办法,这样的模式可以让学生老师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学生团队课下在线开展的课题实践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规划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和团队精神,同时也有利于设计类专业的学生毕业时实现无缝对接上岗就业。

2.2.2 创建线下团队,推动设计实践

“创意衍生品设计”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专题课程,其教学设置有理论和设计实践两部分。实践环节是课程的重点,主要是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针对丽水风土民情特色提取设计元素,再结合产品设计开发的流程完成设计实践课题。以丽水市文创产品设计为案例,此课程的实践部分根据学习任务及内容可分为前期准备、设计调研、设计展开、修改完善4个步骤,设计实践步骤见表1所示。

表1 “创意衍生品设计”课程设计实践步骤

前期准备阶段最重要的工作是建立互联网讨论研学平台,将教师和学生、手工艺人、工程师等人员组建为一个讨论学习圈,通过互联网交流平台如微信、QQ、钉钉等进行及时沟通。

进行设计调研时,学生还可以在该讨论学习平台举行思维导图或设计草图的评议活动,寻找设计灵感。“创意衍生品设计”课程教学可以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的便利性将优质学习资源线上共享,让学生通过网络资源提前预习,再利用传统课堂教学的即时性反馈优势进行答疑讨论,解决互联网平台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设计展开过程中,涉及到的理论知识面广且专业性强。完成一个完整的设计方案需要诸如市场分析、产品结构设计、成型工艺、成本造价、顾客需求等理论知识或相关经验的储备,学生很难独立规划好产品设计过程中功能、结构、形态等要素之间的协调关系。学生需要组建设计团队,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团队内交流学习。

方案修改完善阶段,教师要结合之前的讨论研究结果和经过模拟实验验证收集得到的资料,发现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且带领学生与团队成员一起完善设计方案,同时将教学素材上传至该课程的网络资源库。

3 丽水市文创设计教学实践

该教学改革主要通过“互联网+在地化”对丽水市文创产品的设计实践过程进行探索,适用于丽水当地的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教学实践主要包括以下4个部分:

3.1 调研“在地化”设计资源,做好教学素材

帮助学生在课前明确学习的内容、目标和方法,强调本土设计对丽水文创产品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在课外利用网络平台自主搜索归纳区域文化特点、收集丽水当地文化元素、了解当地文创产业。典型的丽水本土文创产品开发是教学案例的重要来源和课程实践任务,在此阶段积极寻找当地校企合作的机会,建立双方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在参与云和木制玩具设计方向的实践过程中,依托老牌木玩企业的现有资源,分析企业市场形势、现今木玩设计潮流、用户(孩童)需求、消费者(孩童父母等)心理、木制玩具产品痛点等相关问题,是应向学生指出的设计重点和难点。

3.2 开展课程的设计实践

学生分成4个小组分别进行4个不同调研设计方向的研究:“磁吸、声光电等新科技应用”“老丽水文化符号应用”“益智教具开发”“纪念性礼品木玩”。辅导他们完成丽水当地文创产品设计任务的前期实践,并将课下学生小组的调研素材与设计草案转化为课程教学案例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在网络平台上上传相关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小组内部以及不同小组之间进行交流。

此阶段的指导工作应注意学生之间个体能力的客观差异,因此辅导人员要针对团队的各个成员的前期研究内容和个人兴趣合理地把握不同项目间的深度和广度,对项目研究过程的负责方向进行详细的分工,不必过于限制每队的设计界限和设计产物实体落地问题[5]。

3.3 “互联网+在地化”教学评价模式

在调查研究、草案构思、模型修改完善、最终效果4个课程节点分别选用多方面多角度的评价考核模式,利用学生互评、指导组成员评价、企业提案反馈以及作品线上调查等方式形成科学且开放的评价体系,完成此次设计实践课程的考核评价,以此构建“创意衍生品设计”课程的一体化课程群和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评估体系。

3.4 课程网络资源库与传统教学模式结合

加强在线课程资源建设,把实践过程中的设计素材的实地调查访谈、分组讨论或模型用户模拟情况等教学素材上传至资源库以丰富设计实践课程教学案例,突破以往设计实践的表面化、形式化问题。这既可以加深学生对丽水当地企业的设计需求的了解,又能帮助学生实现设计落地提高就业竞争力,减少高校与企业的断差式就业。

4 结语

通过探究“互联网+”时代下学生自主学习途径和方法,笔者完成了设计实践任务——“丽水纪念品设计”的课程模式的设计,避免了枯燥乏味的反复说教式教学,促使学生调节自己的学习节奏、加快学习速度,同时更早地了解行业的新动态。对丽水区域资源的合理利用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了课程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通过实践证明,整个课程设计实践有助于结合“产学研”的模式,提高了学生培养的质量。

猜你喜欢

丽水文创课程
陶溪川文创街区
丽水发现新物种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浙江丽水邮储扶贫助古村美丽蝶变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