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分析银行贷款管理

2020-05-08王丹丹

理论与创新 2020年3期
关键词:银行贷款上市公司

王丹丹

【摘  要】针对目前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分析银行贷款管理工作开展过程存在的问题,文章从实践角度出发,分析了银行贷款管理问题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了优化控制策略。结果表明,只有在明确偏向配股融资、配股后业绩下滑以及配股后继续债务融资问题情况下,才能以针对性状态对银行贷款管控方式进行科学合理调整。

【关键词】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分析;银行贷款;配股融资

引言

上市公司融资,并不代表其安全性要高于中小型公司。因具备配股融资资格企业多采用了此方式,而此融资途径并不能改良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反而增加了资本投入。具体可能带来的问题为:配股后业绩下滑与配股后继续债务融资。研究人员应结合商业银行当前经营发展情况,采取最具科学合理性的措施方法。这也是优化市场环境的主要研究内容,相关人员应将视为重点的工作对象,从而为现代化经济建设做出更加全面的服务,促进其发展。

1.研究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分析银行贷款管理的现实意义

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资金饥渴的现象,上市后有强烈的再融资需求.配股以其低成本和软约束的特点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首选,企业为达到配股的盈利要求不惜操纵会计利润,一旦获得配股资格后忽视成本过度扩张,从而造成企业资金缺口加大,不得不大幅向银行贷款以充实资金、摆脱困境。当前阶段,上市公司融资行为是判断银行提升贷款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依据。此外,上市公司不仅国有股比例高,而且贷款资金的规模也比较大,需通过强化上市公司贷款管理与构建完善的企业信用风险评估体系与评估机制,来强化银行资产的质量,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当国有企业的资源配置得到科学合理管控后,就能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良好的经济稳定基础。

然而,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虽提供了融资渠道,但上市发行所募集到的资金水平有限,大多数存在资金饥渴问题。再加上,上市后再融资需求迫切,需通过配股、低成本以及软约束类型融资作为对象。这就导致企业为了能够达到配股盈利的需求,采取通过操纵会计利润来实现。但即使这种情况下,可以获得配股的资格,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成本方面的过度扩张,导致企业资金缺口增加,并逐渐出现了经营业绩下滑,严重的甚至会陷入财务危机。此时,上市公司必须要大幅度向银行进行借贷,而后脱离困境,但是却经常发生充实现金、逾期付息以及拖欠还款等情况,根据这些情况可知,商业银行的发展并未完善,且上市公司的贷款管理仍旧存在漏洞。为此,研究人员应从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入手,对银行贷款管理工作开展进行优化调整,并通过构建信贷风险评价机制的方式来解决当前漏洞问题。

2.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分析银行贷款的管理问题

2.1偏向配股融资

在以往,企业进行融资时,基本上都采用担保或者是抵押贷款形式进行银行借款。但上市公司,因银行贷款在资金投向方面具有比较大的约束性,这就导致债务融资会增加企业的经营发展风险。从市场环境来说,国内股市权益的融资成本较小且规模大,对企业分红派息所产生的约束比较低,这样一来,大部分上市公司都会将配股融资作为首选。经统计,在资本市场中,大约有高达80%的上市公司具有配股资格,在这其中,有40%的公司采用配股融资的方式进行市场筹资 。

2.2配股后业绩下滑

经对市场环境配股的企业进行分析统计,发现上市公司在进行配股后,其两年资产的收益率低于配股前的实际水平,幅度还很大。另有一部分上市公司在进行配股后的第二年,甚至出现了亏损的情况。由此可见,单一的融资方式,无法保证上市公司长远的经营发展效益。

2.3配股后继续债务融资

债务融资,作为能够为降低股东与企业管理人员代理成本与信息不对称问题影响的关键,其债务比例不应过高,否则将增加企业的破产风险。此外,由于通过配股融资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财务的经营风险,故而,公司企业应采用多种融资手段调整资本结构,以优化资源配置,进而提高企业的经营价值。

对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进行分析过程中,发现配股并不能为企业的资本结构优化需求与公司管理提供有效保障。企业进行融资配股的主要目的就是,增加管理人员的可控资金与扩展企业规模,甚至能够为个别利益集团产生回报。当上市公司通过配股的方式,来减少企业财务杠杆后,也能够对配股后所预留出来的资本空间进行利用,从而实现债务融资,进而從企业生产经营外部获取资金。由此,上市公司配股非但没有解决企业经营与生产对其资金方面的迫切需求,还会使企业面临过渡扩张的情况,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换句话说,企业在进行配股时,其基本不是对资本结构进行调整,而是增加资本投入,并没有增加股东方面的回报与也无法提高经营收益。

对上市公司来说,具体的风险在于:如果无法保证较好的投资项目配股融资方式,将增加企业的经济负担,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使资产质量下滑。逼迫企业不得不采用虚增利润、股票质押等方式来获得贷款资金,从而维持企业日常开支,使企业得以生存。这就造成了上市公司陷入了配股、借贷、投资、亏损、再借贷的恶性循环、特别是,配股融资后的阶段会大幅增加偿还风险。

3.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分析银行贷款的管控策略

就目前来说,加深金融体制改革、构件与市场运作实际情况相匹配的商业银行机制道路且长,需将银行信贷管理水平与风险控制能力作为研究工作开展目标。此外,还要实时跟踪企业经营动态信息、构建金融风险预警机制、构件企业个人信用档案以及完善信用公开等级,监理信用评价体系。然而,这些工作对信贷管理人员提出了经验丰富与理论功底等要求,应通过科学有效的考核、责权利清晰的激励机制来拓宽与规避信用风险的途径影响。下面几点,是优化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分析银行贷款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强化上市公司信贷管理

上市公司多以其国有背景、资金规模庞大以及信用风险低等优势,具体来说,银行通过改革贷款政策,使得上市公司能够成为地方的支柱企业以及地方税收的主要来源。此外,当地政府也会通过政策给予其一定的扶持,甚至使贷款担保。这一现状,导致银行缺乏对上市公司贷款风险的有效管理。此过程,贷款合同的约束力无法对企业发挥应有作用。上市企业,也会因为上述优势而不具备相应还款意识,往往存在信用滥用、逾期不还等不法行为。

为此,银行应强化上市公司的贷款管理,即通过规范化贷款环节运用程序,加大资金监督力度。或者,可通过引入市场化机制来规避政府行为的干预,提升贷款信用风险分析的科学合理性。这是降低银行贷款风险与提高资产运行使用效率的有效方法。

3.2与独立评级机构合作

基于市场环境运行的惯性影响,银行仅依靠内部资信评估会使贷款管理存在很大局限,体现在搜集企业信息能力不够、缺乏专业财务分析人员等方面。这种情况,导致缺乏对贷款上市企业的资信考察与偿债能力的持续化跟踪无。为此,银行应与独立评级中介机构进行合作,建立信息共享、交流平台,在借鉴评级机构强大专业技术与信息资源基础上,提高企业基本素质考察分析的全面性与管理效果。当完成了上市公司内外部环境信息后,不仅降低了贷款风险,还会为银行成本阶跃与运行效率提供保障。

3.3构建信用风险评估体系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银行贷款管理并未将上市企业的信用分析工作重视起来,特别是贷款人资信品质,这就为缺乏诚信恶意骗贷行为提供了条件。管理控制措施,应通过构建信用风险评估体系,即融合定性评价与定量分析,来杜绝上述问题。为防范与监控上市公司的不良贷款,具体贷款人的资信考察项目应集中在以下几点:

企业管理者品德、信用记录以及道德观念等;

企业经营发展能力,社会声望、盈利能力以及银行存款等;

资金使用情况,投资项目的收益情况,项目可行性高低;

债权保障因素:资本能力、资产质量、资本结构以及还款来源等。

经营前景,行业地位、经营环境、竞争风险以及发展前景等。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强化上市公司信贷管理、与独立评级机构合作以及构建信用风险评估体系等措施,是优化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分析银行贷款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相关人员应将其更多地运用市场环境,以促进当前现代化经济建设快速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林少春.上市公司融资策略探究[J].现代商业,2019(35):148-149.

[2]王欣.上市公司利用關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21):129-130+143.

[3]方程.上市公司跨境并购融资方式的研究[J].纳税,2019,13(26):194.

[4]熊毅.上市公司参与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合规要点[J].中国外汇,2019(12):27-29.

[5]刘华文.中国上市公司融资渠道探究[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05):47+46.

[6]张中秋.上市企业贷款违约风险的实证研究——基于判别分析的Logistic回归组合法与决策树模型的分析[J].时代金融,2018(32):365-367.

[7]梁秀芬,林游娜.中小板上市公司信贷融资影响因素分析[J].铜陵学院学报,2018,17(05):16-19.

猜你喜欢

银行贷款上市公司
浅析银行贷款对于实体经济的帮助
一起由质押监管骗取贷款的贷案及风险防范
当前宏观经济政策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披露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
商业信用对货币紧缩政策的传导机制研究综述
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的现实意义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
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的规避措施评价
银行贷款对公司非效率投资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