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中小学生近视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0-05-08胡淑琼金慧瑜赵静华

国际眼科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城乡结合城区患病率

胡淑琼,金慧瑜,赵静华,龙 媛

目的:调查2017年荆州市沙市中心区和城乡区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及影响近视发生的因素,为近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选择沙市中心城区和城乡结合区学校7~18岁中小学生10353名,近视人数5456人,患病率52.70%。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现场调查问卷共计10353份,进行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本次调查研究对象为沙市中心城区的8所中小学和城乡结合区6所中小学,沙市中心城区的近视患病率为60.34%,城乡结合区的近视患病率为11.43%(P<0.01)。户外活动和正确的读写姿势是近视的保护因素,而年龄、使用电子产品时间、课外连续作业时间是近视的危险因素。

结论:荆州市沙市区的中小学生的近视率已处在较高的水平,尤其是中心城区中小学生的近视率,学校、家庭应共同努力,增加青少年户外活动时间,改善青少年用眼环境,预防及减缓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发展。

0 引言

中国是世界上近视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青少年近视率更高,并呈逐年递增趋势[1-3],有数据显示,2000年全球共有22.9%的人群患有近视,预测在2050年将会增加到49.8%[4]。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应用,现代人群对其高度的依赖,导致人群的视力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视力的下降不仅成为影响青少年的健康问题,也是全民关注的社会问题。因此,我们在2017-01/12对荆州市沙市区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进行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表1 沙市中小学生不同年龄段近视患病率比较

年龄(岁)受检人数近视人数近视患病率(%)7~93488117333.6310~123177176555.5613~152657178967.3316~18103172970.71 合计10353545652.70

表2 中心城区和城乡结合区近视患病率比较

年龄(岁)中心城区受检人数近视人数近视率(%)城乡结合区受检人数近视人数近视率(%)χ2P7~92846109738.556427611.84167.401<0.01 10~122671171364.135065210.28499.735<0.0113~152323175475.513343510.48561.360<0.0116~1889570778.991362216.18224.933<0.01 合计8735527160.34161818511.431310.059<0.01

表3 影响近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影响因素回归系数标准误Waldχ2POR95%CI每天课外连续读书作业时间>2h0.77470.0435322.25<0.012.1701.993~2.363每天终端视频使用时间>2h0.37720.046765.19<0.011.4581.331~1.598每天户外活动时间>1h-0.6270.0426556.96<0.010.5340.491~0.581不良读写姿势0.16460.042515.01<0.011.1791.085~1.281年龄>12岁1.05310.0468538.36<0.012.8672.615~3.142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本次调查采用以学校为单位的整体分层抽样方法,选择沙市区中心城区学校8所和城乡结合区学校6所的学生共10353名,收取现场调查问卷10353份,其中男生5325人,女生5028人,年龄7~18岁。纳入标准:(1)智力测试水平正常;(2)无影响调查结果的疾病史;(3)排除调查问卷填写不能配合者。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研究对象及其家属均愿意参加,调查工作在取得教育局、学校同意后进行。

1.2方法 调查全部由经过专业培训的荆州爱尔眼科医院视光部的医师完成。所有的学生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双眼裸眼视力,进行眼科裂隙灯(TOPCON SL-3G)、直接眼底镜(YZ6H)等眼科仪器检查,采用全自动电脑验光仪(TOPCON RM8800)在非散瞳情况下进行验光检查,判断其屈光状态,并建立眼健康档案。调查结果由专人负责统计核对,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另外,设计近视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问卷,包括年龄、户外运动时间、电子产品使用时间,课外学习作业时间等,进行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判定标准:双眼中至少一只眼的等效球镜度>-0.50D则判定为筛查性近视。近视根据度数分类分为:低度近视:等效球镜≤-3.00D;中度近视:-3.25<等效球镜≤-6.00D;高度近视:等效球镜>-6.00D[5]。

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均采用卡方检验,近视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不同年龄段近视患病率的比较 选择沙市区中小学生10353人,其中男生5325人,女生5028人。不同年龄段的近视患病率分别为7~9岁(3488人)近视率33.63%,10~12岁(3177人)55.56%,13~15岁(2657人)67.33%,16~18岁(1031人)70.71%,近视的患病率和年龄直接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8.245,P<0.01),见表1。

2.2中心城区和城乡结合区近视患病率比较 沙市中心城区与城乡结合部学校的各年龄段的近视率均有明显的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3近视影响因素多元回归分析 分别以年龄、课外连续读书作业时间、终端视频使用时间、户外活动时间、不良读写姿势等因素为自变量,以是否近视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终端视频使用时间、课外连续读书作业时间、不良读写姿势和户外活动时间少等都是影响近视发生的危险因素,见表3。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中小学生的总体近视患病率随年龄增长有明显提高的趋势,这与近年国内外相关调查结果相同[6-8],在表1中10~12岁近视患病率的增长幅度最大,这个阶段为小升初时期,学习负担及强度明显增强,近距离用眼过度,产生视疲劳,导致眼睫状肌调节下降,发生视力下降。如果按照1985/2010年中国学生视力不良的增长趋势,到2010年,将有1.52亿7~18岁的中国学生视力不良,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80亿[9]。

在表2中,沙市中心城区与城乡结合部的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心城区的近视率明显高于城乡结合区,这与许多研究者研究结果是一致的[10-11],这可能与城乡接合区学生课外学习作业的强度及户外活动时间有一定关系。有实验室研究表明,户外较强的阳光照射能促进视网膜细胞分泌多巴胺,抑制眼轴增长[12],这一机制的发现为通过户外锻炼预防视力不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很多研究表明,视力不良与近距离用眼密切相关,同时也与年龄增加、体育锻炼、睡眠时间、父母近视等因素有着重要的关联[13-16]。国内外多项研究结果均显示,经典的环境危险因素包括视近作业、阅读、学习、看电视和计算机使用[17-18]。本研究显示课外学习作业时间、户外活动时间少、电子产品使用时间以及不良的读写姿势都是学生发生视力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

本次调查研究涵盖了沙市大部分地区能够比较客观显示所在地区青少年的视力不良的现状,但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因为调查人数多,仅为非散瞳电脑验光,验光结果与真实屈光状态存在一定误差。在对近视的危险因素虽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但在调查问卷的采集中很难避免回忆偏倚,出现偏差,尤其是在小学生人群。我们会在后期的研究中,将进一步细化近视的相关影响因素,让数据更客观,更有代表性,为深入开展近视的防治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青少年近视的防治任务艰巨,关注青少年视力健康,需要公共卫生及教育系统高度重视,通过建立青少年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健康用眼知识的宣传,普及近视的防控教育,不断提高青少年学生对近视的认知度和重视度,让学校、家庭、政府、医生一起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为有效改善青少年的视力不良状况而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城乡结合城区患病率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金霞早油蟠在保定满城区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关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几点认识
一体化环境下城乡结合商贸流通体系构建
福田要建健康城区
428例门诊早泄就诊者中抑郁焦虑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及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
对淮安市城区河道生态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