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清单”让居家在线学习更有效

2020-05-08何慧玲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居家资源内容

□ 何慧玲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浙江省教育厅发布了《浙江延迟开学期间中小学全面实施线上教育教学指导意见》(以下简称为《指导意见》),要求做到“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那么,学生居家在线学习的效果如何呢?实际情况并不乐观,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内容的适切性不足。有的教师完全按在校学习的教学进度组织在线学习。根据其难度、趣味性、互动性等可以看出,在线学习不适合学生独立开展,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二是在线学习缺少约束性和临场感。学生年龄小,获取知识的主动性较弱,容易形成新知学习的“夹生”现象。时间一长,学生会产生抗拒心理和应付心态。

要提高学生居家在线学习的效果,教师必须通过具体的学习载体,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规划能力、自控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学习清单”,对在线教学内容做“加减乘除”,使之适合学生居家独立学习,帮助学生规划学习计划,调控学习进程,从而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一、设计“学习清单”,发挥综合功能

语文“学习清单”的内容包含学习资源、时间安排、学习任务和评价方式。“学习清单”的设计和实施都应强调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教师要及时提供帮助和指导。以三年级某学生的语文学习清单为例(见下图),可以看出“学习清单”呈现以下特点。

我的居家语文学习清单制订人:王捷、何老师

(一)自主设计,师生互动

语文“学习清单”是由师生共同设计的。在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师生进行互动交流。教师给学生提供两项内容:一是课程资源。有根据教材安排的语文课(直播或录播),有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拓展资源包,还有和疫情相关的生活知识资源包。二是任务清单。学生完成线上学习后,可以依照任务清单逐项对照落实。学生在领到教师提供的课程资源和任务清单后,自主规划和设计“我的时间我做主”“学习评价我来定”两个板块。

(二)联系生活,体现真实

课程资源应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提倡生活与课本结合,话题与教材结合,问题与知识结合,学校与现实结合,民族与世界结合,当下与未来结合。如教学课文《古诗三首》时,教师结合教材设置了课外资源包《祖国风光》,引领学生感受祖国的美好;教学课文《燕子》时,还设置了《认识蝙蝠》和《谁在守护我们》等资源包,帮助学生了解疫情,学会感恩。

(三)形式丰富,内容可选

语文“学习清单”体现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性。课程资源内容丰富,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需要进行选择;学习任务既有必选项,又提供了备选内容;学习时间由学生自主安排,可以学习与生活、学习与劳动、学习与运动交叉进行;学习评价方式也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确定,他们需要认真思考当天的语文学习成果以何种方式递交或呈现,如录音、拍照或给教师打电话交流等。

(四)目标适度,凸显趣味

《指导意见》指出:“科学合理把握线上教学的作息时间,每节课教授时间小学宜20分钟左右。”在线学习不同于学校学习。在线学习缺少临场感,师生之间现场互动较少,小学生注意力的持续时间较短,因此除了要将在线学习时间控制在一节课20分钟左右外,教师还应适当降低学习难度,补充有趣的拓展内容,增加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如学习课文《燕子》时,课程资源包补充了拓展资料《春天的歌曲》,学习任务的难度也适度降低,要求学生“朗读课文,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二、落实“学习清单”,强调过程指导

有了师生共同制订的学习清单后,学生开始按计划进行学习。虽然学习的计划和内容明晰,但是学生的个体存在差异,实施的过程仍然不一定顺利。教师应在学习方法上给予学生具体的指导,多提供辅助,增加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一)细化学习方法

如果语文在线学习只是观看课程、完成学习任务、晒出作业成果这样一个简单的过程,那学习的有效性将大打折扣。笔者在实施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以下学习方法进行在线学习,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1.暂停回放

学习时间可以灵活安排,课程资源的播放可以“随心所欲”,这是在线学习的一大优势。教师可以向学生强调:在观看课程视频的过程中,遇到特别喜欢的内容,可以回放,重新感受;遇到没有听清楚的地方,可以回放,多看一遍会更明白;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可以暂停,停下来思考或写下问题。学生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暂停回放的技术,帮助自己思考和记录,然后和教师作更深入的讨论,并得到教师有效的指导。

2.摘记要点

进行在线学习时,学生容易陷入听听好玩,学学不难,但关掉视频却什么也想不起来的低效状态。要解决学生的这一问题,教师可以请学生在观看视频时,准备一本听课笔记本,将特别重要的学习内容摘记下来。如三年级学生学习《燕子》一课时,可以一边聆听教师朗读描写燕子的句子,一边摘记燕子的外形特点:轻快、灵巧。

3.记录疑问

学贵有疑。教师要鼓励学生提问。在平时的学校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当堂向教师提出疑问和进行求助,遇到学习困难能及时得到解决。进行在线学习时,教师要指导学生遇到困难就按下暂停键,记录自己遇到的问题,先自主思考,再通过视频连线、打电话等方式与教师交流。这样也能及时解决学习中产生的困难。

4.复习检查

温故而知新。在线学习结束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学习清单”上的任务要求,完成相关的小练习,并开展知识回顾,通过自我复习检查,巩固在线学习到的知识,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如六年级学生在线学习《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时,教师指导学生对照“学习清单”中的学习任务,认真反复诵读,多次复习后默写,并将默写的诗词“晒”在班级群里。

(二)拓展学习方式

在线学习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可以多样。利用语文“学习清单”,尝试不同于在校学习的另类学习方式,能使学习变得更有趣味,也更科学合理。教师应以学生立场、学习立场和发展立场为宗旨,探索特殊时期居家自主学习的新方式。

1.开展自主探究

个体自主探究是学生开展在线学习语文的主要方式。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课程资源和学习任务要求,自主规划,完成属于自己的“学习清单”,形成语文学习“一生一课表”,然后展开独立学习,自主探究问题,最后完成学习任务。这一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充分运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积极培养。

2.构建“虚拟学习社区”

在独立学习、个性思考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指导和帮助学生组建“虚拟学习社区”,开展网络学习交流。由教师发出邀请,学生自愿参加,进入“学习社区”后围绕语文“学习清单”展开交流,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分享学习中的有趣内容。这样能让合作学习、成果分享和学习商讨以网络虚拟的形式出现。如五年级学生在线学习完古诗后,教师在“虚拟学习社区”召开了“班级诗词大会”,围绕“学习清单”上“搜集、吟诵送别类古诗词”的学习任务,让大家展开交流。诗词大会开得有声有色。

3.成立“项目空中小组”

有些学生对某一个语文学习项目有共同兴趣。教师可以邀请某个学生担任小组长,成立“项目空中小组”,以“伙伴圈”的形式共同完成任务,集体合作,合理分工,发挥学生个人特长,落实口语训练、人际互动和学习生活体验。如四年级学生学完《乡下人家》一课后,围绕“学习清单”上“任选景、人、物中的一种,品味乡村特色”的学习任务,成立“乡下美景品鉴研究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图文并茂的乡下美景鉴赏成果,并上传至班级群,得到了班级同学的一致点赞,感受到了别样的成就感。

疫情期间,在线学习是对学生学习规划能力、自控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考验和锻炼。教师运用语文“学习清单”,指导和鼓励学生制订学习课表,个性化地设计和选择学习内容(素材)和学习时间(时段)。在教师与家长的指导和协商下,学生不断修正与完善学习计划,提交不同形式的作业。依托语文“学习清单”这一载体,学生合理使用多种学习方法,创新多种学习方式,使居家在线学习变得有序、合理、有趣、有效。

猜你喜欢

居家资源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我给资源分分类
staycation居家假期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微生高的往事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