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边城》之赏析谈沈从文小说的品读艺术

2020-05-07杨蔚

天津教育·中 2020年1期
关键词:艺术美边城沈从文

杨蔚

[摘要]《边城》是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的代表作,也是兼具了抒情诗与小品文特点的小说,《边城》可以说是呈现了沈从文小说创作中有关湘西情怀、人性的描摹以及现实思考的内容,简单的故事中包含着丰富的意蕴,作为高中语文阅读赏析中重要的一篇,需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思考与体会。

[关键词]阅读;边城;沈从文;艺术美;思想深度

中国的近代是一个充满着压抑与破坏的时代,那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有无奈之下悲痛的呼喊,也有化笔为剑犀利的批判,但在这些对社会黑暗的否定之外,同样也有对人性中“真”与“美”的赞颂,乡土文学的代表沈从文的小说中就有很多至纯至善的展现,成为那个时代的一大特色。

一、湘西背景下的湘西情怀

倘若我们带学生去了解沈从文,首先要点明的一点便是沈从文一直所坚持的就是自己是一个“乡下人”。近代社会局势的糟糕与思想的混乱常常会让那个时代的文人有进退失据之感,在彷徨之中沈从文个性中的温和让他没有像鲁迅先生一样化文字为利刃,直击社会的黑暗面,反而将更多的目光投放到了他的故乡—湘西。

在阅读《边城》的时候,学生能轻易发现故事发生的背景不像那个时代最复杂的北京与上海,而在川湘交接的茶峒,其实这并不是一种巧合,在《长河》《三三》等作品都同样选择了湘西这一地域背景,因为这里是沈从文的故乡,是他熟悉的地方,而这些作品表现的其实是他心中留恋故土、热爱乡村的湘西情怀,他塑造的一个个故事其实也是湘西社会的缩影。因此,品读沈从文的小说,任何人都绕不开湘西那个地方,抛弃湘西去谈沈从文小说的阅读学习也是不切实际的。

其实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并不明白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到底是什么地方,即使知道湘西也早已不是当初的样子,所以学生所能感受到的湘西未必是现实中的某一个地方,而更多的却是沈从文精神世界中的一片净土,还有他通过文字传递给读者的人与自然和谐的一种文化。作者笔下的湘西是在战乱的年代也拥有极美的自然风光的,“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就像是镜头一点点推进,用白描的笔法呈现了茶峒的简单干净的美,这里没有大都市的熙熙攘攘、灯红酒绿,却能使人在这古朴自然的环境中得到心灵的安宁。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沈从文的湘西世界美的不只是自然环境,在对《边城》的阅读引导中,我们常常会说让学生感受人性美,但人性美的深入体会却是离不开那里淳朴的民俗风情。《边城》中对茶峒吊脚楼、黄墙黑瓦,以及小河摆渡、端午佳节、山歌诉情等细节的描绘都使得湘西给人的印象更加立体、丰满,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湘西世界的风貌,也是品读沈从文的小说所需要的认知。

二、至纯至善的人性描摹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是纯、善与美的世界,那种人性中透出的淳朴与善良拥有大城市所不具有的生命力之美,《邊城》能在文学历程中走过这么久的时间就是因为沈从文有关于人性美的表达,通过这个故事的塑造触动了人们的心灵,他通过翠翠、傩送、爷爷、顺顺等人物形象的塑造,还原了人性中最纯善的美。

就来看故事的女主人公翠翠——一个无父无母和“爷爷”也就是她的外公相依为命的少女。她其实是有可怜的背景的,可沈从文是想通过写一篇小说来赞扬这个姑娘有多么不容易、多么坚强吗?显然不是的,翠翠的魅力不在于什么学生可能会想到的“励志人生”,而是这样一个就如牵牛花般的姑娘由表及里所体现的人性魅力。作者刻画翠翠这个人物时,他没有选择常用的语言或词汇去描写学生在自己之前常常阅读的作品中那些或是大家闺秀,或是身娇体弱、沉鱼落雁的女主人公,而是呈现出了“把皮肤变得黑黑的”“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这样一个与林黛玉的弱柳扶风完全相反的健康、明朗的角色。但这样的小姑娘又不是学生曾从影视中了解到的“黑猴子”“疯丫头”的形象:“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

试想一下,这是多么清秀、灵透的姑娘,这流露出的是一种最原始、最纯真的生命力,这种美表现于外貌,却融于心灵。是的,作为女主人公的翠翠是作者塑造出的外表与内心融为一体的角色,她的健康、活泼与灵透是心灵纯粹的折射,翠翠是个乖姑娘,就连对爱情的表露都非常含蓄,几次相遇更多的其实是她与傩送对视的那一刻的脸红,后来天保意外身死、傩送远走他乡,只剩下的翠翠一人留在渡口继承爷爷的“事业”,日复一日等着傩送。翠翠这个人物是纯的、是善的,也是美的,她的纯源自湘西的纯净,她的善源自爷爷的“事业”以及当地的淳朴民风,而她的美源自那份未经污染的青涩与清透,这是人性美的展现,也是作者的心之所向。

三、与现实交汇的美之升华

虽然《边城》所塑造的世界看似是一个“乱世”中的“桃源”,但我们却又必须引导学生明白,沈从文也是一位关注现实的优秀作家,虽然他的许多作品看起来似乎是避开了这个时代的繁杂,但这并不代表他在一味采取逃避的态度去“抛弃”这个世界,事实上,这个世界上有对丑的批判,自然也就会有对美的赞扬,而沈从文就是在对美的追逐中又融合了源于现实的悲剧意识,做到了美的升华。

对于学生来说,悲剧倒是不难理解的,在当今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高中阶段的学生大多已经明白男女之间的爱情是怎么回事,不说有的学生自己对爱情的好奇,就是影视剧、网络小说等有关爱情内容对他们的影响也绝对不会小,所以,没有一位学生会说《边城》是喜剧,尤其在爱情领域,其充斥着也许并不浓厚但却绝不会被忽视的悲剧意味。先是翠翠父亲与母亲为了爱情与责任双双死亡,后是翠翠和傩送几乎还未开始就已经断送在朦胧的暖昧中的爱情,虽然最后是翠翠一直在等,但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这个“等”是无望的,两个年轻人终究因为过不去心里的坎而天各一方。在爱情之外,故事中还能被直观体验到的就是生命的悲剧,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人是具有健康美的,但他们却从没有逃过对死亡的恐惧。翠翠的父母、天保、爷爷,还有那些死于洪水或者任何意外的人,生命的消失为这个如世外桃源般的湘西也添加了一丝阴郁。

这些或是爱情,或是天灾人祸的悲剧,在层层的铺垫中都不免让学生的情绪随着故事的推进而变化,试想:倘若这个与世无争的小城里也充斥着离别、死亡与悲哀,更何况是更复杂的地方呢?沈从文是一个将文学与人性以及人生的思考相联系的作家,他说:“一个伟大的作品,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对于当前社会黑暗的否认,以及未来光明的向往。”所以他以《边城》为代表的小说作品不但用湘西善与美和外界的恶与丑做了对比,更在用带着一丝沉重的美感在表达更深的思考。

四、结语

总而言之,沈从文由自己的乡土情结出发,用文字塑造了一个充满着审美意蕴的湘西世界,学生能透过《边城》看到他对故乡那片净土的喜爱,对人性的纯与美的赞颂以及对时下背景下人的生存以及精神世界的思考,这种情与思能带领学生在纯美色彩与悲剧意识的双重体验中获得审美的感知,不但能提升对作品的阅读与鉴赏能力,更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学生有关自然美、人性美的思考。

猜你喜欢

艺术美边城沈从文
探究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美
灰狼和山羊
塞翁失马
熏风四月到天涯
沈从文接“火”传温暖
皈依真·善·美
试述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艺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