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节镜联合C型臂X线机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

2020-05-07曾松旺沈克锋

安徽医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关节镜胫骨微创

曾松旺 许 海 沈克锋

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较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其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升高趋势[1]。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效果虽好,但存在创伤大、患者恢复慢、并发症多等不足[2]。近年来,关节镜微创治疗因创伤小同时复位固定满意、并发症少、疗效好逐渐应用于胫骨平台骨折[3],但其对关节面以下的骨折复位情况无法进行观察[4]。资料[5]显示,关节镜联合C型臂X线机已逐渐用于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其既能促进骨折高质量愈合,又能改善关节功能。为探讨关节镜借助C形臂X线机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本文对予以关节镜联合 C 形臂 X 线机微创内固定术治疗的2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5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关节镜联合 C 形臂 X 线机微创内固定治疗)26例和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3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采用关节镜联合C形臂X线机微创内固定治疗。具体操作:患者麻醉满意后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上止血带。采用前内侧入路将关节镜插入关节腔,保持生理盐水通畅持续进行关节腔冲洗,检查关节腔及骨折情况,注意有无半月板、韧带等损伤(图1)。将关节腔内积血、增生及损伤滑膜、碎骨等予以清理,积极将损伤的半月板及交叉韧带予以妥善处理。插入探针将半月板抬起并充分暴露骨折端,探查胫骨平台软骨面错位情况,在关节镜监视下对骨折端进行复位。对于SchatzkerⅠ型骨折,在关节镜监视下对骨折端予以手法复位,若手法复位未能成功者,可于胫骨平台前外侧取一小切口,在骨折间隙插入骨膜剥离器,通过撬拨操作将骨块朝外上方向移动,再予以配合内向施压将内外软骨面贴近,顺势将剥离器抽离,再通过外在压力将其保持平整,在关节镜直视下确保骨折处软骨面平整,再予以2枚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最后在胫骨平台软骨面下以2~3枚空心钉经皮固定。对于SchatzkerⅡ-Ⅳ型骨折,可在前叉定位器辅助下经皮置入定位克氏针(图2),在钉尾处做小切口,骨皮质开窗,再用顶棒沿克氏针方向达压缩处,撬拨而取得满意的复位。在骨缺损处植骨充填,经C型臂X线机检查,确定骨折端已良好复位后,在关节镜直视下确保骨折处软骨面平整(图3),再予以2枚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最后做小切口植入钢板固定(图4)。

图1 关节镜下塌陷的外侧平台

图2 前叉定位器辅助下经皮置入定位克氏针

图3 关节镜下复位后的外侧平台

图4 术后复查右膝关节正位片

1.2.2 对照组 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具体操作:患者麻醉满意后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上止血带。采取膝关节外或内侧切口,将关节囊予以切开后适当提起外侧半月板用以充分暴露关节面,将骨折块及塌陷关节面予以妥善复位,利用克氏针予以临时固定。经C型臂X线机透视确定复位满意后,再予以钢板固定。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记录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X线曝光次数、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6个月预约门诊随访通过Lysholm评分[6](包括跛行、疼痛、支撑、交锁、肿胀、爬楼梯、不稳定、下蹲,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则表示膝功能越佳)以及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7](优>85分,良70~85分,中60~69分,差≤59分)、术后6个月预约门诊随访Rasmussen优良率[8](包括疼痛、行走能力、伸膝、关节活动度以及关节稳定性等内容)(优≥27分,良20~26分,中10~19分,差6~9分)对疗效进行评价。通过自制满意度量表,分为满意、比较满意以及不满意三项,满意度=(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X线曝光次数、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2.2 两组患者Lysholm、HSS评分比较 两组术前Lysholm、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Lysholm、HSS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及Rasmussen优良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及Rasmussen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两组患者Lysholm、HSS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及Rasmussen优良率比较[例(%)]

注:*为校正χ2检验

3 讨论

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原则是实现膝关节的稳定、对线和运动良好以及无痛[9],而治疗关键在于尽可能的将关节面的平整予以恢复[10]。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作为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对患者损伤较大,且术后相应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11]。关节镜联合 C 形臂 X 线机微创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相较于传统术式[8],其不仅切口小,而且无需将关节囊予以切开,有效减少了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本文回顾分析关节镜联合 C 形臂 X 线机微创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推广此手术提供循证依据。

借助于关节镜联合 C 形臂 X 线机,术中可对关节腔进行彻底冲洗,及时清理关节腔内积血、碎骨块等残留物,能很好将骨块予以复位及固定[12],镜下操作创伤小、止血确切,因此本观察组出血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说明关节镜微创治疗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并有助于术后的恢复。使用关节镜其能有效探查半月板及韧带损伤情况并予以妥善处理,亦可直观判断螺钉是否固定入关节腔内,从而有效减少术中患者所受X线曝光次数,且患者受损韧带及半月板等均得到了较好的修复。但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手术时间略多于对照组,与徐超平等[12]研究结果一致,其有增加出血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的可能,考虑为对手术开展的熟练程度欠缺,相信在今后的操作中提升熟练程度可使手术时间明显缩减,并能减少患者的创伤而有益于患者的恢复。术后并发症是影响患者恢复的重要因素,轻则延长住院时间,并增加患者痛苦,严重者可导致手术治疗失败。在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切口感染、膝关节僵直及平台塌陷合并力线不良,且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微创内固定术不增加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这与江摩等[4]研究结果一致。两组患者术前Lysholm评分及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6个月Lysholm、HSS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差值高于对照组,而术后6个月观察组Rasmussen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与文献报道[13]一致。说明关节镜联合 C 形臂 X 线机微创内固定术用于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既体现了微创治疗理念,又充分展示了该术式复位效果。患者所受手术创伤更小,而且手术时间更短,同时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确切,均使患者及家属对疾病治疗的认可度提升,满意度亦随之上升。

但关节镜手术治疗亦存在不足之处,如术中为保证关节镜视野清晰而需持续进行生理盐水灌注及冲洗,以此来维持关节腔的充盈,但其易顺破裂的关节囊或骨折端而进入小腿筋膜室,从而导致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此需术者术中密切留意局部软组织张力,并保证关节腔内水压不宜过大。故而,不建议将该术式用于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14]。

综上所述,在严格把握治疗指征基础上,关节镜联合C 形臂 X 线机微创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骨折复位满意等优点。

猜你喜欢

关节镜胫骨微创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胫骨内侧开放楔形高位截骨术中矢状位截骨倾斜角度对胫骨平台后倾角的影响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中医辅助对退行性骨关节病关节镜术后康复的治疗效果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
3D技术打印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应用及护理
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膝关节骨创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青少年双侧胫骨近端对称性疲劳骨折1例
无痛微创拔牙技术在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