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疫情下的高考作文热素材及必考点

2020-05-06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英雄防控疫情

2020年春节前夕,一场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从湖北省武汉市蔓延至全国,整个中国社会都被笼罩在紧张和焦虑的氛围中。我们为武汉的状况担忧,为在疫情中失去生命的人们痛惜,为自身的处境焦虑。但同时,我们也为全国一盘棋,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的氛围所鼓舞;为那些逆行而上,战斗在抗疫第一线的白衣天使所震撼;为那些坚守在基层岗位,默默奉献的普通人所感动;为那些感染病毒却乐观坚强的人们所骄傲;为那些捐款捐物、不遗余力的献爱者点赞;为听从指挥,宅在家中的绝大多数中国人鼓掌……

实际上,衡量一个现代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不仅要看平时,还要看它在大灾大难面前表现出的国家意志、社会价值和公民精神。正如诗人艾青所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在这场席卷全国甚至全球的大灾难中,有太多的精神令人感佩,有太多的面孔需要铭记,也有太多的问题值得反思。这些东西可以为每一个高中生的成长之路点亮长明之灯。希望无论何时,大家都能记得,选择坚守,选择理想,选择倾听内心的呼唤,才能拥有最饱满的人生。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是怎样,中国就怎样;你是什么,中国就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会黑暗。

当然,这些东西肯定也会成为2020年高考作文命题者重点关注的对象。所以,在本期杂志中,我们将为大家带来“新冠疫情下的高考作文热素材及必考点”专题策划,希望能在进行高考作文备考的关键时刻助大家一臂之力。

在写作与疫情相关的作文时,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大家可以直接引用

01

适用话题:以人为本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工作,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

02

适用话题:尽职尽责

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在防控疫情斗争中经受考验,深入防控疫情第一线,及时发声指导,及时掌握疫情,及时采取行动,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03

适用话题:合作

疫情是魔鬼,我们不能让魔鬼藏匿。中国政府始终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向国内外发布疫情信息,积极回应各方关切,加强与国际社会合作。

04

适用话题:依法防控

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依法科学有序防控至关重要。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05

适用话题:战斗精神

广大医务工作者一定要坚持下去,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发挥火线上的中流砥柱作用,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全力以赴救治患者,打好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

06

适用话题:英雄

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湖北人民、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历史上从来没有被艰难险阻压垮过,只要同志们同心协力、英勇奋斗、共克时艰,我们一定能取得疫情防控斗争的全面胜利。

07

适用话题:民族凝聚力

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百折不挠的民族,困难和挑战越大,凝聚力和战斗力就越强。我们有能力、有信心、有把握,既要彻底战胜疫情,还要完成既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相信中国战胜这次疫情后,将更加繁荣昌盛。

08

适用话题:众志成城

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及时研究部署工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加大政策协调和物资调配力度,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履职尽责,广大医务人员冲锋在前、无私奉献,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团结奋战。经过艰苦努力,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变化,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这是来之不易的,各方面都做出了贡献。

09

适用话题:信心

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举全国之力,团结一心,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取得积极成效,病亡率保持在较低水平,治疗方法不断突破,治愈率持续提升。中国政府将带领中国人民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10

适用话题: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方针对疫情采取强有力措施,不仅是在对本国人民健康负责,也是在为世界公共卫生事业作贡献,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各国充分肯定。我们将继续本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共同战胜疫情。

在写作与疫情相关的作文时,主流媒体的言论可以成为大家的论述范本

致敬“逆行者”,大家可以这样说

“不计报酬,无论生死”是他们出征的誓言,口罩在脸上留下的压痕是他们战斗的勋章,全力以赴救治患者是他们的使命与承诺,万家团圆日子里的挥手告别是他们无私奉献精神的诠释。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向奋战在疫情防控前线的勇士致敬!向战“疫”中的“最美逆行者”致敬!

——摘自《人民日报》

推动着他们逆流而上的,是学医时治病救人的拳拳初心,是这袭白衣赋予他们的职责担当;支撑他们坚守火线的,是救死扶伤的医者仁心,更是人性中那种不服输的执念。病毒就像试金石,淬炼出人间最纯粹的大爱。岁月静好时,这爱播撒在日常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无影无形;但疾风骤雨来临,这爱便汇聚成磅礴的力量,护佑我们跨过一重重关隘。

——摘自“人民网”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中国自古就不缺乏为民请命、大济苍生的人,面对疫情,无数英勇高尚的医疗卫生工作者和科研人员上演“最美逆行”。正如基辛格在《論中国》中所说:“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摘自《光明日报》

我们不知道你们是谁,却知道你们为了谁。为什么我们总能在抗击灾害的过程中取得胜利?就是因为有一个个“最美逆行者”的存在,是他们用“勇敢拼搏、不畏牺牲”的精神保护着我们,让我们在灾难面前不被冲垮,他们不仅保住了一个人、一座城,还保住了无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更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

——摘自“红网”

礼赞抗疫英雄,大家可以这样说

英雄者,国之干。英雄之所以为英雄,就在于他们挺身而出,肩鸿任钜,勇担重任。从保家卫国到见义勇为,从救死扶伤到舍己为人,中国这片土地上从来不缺乏英雄。为什么总有英雄不惧危险、勇毅前行?为什么总有猛士直面考验、迎难而上?支撑英雄壮举的,是为民担当、为国奉献的家国情怀,是心中那份割不断、扯不开的责任牵挂。

——摘自《人民日报》

英雄并非是钢铁超人,他们也是父亲、丈夫、儿子,是母亲、妻子、女儿,和你我一样,他们也是有血有肉、有名有姓的普通人。岁月静好的日子里,在人群中你分辨不出谁是英雄,可一旦危机来临、宁静不再,总有一些人挺身而出,逆行而上。这就是英雄的模样:我们常常看不清他们的脸,因为他们总是站在我们前面。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英雄来于平凡,归于不平凡,于千万人中上前一步,不悔逆行,为千万人吾往矣。英雄主义见证平凡者的升华,英雄从来不是从天而降的神圣,而是挺身而出的凡人。英雄主义是中华民族实干精神的优良基因,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进中来,从“舍生取义”的牺牲中来,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中来。

——摘自《长江日报》

歌颂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大家可以这样说

抗疫走向大决战,我们有警觉的瞭望者,有英勇的狙击手,有浩荡而辛劳的社区工作者、后勤保障大军,有14亿默默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国人,让病毒走开,让健康归来。如同上海医生张文宏所说,每一个闷在家里的市民,都是战士,用两个星期,闷死新冠病毒!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在这场战斗中,社会各界、各行各业纷纷行动起来。我们看到了白衣战士的“最美逆行”、人民子弟兵的闻令而动、党员干部的日夜坚守,看到了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捐物,也看到每一个普通人在努力筑牢自己的防线。在疫情面前,这些点滴付出形成了一道阻挡病毒、抵御疫情的钢铁长城,共同守护我们的健康、守望我们的家园。

——摘自“新华网”

在这次战“疫”中,有许多感人的故事,感动着、激励着中国人民。这些人集聚的撼动人心的不凡力量,汇成了一股股澎湃奔腾的暖流,激荡起一曲曲爱的交响,让我们对打赢这场战“疫”更有信心和决心。让我们铭记这震撼人心的不凡力量,凝聚那萤火般星星点点的善,拥抱那绵绵不绝的爱的涌流,全力投身这场只能胜不能败的战“疫”中,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上下同欲、共克时艰。因为我们相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摘自“央视网”

点赞青年人在抗疫中的贡献,大家可以这样说

青年人什么样,中国的未来就是什么样。在祖国需要的时候,在人民需要的地方,广大青年怀揣“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勇气,用自己的“硬核力量”展现着青春担当,散发着青春的光芒,在防控疫情阻击战中写下无悔向前的青春诗行。

——摘自“新华网”

“一切视探索尝试为畏途、一切把负重前行当吃亏、一切‘躲进小楼成一统逃避责任的思想和行为,都是要不得的,都是成不了事的,也是难以真正获得人生快乐的。”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如此勉励当代青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面对抗击疫情这张时代考卷,新时代的青年于奋斗中勇担责任,交出了高分答卷。

——摘自《光明日报》

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面对疫情,我们年轻人不上,谁上?”是的,我们不会赞美任何一场灾难,但灾难中呈现的光与热,是最温暖的“人间值得”,是最具体的“家国梦想”。原来长大,可以在一夜之间。在这场特殊的“洗礼”中,孩子们扛起了责任和希望,为爱逆行、为国成年。

——摘自“未来网”

沧海横流共克时艰,绘就青春本色;疫情肆虐矢志向前,彰显时代荣光。无数逆行向前的青年,脱离安全区、舒适圈,用勇敢和担当让青春的号角吹遍祖国大地,也为新时代新青年精神标注了前行的坐标和航向。在战“疫”的逆行道上,青年用实际行动汇聚成强大的力量,乌云终将消散,天空定会放晴!

——摘自“中国青年网”

如果要在疫情期间给青年学子写一封信,大家可以学着像王老师这么写

生命如露如电,我们选择“有序”“有情”

文/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二某班班主任 王 喆

亲爱的同学们:

这注定是我们一生中难忘的春节假期。举国上下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紧团结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疫情地图上的每一个地名、每一个数字,都牵动着我们的心绪。屏幕上的真相与谣言,心中的无助与恐慌,扑面而来。书本上的知识、试卷上的习题,似乎都不能回答我们此刻的困惑。

我们刚刚读过鲁迅先生的《呐喊》。我想,“呐喊”过后,直面“彷徨”,才会找到出路。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写过的几个作文题:“人生的自由”“青年精神”“说‘安”“快与慢”“诗与生活”。我突然觉得,此刻我们更有必要重新检视这几个命题,因为它们都指向面对突如其来的灾祸与困厄,我们该如何在这个变动不息的世界上,找到自己的生命价值。

我想起朱光潜先生的“三此主义”——此身、此时、此地:

“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的另一地位去做。”

面对变化无常的生命,东汉末年、魏晋诗人笔下的生命意识一下子让我们有了真切的感受。正因“生年不满百”“昼短苦夜长”,“此身、此时、此地”便是我们能紧紧握住的水中流沙。

生命如露如电,我们仍然可以坚定地选择“有序”和“有情”。安心居家的日子里,请每日向老师报平安,学习有疑问也要有计划地请教各科老师;我们终于有机会像小时候一样可以和父母黏在一起,玩累了手机游戏,也要勇敢地去拥抱逐渐老去的父母,一起看《囧妈》吧,或者再看看李安的“父亲三部曲”、陆庆屹的《四个春天》、是枝裕和的《比海更深》;我们也可以学做饭、做家务(毕竟,30岁的我还是被父母嫌弃不会打扫卫生啊);我们还可以看看电视,保持对疫情的关注,也葆有对诗意的向往,白岩松主持的《新闻1+1》、第五季《中國诗词大会》都是不错的选择。

我们也不能忘记,疫情凶猛之时我们之所以能够衣食无忧,离不开默默坚守岗位、保障我们日常生活的环卫工人、快递小哥、超市收银员等。同时,我们也看到新闻中有人在发国难财,有人在辱骂同胞,有人在制造谣言。这一件件小事,不再是试卷上确凿无误的答案,我们必须直面人性中阳光与阴影并存的真相。

我还是想起鲁迅先生的话,希望我们身陷舆论漩涡时,“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无穷的远方与近火,无数的人们与怪兽,“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

当战胜病魔、阳光普照时,我们一定要检视这场战役的伤痕。“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在祖国的各行各业,能看到你们的良知与专业。

可爱的同学们,我们都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与情绪,关心他人、国家与世界。

诸君多保重,努力加餐饭!我们开学见。

班主任:王喆

2020年1月28日

这里对朱光潜先生的“三此”主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大家在论述“如何找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类命题时,可以使用这个理论。

提出疫情凶猛之下,善与美、丑与恶都值得我们进行价值判断和深入思考。最后一句话具有概括性和艺术性,论述相关话题时可以直接引用。

当你要在作文中反思在疫情中看到的种种情景并对同学们提出希望的时候,这些鲁迅先生写在《拿来主义》和《一件小事》中的句子,可以直接使用。

如果你想就“疫情期间该如何合理规划宅在家里的时间”向同学们提出建议,可以参考这些做法。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毛泽东主席的《送瘟神》特别适合用到关于疫情的文章里,大家可以灵活使用。

猜你喜欢

英雄防控疫情
英雄犬
战疫情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重走英雄路
自古英雄出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