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现实主义美学角度看电影《活着》

2020-05-06赵燕茹

青年文学家 2020年9期
关键词:现实主义悲剧

摘  要:《活着》是1994年张艺谋执导的一部影片,改编自余华的同名小说,同年该片获得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多项大奖。《活着》以主人公福贵的坎坷一生为主线,描绘了上世纪中国发生的数次变迁与运动,反应了一个时代中国百姓的生活状态与命运。相关文献对《活着》的双重叙述风格及悲剧美学等方面多有研究叙述,除此之外,《活着》以现实主义手法再现了一个时代的记忆,产生了无数共鸣,不仅是因为它的悲剧性和小说本身的艺术水平,也是源于它具有深刻的社会学价值。笔者尝试以现实主义美学角度出发,对影片部分人物及情节进行分析。

关键词:活着;悲剧;现实主义

作者简介:赵燕茹(1995-),女,山西晋城人,沈阳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美术学(油画创作与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9--01

1993年余华(1960—)完成小说《活着》[1]之后,这部文学作品先后被改编为同名电影、话剧,以及电视剧《福贵》等,虽有不同程度的删改,但基本维持原作的基调,其中1994年由张艺谋(1950—)执导,葛优(1957—)、巩俐(1965—)主演的电影《活着》,既保持着原著的精神,由融入自身的理解,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这部电影也被部分影评人推崇为张艺谋最优秀的电影作品之一。相对原著文字的凝重,影片表现得较为轻松,部分幽默情节反而衬托出《活着》的悲剧基调,可以说余华的小说成就了影片《活着》,从另一方面,电影再创造了《活着》。在这部文学作品中余华仅用12万字,叙述了几十年的社会变迁,将社会发展中所造就的灾难浓缩在主人公福贵一家身上,以个体的生活状态反映出社会环境的整体,是难得的佳作。电影作品中,按照原著的基调对一个时期的社会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进行再现,凸显了影片的人文关怀,相对原著更加直观,引起观者的共鸣与反思,因此更具意义。对于电影的现实主义,张阿利(1963—)讲道:

从媒介属性上来说,电影是人类艺术史上迄今为止能够最大程度上实现“逼真性”的艺术形式,因而从艺术本体上可以说电影自带“现实主义”。[2]

一、影片《活着》中主人公富贵体现的“真实性”

在原著中,余华讲述了一个斗争与生存的故事,通过一个家庭生活的缩影展现那个激荡的年代。福贵的一生有太多的不幸:嗜赌欠债卖掉祖屋,家道中落气死父亲,妻子带女离家出走,从战争的死人堆里被解放军解救,逃过地主镇压一劫,亲人先后离去……最后与他相伴的是一头老牛与阳光下的往事回忆。他亲手埋葬了七个与他至亲至爱的人,不知是命运对他的特别眷顾或是另一种惩罚,他幸运地活了下来。文学作品中的结局相对于电影显得更加残酷,福贵也在结局时呈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表现出远离时代的豁然,颇具浪漫主义表现。虽以客观角度进行叙述,在文学创新上也采用了“双重叙事”的创作手法,但使读者产生了一定的距离感,总觉得是在讲述一个故事,而这个故事可能并不存在。

相对于小说,影片《活着》更具主观性,虽然剧情发展比较紧凑,但在具体细节处理上又做了一定的扩大,比如反复出现皮影戏的木箱等,电影在最大限度的还原到历史的节点,结局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情景戛然而止,使人觉得主人公依旧是生活在世俗中,表现出中国最底层人民的隐忍,在一定程度上更加生动地诠释了活着的意义。部分幽默情节更是对一个时代环境的讽刺,反而加强了悲剧氛围。影片虽然以主观视角介入,但呈现了一个“现实存在的福贵”,更加深刻强烈的让观众对“活着”这两个无助的字眼进行内心的拷问。

二、影片的现实主义表现

余华在《活着》中借描述福贵时多次提到“命运”,类似“这都是命”的字眼反复出现,将小说打上悲剧的烙印,一切都是无可奈何,都是命运的安排,只能选择承受命运的苦痛。而对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表述若即若离,并没有刻意去强调。影片将时代及环境进行了深描,建国之后的几次重要运动都得到突出强调,更具有现实主义特征。镜头多次对每个时代的标志性物件进行特写,同时在台词上也多有时代特征,例如大炼钢铁期间,“食堂里头吃饺子庆功,每个饺子里头都包了一头猪”,这是大跃进时期典型的浮夸风口号。凤霞和二喜结婚时唱道“毛泽东思想是革命的宝,谁要是反对他,谁就是我们的敌人。”这也是文革时期的现实存在。这些话语展现的是特定时期的历史现实,用现实主义表现方式进行演绎,从而具有现实主义美学价值。

影片中在凤霞、有庆等人物塑造也与原作有出入,在影片中他们的死因都与政治运动关系,电影借有庆和凤霞的悲剧命运对时代进行了控诉。他们的死亡是时代造成的,如果没有一系列的错误运动,他们便不会死去。影片在原著的悲剧基础上,进行了主观改动,最大限度地表现、还原历史环境,使观众融入其中得到感同身受,因此更具有真实感和现实意义。影片结局福贵显示的自然,也许是觉得一切不可思议的事情都已经结束,已经成为过去,与原著中近似脱俗的豁然,参透世事给观众不同的感受。因为原著将一切归结于命运,必然以看透为结尾,影片中将一切归结于社会环境和现实生活,所以还是需要世俗的活着。

三、结语

现实主义创作是中国电影创作的重要形式。但现实主义电影不等同于“纪实性电影”,同时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也许不存在“纪实”类的电影,影像不會说谎,但拍摄的人存在主观性。电影《活着》的成功,是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将现实主义风格上升到一定的美学层次,尽最大可能还原了故事的背景,并在具体细节上进行的描写,使故事更加真实感人,使观众体会更加深刻。

参考文献:

[1]余华.活着[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

[2]张阿利,宋素丽,宋美颖.中国电影与现实主义美学风格——张阿利教授访谈[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9,17(02):1-12.

猜你喜欢

现实主义悲剧
伟大的悲剧
“建设性”法律现实主义——对卢埃林法律现实主义的另一种解读
Chapter 23 A chain of tragedies 第23章 连环悲剧
自然科学与“现代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再阐释
泄洪的悲剧不能一再上演
新法律现实主义
猫的悲剧
近视的悲剧
一曲悲剧英雄的赞歌——《伟大的悲剧》解读
新现实主义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