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在梁庄》诞生记

2020-05-06张艺歆

青年文学家 2020年9期
关键词:非虚构梁鸿

摘  要:《中国在梁庄》是2010年左右掀起文坛“非虚构”热潮的一部重要作品,站在这部作品背后的是作家梁鸿。本文从作家梁鸿个人经历入手,结合2010年这部作品诞生前文学场的思潮翻涌,试图总结出《中国在梁庄》这部作品的诞生缘由乃至“非虚构”热潮兴起的背后原因。

关键词:《中国在梁庄》;梁鸿;非虚构

作者简介:张艺歆(1996-),女,回族,河南开封人,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当代文学创作与批评。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9-0-02

《中国在梁庄》被视为是中国非虚构文学的领航之作,作者梁鸿两年之后,奔赴各地,联系在外打工的梁庄乡亲写成《出梁庄记》。《中国在梁庄》和《出梁庄记》两书曾多次再版,足见其受欢迎程度——从2011年3月在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之后,分别由中信出版社在2014年2月,台海出版社在2016年11月,天地出版社在2017年6月三次再版。《出梁庄记》则是2013年3月花城出版社出版后,2016年9月由台海出版社再版。

这两本书的出版也使其作者梁鸿的人生轨迹发生了重要变化——从“批评家”转型为“作家”,乃至于“非虚构写作”的先行者。随后在2015年,她以作家学者的身份调入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创造性写作专业任教。

1973年出生的梁鸿是家里的第五个孩子,和众多作家中学甚至小学就受到语文老师的偏爱的经历不同,梁鸿的作文从未被当做范文展示,或贴在墙报栏里。梁鸿觉得可能是因为自己写的东西“不太符合小学教育中的作文规范”。尽管如此,梁鸿仍然从中小学的作文训练中收获了最初的写作体验。她对初二参与的一次作文比赛记忆犹新,尽管她之后总结,说自己谋篇布局上的不成熟,导致结构失衡,但这篇作文的写作使她对写人的细微体验过程印象深刻。她将自己对写作一直以来的坚持和尝试归结为外界带给个人的感受,她将自己的写作归结为对于外界影响的敏感。同时她在谈论东北作家创作的时候说,当生活的巨大内容一下子抛掷在你身上,你很难不去做出一些反应。这种写作对于梁鸿来说,是自觉的,更是自发的。邓县师范学校毕业之后,梁鸿在一所乡镇小学当老师,乡村小学的环境是封闭的,静态的。她在那时,有写日记的习惯,1992年到1994年,梁鸿写了三万多字的日记,“我会尝试着把自己内心的体验尽可能地拉长,写出情感中那种细微的东西”。她在讲述这段经历的时候强调庆幸自己当时养成的观察的习惯,而将之归结为一种文字训练,为之后的文学创作做准备则是成名之后的总结了。在和张丽军的访谈中,梁鸿说,“我一直在写日记,一直在写小文章,但没有发表,日记比如说一个家乡人物,小的趣事啊,村支书的顺口溜啊我都把它抄下来了,还算有心,当时是无意识的。”

对于批评家梁鸿来说,她并不是没有想过发表作品,只是“不了解发表的渠道,不知道往哪里投稿”。而“文学批评家”这条成长之路则明晰的多,从去南阳教育学院进修开始,梁鸿从封闭的乡村小学走了出来,视野一下子开阔了,从中师到大专、本科、研究生,一直到考上博士,一条明确的上升路径和文学批评素养的训练造就了批评家梁鸿。梁鸿也承认自己的文学之路是“靠自学来的”,她自由随心的创作与研究,也是导致她2008年从北京出走梁庄的一个内心驱动。在“梁庄”书写之前,她也尝试创作过小说,但由于专业原因仍然将精力主要放在了文学批评方面。她回到家乡去寻找的是生命的实在感——“对于我个体而言,我还是想跟我的生命体验更加接近。这种缺憾大到有一天无法接受了,于是就有了。并不是说否定学术,而是我生命体验缺乏真实感,真实感和更直接的东西,这种缺憾我受不了了,于是想着回去。但是这种真实感的要求很多年以来你一直在积累,最终爆发了。”[1]在素材的不断累积下,《中国在梁庄》渐渐成型。

对于现实感的追求并不仅仅是梁鸿自己的个人生活感触,以梁鸿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们在这一时期感受到了一种普遍的“悬空感”,他们开始寻求文学与思想的重新联系、文学与现实的重新联系。2009年11月21日在珠海,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南方文坛杂志社、珠海市委宣传部、珠海市作协、珠海市青年企业家协会等联合主办的第八届青年作家批评家论坛的主题为“文学:回到思想的前沿”。这一主题是时任《人民文学》主编李敬泽提出的,当时身为批评家的梁鸿也在与会行列之中,梁鸿在当时会议上也表达了自己对这一论题的观点。她认为,应该让个人的文学书写与时代历史做到融洽的对接——“本身的一种冲动和大的社会现实之间形成一种对接”。[2]两个月后,《人民文学》就推出了“非虚构”栏目,可以看作是这次会议论坛讨论之后的尝试实践。而对于文学与现实的重新连接则是对传统的回溯,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传统对于“现实”价值或“现实”内容表现是有一条接续的历史脉络在,但新时期以来的思想趋向和美学趣味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历了市场化改革,进入新世纪后的中国社会面临着阶层逐渐走向固化的危机,文学同样面临逐渐走向精英化的危险,2004年开启的底层文学潮流正是打破这种文学僵局的一次突破。在2006年5月12日《南都周刊》就发表过一篇讨论文章《思想界炮轰文学界——当代中国文学脱离现实、缺乏思想?》认为中国文学落于技巧性的窠臼或“下半身”之类的恶俗噱头之中,这一讨论是发生于2006年3月胡发云作品《如焉@sars.come》的学术研讨会上。在中国当下文学与现实脱节这一点,与会学者丁东、赵诚、崔卫平、傅国涌等达成了共识。就在5月28日《南都周刊》又发表了对于这次讨论的第二篇文章,《文学界反击思想界:不懂就别瞎说》,《天涯》杂志主编李少君、作家东西、方方、苏童、陈希我、韩东、王小妮、祝勇都对这一问题发表了自己对现实与文学联系的观点。作家们的回应并没有思想界集中开炮那样观点鲜明,反而分散不集中,对于思想界提出的种种质疑也并没有从正面进行一对一的回应,甚至有无奈的叫苦之声,认为文学在市场和体制的夹缝中生存,作家是“蒙”的状态。这样的讨论既然出现就代表了对于当时文学创作思想内容的质疑,尽管文学界对这一质疑做出了自己的回应,但显然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2006年6月5日,《联合早报》发表文章《究竟谁丧失思考能力和表达勇气?》对这一讨论进行外围评价,认为这次思想界与文学界的争辩交锋已经变成了“茶杯里的风波”,认为“与1980年代一个文学作品或价值观念动辄引发轰动效应的风光相比,这场思想界与文学界的激烈交锋在社会上并没有引起大的反响。一些学者和作家甚至都不清楚有这样一场争论。”这篇文章传达出来的悲观看法无疑是对文学和思想的双重否定。2009年的第八届青年作家批评家论坛恰恰是文学界内部对于这一问题的正面对待,认真反思。

所以,梁鸿对内心空虚的惆怅与对现实感的追寻,是来源于她处于社会环境、文学氛围影响下的某种敏锐感触,也许最初是不自觉的,是无意识的,但最终她在2008年做出了一个自觉地回乡选择,写成《中国在梁庄》。这部作品这对于梁鸿个人来说,是她从批评家到作家的跨越;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来说,是思想与文学,现实与文学的重新勾连的尝试。

参考文献:

[1]梁鸿,张丽军.梁庄:乡土中国的现在与未来——梁鸿访谈录[J].百家评论.2015,(2):39-56.

[2]楊庆祥. 文学:回到思想的前沿——第八届青年作家批评家论坛纪要[J]. 南方文坛,2010(01):42-47.

猜你喜欢

非虚构梁鸿
嫁人当嫁梁伯鸾
不因人热
不因人热
“非虚构”写作热潮的传播学解读
梁鸿尚节
“非虚构”写作工坊建设初探
白玛娜珍《西藏的月光》的非虚构叙事特征
东汉凤姐如何成功逆袭嫁给“国民老公”
威尼斯电影节期间的“非虚构”
非虚构基本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