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韩裔作家李昌来《说母语者》中的东方“他者”形象分析

2020-05-06文虹艳

青年文学家 2020年9期
关键词:他者解构

摘  要:美国韩裔作家李昌来代表作《说母语者》中的东方“他者”并不是西方所一贯默认的沉默的、被动的、边缘化了的亚裔形象。反过来,很多亚裔受过良好的教育,能自如地讲英语也会自己的本族语,他们具有多元文化杂糅的特性。这些都成为他们自由出入“中心”和“边缘”的通行证。他们不只为自己获得了某种程度的自由,他们还致力于为更多的“他者”获取权力。

关键词:李昌来;东方;他者;杂糅;解构

作者简介:文虹艳(1996-),女,朝鲜族,吉林省吉林市人,延边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9--02

一、引言

李昌来(1965-)出生于韩国首尔,三岁时随父母移民到美国。《说母语者》(Native Speaker, 1995)是其处女作,出版即刻便广受好评,“文笔简洁,内容似迷宫,语言富有诗意而优美”。获得“海明威基金奖”等多个奖项。小说以一名叫做亨利·朴(Henry Park)的美国韩裔商业间谍视角叙述了少数族裔在现当代美国的自我身份建构历程。他通过妻子的出走、同事的背叛、社会的边缘化,以及参与族裔参政活动等经历思考作为一名族裔在美国的生存之道。

国外对于李昌来的评价很高,尤其是韩国学者对他的研究较为深入和广泛。韩国学者金敏英认为李昌来的作品“超越了国别文学的界限,在文化边界地带往来于未来与现实之间。他们所构想的跨国语境时而揭示时而掩饰边界的复杂特性,以文化翻译的方式诠释了无家可归的疏离感”(金敏英,90)。目前,国内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主要研究有南京大学孙刘晓蓓的硕士论文《李昌来<说母语者>中的世界主义想象》(2015),认为此作品是“世俗而包蕴展望的世界主义寓言”。

本论文通过文本细读深入小说的内核,梳理作品中被美国主流文化边缘化了的亚裔“他者”形象,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理论分东方“他者”形象的背后机制,并以后殖民理论分析这些“他者”形象与“中心”关系中的反拨力量。

二、《说母语者》中东方“他者”刻板印象的颠覆

李昌来的《说母语者》中建构的东方“他者”其表象上居于边缘,应合了西方亘古不变的“东方学”思维。但在很大程度上呈现了能动、反抗的“东方”,解构了西方长期以来建构的东方“他者”形象。亨利·朴的妻子蕾莉亚(Lelia)留下一个纸条列举朴的种种问题:鬼鬼祟祟、黄祸:新美国人、性能力强、爸爸的乖儿子、感性的人、不浪漫的、叛徒、间谍(Lee,5)等。这些描述都是西方对于东方的刻板印象。尽管两个人共同生活了近十年,但是蕾莉亚还是把丈夫刻画成“他者”。

然而,所谓的“他者”并不总是居于边缘,被动地依附于“中心”而存在。其关系是可能改变,甚至互换的。从结构主义的角度来看,也就说“自我”是中心,而“他者”是边缘。不过,拉康从解构主义的角度瓦解了自我/他者的结构的确定性。对拉康来说,“自我的确认总是同‘他者相关。这并不是二元对立中所说的‘自我既是‘非他者;‘他者即‘非自我。相反,‘自我就是‘他者”(Klages,81)。亨利·朴为了修复夫妻关系和确立自己的身份而不断探究。作者揭示了初期白人女性蕾拉和亨利相识相爱的基础是出于对亚裔的刻板印象期待。然而,十年的婚姻生活过程中这种刻板印象却对夫妻沟通产生了阻碍。最后两人能够在某种程度修复关系就是因为打破了白人“中心”和东方“边缘”的上下位关系。

东方“他者”只有通过文化自信才能获得主体性,并且打破西方赋予他的刻板印象。初期,朴在叙述中频繁使用不确定副词:“可能”、“似乎”、 “看起来”、“听起来”等词汇呈现了他唯唯诺诺,充满自我怀疑和文化自卑感的心理。族裔想要摆脱“中心”与“他者”结构中的下位地位,必须从摆脱自我他者化的心理开始。朴通过与家人和社会其他人的互动中,逐漸确立自己的文化身份。主要表现在对于自己民族文化的接纳和推动。小说结尾处,亨利还是跟蕾莉亚一起生活,也经常辅助她的语言教学工作。而这种和谐的关系还体现在他们饮食等日常互动中。“她会备课或读书……我做一些简单的饭菜,今晚我做到的是韩式的汤和米饭”(Lee, 347)。蕾莉亚喜欢这种辣汤,但她不理解我为什么非得在最热的天气里做这些又辣又热的汤。显然,他们之间还存在着文化差异和不解,但是亨利会不厌其烦地认真给她讲韩国“以热祛热”的文化习俗等。此时,亨利的语言不再含混、不再犹豫,而是坚定而清晰。

三、《说母语者》中东方“他者”混杂性中的内部抵抗

“混杂性”用来指代比喻性的、掺杂社群和文化的汇合和重新阐释。阿皮亚指出“混杂性策略代替了自我与他者的对立,他者其实就在自身之内”(Appiah,5)。所以,混杂性的实质在于杂糅的间隙中的“文化接触、侵略、融合和断裂的复杂过程的机制”(Young,5)。《说母语者》中的杂糅主要体现在语言和文化中。

《说母语者》中呈现了复杂的文化和语言的“混杂”并不止于表象,而是呈现了“杂糅”内部的复杂权力关系。小说的背景设定在纽约市族裔聚居区。那里混杂着来自第三世界的移民。那里的人“讲英语、讲西班牙语,讲混合的语言”(Lee, 11)。这些人是棕色人种或黄种人,生活在社会的边缘。然而,这里是文化碰撞的空间和文化杂糅的领域。这些“他者”通过学习英语,文化适应等过程与本土文化产生交集。

小说中的东方“他者”类型较为多样。除了处于边缘的第一代移民之外,还突出地塑造了进入美国社会主流的亚裔形象。例如,积极参政的韩裔政治家约翰·康(John Kwang);身兼美貌和智慧的华裔女性雪莉·秦-瓦特;还包括受过良好教育,兼备东西方文化精髓的叙述者亨利·朴等人。他们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杂糅特性,在文化间隙里与中心对话,抗衡,使得“中心”和“他者”的关系崩塌,不得不重新调整和变更关系。他们即能理解第三世界移民者的语言、文化和处境,也能与美国精英阶层沟通。他们就是利用这种优势,为被美国主流社会排斥、压制、边缘化的少数族裔争取民主平等的权利。

不过,李昌来也表明了利用杂糅的内部机制进行抗争的局限性。韩裔政治家康竞选纽约市市长的失败既是族裔获得正当权利和地位的失败,也是标榜“民主”和“自由”的美国的失败。“让一个民族,单一的人种获得特权,压制差异性的国家并不是一个合理的社会”。从这个角度看,此小说是对单一语言的抵抗,是对单一话语的抵抗。

四、结论

李昌来在《说母语者》中既建构了迎合西方主流社会业已形成的刻板印象的东方“他者”形象,也塑造了具有持续地利用杂糅身份不断突破刻板印象的族裔形象。这既是创作主体对“自我身份、所属感、语言的力量和影响力、自我确认”等主题的叙事,也是对多元文化背景下,族裔存在方式的阐释。

难能可贵的是,李昌来笔下的亚裔也不全是沉默的、被动的、边缘化了的东方刻板印象。很多亚裔受过良好的教育,能自如地讲英语也会自己的本族语,他们具有多元文化杂糅的特性。这些都成为他们自由出入“中心”和“边缘”的通行证。他们不只为自己获得了某种程度的自由,他们还致力于为更多的“他者”获取权力。

参考文献:

[1]金敏英,跨国文学中的越界、文化翻译与种族身份,外国文学研究,2017(1):90-99.

[2]沈奕婓,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生安锋,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杨仁敬,新历史主义与美国少数族裔小说,上海外国语教育出版社,2013.

[5]Appiah,Kwam. The Hybrid Age?, TLS (May 27. 1994). P. 5

[6]Lee,Chang-rae. Native Speaker, Riverhead, 1995.

[7]Klages,Mary. Literary Theory: A Guide for the Perplexed,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9.

[8]Young, Robert J. C. Colonial Desire. Routledge, 1994.

猜你喜欢

他者解构
还原
解构“剧本杀”
于强 保持真实,从生活中解构设计之美
高校大学生网贷需求解构
彭涛形而上的现世解构
女性主义视角下《武媚娘传奇》的解析
“他者”眼中的“她者”
“莉迪亚死了”——《无声告白》中他者的悲剧解读
他者视域下曹保平作品的文化反思
为“他者”负责: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