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借鉴管理经验 创新推进宗教工作
——赴江苏重点佛教寺院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2020-05-06邓剑

民族大家庭 2020年1期
关键词:教职人员活动场所寺院

文/邓剑

黄石市是湖北省宗教工作重点地区之一, 五大宗教齐全,其中佛教寺院占全市宗教活动场所的近80%。为解决黄石宗教活动场所规范化管理中、思想认识上的一些偏差和困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回答宗教活动场所“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的问题,思考何种路径推进黄石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的科学、有序和规范再提升,2019年11月,黄石市佛教协会班子成员组成参访团,赴江苏省重点佛教寺院学习借鉴规范化管理经验。

学习考察期间,参访团一行先后参访了南京市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建初寺)、牛首山佛顶寺、栖霞寺,扬州高旻寺,常州天宁寺,苏州寒山寺、重元寺,无锡惠山寺、祥符禅寺等佛教寺院;与南京市、无锡市民宗局领导干部及相关宗教团体负责人进行座谈,就场所规范化管理和宗教团体建设进行探讨和交流。五天的学习考察活动,进一步明确了黄石市宗教活动场所规范化管理的方向和目标,坚定了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信心和决心。

感受——“精、净、经、今”

五天的学习考察内容丰富、感触体会深切,每天行走在经济发达地区的佛教寺院内,看到的是场所建筑恢弘大气不失细节精致,丛林环境整洁干净而生清净心,感受到的是禅宗文化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场所规范化管理与时代相结合的气息。考察学习的感受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即:“精、净、经、今”。

从建筑风格上突出一个“精”。参访的佛教寺院有天下四大丛林之一的栖霞寺,中国十大名寺之一的寒山寺,禅宗四大丛林的天宁寺和高旻寺,寺院的建筑不仅气势恢宏,更多的震撼来自于每个建筑细节的精致和中国传统建筑特色。寺院建筑色彩“屋不呈材,墙不露形”,彩绘壁画展现东方传统色彩之美,艳而不俗;屋顶的优美曲线,尤翼状翘起的“飞椽”,展示唐、宋古建之风;大殿内部斗拱构架,诠释“中国建筑真髓所在”;院落式格局,层层深入,蕴含中国建筑“含蓄”的美学特征。这些参访的寺院均不在寺院规模上进行“外延式”的新建、扩建,而是在寺院内部细节的精工上“下功夫”、在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上“做文章”,用心于一个“精”字,坚定走寺院“内涵式”发展道路。

从寺院环境上突出一个“净”。参访的寺院环境无一例外的干净整洁,不管是在秀美的山中,还是在喧嚣的闹市,均让迈入寺院的人感受到难得的清净庄严。佛教活动场所的“净”,源自净而不染,心无杂念,追求心灵的清净和祥和。高旻寺一直坚持不设公德箱、不卖门票、不卖香火、不做经忏佛事等“六不”禅门规约,正如该寺原住持德林法师说:“兴丛林,建道场,道场道场,这个道场就是提供给我们办道的。”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这些寺院,正是不忘佛教的“初心”,坚守活动场所原本的正道,才抵御了商业化的侵蚀,为世人提供一处“听听蝴蝶与野花的对吟,猜猜树叶飘坠的心事,或者什么都不想,只是呼吸纯净的空气,体验青青翠竹,郁郁黄花”清净之地,这才是佛教寺院原本的样子。

从禅宗文化上突出一个“经”。禅宗文化是中国禅师依据中国思想文化,吸取并改造印度佛教思想而形成的颇具创造性的成果。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对佛教文化经典的传承,坚持与时俱进的中国化方向。栖霞寺坚持三论宗思想的传播和研究,吸引韩日三论宗学者的寻根,中国佛学院栖霞分院培养僧才不断,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湖北省佛教协会会长正慈法师就毕业于栖霞分院;高旻寺坚持高峻精严的宗风,注重禅修规矩,是近现代高僧培养的摇篮,诸多大德在此开悟,才享有“天下丛林不止单,守禅制者,独有高旻寺耳”的美誉。寒山寺标志性文化是和合文化,“和谐、和平、祥和”与“结合、融合、合作”的内涵,传承了中国人文精神的精髓,也是中国文化生命之所在。一个寺院积淀的经典文化是一个场所的“根”和“本”,只有传承经典文化,才能创新历久弥新。因此,佛教界要深入挖掘佛教经典的内涵,讲述禅宗文化、阐释人文价值,解读思想观念,为现代文明溯源,树中华文化自信。

从时代融合上突出一个“今”。参访期间,可以看到传统佛教与当今社会、现代科技、数字技术结合的内容,感受佛教与时代融合发展的气息。如:惠山寺依托周边名门望族的祠堂群,融通古今,解读江南历史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佛顶宫的壁画、漆画、瓷板画邀请当代顶尖艺术家创新创作佛教题材艺术大作,祥云、雨滴、莲花灯等图案的雕刻绘画,惟妙惟肖,独具匠心;寒山寺档案管理已获江苏省五星级规范评定,在建立电子档案,推进档案数字化方面,为宗教活动场所档案工作树立时代标杆。

启示——“管得住”向“管得好”转变

江苏省重点佛教寺院管理规范,成效显著,经验可贵。对于黄石市进一步推动宗教活动场所规范化管理,由表层向深层锲入,由“管得住”向“管得好”转变,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启示。

一是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神要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新时代宗教工作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刻领悟、准确把握新时代做好宗教工作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切实把握“三个根本”,即对待宗教的根本态度是“导”,衡量宗教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是能否将信教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宗教工作的根本方向和目的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以法治方式推进宗教工作,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坚持创新,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切实纠正宗教商业化现象,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管理新模式,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鼓励和引导信教群众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常州天宁寺

南京栖霞寺

苏州寒山寺

二是教职人员能力提升要“精修”。宗教教职人员是宗教组织中的核心人物,是起关键作用的特殊人物。宗教活动场所规范管理水平与场所的“当家人”的素质和能力是密不可分的。当前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信教群众对信仰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宗教教职人员有更高的讲经讲道水平和更高的道德水准,这也要求宗教教职人员加强个人精修,认真学习党和国家关于宗教工作的政策法规,潜心研究教义教法,提高综合素质和服务信教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切实解决少数教职人员中存在的信仰淡化、戒律松弛等问题。教职人员要坚持正信正行、严守戒律、严格要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使之成为他们的自觉追求和行为规范。对教义教规作出切合新时代中国全面发展要求、切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充分发挥宗教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作用。

三是宗教团体自身建设要“精进”。宗教团体是党和政府团结、联系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各宗教团体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强化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自觉接受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维护法律权威、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祖国统一。要紧扣职能,切实解决个别宗教团体存在的定位不准、官僚色彩严重,只管“自留地”不管“责任田”的问题,按照现代管理要求,不断推进宗教团体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完善内部管理,规范运行,提高效率,良性运转,不断提高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广度和深度,把广大信教群众紧紧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加强宗教人才培养,为宗教中国化方向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落实宗教教职人员人才培养计划,加大宗教教职人员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宗教团体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四是宗教活动场所规范管理要出“精品”。当前,黄石市宗教活动场所全面推进“四进”“八无”“三上墙”,全面落实宗教事务管理“四十条”,推动全市宗教活动场所规范化管理水平提升,但总体来看,黄石宗教活动场所规范化管理的精品场所不多,代表性不强,标杆性不够。各县(市、区)要精心谋划、理清思路、明确路径,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共建社会主义社会共同精神家园为主题,以场所规范化管理为抓手,结合各地宗教场所的现有条件,抓规范、促提升、出精品,及时巩固拓展成果,打造亮点,培育典型,探索创新宗教活动场所规范化管理的“黄石方案”,展示黄石宗教界良好的教风。

五是党的领导要贯穿宗教工作全过程。宗教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中有着重要地位。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宗教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各级党委(党组)要高度重视宗教工作,严格落实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把宗教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宗教工作体制机制,坚持亲自听取宗教工作汇报,带头学习宗教政策,深入宗教活动场所了解实情、解决问题。筑牢基层工作基础,严格落实宗教工作“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确保宗教工作在基层有力有序开展。统战、宗教、宣传等部门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要分工负责、齐心协力,积极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社会氛围、舆论氛围,为做好新时代宗教工作提供保证。

猜你喜欢

教职人员活动场所寺院
抓住关键环节 加强规范引导打造合格宗教教职人员队伍
——新修订《湖北省宗教事务条例》解读之五
人口老龄化与社区养老现状剖析及创新研究
加快宗教教职人员队伍建设的对策
关于宗教活动场所卫生管理的几点思考
宽恕
拜佛
依托活动场所加强离退休人员思想政治建设之探索
高校教职人员绩效管理与激励机制研究
新疆宗教教职人员生活补贴制度及其影响
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