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建筑,让城市更有“丰”度

2020-05-04卿霖

产城 2020年11期
关键词:办公建筑智能建筑智能化

卿霖

城市是当之无愧的“复杂巨系统”,有“横跨文理工、融合天地生、涉及产学研”之说,而智慧城市则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若厘清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逻辑,将复杂问题简单化,那么打造“智慧城市操作系统”尤为关键,此时受疫情影响,相关智能健康技术的应用迎来爆发性增长,融汇绿色、低碳、健康等要素的智能建筑加快发展,让城市风景、“丰”度兼备。

当建筑有了“高智商”

“建筑的本质是创造出人本主义的环境,以在多个层面上庇护人、抚慰人、满足人。”毫无疑问,智能建筑将是集纳现代科学技术之大成的“高智商”建筑,其更应是人、建筑、环境互为协调的整合体。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所指出的,“城市正从单体建筑,走向全系统运行管理。所有的智能建造、意识、构建,全部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新体系。未来的智慧城市可以与人互动,未来的城市不再是一个只有道路、房屋、桥梁、河流的城市,它将是一个智慧生活的身体。”

资产数字化、能源效率、室内空气质量(IAQ)、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实时云可视化是业界公认的影响建筑行业的五个智能趋势。而迎接智能时代,最重要的是要打造新的能力体系,借助能力体系改变本身实现转型升级,各领域莫不如此。去年4月,我国于国际标准化组织城市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分技术委员会(ISO/TC268/SC1)巴黎会议上提交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建筑系统建造指南》提案在商议后得到参会各国的广泛认可,在智能建筑的标准推动上迈出关键一步。今年9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则指出,要以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为载体,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创新突破相关核心技术,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设各环节应用,形成涵盖科研、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运营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该《指导意见》强调,“到2025年,我国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初步建立,产业基础、技术装备、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建筑安全质量水平全面提升,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能源资源消耗及污染排放大幅下降,环境保护效应显著。推动形成一批智能建造龙头企业,引领并带动广大中小企业向智能建造转型升级,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丁烈云对此表示,“智能建造是把智能技术与先进的建造技术深度融合的一种新的建造模式,它的基础是人工智能。今后,建筑业朝融合基建发展,利用智能技术将给建筑行业带来一系列的变革——产品形态数字化、经营理念的服务化、市场形态的平台化,以及建造方式的工业化、行业治理现代化。”

目前乃至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城市建筑“老旧共存”,大量非智能化建筑与智能化建筑并存在一个区域,对非智能化建筑展开智能化改造工程逐步推进。一般而言,存量建筑中每年约3%(平均改造周期30年)的住宅以及6%(平均改造周期15年)的工业、公共建筑将进行智能化改造。《2020-2024年中国智能建筑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我国建筑智能化市场规模从2012年的4537.51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9215.98亿元,其中改造市场规模占比为35.18%;新建市场规模占比为64.82%。

场景细分带来高需求

科技赋能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高频词,智能建筑系统已成为新建建筑的标配,市场容量迅速扩大。据权威调查机构预计,“到2026年,全球智能建筑市场有望将达到1600亿美元,从2020年到2026年,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15.3%。”北美国家因拥有较发达的技术基础设施,智能建筑的快速增长成为必然。日韩两国对各自的超级都市的智能建筑建设尤为上心。企业方面,思科、Adesto、IBM和NXP等巨头都有针对智能建筑的解决方案,日立、西门子、欧司朗等企业也都在独力或合作开发智能建筑生态系统。

在我国,城市建设领域被视为未来数年间智能化推进速度最快的领域之一,智慧城市建设在政府大量资金投入支持下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智能建筑正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一项新常态。基于场景应用,智能建筑市场可细分为政府和公共基础设施、商业、住宅和工业。应用场景的丰富,决定了智能建筑不会将科技感、技术流局限在各式框架之中。仲量联行发布的报告将12种主流的房地产科技分为基础型(大数据、云服务、人工智能等)、集成型(物联网、建筑信息模型等)、场景型(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机器人等)和成长型(5G、区块链无人机等)四类。

以办公建筑领域为例,戴德梁行北区写字楼部&企业服务部主管、执行董事廉峰哲这样解析智能办公建筑的形态与发展,“真正的智能办公建筑在中国才刚刚崭露头角,接下来还会有更多智能办公建筑涌现。本质上,真正的智能楼宇是能够自主集成物联网软硬件,进而系统行学习用户行为的建筑。认知型或智能办公建筑可以无缝地将一栋写字楼的各个部分连接成一個紧密的、动态的、具有实用性的智能建筑平台。”他进一步阐述客户选择智能办公建筑的理由,“智能办公建筑将能够在多个方面增值,为国内的业主和租户带来收益,其中最为关键的六个属性包括:降低成本、提高用户工作效率、增强环境可持续性、吸引并留住人才、提升健康和幸福感、提升品牌形象。”

猜你喜欢

办公建筑智能建筑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智能建筑机电设备自动化技术
长沙地区办公建筑空调冷热源方案比较分析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疫情之下:现代办公建筑与办公空间设计及发展趋势之探讨
智能建筑自动化设备安装技术的应用探讨
办公建筑的节能设计分析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让人脑洞大开的智能建筑
石油石化演进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