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c、Zr复合改性对A356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2020-05-03庄鹏程杜晓东

有色金属加工 2020年2期
关键词:铸态共晶伸长率

庄鹏程,张 壮,杜晓东

(合肥工业大学 材料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

随着能源和环境形势日益严峻,节能降耗和绿色环保成为汽车制造的重要指标。铝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强度、比刚度高,抗腐蚀性好、良好的加工能力、减重效果好、回收利用率高等优点,因而成为汽车轻量化的首选材料[1-3]。Al-Si系铸造铝合金在汽车领域广泛运用,其中A356铝合金是使用较多的一种铸造铝合金,其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为,Si 0.70,Mg 0.30,Ti 0.02,Sr 0.02,Al余量[4]。A356铝合金的铸态组织α-Al固溶体粗大,有偏析、氧化物、空隙等缺陷,需要对其进行变质处理和微合金化[5-7]。徐雪芳等[8]研究0.17%Sc的铝合金的比不含Sc的铝合金的硬度、抗拉强度与伸长率分别提高13.3 HV、40.4 MPa和2.4%;Zhifan Wei等[9]研究Y的加入改善了铸态合金的显微组织,初生α-Al的分布均匀有序,长针状共晶Si相和β-Fe相向带状和短棒状转变。Sc和Zr的复合添加对晶粒细化、力学性能具有显著效果,但目前对于A356铝合金Sc、Zr复合添加的研究较少,本文旨在研究Sc、Zr改性A356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提高A356铝合金的综合性能。

1 试验材料及方法

实验所用到原材料为中间合金Al-21.54 wt.% Si,Al-50.38 wt.% Mg,Al-3.93 wt.% Ti,Al-9.15 wt.% Sr,Al-2.02 wt.% Sc,Al-3.9 wt.% Zr和纯度为99.99 wt.%的铝锭。熔炼浇注过程中使用中间合金Al-Sr对铝液进行变质处理,浇注温度为730℃,得到4种Sc、Zr添加量不同的样品:Al-7Si-0.3Mg-0.2Zr、Al-7Si-0.3Mg-0.2Zr-0.1Sc、Al-7Si-0.3Mg-0.2Zr-0.2Sc、Al-7Si-0.3Mg-0.2Zr-0.3Sc。

铸造后的样品线切割成10mm×10mm×10mm的方块,进行磨制抛光,然后使用Keller试剂进行腐蚀,采用MR-5000型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同部位的金相组织。通过X′PertPRO型X射线衍射仪对试样进行XRD分析。采用HV-5维氏硬度计进行显微硬度测试,试验参数为载荷5N,加载时间10s。按照GB/T2281-2010 金属材料拉伸实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的规定加工成拉伸试样,在CMT-5105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拉伸性能测试,加载速度为2.0mm/min,测定拉伸试样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并在蔡司SIGMA场发射扫描电镜下观察拉伸断口形貌,研究A356铝合金的断裂机制。

2 结果与讨论

2.1 金相组织

4种不同Sc含量的铸态合金金相显微组织如图1所示。使用Image-Pro pulse 6.0 image analyzer 软件根据截线法近似计算二次枝晶臂间距 (Secondary Dendrite Arm Spacing, SDAS),得到4种合金的SDAS如图2所示。截线法近似计算SDAS公式为:SDAS=L/n;式中,L为图像中任意截线的长度,n为截线所截胞界的总数或截线与共晶区域交点的总数[10, 11]。

从图1和2可知,添加0.2wt.%Zr的A356铝合金,组织呈现粗大的树枝晶形态,对应的SDAS约为25.4μm,表征了树枝晶的组织细化程度较小,且晶界处存在连续的针片状组织,部分直径较小的针片状组织聚集在一起形成团簇,说明合金组织需要进一步优化。根据Al-Si二元合金相图,A356铝合金属于亚共晶合金,其凝固过程析出α-Al枝晶和共晶Si相,因此图中粗大的树枝晶为初始α-Al相,针片状组织为共晶硅相[10]。在合金中加入0.2wt.%Zr、0.1wt.%Sc(图1(b)),合金的显微组织开始由粗大的树枝晶向近等轴晶发生转变,α-Al基体相变化较小,且共晶硅仍主要以针片状形貌存在。添加0.2wt.%Zr 、0.2wt.%Sc后(图1(c)),晶粒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SDAS减小至18.5μm,相较于只添加0.2wt.%Zr合金的SDAS减小了27.2%,S.L. Pramod等人[12]研究Sc的加入减小了SDAS。也有文献报道在Al-Si-Mg合金中,Zr代替了部分Sc元素,生成了Al3(Sc,Zr)化合物,为形核时提供更多的异质形核位点,起到了细化晶粒的作用[13,14]。此外,共晶硅也发生明显变化,从之前的针片状转变为短棒状,在基体晶界上的分布更为均匀。添加0.2wt.%Zr、0.3wt.%Sc后(图1(d)),SDAS未随Sc含量的增加进一步细化,树枝晶的SDAS约为19.7μm,相较于Sc含量为0.2 wt.%的合金SDAS增加了6.5%。比较分析可知,复合添加0.2wt.%Zr 、0.2wt.%Sc对于合金铸态组织细化效果最好。

2.2 XRD物相分析

图3是4种铸态Al-7Si-0.3Mg-0.2Ti-0.2Zr-xSc合金的XRD衍射图谱,从图中可以看出,铸态合金中存在α-Al相和共晶硅相。比较4种合金的各晶面衍射峰强度,添加了不同梯度过渡元素后的4种合金中,除了Al-7Si-0.3Mg-0.2Zr-0.1Sc合金外,其他合金在凝固过程中沿着(111)方向生长的择优取向并未发生明显变化,Al-7Si-0.3Mg-0.2Zr-0.1Sc合金在(111)方向最高,说明该合金在该方向上生长的趋势最大;(220)和(311)方向的晶面峰强度比明显先增加后减小,(200)方向的晶面风强度逐渐增加,这表明α-Al相在(220)和(311)方向生长的晶面趋势逐渐被(200)晶面所取代。

2.3 力学性能

试验合金的维氏硬度变化如图4所示。结果显示,未添加Sc的合金的硬度为58.6HV,随着Sc含量的增加试验合金的硬度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当复合添加0.2 wt.% Zr、0.2wt.% Sc时合金的硬度达最大值69.4HV,相比于未添加Sc的合金增加了18.4%;当Sc元素的含量增加到0.3wt.%时,合金的硬度比0.2wt.%Sc的有所降低。硬度的变化规律与组织的演变规律密切相关,合金二次枝晶臂间距先增后减的趋势与硬度变化趋势暗合,当Sc含量为0.2wt.%时,合金的二次枝晶臂间距最小,硬度达到最大值。

图5为试验合金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随Sc含量增加的变化情况图。由图5可知,未添加Sc元素的合金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138MPa、3.5%;随着Sc含量的增加,试验合金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整体呈现递增趋势,当复合添加0.2 wt.% Zr、0.2wt.% Sc后,合金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达到最大值229MPa、10.5%,增长幅度分别为65.9%和200%,力学性能得到大幅提升。

图6显示了不同Sc含量下铸态合金的断口形貌特征。未添加Sc元素的拉伸断面,如图6(a)所示,断口截面上存在着大量撕裂棱和解理小平面,分布不均匀,存在较浅的韧窝,断裂方式为准解理断裂。随着Sc含量的增加,实验合金的抗拉强度与延伸率逐渐增加,添加0.2wt.% Zr、0.1wt.% Sc(图6(b)),断面上的撕裂棱进一步减小,韧窝数量逐渐增加,合金的断裂方式转变为韧脆混合型断裂。Zr、Sc的复合添加,使合金的初始α-Al相得到细化,共晶硅变质效果明显,提高了合金的力学性能。添加0.2wt.% Zr、0.2wt.% Sc(图6(c)),断裂面上分布着较多韧窝与小解理面,且韧窝分布较为均匀,韧窝深度增加,断裂方式主要是韧性断裂。添加0.2wt.% Zr、0.3wt.% Sc(图6(d)),分布着尺寸不等、深浅不一的韧窝,断裂方式主要是韧性断裂。

3 结论

通过Sc、Zr复合微合金化对铸造成型的Al-7Si-0.3Mg-0.2Zr-xSc 铝合金进行改性处理。采用光学显微镜分析了其微观组织形貌,并定量测试了其显微组织特征值;同时测定了合金的硬度和拉伸性能,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断口形貌,结论如下:

(1) 在A356合金中复合添加Zr、Sc元素,可以细化初始α-Al相,且对共晶硅起到变质作用,当复合添加0.2wt.% Zr、0.2wt.% Sc后,合金的SDAS为18.5μm,合金中分布的连续的针片状共晶硅转变为不连续的短棒状;

(2) XRD衍射图谱显示铸态合金中存在α-Al相和共晶硅相,合金在(111)方向生长趋势最大;

(3) Al-7Si-0.3Mg-0.2Zr-xSc合金的硬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随着Sc含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0.2wt.% Zr、0.2wt.% Sc含量时,硬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9.4HV、229MPa、10.5%,断裂方式为韧性断裂。

猜你喜欢

铸态共晶伸长率
屈服强度231MPa、伸长率4.3%的新型高压压铸铝合金
冷轧变形对CrCoNi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雌三醇的共晶研究*
汽车用La0.79Mg0.21Ni3.95储氢合金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含能共晶的分子间作用力、性质规律及设计方法
专利名称:一种细化2618铝合金铸态晶粒组织的方法
铸态QTRSi4Mo1材料的研制
AlxFeCoNi2.05近共晶高熵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
对建筑工程钢筋检测试验中几个主要环节的探讨
预应力钢绞线伸长值的计算与偏差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