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嘉兴市环城河沿线景观城市设计

2020-05-01

浙江建筑 2020年2期
关键词:环城滨河嘉兴

李 亮

(南京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24)

1 研究背景

嘉兴是江南地区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两千多年的人文历史。隋朝开凿江南河,嘉兴因此成为南北交通要冲,水运必经之地,并逐渐发展出独特的“市河环城、八水注城、田荡相间”的江南古城格局,直至今日仍得到较为完整的保留。

环城河作为嘉兴的母亲河,它环抱嘉兴古城,不仅是古城遗韵的展示舞台,也是嘉兴新、老城区过渡的关键地区。然而,在城市快速扩张的过程中,城市新区获得了更多的关注而得到大力发展,而古城尤其是环城河地区却逐渐衰败。近年来,嘉兴市对环城河沿线实施了一系列景观提升工程,建设了基本连续的滨河公园,使得环城河沿线的景观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但由于改造工程更多的基于景观提升,对文化传承和活动组织等考虑不足,导致环城河沿线经常“好看不好用”,对市民和游客的吸引力不足,滨河空间难以集聚人气。因此,对嘉兴环城河沿线进行整体设计,通过挖掘、整合沿线资源,进一步弘扬古城文化,激发滨河活力,改善城市环境,已经迫在眉睫。

2 主要问题与挑战

规划区包括环城河,以及向北延伸至文生修道院,向西延伸至三塔地区的沿河空间,河道全长8.6 km,总规划面积约150 hm2。目前,嘉兴市已对环城河道进行了初步治理,修整了防洪堤岸,迁出了沿线工厂,更新了基础设施,建设了沿河绿带,给本次规划设计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作为嘉兴的母亲河,环城河应是传承古城文化,展示嘉兴特色,提升城市活力的重点区域。但在设计过程中,通过仔细踏勘和分析,发现目前环城河沿线城市空间仍存在很多问题,如新的建设活动对古城风貌造成破坏,滨河景观缺乏特色,历史与人文资源挖掘不够,滨河活动过于单调等。针对这些问题,如何在环城河沿线构建特色空间,激发滨河活力,延续古城文脉,开展滨河旅游并保障规划实施,是本次城市设计面临的主要挑战。

3 设计特色

本项目以问题为导向,在充分发挥环城河资源优势的基础上进行城市设计,见图1、图2。设计主要突出以下几方面特色:1)深挖资源、承古拓新,既要传承古城传统文化,又要适应时代发展特色,塑造新旧交融的多元文化景观;2)衔接古城旅游开发,沿环城河合理组织具有吸引力的城市休闲与旅游活动,努力提升环城河沿线人气;3)在采用分级控导的基础上,对重点片区进行专项深化设计,确保规划设计的实效性。

图1 规划设计总平面图

图2 三塔—吉杨桥段规划设计

4 设计探索

通过对嘉兴历史文化与地方特色的充分挖掘,本设计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创新与探索。

4.1 结合环城河沿线文史资源进行主题设计,建设城市滨河文化长廊

环城河沿线拥有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历史文化资源,文化底蕴十分深厚。规划设计在梳理各项资源的基础上,提出建设“五区五带”十大特色空间(图3)。每个特色空间结合自身特点,以特色化和差异化为原则明确主题,如:西部结合京杭大运河及沿线城市空间,打造展示运河文化的 “运河文史展示带”和“船文化带”;北部结合月河、芦席汇历史街区的江南传统民居和街巷空间保护,打造“水乡风情区”。通过一系列特色空间的营造,将环城河沿线建设成展示嘉兴深厚历史文化和鲜明地方特色的城市滨河文化长廊。

图3 总体景观结构规划图

4.2 结合特色空间进行滨河活动组织,提升环城河沿线城市活力

规划前的环城河沿线公共空间缺乏相应的活动组织,与周边城市功能和市民生活的融合度较差。规划认真分析了市民的行为模式、需求以及各公共空间的特点,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布置一系列包含文化展示、民俗表演、娱乐、购物、美食等在内的主题活动,并配套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图4)。同时,规划依托环城河,在两侧构筑完整的步行系统,将这些场所和主题活动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形成一条呈鱼骨状的都市休闲活动带。在此基础上,这条休闲带内连古城商业文化休闲空间,外通南湖、人民公园等景区或公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环古城公共休闲网络。

4.3 充分保护和利用历史遗存,以“历史延续”为理念营造沿河景观风貌

嘉兴因运河而兴,作为运河重要组成部分的环城河曾是嘉兴城市最繁荣的地区,至今留下了大量古街、古庙、古建、古桥、古树历史遗存,以及许多包括船厂、航运大楼、仓库、市场等体现近现代发展特色的建筑物和构筑物。这些遗存类型多样、分布有疏有密、年代有新有旧,见证了嘉兴城市的发展。规划设计以“少做加法、慎做减法”为原则,在景点设计和功能安排时根据不同遗存的特点和规划定位,选择适当的保护与更新方式——修缮、环境整治、重建、整体改造。通过对这些遗存的保护和利用丰富的沿河景观和文化内涵,提出“坐船游嘉兴、从古看到今”的设想,以“历史延续”为理念营造环城河景观风貌。

4.4 结合景点布局组织水陆游线,提升对市民和游客的吸引力

环城河沿线分布着众多旅游资源,但未纳入古城整体的旅游系统,使用效率较低。规划遵循“游线紧凑、景点精粹、项目丰富、内涵深刻”的原则,采用有机衍生的方式,通过水系的连通,水陆游线的精心组合,将南湖景区的旅游系统延伸至环城河。在此基础上,对原有滨水休闲景观进行适当的升级改造,重点突出月河——芦席汇和梅湾——西南湖两大景区以及夜景的设计,形成了以水乡风光为特色,水上休闲为主导功能的旅游休闲系统,努力提升环城河地区对游客的吸引力(图5)。

图5 旅游系统规划图

4.5 控制引导与专项深化相结合,确保城市设计的实效性和延续性

建设周期长、范围广是本次规划实施的重要特点。规划强调“由下及上,由点到面”的实施方式,采用分级控制的方式,将规划区域划分为一类控制地带和二类控制地带,分别制定不同的城市设计导则。其中一类控制地带所涉及的范围是河道两岸,以强制控制为主导,突出规划的控制与主导作用。二类控制地带所涉及的范围是河道两岸外侧的街景,以弹性引导为主导,突出规划的激发与引导作用。同时,规划还对重要片区、沿河界面、桥梁、岸线、小品等滨水典型要素进行专项深化设计,两者有机结合,共同作用,有效确保了城市设计的实效性和延续性。

5 结 语

环城河是嘉兴的母亲河,在嘉兴城市发展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文化与社会经济价值。改善环城河沿线城市环境,不仅是延续古城历史文脉,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丰富市民生活的必要行动,也是塑造嘉兴城市品牌,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本次城市设计提出从文化传承和活力提升出发,将环城河打造成嘉兴文化之河、旅游之河、休闲之河、生态之河,对于促进嘉兴古城良性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也期望为其他城市环城河沿线空间的设计实践提供思路。

猜你喜欢

环城滨河嘉兴
《初心》
昌平滨河森林公园健身绿道系统建设
洪涝适应性滨河景观设计——以湖南省永州一中河段为例
红船:从嘉兴驶到金水桥
观赏草研究概况及其在太原市滨河两路的应用
浙江省金华市环城小学教育集团第二小学
机械发泡温拌沥青技术在贵州兴义环城高速公路的应用
环城旅行
浙江嘉兴卷
城市滨河湿地生态景观营造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