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群体教学法在高校足球普修课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20-04-30

武术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显著性足球群体

赵 岷 朱 可 高 升

山西大同大学体育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小群体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自主性的分配成若干小组,在教师及小组长的带领下,充分发挥小组间的竞争及互动性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近年来,我国体育教学主要以“告知内容—示范讲解—学生练习、教师纠错—课堂总结”四步教学法为主,这样的教学方法是以老师的“教”为主体,忽视了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为解决此类教学问题,并积极响应国家教学改革的要求,本研究将小群体教学法运用到足球教学中。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目前对于小群体教学法的运用还仅限于羽毛球、武术、网球等项目教学中,在足球教学课堂上运用较少。因此,本研究将小群体教学法运用到高校足球课中,分析应用效果,为高校足球教学提供有益参考价值。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高校足球教学中运用“小群体”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大同大学2016级社体一、二班学生共96人为实验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通过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网、大同大学图书馆以及其他网站,查阅有关“小群体”教学的论文及书籍,收集汇总,并查阅了统计学书籍,对调查数据的统计打下理论基础。

1.2.2 逻辑分析法

在研究过程中,运用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推理方法对小群体教学法在大同大学普修足球课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通过实验研究,最后得出结论。

1.2.3 实验法

围绕本研究目的,将“小群体”教学方法进行实验设计,对96名学生进行实验对比研究。探讨“小群体”教学法在高校普修足球课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对比传统教学方法是否具有优越性。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和SPS22.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显著性检测,根据数据特征得出研究结论。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群体教学法对学生的影响

2.1.1 小群体教学法有益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很多年来,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交往中的关系,是以教师的“教”为主体,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只需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因此学生们就少了很多主动思考的条件,个性及创新性的培养便无从谈起。近些年来,许多教学工作者,发现了这样的教学弊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国家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有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运用小群体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个体间及小群体间形成相互帮助、互相合作、竞争的良好教学氛围,有利于发展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创造、主动探索的能力,同时也有益于发展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与主动性。

2.1.2 小群体教学法有益于学生增强主体意识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育应该以学生为本,要求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小群体教学法,使学生认知课程目标后,自主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小组与个体之间进行探讨,有益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及竞争意识。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在体育课中的参与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1.3 小群体教学法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占据教学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台下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课堂上更多的交流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甚少,合作意识也随之越来越淡薄。小群体教学法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间及小组中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相互帮助,相互探讨,携手并进,为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有益于学生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并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有更强的合作意识。

2.1.4 小群体教学法有益于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

终身学习的内源动力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益处与快乐。小群体教学法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在学习、合作、竞争过程中的成就感、幸福感,成功时获得胜利的喜悦,失败时在老师的同学的帮助下有所提高并取得成就感,对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2.2 小群教学理念

在教学形式上小群体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就是将一个大的班级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独的学习单位。前人研究表明,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个体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及帮助与合作意识。而小群体教学法,更有利于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起到引导、帮助、纠错、启发等作用。小群体教学主要以小组组间及组内互相探讨、探究、互帮互助为主进行学习。教学程序为:教师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设计及执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方法及成果探讨,总结本节课的优点及不足,每人发表自己的观点并总结,由老师进行监督和纠错。

2.3 小群体教学法的实验研究

2.3.1 实验操作

将实验对象的两个班级学生随机平均分配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控制实验条件相同,即两个组使用相同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及课程安排。对照组将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授,具体教学过程为: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热身准备活动→教师介绍本节课内容→教师示范动作并讲解→学生模仿练习→教师对学生进行纠错。其实教师示范动作讲解方式是以集中讲解和示范为主。练习方式采用学生自由组合的方式进行,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巡回指导。实验组足球课上课形式则以小群体教学模式进行。

实验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相关指标测试,即各项指标,两组队员无显著性差异(P>0.05),开始进行8周实验。8周实验后,对这些指标再次进行测试,得出实验结果并对比分析。

2.3.2 身体素质测试

身体素质包括速度、耐力、力量、灵敏、柔韧五大要素,结合项目特征及实际操作条件,我们选定其中的典型项目进行测试。速度选定50m冲刺跑;耐力选定男子1000m,女子800m;力量选定立定跳远为测试项。未开始实验前,我们进行这三个项目的前测,得出测试成绩为:50m跑平均成绩,实验组7.86s,对照组7.89s,P>0.05,无显著性差异,可以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班与对照班的男子 1000m、女子800m平均成绩分别为4分12秒与 4分16秒,P>0.05,无显著性差异,可以进行实验研究。跳远项目平均成绩,实验组2.14m,对照组2.18m,P>0.05,无显著性差异,可以进行实验研究。经前测数据表明,实验前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身体素质中的三个方面,即速度、耐力、力量上,无显著性差异。

表1 实验前后学生身体素质评测表

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后50m跑的成绩实验组为7.33秒,对照组为7.64秒,且P<0.05,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使用小群体教学方法的实验组队员在速度方面提升较大,传统训练对速度提升较小;实验后男子1000米及女子800米成绩,实验组为3′57″,对照组为4′15″,P<0.05,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使用小群体教学方法的实验组队员在耐力方面提升较大,传统训练对耐力提升较小;实验后立定跳远成绩,实验组为2.52米,对照组为2.29米,P<0.05,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使用小群体教学方法的实验组队员在力量方面提升较大,传统训练对力量提升较小。数据显示,在运用小群体教学法教授足球课8周后,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了显著性提高。

2.3.3 专项技术测试

从足球技术测试常用的指标中选出最具代表性的三项:颠球、运球绕杆和射门,且此类测试可以很好的量化指标,为数据统计分析打下良好的研究基础。测试具体方法:颠球:对颠球数量进行统计,符合足球规则的合法部位即可,无其他具体要求。运球绕杆:在场地中,每间隔1.2米放置一个标物,共八个标志物,测试同学不得漏过标志物,标记起点终点,计量最终通过时间。射门:将球门等距离划分为三个区域,中间区域得10分,两边区域为20分,射中门框得15分,未射在指定区域内不得分。

表2 实验前后足球专项技术评测表

从表2可以看出,实验后颠球的成绩,实验组为24个,对照组为15个,且P<0.05,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使用小群体教学方法的实验组队员在足球球性方面提升较大,传统训练对球性方面提升较小;实验后运球绕杆的成绩,实验组为12.3秒,对照组为13.9秒,且P<0.05,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使用小群体教学方法的实验组队员在足球运球方面提升较大,传统训练对足球运球方面提升较小;实验后射门的成绩,实验组为80分,对照组为70分,且P<0.05,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使用小群体教学方法的实验组队员在足球射门方面提升较大,传统训练对足球射门方面提升较小;数据显示,在运用小群体教学法教授足球课8周后,学生的足球专项素质方面,较对照组队员,有了显著性提高。

3 结论

通过使用小群体教学法对大学足球普修课的干预,可以得出此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性思维的养成和合作意识的培养,同时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运用小群体教学法进行教学时,首先,要确定本节课教学目的及授课内容。其次,每次课由不同的小组提前做好准备,每组学生轮流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课程活动和组织游戏。最后,由各个小群体讨论学习的方式和途径,通过小组间相互评价与师生互评总结学习经验与不足;通过实验研究,可以看出小群体教学法有利于足球技术和身体素质的提高。虽然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身体素质和足球技术上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采用小群体教学干预组进行教授的实验组,其成绩提高的幅度较大,这充分说明小群体教学法在足球教学中具有可行性。

猜你喜欢

显著性足球群体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视频差错掩盖算法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一种基于显著性边缘的运动模糊图像复原方法
论商标固有显著性的认定
认识足球(一)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