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劝学》探究阅读

2020-04-29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本性荀子圣人

入乎其内

浅谈《劝学》之艺术特色

荀子的文章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铺陈扬厉,说理透辟;行文简洁,精练有味;警句迭出,耐人咀嚼。现以《劝学》为例,浅谈其艺术特色。

(一)善用比喻,铺锦列绣

《劝学》巧妙地运用大量比喻进行论述,灵巧多样、运用自如。阐述观点,论证道理,有的从正面设喻(“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有的从反面设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有的单独设喻,有的连续设喻;有的同类并列,有的正反对照;有的只设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有的先设喻再引出要说的道理。所以文中设喻虽多,却无板滞生硬之感,反而显得错落有致,生气勃勃。

(二)以喻带论,层层递进

作者还善于通过比喻,将议论逐步引向深入。试以第一段为例。全段除首尾各有一句论断性的话外,其余全部由比喻组成。作者先用“青出于蓝”和“冰寒于水”这两个比喻,说明后天的影响可改变事物本性,并使之有所发展。接下来又提出另一个比喻:中绳的直木,经改造后,变成了“其曲中规”的车轮;以后即使晒干枯槁,也不可能再恢复到“直”的状态。这就说明,后天的影响,对改变事物本性来说,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这样就把道理的阐述向前推进了一步。然后再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引出“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结论。这一段以比喻为主的文字,从提出问题到进行小结,逻辑性很强。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和“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是比喻,“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才是正意。对一个人来说,“积善”要达到“成德”的境界,才能改变气质,具备圣人的思想感情。紧承这一论断,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四组比喻,它们阐述了前后相承的两层意思。前面三组论述了“积”字的重要性:“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从正面说明,不“积”就将一事无成;“骐骥”与“驽马”、“朽木”与“金石”这两组对比的比喻,则着重表明“积”与“不积”必将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前一组对比,偏重主观条件的分析,后一组对比,偏重客观情况的分析。三组比喻的结合使用,把道理讲得十分清楚。后面部分的另一组,以“蚯蚓”和“螃蟹”的对比为喻,指出“用心专一”是“积”的关键,将论述进一步引向深入。至此,有关“积”字的基本内容已经讲清楚,于是作者紧扣“用心专一”进行小结。

(三)对比排比,有力说理

文章一开始就是一组排比:“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样的排比句式在文中举不胜举,既富于论辩色彩,又富有文学韵味,甚或有一种音乐的节奏感流动其中。同样,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劝学》也很有特色。如在说明学习要善于积累的道理时,作者先后以“骐骥”与“驽马”、“朽木”与“金石”作对比,说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充分显示出“不舍”对于学习的重大意义。在阐述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时,作者又用“蚓”和“蟹”作对比,前者“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后者虽有“六跪而二螯”,却“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道理何在?就在于前者“用心一也”,后者“用心躁也”。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衬,增强了说理的力量。

(四)句式整齐,气韵流畅

《劝学》的句式整齐,读时朗朗上口。全文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产生铿锵起伏的节奏,表现出荀子谆谆劝学的激情。但作者又注意适当地配以散句,使文气流畅而不呆滞。

出乎其外

《劝学》背后的哲学思想

《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確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的写作艺术风格。

(一)荀子的思想主张

1.他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性,因而勉励学习。

他很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著作中首先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关键,解决根本问题。荀子认为礼义道德和系统知识,只有靠后天学习才能获得。所以,荀子是在新的认识论基础上,发展了儒家的“劝学”传统,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人如果善于利用外物好好学习,也就可以变为有才德的君子。

2.荀子主张唯物主义,并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荀子否认孟子所说的人有天生的“良知”“良能”,因此他强调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习。荀子不承认“天生圣人”的说法。他指出,人只要努力学习,“积善积德”,就可以具备圣人的思想。圣人也是不断学习而成的。他在这里提出的“学”的概念,就具有唯物主义因素。此外,荀子把“所学”与“善假于物”联系起来,“这意味着学习的目的是要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性知识去改造客观世界。”这与他的“制天命”的思想也是相联系的。

3.在认识论方面,荀子认为要通过感觉器官和外界事物接触,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他以亲身的体验,通过“终日思”与“须臾学”的对比,强调空想不如学习。而这个与空想相对的“学”字,不言而喻,也就是指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在荀子的哲学思想中,“积”字是一个重要观点。荀子认为,要学有所成,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积累。一个人长期耕田(“积耨耕”),就会成为农夫,长期砍砍削削(“积斲削”),就会成为工匠;长期贩卖货物(“积反货”),就会成为商贾;长期学习礼义(“积礼义”),就会成为君子;圣人也只不过是“人之所积”。了解了荀子这一思想观点的重要意义,就不难懂得,他为什么要费那么大的力气,选择那么多比喻,不惮其烦地对读者进行谆谆教导。

(二)荀子唯物主义的思想力量

1.通过学习反思,可以“知明而行无过”。文章以设喻引出论断:“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木材经墨线量过就会取直,将金属制成的刀剑之类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刀剑就会变得更锋利,这就好比君子广泛学习,而且每天省察自己,就会知识通达,行为没有过错。

2.通过学习,可为贤为圣。文章先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比喻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这两个比喻,使学习的人受到很大的启发和鼓舞。不过,要能“青于蓝”“寒于水”,绝对不是“今日学,明日辍”所能办到的,必须不断地学,也就是说:“学不可以已。”所以,这两个比喻深刻有力地点明了中心论点,催人奋进。

接着,文章进一步设喻,从根本上阐明道理:“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这正如梁启超所说,“喻人之才质,非由先天本性而定,乃后起人功而定也”(《荀子柬释》引)。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但学习可以使人由“恶”变“善”。因此,他强调的作用。通过这个比喻,说明即使原来是地地道道的“不善”之人,经过学习,也可以“改变”成完全合乎道德规范的人。这显然是对学习者更大的鼓励。

猜你喜欢

本性荀子圣人
Spiritual Humanism: Its Meaning and Expansion
老鼠和松鼠
非暴力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
人人敬爱的圣人成为了 传说人物的原型
《荀子》:先秦思想集大成之作
知识小词条
羊质虎皮
East–West Culture through the Eyes of a German Scholar
本性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