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寡人之于国也》探究阅读

2020-04-29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梁惠王赈灾寡人

入乎其内

结构严谨  气势充沛

——赏析《寡人之于国也》的论辩艺术

《寡人之于国也》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国家已经是“尽心焉耳矣”,尽心的论据是自己赈灾救民,且“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结果是“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因此提出疑问。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赈灾救民是它的职责所在。可在灾害面前光赈灾救民是不够的,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最大限度地调动百姓的积极性。这也是仁政的具体表现。而邻国之政,无如寡人用心,也许是事实,也许是邻国采取了更好的措施或是运气的作用,才没有发生太多的自然灾害,因而也就没有太多的赈灾救民的举动,结果是“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通过分析,在梁惠王提出疑问的过程中已将自己“民不加多”的原因揭示出来了。

第二部分:孟子采用了他善用的“引君入瓮”的论辩方式,分析了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

孟子面对第一部分梁惠王的提问,没有直接回答原因,却又巧设圈套。总体上用打仗來比喻治理国家,用战败一方弃甲曳兵而逃来比喻没有治理好的国家,用逃跑了一百步比喻邻国,用逃跑了五十步比喻梁惠王。然后提出问题: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他人跑了一百步,怎么样?逼使梁惠王回答,梁惠王回答:“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这样,梁惠王不知不觉中很快就跳进了孟子设的圈套,承认了自己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都是没能实行仁政。因此,不能希望民加多。

第三部分:这部分又分三个层次论述推行王道实行仁政而使民加多的基本途径、根本途径及应持的正确态度。

基本途径:不违农时、发展生产、解决百姓吃穿问题。这个层次,孟子运用了“连锁推理”形式:用前面推出来的结论作前提,推出新的结论。又用这个新的结论作前提,推出更新的结论,如是往复。孟子首先从“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推出“谷不可胜食”“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的结论。又用“谷不可胜食”“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作前提,推出“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这个新的结论。又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作前提,推出更新的结论“王道之始”。这种“连锁推理”的形式强调了实行王道要从不违农时,发展生产,解决百姓最基本的吃穿问题入手。论述时,一环接一环,环环相扣,无懈可击,增强说服力量,显示了孟子雄辩的艺术。

根本途径:逐步地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进而解决精神文明问题。发展丝织业,让五十岁的人都穿上丝绸衣服;发展畜牧业,让七十岁的人都能吃上肉。还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发展教育事业,让孝悌之理深入民心,人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从而推而广之。这样一个老有所养、民风淳朴、其乐融融的社会不就是一方净土、一方乐土吗?势必会“使天下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而何愁民不加多!

应持的正确态度:梁惠王的愿望是“使民加多”,而国家的情况究竟如何呢?孟子描绘了一幅对比鲜明的画面:富贵人家的猪狗吃人的饭食,路上饿殍遍地,真可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呀!面对这种情况,梁惠王却说“非我也,岁也。”在这里,孟子又运用比喻批评了梁惠王推卸责任。最后,语重心长地指出“使民加多”的正确态度:不要归罪年成,要有具体的措施实行仁政。这样,天下的百姓就到你这里来了。

文章运用“引君入瓮”的论辩方式,迫使梁惠王承认自己“尽心于国”之举,只是临时应付,并不是真正爱民,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还运用“连锁推理”形式,强调了实行道要从不违农时、发展生产、解决百姓最基本的吃穿问题入手;又指出要逐步地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进而接受教化,懂得“孝悌之义”,以解决精神文明问题,才能使民心归附,国家兴盛。

文章在写作上结构严谨。孟子的文章从表面看,铺张扬厉,似乎散漫无纪,实则段落分明,层次井然,而且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文章又运用排比和对偶,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节奏感,如“谷不可胜食也”“鱼鳖不可胜食也”“材木不可胜用也”,一连三个“……不可……也”;“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一连三个“……者……矣”。这种排比的写法,选用相同的句式,把文章气势积蓄起来,加强了论辩的力量。

出乎其外

忧郁的老儒

我是在一个雨夜走近孟子的,那夜很静。寂静中,我看到了一种被称为“忧郁”的东西。

孟子的思考极为缜密,孟子曾提出一种关于“人”行为的准则:“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无此四者,非‘人也。”孟子对人行为准则的诠释虽然没有超越孔子的“仁”和“道”,但他将孔子侧重个人修养的“仁”和“道”,发展为一种治国安邦的政治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曾幻想过这样一种社会:“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我想他的这些想法一定遭到当时许多人的冷嘲热讽,可他全然不顾,坚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无疑,孟子是一个思想家。这种思想,源于他对当时人民苦难的思考,源于他对当时暴政肆虐的思考。在战国群雄逐鹿的混乱时期,孟子的这些思想,是许多思想家所不能及的。

孟子满肚子的治国韬略,虽然他也像孔子一样,四处游说诸侯,可无人采纳他的意见,皆认为他的主张“迂远而阔于事”。他只得在65岁以后,沮丧地退居老家,也像孔子一样授徒讲学。

我无法沿着孟子的脚印去追随属于孟子的那段充满屈辱和坚韧的历史,但我还是从孟子留下的文字里读出了他的铮铮铁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尽管现在有些人早已把它丢弃一边,嗤之以鼻,但我却从“大”那简单的笔画中,看出一个顶着天的“人”。

这“人”,有着一种叫作刚烈的品质,他远远不像孔子那样“温良恭俭让”。当生与义不能兼得,他宁可取义,也无意苟且偷生;当死与不义不能同避时,他宁可赴死,也不愿躬行不义。“舍生取义”看似简单的四个字,读出的却是浩然正气。它曾激励过多少仁人志士,为国捐躯,慷慨赴难,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最高道德准则。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把这些文字存放在历史中,历史为之而光彩;把它们拿出来放到当下,依然充满着魅力,因为思想的魅力是最为持久的。

孟子不须忧郁!

猜你喜欢

梁惠王赈灾寡人
不能“五十步笑百步”
寡人的自信撑爆宇宙
淳于髡发声看时机
编辑部的故事
寡人之于学习也
开心校园
银行赈灾损款
中国民生银行急速开通赈灾款“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