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文阅读 理解词句

2020-04-28王新红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多义加点考点

王新红

理解词句是古诗文阅读的必考内容。词语重点考查实词、虚词,对实词的考查牵涉到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文言现象,虚词主要考查用法。理解句子多考查以下几个方面:①句子的含意;②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③句子的作用。

题型主要有:词语:①选择题:选出加点词意思相同(不同)的项;②解释加点的词语;③选出加点词解释正确(不正确)的项;④赏析某个词语的表达效果。

句子:①翻译句子;②赏析句子;③理解句子。

词语

考点一:一词多义

(2019·河南)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不求闻达于诸侯 隔篁竹,闻水声

B.以伤先帝之明 明灭可见

C.兵甲已足 不足为外人道也

D.陛下亦宜自谋 肉食者谋之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平时的学习中,考生一定要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作好积累。解答此类问题,要明确句意,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A.不同,闻:出名/闻:听到;B.不同,明:英明/明:明亮;C.不同,足:充足/足:值得;D.相同,均为“谋划”的意思。

参考答案

D

考点二:词类活用、通假字

(2019·山东日照)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確的一项是(  )

A.杂然相许 许:赞同

B.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肩负、扛

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竹篾柳条等编织的器具

D.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反:同“返”,往返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官职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C有误,句意: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箕畚,名词活用作动词,用箕畚装石土。

参考答案

C

考点三:词语的表达效果

(2019·江苏淮安)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本诗首句写“杨花”和“子规”,有哪些作用?

【解析】

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可从内容、结构、表现手法、主旨等方面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

“杨花落尽子规啼”,首句写景兼点明时令,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忧愁的气氛,又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融情入景,表达诗人的关切和同情,既点明题目,又为下面二句抒情作铺垫。

句子

考点一:翻译句子

(2019·吉林长春)

关中书院学程①(节选)

〔清〕李 颙

每晚初更,灯下阅《资治通鉴纲目》。阅讫②,仍静坐,默检此日意念之邪正、言行之得失,苟一念稍差,一言一行之稍失,即焚香长跽③,痛自责罚。如是,日消月汰④,久自成德。即意念无差,言行无失,亦必每晚思我今日曾行几善,有则便是“日新”,无则便是“虚度”。昔有一士自课⑤,每日必力行数善,或是日无善可行,晚即自恸曰:“今日又空过了一日。”吾人苟亦如此,不患不及古人也!

(摘编自《中国历代书院学记》商务印书馆)

【注释】①“关中书院学程”是由书院主讲李颙制定的,对书院学者每日学习、修身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的准则。②讫:终止、完毕。③跽:长跪。④日消月汰:每天都改掉自己身上的一些缺点。⑤课:督促。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解析】

重点词“苟”“患”“及”的翻译。

参考答案

我只要像这样,就不用担心我的品性不能达到古人那样。

考点二:理解、赏析句子

(2019·贵州铜仁)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请对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作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句的理解赏析,可以从比喻修辞的角度分析含义,也可以从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诗句富含的哲理去分析。

参考答案

表现了诗人身经危难仍保持坚定的意志和积极乐观的精神,告诉人们旧事物必将消逝,新事物必将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

解答古诗文词语理解类题目,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结合文段大意判断词语意义、用法及表达效果。

2.平时学习课内古诗文,除了要牢固掌握重点实词,还要熟悉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课外文言文牵涉到词语理解的题目,考生首先要结合语境进行推断,若实在理解不了,可联想该词语在课内的意义、用法。

4.对词语的表达效果,可从修辞、写法、炼字等方面进行分析。

解答古诗文句子理解类的题目,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结合上下文理解句意,切记不可孤立地理解句子。

2.翻译句子可以直译,也可以意译,但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必须正确无误。一般会将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设置为考查点。

3.赏析句子可从修辞、写作手法、炼字、描写方法等角度中选取一个或多个角度,分析其表达效果。答题时一般采用的格式是“修辞、写作手法、炼字、描写方法+写出了什么+表达效果(有何作用)”。

4.理解句子可从内容、结构、主旨等方面进行分析。

内容方面,要分析句子在写人、叙事、写景等方面起到的作用;结构方面,要分析线索、过渡、铺垫、伏笔等方面的作用;主旨方面,要分析其中寄寓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的时代背景。

猜你喜欢

多义加点考点
考点展示
考点展台
不等式(组)考点大扫描
给地球加点绿
给电影加点特效
泡脚可以加点药
为腼腆胆怯加点“料”,秀出你的不同凡响
维吾尔语动词“t∫iqmap”多义范畴的语义延伸机制
一个所谓多义句式的本来面目
多车道自由流技术在多义路径识别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