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退役运动员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2020-04-28李卫民

武术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声望父代问卷

李卫民

新疆师范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中国知网以及其他数据库中广泛查阅有关社会学、体育社会学、社会流动等方面的著作、学术和学位论文,了解相关理论方法。

1.2 问卷调查法

1.2.1 问卷编制

为了解新疆优秀运动员的社会流动情况,向有关运动员发放问卷。在问卷设计后,对实际情况考察和访谈有关专家之后,进行了修改。运动员样本来自于新疆体育局的注册运动员,多数参加过国内比赛或国际比赛,运动水平在二级以上。问卷通过退役运动员的前教练进行发放。问卷发放与收集于2019年。问卷内容主要涉及运动员的人口学数据,以及影响退役运动员教育和职业转换的因素,如退役的去向、运动员上大学的原因,运动员就业的影响因素等。

1.2.2 调查抽样方法

本研究以新疆一级水平以上的运动员为样本,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发放问卷260份,回收242份,其中有效问卷212份。

1.3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和STATA统计软件对问卷进行录入,采用描述性统计和logistic回归方法对问卷进行处理。

2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根据以上社会流动理论,本研究选取了新疆地区17个项目的223名退役运动员作为样本进行研究。问卷通过运动员前教练发放,问卷发放与回收于2019年。有效样本数量为211个,样本有效率为95%。退役运动员的平均年龄为24.70岁,其中女性退役运动员占55%,运动员开始接受专业训练的平均年龄为8.8岁,72.20%的运动员在10岁以下开始接受专业训练。退役运动员曾从事运动项目包含篮球,足球,摔跤,沙滩排球,排球等。样本运动员平均退役年龄为20.45岁,多数运动员(86.03%)集中于17-23岁退役。48.37%的运动员退役后选择上大学,33.47%的运动员退役后选择了找工作,剩余17.65%的运动员待业。

3 影响因素分析

3.1 退役运动员的家庭地位

退役运动员的家庭地位主要采用父亲职业和父亲受教育程度指标衡量。

从数据结果来看,父亲阶层地位处于中下层以下的仅占25.60%(从技师职业开始,得分小于60分),父代职业地位高于运动员职业(64.07分)的占58.94%,样本运动员的父代阶层地位主要处于中层及以上。从退役运动员父亲的受教育水平来看,46.27%具有大学或大专学历,11.44%具有研究生学历,体现出较高的受教育水平。(见表2)

表1 退役运动员父亲职业分布

表2 退役运动员父代受教育水平

3.2 退役运动员的教育成就

对退役运动员是否选择继续深造进行了logistic回归。由于一些运动项目具有较少的观测对象,将退役运动员从事体育项目分为三类:篮球(63)、足球(44)和其他(104)。在logistic回归中,逐步纳入退役运动员性别、退役年龄、父亲职业地位以及从事运动项目等独立变量,模型所得结果如表3.4所示。

表3 退役运动员教育成就回归模型

模型似然值-105.47, 似然比卡方16.82,具有统计显著性。独立变量中父亲职业地位、运动员性别均不具有统计显著性,而运动员的退役年龄具有统计显著性。退役年龄每晚一岁,运动员的退役不选择上大学而选择工作或待业的优势比为1.31(OR=1.31, CI 1.13-1.52)。可见,父亲职业地位、运动员性别不具有显著影响,原因可能在于政府对优秀退役运动员提供安置政策。为进一步考察运动员教育水平和父代阶层地位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父代与子代的流动表。可以说,父亲具有较高的教育程度,子代具有较大可能性具有较高的教育程度。但由于样本中退役运动员大部分仍在大学就读,因此获得研究生学历的情况与父代存在不对称。

表4 父代与子代教育程度二维列联表

对于退役后上大学的影响因素,56%的运动员认为父母在自己上大学中十分重要(或重要),相比于父母的帮助,64%的运动员将教练或朋友对自己上大学的帮助描述为“一般”,59%的运动员将自身能力描述为“一般”。可见,父母在退役运动员上大学的过程中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家庭地位对优秀运动员退役后是否能上大学作用并不明显,但对退役运动员是否去上大学有一定作用,家庭地位较高的运动员退役后更有可能选择上大学。

3.3 退役运动员的职业流动

通过对运动员的阶层地位分析可以看出,运动员职业的社会阶层地位处于中上水平。退役后就业的44名运动员中,20.41%职业为个体户,18.37%职业为中小学教师,其余职业较为分散。根据2009年职业声望排名,运动员职业排34名,个体户排55名,中小学教师32名。从数据来看,42.86%的运动员退役后得到的工作职业声望排名高于运动员职业,其中18.37%是中小学教师,与运动员的职业声望处于相近水平。24.49%的高水平运动员退役后出现明显的向上流动。根据北京市2009年职业声望排名将运动员退役职业进行ordered logistic回归,结果如下:

表5 运动员职业回归模型

在所得模型中,是否具有大学学历、性别、退役年龄均不显著,这可能由于退役后选择直接工作的运动员较少,较少的样本量对模型有所影响。从退役运动员的收入情况来看,90.73%的运动员收入低于3999,58.54%的运动员收入在2000-3999之间。从运动员现职分布来看,20.41%的运动员是个体户,18.37%职业为中小学教师,42.86%的运动员退役后得到的工作职业声望排名高于运动员职业,但这其中18.37%的职业是中小学教师,与运动员职业声望处于相近水平。在退役找工作的影响因素方面,67.95%的退役运动员认为个人运动成绩的作用“一般”,65.08%的运动员认为父母的帮助“很大”,79.66%的运动员认为教练或朋友的帮助“很大”,78.69%的运动员将满足“工作单位需要”描述为“一般”。可见对于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父母、教练、朋友的帮助至关重要,而运动能力则成为其次。

4 结论与建议

4.1 高水平运动员退役后就业情况较为良好,仍然以政策安置为主。

本次所调查的223名高水平运动员退役后的就业情况(包括深造学习)显示,仅有8%的运动员处于待业或无业状态,其余92%的运动员都获得了就业岗位或进入高校进行深造,整体就业情况显示较为良好,且仍然以政策安置为主,自主就业的比例较低。

4.2 高水平运动员家庭地位具有明显提高趋势

本次调查的高水平运动员中父亲文化在大学/大专及以上的占57.71%,父亲职业地位处于社会中层及以上的(根据2009年北京职业声望排名)占74.40%,不同性别间没有显著差异。但从父代阶层地位对运动员就业或接受高等教育的影响来看,模型拟合结果显示均不显著。因此,父亲的教育水平和所从事的职业,对高水平运动员职业地位影响较小,但对运动员退役后选择直接就业或是上大学可能有所影响,父亲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运动员更有可能退役后选择去高校就读。

4.3 退役后接受高等教育成为运动员退役后的主要选择,年龄是影响退役运动员教育成就的重要因素。

从本次所调查的高水平运动员退役选择来看,68.37%的运动员选择退役后进入高校学习,模型拟合结果显示,是否选择深造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于运动员的退役年龄。样本中运动员平均退役年龄为20.45岁,就业去向调查结果显示,运动员退役年龄每晚一岁,退役后不选择上大学而选择工作或待业的优势比为1.31(OR=1.31, CI 1.13-1.52),因此,可以认为运动员退役年龄与其选择进入高校学习的可能性成反相关。

4.4 运动员退役后未经历明显的向上流动,运动员对现职满意度较低

在本研究中,42.86%的高水平运动员退役后所从事工作的职业声望排名高于之前他们所从事的运动员职业,其中18.37%所从事职业为中小学教师,与运动员职业声望水平相近,仅有24.49%的运动员得到了明显的向上流动,例如从事企业管理层、公务员、大学教师等职业。在已工作的退役运动员对工作的满意度评价中,仅有26%的运动员对退役后所从事的工作表示满意,这也与上文中向上流动的数据比(24.49%)较为契合。

猜你喜欢

声望父代问卷
中国高等教育的代际传递及其内在机制:“学二代”现象存在吗?
延迟退休决策对居民家庭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分析
——基于人力资本传递机制
程序员在俄罗斯最具声望
悼李公正中先生
跟踪导练(一)5
父代收入对子代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问卷网
男孩偏好激励父代挣取更多收入了吗?
——基于子女数量基本确定的情形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