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线上线下融合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讨

2020-04-26张媛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43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院校互联网+

张媛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当前的移动化设备、新媒体以及大数据信息成为目前“互联网+”发展的新形势,进而促进我国高职院校线上线下的心理教育模式与“互联网+”的新模式进行有机的融合,全面创新升级教学模式。针对我国现阶段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所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线下教育与网络线上教育的教育统一,实现双轨融合新模式,并依据大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全面提高我国高职院校心理教育工作的教学质量,以供参考。

[关    键   词]  “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高职院校;线上线下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43-0046-02

随着我国近年来各种大学生出现心理疾病的問题,或者一些安全事故,引起了许多人对我国大学生现在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1]心理健康素质是我国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最重要的部分,并且它也是关乎大学生是否能够很好地融入学习和生活的一个重要的心理保障。因此,只有让大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况,对我们构建更加和谐的社会和人际关系有非常大的帮助。此外,心理健康教学的工作者可以在互联网时代更好地利用网络平台、网络资源帮助学生进行线上线下的连续性影响,并尽可能地提高我国大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进而提高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2]

一、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

(一)心理教育师资队伍庞大,但教师不够专业

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普遍都设立了相关的心理学专业,并且担任教学工作的都是一些辅导员、心理咨询师等,但是真正参与到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中的大部分都是辅导员,他们的专业能力并不及心理咨询师,所以说虽然师资力量庞大,但是如果主力军的专业水平不高,实际的效果肯定也不强。[3]

(二)教育内容单一,学生的认可度较低

我国的高职院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每年都会举办一些活动,只是很多的活动比较枯燥,而且具有特色的活动也比较少,因此,在学生中的认可度非常低,并且很多时候都没有后续。根据我国的青少年研究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找朋友、家人倾诉,而不是找心理老师或者专业的咨询师,这就会让学生的心理问题更加严重。

(三)网络心理平台良莠不齐

由于我们的高校在心理教育方面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且各有各的特点,虽然当前我国的政府教育部门都强烈要求高校建设网络教育平台,但是高校所购买的这些商业平台并不具备自身的特点,因此,并不能更好地满足对学生管理的要求。并且很多商业平台只用于发送心理信息,或者帮学生做一些简单的测试,并没有从根本上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所以说,高校若要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需要自主搭建符合自身特色的网络教育平台。

二、当前高职院校现行的健康教育模式及其问题

(一)传统线下现实载体教育模式

我国高职院校在传统的心理教育上出现最突出的问题是载体形式。[4]这体现出我国的一些学校在开展这些心理健康教育时的思想观念陈旧,教育形式单一化,且对实时信息的掌握不好,并且开展的工作无非就是主题班会、团体辅导和个别咨询、心理沙龙、心理测量等。这些活动虽然能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有一定的帮助,但是这仅仅只是停留在表面现象上,因此可以这样看待,传统的心理教育模式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在源头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领导的重视程度低,开展心理教育工作的思路保守,教学模式枯燥单一,并不能吸引学生的积极性,所以也无法做到与时俱进。

(二)网络虚拟线上教育模式

随着当前我国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高校线上教育模式也慢慢变得成熟化,这种通过在线开展的心理教育模式也广泛地应用于实际教学当中去了。我们所常见的教育载体有文本文档、电子书、多媒体课件、网络平台、QQ、微信以及很多相关的APP等,这些网络平台都可以承载高校开展心理教育工作,并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心理咨询工作。这种线上的教育模式可以极大地解决受网页的单项传输访问的影响,让学生能够及时反映自身的心理健康情况,并很快得到帮助和解决。但是毕竟只是网络线上教育,它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时间、区域以及场所的影响,因此很难控制学生的参与性,且很多的心理问题如果没有面对面的交流也很难得到快速的解决,所以它自身还是有一定的问题所在的。

三、“互联网+”环境下的线上线下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线上线下的融合

教育部规定心理教育课程必须作为我国大学生的学习必修课程,且对我国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增强我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教师应该采取更加创新化的教育模式,并更好地改进我国当前的教学方式,而现在所提倡的“互联网+”线上线下结合的教育模式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分为两个主要过程,借助互联网的广泛资源和线下的实体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在这种教育模式中,教师仍然以引导学生为主,并为学生准备课件、问卷等可以直接利用的资源,以学生为主体更好地开展工作。目前这种教学模式在实际的实验中有非常好的效果,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

(二)心理知识宣传线上线下的融合

常见的心理知识宣传工作主要以线上网络教学的模式为主,为学生搭建优质的心理教学网络平台,并开设一些相关的网络教育栏目,对学生进行心理问题的问答、心理调节等一系列的网络教育栏目,与此同时,還可以与我国高校教育部门一些优秀的网络心理教学平台进行交流和沟通,积极探讨出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心理教育工作,对学生而言,他们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全面而系统地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并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能够更好地调整好自身的心态,进而更好地进行生活和学习。此外,由于是毕业季,这样特殊的时间是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爆发的时间点,高校要及时帮助学生进行心理、心态的调节,重点可以放在宣传单的制作、校园广播以及心理知识竞赛,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防线,坚强面对生活,从而健全自身的心理观。高职院校的相关工作者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坚决地防止学生出现心理疾病而引起的安全事故,所以要全面、积极地做好预防工作,让学生能够有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三)心理教育活动线上线下的融合

我国的高职院校还需要定期全面组织一些全校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的心理教育活动,例如开展健康月活动、班会、心理知识竞赛、素质拓展活动等。在高职院校开展这些心理教育活动时,可以挑选一些活动进行线上的教育,并通过网络平台来完善整个心理教育工作,从而极大地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让教师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线下的心理教学工作。与此同时,心理教师还可以自主地组织一些高职学生所喜欢的活动,让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心理教育活动当中去,并通过参与这些教育活动体验到生活和学习的快乐,进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整体水平,帮助到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学生。

(四)心理教师师资队伍进行线上线下的融合

高校需要不断引入专业性的心理教师队伍,从而提升我国高职院校的整体专业水平,并有一定的网络技术可以帮助高校更好地开展网络教育,并通过一些网络教育平台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把握,从而能够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让学生能够走出阴影。此外,教师之间也需要进行及时的沟通,并探讨出适合每一个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案,及时做好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工作,减少我国高职院校的心理事件。

(五)将心理咨询辅导进行线上线下的融合

当前心理辅导教师更多的是与学生面对面地开展心理咨询和治疗,但很多时候学生并不是很积极地去主动找心理咨询教师,因此,心理教师可以在正常开展心理教学工作中,进行线上教学或者是单独去主动和学生进行沟通。可以提倡一些特别个性化的服务平台,例如团体游戏辅导、放松治疗、心理测验、心理热线电话等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去。除了一些线下的教育工作,心理教师还可以通过手机QQ、微信以及邮件等形式与学生进行更加私密的聊天,从而对学生进行心理治疗,这样可以及时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进而准确地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治疗。

总而言之,虽然我国的高职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得到了进一步改进,但是目前仍然存在资源短缺、信息延时,以及制度机构的不系统、不完善性。“互联网+”时代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是高职院校目前所探索出能够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真正所在,并更好地采用互联网优势实时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及时的帮助,让他们能够积极、快乐地生活和学习。在我国目前发展的“互联网+”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应该将传统的心理教学模式与“互联网+”模式更好地进行线上和线下的融合,从而创新性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吴丽玫.“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线上线下融合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讨[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7,26(3):49-54.

[2]陈娜.“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1(6):31-35.

[3]罗小婧,黄雪飞,孙克波.“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信息化建设实践探索[J].科教文汇,2019,453(3):158-159.

[4]郭君,孙丹娟.e+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O2O新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7(6):126-133.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院校互联网+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