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纬37度纬线上的烟台物产

2020-04-26范雅琳

走向世界 2020年9期
关键词:烟台苹果

范雅琳

不知道大自然究竟赋予了北纬37度这一神秘的纬度线以怎样的神力,将纬度、海洋及陆地完美地结合,造就了这条纬线上宜人的气候、独特的自然景观、美丽的城市及丰饶的物产。

烟台苹果

烟台苹果就是这神奇纬度线上最丰美的物产之一。自它一百多年前在烟台毓璜顶公园东南坡的“广兴园”里,被来自美国的传教士倪维思博士从美国带来的苹果种子及枝条种下时,就开始展露出它多姿而迷人的风彩。

烟台苹果个大、皮薄、汁多、瓤黄,酸酸甜甜,外形圆润端正,十分泼实。它不挑地方长,山岗上、半山腰、山根下,哪儿哪儿都能茁壮成长。又长着红彤彤的脸蛋儿,健康可爱,不娇气,耐存放......这些优点,都让苹果在烟台众多的水果中脱颖而出,冠压群芳。苹果味平,最是温和,又多微量元素及膳食纤维,养胃健脾,是最接地气最受欢迎的平民果皇。

青香蕉苹果,烟台苹果的鼻祖,一个标准的混血儿。它长着西方人的大个子,却是亚洲女子的标准体型,上窄下宽,敦实。一身嫩黄的翠衣掩不住水灵灵的皮肤,头戴一顶八角帽,又很时尚。周身散发着一股子香蕉般迷人的香气,无论放到哪里,哪里就一室的清香。它一出生就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喜爱。它的姐妹红香蕉苹果,长得跟它一模一样,只是涂了满脸的大红胭脂,红彤彤的,像胶东人过年时高门楼里挂着的大红灯笼,很是喜庆。

后来,有了长得小金豆似的俏皮伶俐的“小国光”和穿着黄军装十分帅气的大“金帅”,再后来是伏花皮、翠玉、丹顶、凤凰卵、六月鲜、伏金星、红玉、乔纳金和红富士......数不清的子子孙孙,愈加繁盛。充足的阳光、丰沛的雨水、分明的四季,优良的土壤,加之勤劳善良、淳朴智慧的胶东果农们的精心栽培,香蕉苹果就这样在美丽的烟台开枝散叶,硕果累累。

当叶黄风起时,满山遍野的苹果红的、黄的、绿的,笑盈盈地就挂在了胶东半岛几乎所有的山港上,谷底里和小河旁。它圆圆的脸蛋儿,温润可爱;它闪亮的肌肤,紧致光滑;它酸甜的味道儿,爽口健胃;它脆生生的,汁黄肉香。

红富士,新一代最耀眼的苹果皇后,集它母亲小国光的灵性、父亲大金帅的英气于一身,红而不媚,娇而不俗,生的是端庄大气,雍容华贵,仪态万方。它带着北纬37度的灵气飞跃五湖四海、大洋彼岸,将它的美与世界共享,声名远扬。

莱阳梨

“烟台苹果莱阳梨”。莱阳梨与烟台苹果齐名远扬,同样被北纬37度这神奇的纬度线所佑护,但它在我的心中,却是大不同。它择地而居,傍水而生,着一身粗布麻衣,擎一身孤傲之气,与外表光滑靚丽、随和温婉的苹果在一起,倒像是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与薛宝钗。

五龙河,莱阳的母亲河,因由白龙河、蚬河、清水河、墨水河、富水河,五条大河渐汇合一而得名。“河流交汇之处必有神迹”,五龙戏珠,五马奔腾,无数次激越的碰撞,浪淘尽,留下一方神土。《莱阳县志》载:“县河、漳水河两岸,沙土广漠,含腐植物。”这种极独特的沙土,富含矿物质,色棕沙细,远看如油,温润通透,引得一位佳人顺水而至,沉醉于此,栖水而居,依依而立,染一身清香,得一水灵气。在春天里撩起千树雪,在秋日里收获万只果,白天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夜晚在河水的呢喃里安眠,休养生息,一美就是几百年,任时光荏苒,它自芳华绝代。这就是与五龙河为伴的莱阳梨。

莱阳梨树就像一位雅士,清雅孤傲,不染俗,不附庸,忠守一方,不随波逐流。生得梨花亦被诗意染得洁白淡雅,似雪如玉,一身清香。在“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季节,到五龙河畔,满眼的诗:“千树梨花千树雪,一溪杨柳一溪烟”。人也不禁跟着诗意起来,洋溢起浑身的浪漫。

莱阳梨果,生得也是奇特。满身嫩黄翠绿的,却长着密密麻麻的黄褐色的小点子,好似西方少女白皙脸蛋上的小雀斑,奇怪又可爱。梨的形状亦是千奇百怪,有的如短颈葫芦,有的像长脖子保龄球,还有的像不倒翁和盘腿念经的小和尚,摇头晃脑,不安分地坐着。又粗、又硬、又黑、又长的梨把,直直地立着,像个犟小子,总梗梗着脖儿。解开麻点的衣衫,一下子都变成了亭亭玉立,肤白如雪的女子,如仙女下凡,似贵妃出浴,原是“一片冰心在玉壶”。咬一口,汁水四溢,如饮甘泉,清利至口,绵绵入肺,余香不绝。梨生果清热利咽,蒸食去燥润肺,熬成膏方滋阴润燥,止咳化痰有奇效。这定是积攒了五龙河千百年的灵气才如此地外貌奇丽,口味不凡。

金秋十月,五龙河畔芦儿港几百亩梨园的千万棵梨树着斑点盛装,闪亮登场。正襟安坐在树枝上,那一身“金缕玉衣”在秋阳里闪着圣洁的光。人们也不禁肃穆起来,小心翼翼地将它们从黑虬苍劲的老树上请下来,郑重地放入箱桶里。

五龙河畔400年,修得仙果独一枝。莱阳梨,我为你痴迷!

烟台地瓜

被神奇的北纬37度划过的烟台,尽得大自然的灵气,盛产极其美味的大地瓜。“瓤红、味香、细腻、软糯、甜不腻口、入口即化”的烟台地瓜虽没有声名,却因其独特的品味极受百姓的欢迎,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草根明星。

地瓜是烟台秋冬的寻常之物,如同遍地可见的萝卜和白菜,但它却更加地皮实。它不需要多少水,也不需要多少养料,更不需要过多的伺理,只要一抔沙土,一缕阳光,它就能在山坡上、石硼间,野草般地扎根、生长、膨大,其极顽强的生命力如同胶东人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性格,深受百姓的喜爱也就不足为奇了。

北纬37的黄金纬度,暖温带的海洋性气候,多半年的无霜期,充足的阳光和低丘陵的地貌,还有疏松、通气、昼夜温差大、富含磷钾的红沙地......得天独厚的地理与自然条件成就了烟台地瓜卓尔不群的甜蜜品质,让它是那样地惹人喜爱。每每在雪花飘飘的冬日里,那烤得金黄、散着焦香、软糯流油的地瓜的特殊香气,总是吸引人停下在寒风里不愿驻足的脚步。当你接过被纸包着的烤得焦黑、冒着热气的地瓜,找个避风的角落,急不可耐地揭开焦黑的外皮,只见晶莹的糖稀闪着金黄色的光泽将红色的瓜瓤晕黄,散发出迷人的香气。于是等不及让寒风把它吹凉,就吸溜着咬一小口下去,稀溜溜地,滑嫩嫩地,绵软地又甜香地......那一刻的满足无法言语,浑身一下子就暖和了起来。

物美价廉,随处可得,可饱腹,可美容,可健脾,营养丰富,口感又极佳的烟台地瓜,不仅可以烤着吃,蒸着吃,做拔丝地瓜吃,还可蒸熟后晾晒出像柿子饼一样带白霜的地瓜干,那是一辈子也吃不够的美食。磨出的地瓜粉可以做面条、发糕,可以做凉粉,还可制成干粉条,都是极美味的。

在烟台东部沿海,心灵手巧的妇女会做一种地道的美食,叫作“鱼汤地瓜面条”。鱼是新鲜的小杂鱼,面是纯地瓜面。先将新鲜的小杂鱼洗净去头去内脏,葱、姜、蒜、干辣椒烹锅,放生抽、料酒炒香,加凉水放鱼,大火烧开关小火焖煮鱼熟时,撒一把韭菜段,放盐调味即可。再将先前和好的地瓜面团取出,放在有漏孔的特殊器具上将面团挤压成粗粗的条状(因地瓜面蛋白含量低松散不筋道,是擀不出面条来的)直接下入沸水的大锅里,煮熟过凉水,盛入大海碗中,浇上鱼卤汤。面滑滑的,散发着地瓜丝丝的香甜,与咸鲜的鱼卤混在一起,好一个清清、甜甜、鲜鲜,很是一个爽口。

烟台“焖子”取自烟台的地瓜淀粉,煎炒后细滑软糯泛着透明的金黄色,用细铁丝拧就的小叉子叉起一块时,它就像不小心掉进池塘里沾了一身的泥巴,笑得花枝招展的女子,一颤一颤地。颤颤巍巍地将它送入口中,于是,特制的烟台虾油、蒜泥、芝麻酱和鲜滑香糯甜兮兮的地瓜淀粉的味道就混杂在了一起,千转百回,余味无穷......这就是烟台焖子独有的魅力。

生长在烟台丘陵山区的地瓜,着实地平凡、朴实、内敛、低调,又是着实地了不起呢。

猜你喜欢

烟台苹果
2021《镜观烟台》摄影四季大赛第一季度作品展示
2020《镜观烟台》摄影四季大赛第四季度作品展示
2020《镜观烟台》摄影四季大赛
鲜美烟台 四月芳菲
收获苹果
拿苹果
会说话的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