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令人心动的OFFER

2020-04-26

中学生天地(A版) 2020年4期

长大后,你想做什么?

有的同学说,我不知道。有的同学说,我要成为×××。可是这份工作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不知道。

也许,因为年龄、学识、能力所限,仍在上初中的你们,无法体验形形色色的职场生活。

但是还有书籍啊!

今年的世界读书日,小编向同学们征集了最想了解的专业和职业,整理了一份与未来有关的书单。每个领域邀请一位职场人士,向你们推荐一本与专业和职业相关的书籍。每一本书,都是这个领域向你发出的一份小小的offer,欢迎你来探索每一个别有洞天的世界。

一本关于医学的书

书名:长大

作者:zhuzhu6p

推荐人:吴晨思(浙江大学医学专业博士在读)

我第一次接触《长大》是在2016年。作者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她的身份及文字功底决定了小说不会出现专业错误,同时也不会让外行人觉得晦涩难懂。《长大》将背景设置在中国顶尖医学院,描述了一群醫学生从学校步入临床后的成长与改变。

初入临床娇滴滴的叶春萌,误打误撞学医却一心想出国的陈曦,脑袋一根筋却始终努力坚持的刘志光……在这群医学生身上,我看见了自己和同学的影子。我记得自己第一次直面死亡是在ICU病房,眼睁睁看着老师抢救患者到最后宣告患者死亡,我与叶春萌一样难以接受,甚至怀疑一切。我也记得在消化科实习的时候,遇到病人家属在办公室摔病历,指着我们所有人的鼻子破口大骂;在血液科实习的时候,病人家属用病历夹划伤了主治医生的脸。但我记得更多的是儿科小朋友喊的一声声“姐姐”,患者家属含泪对我说的那声“谢谢”。

这个新年对医学界来说比较特殊,以杨文医生不幸逝世和陶勇医生被砍伤为旧年的结束,以新冠肺炎的大面积暴发为新年的开始。眼前是肆虐的病毒,身后是惊慌的人群。前一秒还在为两位医生悲愤发声的同行,下一秒已在申请调往武汉一线的请战书上按下一枚枚鲜红的指印。无论这个世界怎样,我们都不会忘记当初跨入医学院大门时的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我们都热血难凉。

这本小说既有医疗大环境下的人生百态,也有个体的一路成长,尤其是立志成为外科医生最后却成了临终关怀医生的刘志光,在我的迷茫期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希望你也能有所收获。

“剧透”一下:

我因为穿上了白大衣,而走进了一个不太一样的世界。这个世界不算纯净,这个世界不算美丽,这个世界有着太多的灰暗,这个世界并非可以用对与错判断一切。若非这件白大衣,我想,我怎么也不会看见这个世界的全貌。

一本关于心理的书

书名: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作者:[美] 罗杰·R.霍克

推荐人:李世佳(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

你是否想过,你是如何认识自己生活的世界的?你为什么会觉得它美丽?当你难过时,还会觉得它美丽吗?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是心理学家们的使命。《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就讲述了伟大的心理学家们是如何像充满智慧的侦探,通过科学的手段来找到答案的。

我们只有更好地了解自己和别人的心理,才不容易被消极情绪左右,也更能理解和宽容身边的人,在面对重大压力(例如新冠肺炎疫情)时保持理性。

本书共有十章四十小节,每章对应一个重要的心理学研究方向,每小节对应一个重要的心理学实验。你可以了解认知心理学家们如何逐步揭开大脑认识这个世界的谜团,例如左脑和右脑真的分工不同吗,我们一生下来就会有特定的喜好吗;你也可以了解发展心理学家们如何解释我们的成长,例如在婴儿期遭到暴力对待的人会不会拒绝他人,我们何时开始形成道德观的;你还可以学习到社会心理学家们如何研究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例如我们如何在压力下坚持自我、挑战权威;还有应用心理学家们带你科学地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克服心理障碍。

你会发现,人类的研究真是永无止境,再精巧的设计都难免有纰漏,但我们却可以不断总结、提高。看完这本书,你不仅会更加了解心理学,也会更加了解自己——这就是心理学的魅力。

“剧透”一下:

请回想一下在哪些事件、情境和经历中,你对自己的行为几乎失去控制。你可能还记得,与那些你能选择和操纵的事件相比,这些经历使你感到更加不安、更加生气、更加不愉快。在绝大多数的生活情境中,提高个人行为的选择程度的确是一个值得追求的人生目标。

一本关于艺术的书

书名: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作者:傅雷

推荐人:沈奇岚(艺术评论家,文化学者,策展人)

从事艺术工作,并不只是画一幅画,或者唱一首歌,艺术最重要的能力是感受力。“美学”的英文是 “aesthetic”,词根的意义是“感受学”。人首先能够完整地去感受,才能进行艺术领域的工作,无论是鉴赏还是创作。

感受力并非指“有情绪”。情绪人人都有,看见美丽的事物,每个人都会心生喜悦。感受力是一种兼具感性和理性的能力。比如,博物馆里的每一件艺术作品都蕴含着创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大多数人只听导览讲解,可以获得“信息”。有感受力的人,他会仔细观察这件艺术作品,看到导览里没有提及的细节;他会琢磨这件作品和其他作品之间的关系,推导背后的故事;他会将心比心地感受创作者在那个时代想要突破的难关……一个具有感受力的人,面对作品,获得的不仅仅是信息,还有见识。这正是傅雷先生的《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可以带给读者的宝贵品质。

傅雷写这本书的时候,才26岁,留法回来,朝气蓬勃,学贯中西。在面对那些世界美术名作时,他展示出了无比强大的感受力,以及文字上的表达力,让读者真正“感受”到名作的魅力。他的讲述中,融合了对哲学、音乐、文学和当时的风土人情的洞见。他让人明白,艺术之珍贵,不仅仅在于技法,还需要富有弹性的心灵。

这本书是我的艺术启蒙书,也可以是每个人的艺术启蒙书。

“劇透”一下:

在拉丁诗人贺拉斯的作品中,也有很著名的一首歌曲,由许多小曲连缀而成:但这许多小曲中间毫无相互连带的关系,只是好几首歌咏自然的独立的诗。由此观之,波提切利也许运用着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说他只把若干轻灵美妙的故事并列在一起,他并不费心去整理一束花,他只着眼于每朵花。

一本关于经济学的书

书名:薛兆丰经济学讲义

作者:薛兆丰

推荐人:岑嵘(资深媒体人,财经作家)

假设某地突发水灾,急需抽水机,当地销售抽水机的老板趁机抬高价格。这时政府及时出手,责令这些老板只能原价销售,我想绝大多数同学都会同意政府的做法。

薛兆丰是北京大学的经济学教授,他在《薛兆丰经济学讲义》里,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几年前,美国的“卡特里娜”飓风造成了密西西比河附近大规模断电。有人就想借机赚点钱。他用自己的积蓄买了19台发电机,又租了1辆大卡车,开了1000多千米来到密西西比。当时很多居民都迫切需要发电机,这个人到达后就将发电机以双倍价格出售。

警察很快把他抓起来,并没收了发电机。市民都认为警察做得好。记者采访了3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结果3位专家都认为,这个人的行为应该鼓励。如果不让人赚钱,我们怎么能让别人把自己的积蓄拿出来,买那么多发电机,跑1000多千米路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呢?

政府那么做有其道理,但经济学家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经济学不单单是理论和函数,更是一种思维方式。这本书能够让人摆脱很多日常的成见,没有经济学基础的普通读者也能理解现象背后的经济逻辑。

“剧透”一下:

在“二战”战俘营里,有一位随军牧师,他手里拿着一罐奶酪和五根香烟,在战俘营里转了一圈。回来以后,他手里就凭空多了一袋食物,而他原来手里拿的那一罐奶酪和五根香烟,却一点儿都没少。这位牧师可不是什么骗子,而是一位增加福利、创造幸福的商人。

经济学家雷德福要讲的是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哪怕物质的总量不发生变化,只要人与人之间能够进行交易,幸福就能够无中生有。

一本关于天文物理的书

书名:暗物质与恐龙

作者:[美] 丽莎·兰道尔

推荐人:卢健龙(新加坡国立大学物理学博士在读)

在所有动物中,好奇心这一特质在人类身上体现得最淋漓尽致。人类眼光所到之处,既有宽广无垠的宇宙,也有微小飘渺的粒子。我们的祖先困惑不解的问题,至今仍萦绕于我们心头:生命从何处来?宇宙是怎样诞生的?最终会走向何方?……

关于宇宙的种种问题和发现,正是《暗物质与恐龙》的主题。美国物理学家、宇宙学家丽莎·兰道尔以宇宙中的暗物质为主线,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壮观而又不失细节的宇宙全景图,同时也让读者看到,冲锋于未知前线的物理学家们在面对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时是怎样思考的。更可贵的是,作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丽莎·兰道尔也非常重视实验和观测,提醒我们不要忘记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现实世界的科学,而不是空中楼阁般的数学游戏。

大家或多或少听说过暗物质,这是物理学家设想的一种神秘物质,它充斥于整个宇宙中,总量达到我们日常所熟悉的普通物质的五倍以上。在已知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万有引力)中,暗物质不参与强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因此不会发光(光是一种电磁波),被称为暗物质。暗物质在宇宙的演化和结构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但我们至今没能看清它重重面纱下的真实面目。如果你感兴趣,可以跟随作者一起探索宇宙的神秘和精彩。

“剧透”一下:

我经常觉得,奇妙的宇宙学环境是如此令人振奋。来自外界的争吵和忧虑都不会打扰我们从大尺度上洞悉科学的意义:科学能教会我们什么?我所说的,也许听起来并不像是最实用的建议。但是仰望星空,就在你的周围,一个奇妙的宇宙等着我们去追求、拥抱和探索。

一本关于传媒的书

书名:他们为什么要摄影——中国当代摄影家访谈录

作者:陈小波

推荐人:张铖(新华社记者)

不知不觉,我成为一名摄影记者已经7年多了。时间回到2011年,我还是一名英语专业的大三学生,爱好摄影,课余时间喜欢拿着相机到处拍照。彼时,我正准备考研,完全没想过自己会从事与新闻相关的工作。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他们为什么要摄影——中国当代摄影家访谈录》。这本书收录了数十位当代中国最重要的摄影家的所思所想。他们每个人身后都有一段历史,他们用影像记录了时代变革和世界大事。这本书一下子打开了我的世界,让我这样一个普通的爱好者看到了摄影的力量。我这才恍悟,原来影像可以如此丰富精彩,原来手中的镜头可以记录时代变迁,见证历史瞬间,原来图片有时可以比文字更直抵人心。这本书的主编是新华社领衔编辑陈小波老师,她用细腻、自然、平实的文字记录了这些摄影家半辈子的言行。与其说这是一本“访谈录”,倒不如说是一本自由、从容、舒畅的“小波与友人交往录”。

书本很厚,图文并茂,你可以把它当故事看,也可以当散文读。这本书我阅读了很多遍,爱不释手,也想用自己手中的相机做时代的记录者。当时正好赶上新华社招聘,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幸运地成了摄影记者。我一直努力向书中的前辈们学习,希望有一天,你们可以在中学课本上看到我定格的历史瞬间。

“剧透”一下:

陈小波:你说一生最幸运的和最遗憾的都因为接触了摄影?

于德水:幸运的是摄影给了我一种生活的方式,是一种与生命连接的行为惯性……摄影使我与这个社会和周围的一切有着一种身历和观照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常常导致我的思索与探究。相机与生活、河流与百姓在我这里是完全对应的关系。可要说遗憾,恰恰也就是摄影了,我在摄影里感受到它的局限与不完整,可这又是我接触摄影现实给定的前提。

这就是生活。爱与无奈,都有。

一本关于海洋科學的书

书名:走向海洋

作者:《走向海洋》节目组

推荐人:王嵘(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德国魏格纳极地海洋研究所博士)

1998年,网吧还是新兴事物,作为一名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我对外界的信息获取方式主要是电视和书籍。

那一年,县城里开通了有线电视。江苏卫视会在夜里播放各种纪录片。其中最让我倾心的,是海洋和科考类的纪录片。大堡礁的五彩斑斓,以最直接的画面冲击心灵;地球面临的环保气候问题,让屏幕前的少年忧心忡忡;极地科考站里帅气的科学家、各种不知名的仪器让我对这份工作向往不已。

兴趣,往往就是年幼时埋下的那粒种子。当不再年少的我,在青藏高原“战斗”,在北冰洋“战斗”,在赤道太平洋“战斗”,当我跨过山河大海,我总会记得那些夜晚里少年的感动。

我想,这本由央视同名纪录片改编而成的《走向海洋》,同样能够点亮你对大海的向往。相较于国外纪录片绚丽的特写画面,《走向海洋》着重讲述中华民族走向海洋的历史,既有从史前河姆渡到明代郑和下西洋的海洋辉煌,也有闭关锁国舰沉兵败的海权沦丧。21世纪进入第三个十年,海洋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海权意识的崛起,还期待千千万万个少年的你。不妨就从这本书开始,我们一起用海水般纯净的心,走向海洋,走向深蓝,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剧透”一下:

现代世界的雏形,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越来越多的考古事实证明,它比哥伦布的时代要早得多。在距今800年前的宋元时期,东西方已经被一条繁荣的海上通道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这条通道上往来的,并不仅仅是丝绸、瓷器、香料和贵重金属,更重要的是,它还传递着科学技术、市场观念、宗教平等、尊重法律,以及通过金融手段管制国家等思想意识……

一本关于翻译的书

书名:梦与真——许渊冲自述

作者:许渊冲

推荐人:侯睿恺(青年译者,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会议口译硕士)

如果说,作家是温柔的叙述者,记录和还原真实的世界,那么翻译家则是世界的聆听者——聆听世界的低语,转述给更多的人。

许渊冲精通英语和法语,从事文学翻译六十余年,尤其在诗歌翻译领域卓有贡献,被誉为“诗译英法第一人”。提起中国近现代翻译发展史,绕不开许渊冲提出的“三美论”——“意美”(意义准确)、“音美”(音律动人)、“形美”(对仗原文)。当我还是一名翻译系新生时,课上全班诵读陆游的《钗头凤》,并对比不同的英译。许渊冲将其中最著名的一句“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译成“Our oath is still there. Lo! No word to her can go. No! No! No!”还原叠字的译文振聋发聩。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翻译不仅能够作为交流的工具,更能跨越时空和文化的障碍,将原作饱含的情感让更多人听见。

《梦与真》是许渊冲的自传,同时也可以看作他一生的翻译笔记。本书不仅记录了许渊冲斟酌译文的过程,还涉及他对中国古典文学、英法文学作品的见解,并留下了他与王佐良、许钧等近现代翻译家对重大翻译理论问题的探讨。相信读者们能感受到,即使跨越语言和文化,文学之美依然动人心魄。

“剧透”一下:

为了感谢李老师对我的第一次表扬,后来我把三谢的《咏雪联句》译成英文如下:

To what may be compared, oh, a skyful of snow?

It is like handfuls of salt in the air we throw

Or wind-borne willow catkins wafting high and low

“白雪纷纷”译成a skyful of snow(满天白雪),比原文更加形象化,“撒盐”用了handfuls,和skyful对照,前后呼应,throw和snow可以押韵,最后的“因风起”译成wafting high and low(高低上下,到处飞舞),更加动态化。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我优化译诗的影子。

一本关于博物馆学的书

书名: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

作者:[英]尼尔·麦格雷戈

推荐人:毛若寒(策展人,浙江大学考古与文博系博士)

博物馆是个怎样的场所?一个逐渐被国际博物馆界认可的理解是,博物馆是收藏与展示人类故事与社会记忆的地方。这意味着,博物馆的工作并不只是展现文物精美的物质外壳,更要揭示物质深处的文化内涵,讲述人与物互动中产生的精彩故事与历史记忆。那么,如何用物讲好故事呢?

2010年,大英博物馆和BBC广播联合推出了一档节目,用100件文物讲述200万年的人类文明史。次年,广播素材被整理成《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一书。有的文物讲述了人类开拓生存环境的故事。比如200万年前人类的“多功能厨具”——奥杜威石制砍砸器,除了剥树皮、削树根,还可用来剔肉、开骨、取骨髓。有的文物讲述了人类渴望神明的故事。比如公元100—300年,奉献给神[祇]的青铜手具有罕见的勺形指甲和清晰可见的血管,暗示这只手根据真人之手浇铸而成,信徒的虔诚可见一斑。还有的文物讲述了人类文明相互影响的故事。比如德雷克环球航行的纪念章。

100个“透物见人”的精彩故事,也折射出博物馆幕后工作的五彩缤纷,以及优秀的博物馆从业者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科研人员在跨学科视野下,将文物置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脉络交织的整体网络中深入解读。教育人员用俏皮幽默、联系当下的科普语言,缩短读者和文物之间的时空距离。

2014年,大英博物馆还集合100件文物进行全球巡展。当讲故事的平台从书籍变成展览,策展人大显身手。声音、图像等多种媒介与文字共融,为观众带来全新的故事体验。

“剧透”一下:

奥杜威手斧

工具,发现于坦桑尼亚奥杜威峡谷

140万—120万年前

奥杜威石斧是一块美丽的灰绿色火山岩,呈泪滴状……这块超尖端技术的石头发现于东非的奥杜威峡谷,这里是现代人类的起源之地。

……在制造石斧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交谈,想象并不存在于眼前的东西。掌握了这些能力之后,我们就不再被束缚在一个小地方了。人类可以迁徙,离开温暖的非洲草原,去气候更寒冷的地方生存繁衍。石斧是我们通往世界其他地方的门票。

一本关于生命科学的书

书名:实验室女孩

作者:[美]霍普·洁伦

推荐人:Peter(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科研员,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学博士)

2003年的“非典”時期,家乡有疑似病例,整个气氛十分紧张,当时我正在准备全国生物联赛,后来比赛因为“非典”肆虐被取消。本着对自然的敬畏和一股脑儿投身科研的热情,出国念本科时,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当年热门的生命科学专业,之后便是长达9年的专业学习。

17年后,我们遇到了比SARS更凶险的新冠肺炎,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科研人员在疫情暴发后不畏传染,深入疫区的中心取得病人的样本,为未知的病毒基因测序,寻找它与其他病毒的同源性,夜以继日地研发有效药物,把有效药物的信息及时传达给疫区的医院。他们同样是这场战“疫”中奋斗在一线的战士。

这次磨难,也许让你对生命科学相关的科研工作感到好奇,甚至还有点向往。那么,你可以看看美国地球生物学家霍普·洁伦博士写的《实验室女孩》。作者在科研领域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这本书讲述了作者在生命科学领域奋斗了近30年的平凡却又不平凡的职业生涯。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博士生活,到第一份工作,与同事之间的关系,之后单飞组建实验室,数年后又去欧洲组建另一个实验室,她渡过一个个难关。套用一句豆瓣上的书评就是“对实验室生活的礼赞”。实验室生活没有大家想的那么枯燥无望,一样可以丰富多彩,充满希望!

“剧透”一下:

科学教会了我任何事情都比第一次见来得复杂得多,而从科研发现中找到快乐也正是幸福人生的秘方。

小编的话

由于杂志篇幅有限,还有很多领域的书籍无法在此一一呈现。而我们推荐阅读的这些书籍,也只是让新世界的大门里透出一丝微光。最终,你只有主动地去打开这一扇扇门,才能领略门后的无限风光。

将来,即使你没有选择这个专业,没有从事这份工作,你也能够对不同行业的人们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因为每一个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的人,都是闪闪发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