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云港市校企合作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开发

2020-04-26韩加好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校企院校信息

李 千,韩加好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a.信息工程学院;b.教务处,江苏连云港222006)

为了促进服务区域中校企合作规模的发展、院校的科研成果市场化、学生就业与企业招聘需求对称化以及满足企业在岗员工再教育的需求,利用最新的云计算技术来整合企业、院校、社会机构等资源,采用虚拟化技术来满足未来灵活、复杂、多变的业务发展需要,由连云港市教育局牵头,统筹政、行、企、校资源,开发建设了线上、线下服务相结合的“互联网+教育”校企合作服务平台[1]。该平台自2018年建设运行以来,在促进校企深度融合,拓展集团化办学和国际合作交流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平台形成的新型校企合作模式产生引领效应,推动了人才、学校、企业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1 平台解决方案

该平台以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先导,以应用系统和信息资源建设为重点,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采用云计算理念、模式和领先技术,对现有信息数据等资源进行整合、优化配置、升级改造,构建满足校企合作服务平台的应用需要,真正实现校企资源共享、数据交换和系统办公提供支撑的信息化智慧平台。

1.1 云平台搭建目标

一是通过配置实现自助式的跨系统信息聚合展现,实现数据共享。充分利用云计算技术,高速、开放、可靠、智能部署与校企合作服务工作联动的应用系统,大大缩短应用系统的上线时间。二是解决信息孤岛、应用孤岛和资源孤岛。整合平台门户网站、院校网站、应用及数据服务中心、信息安全体系等统一接入云计算平台。实现信息集中、业务集中和管理集中,整体业务流程化的协同与联动,保障信息数据安全。

1.2 云平台建设内容

充分整合数据中心资源,配置必要软硬件设备,在IaaS层构建云计算平台[2],为系统提供统一的基础设施服务。

1.2.1 硬件系统

服务器:机架式服务器、刀片服务器。

存储设备:SAN/NAS/IP存储、虚拟带库、易构存储控制系统、SAN交换机。

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负载均衡、VPN网关。

安全设备:防火墙、漏洞扫描系统、网页防篡改、入侵防御、身份认证系统、运维安全审计系统、数据库安全审计系统等。

1.2.2 软件系统

服务器(物理、虚拟)操作系统(windows、linux)、虚拟化软件(VMware建立弹性、智能、可回收的资源)、中间件、大型数据库系统(Oracle、MySQL等)、云计算管理平台(网络管理、资源管理、用户管理、统计报表、监控、告警等管理功能)。

1.2.3 机房配套

增加机房配电负荷,合理化分配电力负载。优化弱电线路改造,增加UPS设备,空调、标准机架等机房配套设备。

1.3 系统架构

1.3.1 设计原则

(1)标准化。整个设计遵循相关规范和业界主流技术标准,为避免厂商技术锁定,保证厂商的良好兼容性,保证平台前瞻性、先进性,采用标准技术与协议,与第三方厂商保持良好的对接。系统采用三层体系结构,使用XML规范作为信息交互的标准,并使用先进、成熟的软硬件支撑平台及相关标准作为系统的基础,以适应未来的技术发展。

(2)高配置。整体设计包括设备配置均按照双备份要求设计,以保证核心业务不中断运行。主要采用:主机使用双路网卡;关键设备上消除单点故障;负载均衡,物理链路采用双路冗余连接;并网后可服务器集群、扩展软件功能模块。

(3)增强二层网络。网络方案的设计采用增强二层网络技术(IRF/VSS、TRILL、VPLS等),保证业务灵活部署、扩展,以及最大限度资源共享。

(4)虚拟化。利用虚拟资源池化对IT基础设施简化,提高工作效率、敏捷性和响应能力,降低资金成本和运维成本。

(5)高性能。核心业务分布各个服务器,流量模型从纵向流量转换成复杂的多维度混合。整个系统具有较高的吞吐能力、处理能力以及对突发流量的承受能力。

(6)开放接口。通过API接口、命令行脚本实现对设备的配置与策略下发。提供开放的API接口,保证服务器、存储、网络等资源能够被有效调度。

(7)绿色节能。采用低能耗的绿色网络设备,采用多种方式降低系统功耗。

1.3.2 总体拓扑结构

云计算平台总体逻辑拓扑结构[3]采用“核心+接入”扁平化组网,整个平台由云计算资源池、基础架构管理服务器及应用软件组成。通过链路负载均衡器实现分布式存储、负载均衡。通过智能DNS系统实现接入用户的就近访问,任何ISP专线故障,不影响正常访问(如图1所示)。

图1 云计算平台总体拓扑结构图

云计算平台云服务分层架构分为三层和两体系:基础设施服务层(IaaS)、平台服务层(PaaS)、应用软件服务层(SaaS)、信息安全体系和运营管理体系[3](如图2所示)。

图2 云计算平台云服务分层架构图

1.4 平台网站构建

1.4.1 软件系统架构设计

系统架构主要包括技术架构和应用架构(如图3所示),系统采用基于组件的标准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应用架构,以及按照SOA方法构建的基于J2EE标准的技术架构[4]。SOA架构中加入中间件和子系统,用于解决分布式架构中的服务通信及衍生问题。构建SOA集成平台,打造业务驱动、数据管控和系统支撑。IT架构包括:组件层、系统层、集成层。组件层:纵向专用组件(申请、受理、分类组件、保密组件等有关校企合作服务的组件);系统层:集成各子系统的核心层,如申请人的申请进行接受和汇总子系统;门户平台:基于portal技术,工作流技术,提供图形化的管理工具,负责整个系统的运转,主平台的设计必须安全稳定。

图3 基于SOA的校企合作服务平台的应用架构总体设计图

1.4.2 系统技术框架

平台基于J2EE的B/S架构开发设计。WEB层基于Struts MVC,业务层采用Spring框架,持久层基于DAO模式进行构建,系统层为WEB层、业务层和持久层提供支撑,资源层包括数据库服务器、XML存储文件等(如图4所示)。技术框架逻辑上可分为:客户层、WEB层、业务层、持久层、资源层、核心层。

图4 系统技术框架图

本技术框架的特色和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的集成基于SOA设计的校企合作服务平台体系架构;

(2)系统技术框架提供了对SOA的完整支持,制定严格的开发规范、编码规范、接口规范、数据标准,大大提高了系统可靠性、稳定性、可维护性;

(3)对于同一个应用系统,采用分离UI层和BL层的方式,支持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部署方案。支持异构平台、异构数据库、异构系统的数据交换和集成;

(4)AJAX技术的使用优化了用户界面,提高了系统性能,改善了用户体验;

(5)系统中的每个功能模块相互独立,在系统中添加组件可实现系统的扩展。Struts、AJAX等当前最新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系统的先进性和可扩展性。

1.4.3 主平台解决方案

主平台是建立在统一身份认证平台、门户支撑平台和各类SAAS应用系统之上的一个综合性的、以服务为目的的系统。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基于LDAP技术,支持RADIUS协议,满足VPN、入网认证等网络设备的认证需求。利用目录服务,对用户身份信息和系统控制信息进行有效组织管理,提供高效安全的目录访问,为各应用系统提供统一身份认证和权限控制的支持。

系统提供数据缓冲和发送校验等多种技术保障,保证数据传输完整性。融合业界各种加密技术,保证数据传输安全。系统以业务流程为中心,采用工作流引擎机制,封装和适配各子系统,实现工作流程的自动化、协同化。具体包括:

(1)构建符合国际通用标准的,可持续升级的门户基础框架平台;

(2)提供统一的、便捷的信息统一入口,为信息检索带来高效;

(3)结合统一身份认证,实现单点登陆,并加强权限控制,提高信息传送过程的安全性;

(4)集成不同应用系统的信息,并提供良好的扩展性,适应未来的不断发展;

(5)建立统一的沟通、协作平台,充分利用校企的各种资源;

(6)实现信息发布流程控制,指定信息的发布标准发布。

2 系统功能

2.1 主控平台

主控平台是整个系统的功能入口,提供规范、统一的接口,实现跨平台、跨数据、跨应用的无缝接入和集成,实现各系统的账号集中与联动管控。包括对系统及角色、用户的安全管理、身份认证管理、实现单点登陆和统一权限管理(如图5所示)。

图5 门户平台功能图

2.2 搜索引擎

根据权限实现系统内所有信息数据综合模糊搜索查询,根据条件和字段设置与或非查询受理文件办理状态,查看填报信息等;查询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和历史档案资料,也可通过用户自定义邮件通知或RSS订阅。

2.3 统计报表

系统提供自定义统计模版功能,便于生成分类统计的汇总数据,形成柱形图、饼图、折线图等形式,必要时可将该统计结果存盘或打印。

2.4 监控管理

提供图形化管理工具,统一的日志管理、系统监控服务;建立了完善的审计机制和防篡改机制。

2.5 数据交换

支持实时数据交换和批量定时数据交换,保证系统的扩展部署和快速实施。

2.6 接口方案

由于校企合作服务平台分为一个主平台和若干子系统,适用对象为企业人士、高校老师、实习学生、一般用户。因此,服务平台需要提供对外的接口,包括各系统之间的接口(如图6所示)。外部接口部分采用了web service方式,外部应用通过授权连入内网,并调用内网的web service进行业务处理;内部接口部分为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主要采用两种方法进行:一是建立接口组件,通用ESB供其他子系统进行调用;二是建立接口数据库,专门用于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

图6 接口方案示意图

3 平台运营

3.1 平台主体对象

平台主体对象包括:教育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业、院校、个人。

(1)教育主管部门:发布最新的政策法规,解读政策热点,提供办事流程和表格下载。

(2)行业协会:发布最新的行业发展情况,行业人才培育方向,行业规则,企业服务。行业协会可以充分发挥其在行业内的引领作用,通过平台的多种数据来把握行业的方向,同时提供行业内事务的办理。

(3)企业:发布人才需求信息,产品项目合作,项目转移。企业可以发布对用工的需求,通过对院校在校生和往届生简历的查询,方便地寻找到企业所需的人才。同时把在企业内部需要解决的科研项目提出来,得到院校和社会科研力量的参与,使得企业的项目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

(4)院校:发布学生就业需求、项目申报、校企项目合作、课程开发、专业建设。院校通过该平台可以把学生的就业信息发布出来,企业拿到学生的就业需求后根据自己的用工需求进行配对,通过平台实现对用人需求的快速招聘。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平台发布企业项目和科研难题,选择合适的项目进行承接,一方面解决了企业的科研问题,另一方面也提升了院校的科研能力。还可以邀请企业的工程师、技术专家到院校作为兼职讲师来进行课程讲授,同时在专业改革等方面与企业的一线技术人员进行研讨,更加有效地进行专业建设。

(5)个人:个人简历信息、个人就业轨迹、个人求职信息、个人培训提升需求、猎头服务。个人在平台上根据角色的不同有不同的需求和服务提供。个人的角色分为教师、学生、企业员工、企业HR、政府管理人员等不同角色。教师可以通过平台进行学科专业的建设、职称的提升、学历的提升、开展企业顶岗实践任务、帮助企业进行科研攻关等。学生可以通过平台发布简历,将自己的学习生涯和职场生涯紧密结合在一起。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对专业的学习和企业职位的配对可以较容易地完成就业对接,学生就业以后平台也可以跟踪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企业员工可以通过该平台进行技能培训、学历提升、继续教育、职称评定、职业技能鉴定等多项服务。企业HR可以通过平台第一时间把握校企方面的政策动向,通过院校学生的简历服务快速地找到企业合适的员工。同时也可以通过企业HR沙龙与其他企业的HR进行交流,互通有无,把握行业动向。政府管理人员也可以通过以上各种角色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来制定高效的校企政策,为连云港市的校企合作深入发展提供更强劲的动力。

3.2 平台实现功能

教育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业、院校、个人五个主体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为校企合作、行业合作提供服务的平台,使得各方都能找到合作需求、合作项目、合作伙伴,解决实际的需求。

平台分五个功能模块:个人中心、企业中心、院校中心、产品中心、资源共享中心。

(1)个人中心:提供连云港当地企业和江苏省其他优质企业的最新招聘信息,以最专业的品质和最优质的服务满足用户的求职需求。同时也提供了培训、留学、个人创业孵化等配套服务。

(2)企业中心:包括找合作、企业大学、找培训、在线学习、企业风采。帮助企业解决人才招聘、员工入职训、内训、政府补贴项目引进、HR沙龙活动、校企之间零距离互动以及提供企业项目外包服务和企业金融服务。

(3)院校中心:包括学生就业、视频课程、电商学院、共建实验室、院校风采。帮助院校进行招生宣传,提高学生优质就业率,扩大院校知名度,增强学生职场竞争力,提升各种科研技能大赛获奖级别,建设高质量校企共建实训室。

(4)产品中心:包括电商学院、企业大学、海外留学、智能制造学院。供企业大学、赛普电商学院、海外学历对接、智能制造学院等多个校企合作服务项目,专注为连云港市的企业和院校搭建合作桥梁,同时帮助学生得到更好的职业生涯规划。

(5)资源共享中心:提供院校资源共享中心、企业资源共享中心,为连云港市职业院校和企业的闲置资源提供共享的平台,更合理的安置闲置资源,同时帮助校企更好地进行资源配置规划。

3.3 线上线下结合服务

校企合作平台依托线上平台为各方提供服务的同时,在线下还有一支强大的服务团队为校企、行业等各方之间的线下合作提供服务支持,包括:(1)校企合作洽谈;(2)校企合作事务指导;(3)学生职业规划服务;(4)项目合作协调;(5)企业家论坛;(6)技术峰会;(7)猎头服务;(8)院校企业沙龙。

4 结论

校企合作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5]。连云港市校企合作服务平台构建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发展格局,促进了产教供需双向对接。平台利用最新的云计算技术整合企业、院校、社会机构等资源,采用虚拟化技术来满足未来灵活、复杂、多变的业务发展需要,积聚区域和行业人才需求、项目研发、技术服务等供求信息,为各类主体单位提供精准化服务。在今后的运行过程中,通过进一步完善市场化、专业化及开放共享的机制,加紧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和共享,建设具有示范品牌效应、行业特色鲜明的高端公共服务网络信息平台。

猜你喜欢

校企院校信息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订阅信息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展会信息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