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RCP胆管取石术后腹膜后积气一例病例分析

2020-04-25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剖腹对症探查

王 龙

(运城市第一医院,山西 运城 044000)

自从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于1968年首次被报道,已成为当前诊治胰胆管疾病最常用的方法之一,ERCP及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等相关系列技术的开展越来越广泛,很多的县级基层医院亦在开展此项技术。但因其操作难度之大,技术要求之高,国外的研究报道,ERCP术后短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大约

为5%~10%[1-4]。如此高的并发症发生率,让很多开展此项新技术的医院,因不断产生的并发症而使此项技术难以维继。

1 临床资料

患者张某某,男,77岁,主因:“反复发作性腹痛20余天”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疑诊为阿尔兹海默病6年,未规律服药;2017年8月,因腹痛就诊本地区人民医院考虑胆囊结石,急性胆囊炎,予以抗炎等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

患者于2018年7月28日,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右上腹为主,呈发作性绞痛,伴恶心、呕吐、小便发黄及发热(体温最高39.5℃)、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呕吐后症状缓解不明显,就诊于市二院行彩超考虑胆囊多发结石、胆囊炎、胆总管结石,于当地诊所予以抗感染等对症处理10天后,症状缓解,于8月16日再次出现腹痛、发热,就诊本地市中心医院,予以对症处理,症状缓解,为行ERCP转入我院。

经过充分术前评估,反复论证先行ERCP取胆管结石,还是先行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复查腹部彩超示:胆囊内透声差并胆囊底部不均回声(考虑胆囊炎并周边组织黏连,胆囊Ca不除外)。请外科会诊考虑胆囊周围炎性渗出,行LC术中组织脆弱,不易愈合。征得家属同意决定先行ERCP取石,再保守推后治疗胆囊结石。

2 术中情况

8月21日看过基本资料后22日收入院,23日急诊行ERCP+EST+ERPD+ERBD+取石+EPBD,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病情平稳。术中图片如下:

ERCP术后胆红素、肝功逐渐恢复,症状好转。24日复查淀粉酶405U/l,脂肪酶:245U/l,继续予以对症处理。25日少量饮食后出现腹部不适,伴阵发性腹痛,急诊行腹部CT平扫示:腹膜后间隙及前腹壁、会阴区皮下组织大量积气,腹腔内少量积气。急查肝功、淀粉酶、脂肪酶未见明显异常。总蛋白:1.8 g/L白蛋白0.4 g/L,营养、精神状况差。

向家属说明情况后,征得同意后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反复探查未见穿孔,并行胆囊切除术,黏连严重,术中剥离困难,并留取腹腔冲洗液培养(培养结果回报:含有产气荚膜杆菌)。手术图片如下:

3 结 果

患者经术后半个月治疗,因营养差、切口迁延不愈,最终因感染导致多功能器官衰竭而死亡。

4 结 论

针对本例患者腹膜后积气,原因:穿孔是最值得怀疑的原因,虽然未找到穿孔证据,并不能说不存在,至于穿孔部位及时间,作者考虑最可能发生在扩张球囊扩张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时,球囊有很强的压力,如若球囊后方有小结石会顶破胆管壁造成穿孔,腹腔气压压力过大会使空气很快进入后腹膜,由于穿孔为机械性而并非化学性,在球囊压力撤除后,因胆管壁的收缩,使穿孔部位闭合,剖腹探查未见明显穿孔部位;其次,厌氧菌感染?既往并未查找到文献会有如此多的腹膜后积气;最后,切开刀切开时导致十二指肠乳头肠管穿孔。这些原因都未有证据能证实。在治疗方面,针对此例患者,剖腹探查无可厚非处置正确,教科书式处理方式。但是针对此例患者,如果处于当时未知结局的情形中,是否有勇气建议:保守治疗,等等看?。应于开腹前权衡利弊,营养极差的情况下,再次剖腹手术,患者的承受能力及恢复能力。

ERCP作为一项高难度经内镜操作的四级手术,因设备、病源、费用、并发症之多等限制,注定只是少数人的项目,不能大面积推广。让很多基层患者不能享受如此精准、微创、手术适应症较宽松的治疗。在已开展的医院内,更应该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精准医疗,敬畏生命,让此项技术更安全、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猜你喜欢

剖腹对症探查
冀西北三马坊热储构造探查的新认知
煤矿常见隐蔽致灾因素及其探查技术分析
对症灸治,中耳炎不再犯
空心菜为什么烂根 找准原因对症防治
是药三分毒乃药不对症
高频超声探查用于诊断附睾病变男性不育的价值探讨
舒适护理在剖腹分娩护理中运用的效果观察
华利康可吸收合成线用于妇产科剖腹手术皮内美容缝合护理观察
未成年人吸毒原因探查:或因家庭或因好奇
迷信鸡年出生的孩子命不好,孕妇要求大年三十前剖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