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移植患者负性心理的护理干预效果

2020-04-25贺明慧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均分性心理肝移植

贺明慧

(郑州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在临床上,肝脏移植较为常见,可有效治疗终末期肝病患者,有效性较高,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1]。本组实验中选定58例患者,研讨了肝移植患者开展护理干预对患者负性心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从我院2018年4月~2019年3月随机选择58例肝移植患者,均知情同意,根据随机双盲法对患者进行均分,实验组是29例,男女比例是15:14,年龄分布23岁~66岁,中位年龄43.5岁;对照组是29例,男女比例是16:13,年龄分布24岁至65岁,中位年龄43.0岁。可对比2组患者入组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为2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护士应对患者病情及心理波动进行观察,了解患者具体情况,开展各项常规护理措施,做好各项手术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指导工作。

为29例实验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护士应充分了解患者具体情况,总结存在的心理问题,开展个性化护理方案制定及调整,为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1)若患者存在严重焦虑、恐惧情绪,护士应对语言情感交流加强重视,态度亲切、热情沉稳,利用安慰性、鼓励性语言,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保证患者心理稳定,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护士应利用健康讲座、健康教育等手段,帮助患者,促进患者更加了解相关疾病知识,针对性沟通患者,避免患者不良情绪加重,将各种术前准备做好,顺利开展各项治疗及护理措施。护士应为患者提供一定社会支持,告知患者家庭成员应积极支持患者治疗,构建良好家庭环境,为患者提供强有力的家庭支持及社会支持,叮嘱患者家属避免在患者面前谈论治疗费用等敏感问题,对患者负性情绪进行有效消除。(2)若患者存在严重依赖及盲目情绪,护士应为患者提供一个宽松、舒适环境,叮嘱患者之间加强沟通,良好相处,对患者痛苦程度进行有效减轻,护士应指导患者家属避免过度关心患者,帮助患者构建健康心理,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使得患者理解患者家属的付出,促进患者自理能力显著提高,促进患者有效恢复自我价值。另外,护士应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照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2]。(3)若患者存在严重猜疑及敏感情绪,护士应保证护理态度大方、真诚,尊重患者,将心比心,避免患者产生猜疑,帮助患者建立人际交往,促进患者心态积极,可通过举办适宜活动来促进患者恢复身体健康,例如听音乐、打牌等,将患者注意力转移,保证患者心情放松。(4)若患者存在严重绝望、悲观情绪,护士应劝慰患者,告知患者保证良好心态,对患者不良心理进行针对性疏导,利用一些患者力所能及的事,使得患者感受到社会及家庭对自己的需要,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利用成功案例,促进患者增强治疗信心。

1.3 效果分析[3]

SCL-90总均分利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数据统计。

1.4 统计学计算

使用SPSS 19.0软件对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2 结 果

实验组护理干预后SCL-90总均分明显更高,对比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SCL-90总均分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SCL-90总均分对比(±s)

组别 n 护理干预后SCL-90总均分(分)实验组 29 2.58±0.36对照组 29 1.88±0.25 t 8.6006 P<0.05

3 讨 论

目前,多数肝病患者选择肝移植手术,效果显著,但是,由于患者不良情绪严重、手术费用昂贵,患者需要加强护理,对患者负性心理进行有效疏导,可促进患者预后显著改善,可有效提高患者整体护理质量。护理过程中,护士应对患者情绪感受进行充分把握,耐心倾听患者主诉,指导患者如何调节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促使患者面对困境时保证积极乐观。护士应充分了解患者心理,根据患者心理问题,开展针对性干预,促进患者病情有效恢复,促使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

本组研究结果:实验组护理干预后SCL-90总均分明显更高。

综上,肝移植患者开展护理干预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心理,值得临床推荐。

猜你喜欢

均分性心理肝移植
心理护理对肿瘤介入治疗患者生存质量及负性心理状态的影响
让活体肝移植研究走上世界前沿
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柔性喂丝机均分盘CFD分析和优化设计
面积均分线的推广
初中生性敏感问题及对策研究
单簧管基础练习新探
在校大学生恋爱心理与性心理调查分析——以西藏大学为例
1例肝移植术后肝功能异常患者的药学监护
《肝移植》(第2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