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效果分析

2020-04-25贾小荣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脑血管下肢血栓

贾小荣

(陕西省人民医院,陕西 西安 710038)

患者接受脑血管介入治疗后,下肢容易发生静脉血栓,严重时危及生命,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何构建优质护理模式,并给予患者良好的护理服务,预防这种并发症的出现,需要医务人员主动进行问题有效解决办法的总结。在本次研究中主要观察了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实验报告总结如下:

1 资料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我院选择脑血管介入治疗的100例患者,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保证每组各有50例。其中,对照组男患者32例,女患者18例,患者年龄区间为59~67岁,平均的年龄为(63.88±2.39)岁;研究组男患者35例,女患者15例,患者年龄区间为62-80岁,平均的年龄为(69.17±3.56)岁。(1)纳入标准:全部患者均符合“脑血管介入治疗”的基本条件[1],统一签署过知情同意书,为自愿加入研究活动。两组患者其他方面的临床资料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说实验结果有可比性。(2)排除标准:排除恶性肿瘤者、精神疾病者、药物过敏者、语言功能障碍者,排除家属极度不配合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

1.2.1 向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服务,管理的内容包括

根据医嘱指导用药,同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做好卫生清洁、各项检查、病房巡护工作;和家属介绍基本情况、常见并发症、护理注意事项后,认真填写护理记录等。

1.2.2 向研究组患者提供预防性护理服务,主要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添加:

(1)要在术前评估患者下肢静脉血栓有无形成的风险,术后加强病房巡护,经常查看患者下肢是否有变色情况、肿胀情况等。术后八小时建议患者进食一些含有纤维素的食物。调整静脉输液的频率,询问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如果有,及时通知医生查看,避免严重情况出现。

(2)叮嘱患者平卧休息,并且给予患者专业按摩,促进他们下肢血液循环。与家属详细交代护理注意事项,给出健康的饮食建议,嘱咐家属关心患者,以便消除患者焦虑、不安、恐惧等负性情绪。

(3)根据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为他们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建议他们早期参与脚踝部活动,从而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更好的避免血栓形成。家属也可参加,发挥监督作用。出院以后进行随访,指导患者重视其他并发症的有效预防。

1.3 效果观察

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另以问卷调查的方式统计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实验过程中采用SPSS 22.0处理临床数据,分析各类信息,计数资料以x2检验,p<0.05表示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分析

(1)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护理质量的比较,可见下表: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对照组 50 19(37.91%) 18(36.25%) 13(25.84%) 37(74.16%)研究组 50 37(73.36%) 11(22.48%) 2(4.16%) 48(95.84%)x2 4.1128 5.0114 3.6255 3.0037 P<0.05 <0.05 <0.05 <0.05

(2)脑血管介入术后,研究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1例,发生率为(2.39%);而对照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却有5例,发生率为(10.22%)。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下肢静脉血栓属于外科疾病的常见并发症反应,形成原因十分复杂,预防管理非常关键。加入优质护理理念,构建全新的临床护理模式,针对性预防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康复信心的增强来说是有积极影响的[2]。预防性护理更具推广的价值,代替常规护理方式,促进科室工作的有序推进。

综上所述,我们要将更多精力放在预防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中,赢得家属认可,构建起和谐的医患关系。

猜你喜欢

脑血管下肢血栓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腰交感神经节射频治疗糖尿病下肢病变的研究进展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