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压氧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病人的效果

2020-04-25薛卫秀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高压氧急性期脑组织

薛卫秀

(青岛市西海岸新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山东 青岛 266400)

脑梗死是各种脑血管病导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而迅速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类临床综合征,临床发病率高,致残率高,严重时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脑梗死常见于老年人,近年来发病趋势年轻化,恢复差,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家庭负担。脑梗死通常静止状态下发生,患者临床表现多为偏瘫、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头晕、头痛等。根据相关研究表明,脑梗死发病率占整个脑血管疾病中的70%[2]。本次研究针对高压氧治疗急性期脑梗死进行了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均是我院在2018年5月~2019年4月期间68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选取NIHSS评分(8~13分)范围的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成随机两组。其中观察组中男19人,女15人,年龄36岁~74岁,中位年龄(54.12±1.06)岁,对照组中男20人,女14人,年龄35岁~75岁,中位年龄(54.21±1.11)岁,以上数据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其中包括脑神经细胞活化剂、降血压、抗血小板聚集、血管扩张剂等药物。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高压氧治疗,在压力稳定的情况下持续30分钟,每天一次,一共治疗30天。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作为观察指标。治疗效果为三种,第一种为显效,主要为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好转NIHSS评分下降(3~4分)。第二种为有效,主要为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好转NIHSS评分下降(1~2分)。第三种为无效,主要为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好转NIHSS评分无变化或升高。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 17.0软件检测数据,所有数据应用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并且计算相应的x2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效果和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见表1。

2.2 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的头痛、头晕、四肢无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2%,低于对照组,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34,n(%)]

表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34)

3 讨 论

在进行高压氧治疗急性期脑梗死,主要通过进一步提高氧的弥散距离和弥散量,对患者脑组织进行增压,可以提高脑组织内血氧以及氧气储存含量,保护线粒体功能,减少脑组织缺血缺氧的现象发生[3]。高压氧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活性,加强清除氧自由基和抗氧化的能力,有效控制缺血再灌注损伤。由此可见利用高压氧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且P<0.05.观察组发生1例头痛、1例头晕、1例四肢无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2%,对照组发生3例头痛、3例头晕、3例四肢无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1%,可以看出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P<0.05.

总的来说,高压氧配合常规药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明显,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猜你喜欢

高压氧急性期脑组织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伴皮肤破溃难愈一例的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小脑组织压片快速制作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芒果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组织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
高压氧治疗各期糖尿病足间歇性跛行的疗效观察
山楂叶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2,4-二氯苯氧乙酸对子代大鼠发育及脑组织的氧化损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