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生素骨水泥联合Ilizarov技术 在长骨感染性骨缺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20-04-25李冬飞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长骨骨性感染性

李冬飞

(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山西 临汾 041000)

长骨开放性骨折极易导致骨缺损与感染现象共同发生,在骨科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困难性,临床主要通过抗感染和修复重建肢体完成治疗。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Ilizarov技术通过牵拉成骨,可使病灶切除部位遗留的骨缺损部位得以填充,增加肢体长度,降低感染的可能,通过联合抗生素骨水泥可释放高浓度的抗生素,对细菌可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降低感染的发生。抗生素骨水泥在应用过程中可对与缺损骨周围形成生物膜进行诱导,对骨的再生可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本文主要探究抗生素骨水泥联合Ilizarov技术在长骨感染性骨缺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的开始和结束时间控制为2018年1月~2019年1月,研究对象为78例长骨感染性骨缺损患者,两组患者的分组依据为奇偶分组法,实验组患者采用抗生素骨水泥联合Ilizarov技术,对照组患者仅采用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为20例,女性患者为19例,患者的年龄为18-72岁,平均年龄为(45.28±2.16)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为21例,女性患者为18例,患者的年龄为19-73岁,平均年龄为(46.85±2.31)岁,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采用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抗生素骨水泥联合Ilizarov技术治:一期治疗,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对病灶部位进行预判,将亚甲蓝经术中硬膜外导管缓慢推入患者体内,将染色的软组织进行清除,随腔内感染需要使用比原定稍大的扩髓器进行手动扩髓,应使用双氧水,无菌生理盐水,碘伏进行冲洗,在按压冲洗下进行反复冲洗,留部分组织做微生物培养。根据患者的受伤情况,安装可延长外固定架,多应用于股骨远端以及颈骨端。根据患者的耐药菌株试验分析结果使用敏感度较高的抗生素药物制成的水泥,并将其长链状放置于亚甲蓝的染色的区域周围。二期治疗,二期治疗开始于清创治疗6-8周后,并且经检查无感染现象,将骨水泥取出,注意动作轻柔,以免对周围组织造成影响。截骨部位做2-3厘米的纵行切口,加压固定截骨端。术后7~10天开始延长,长度每天约为1mm,两周后进行影像学复查。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性结果和功能性结果。骨性结果和功能性结果根据采用伊里扎洛夫方法研究与应用学会评价标准进行判断,骨性结果判断依据为骨折愈合、感染、畸形和肢体长度进行判断,功能性结果根据日常活动、跛行、僵硬的关节进行判断,判断指标为优、良、差判断。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计算,用率(%)表示骨性结果和功能性结果,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骨性结果对比

实验组患者骨性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骨性结果对比[n(%)]

2.2 功能性结果

实验组患者中,功能性优的为18例,良20例,差1例,功能性优良率为97.44%,对照组患者中,功能性优的为12例,良19例,差8例,功能性优良率为79.48%,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3030,P=0.0120)。

3 讨 论

感染性骨缺损治疗过程中清创是基础。如果未进行有效的清创处理,骨生长过程中极易发生感染、病灶内的组织出现坏死等现象。抗生素骨水泥联合Ilizarov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外固定装置能够根据骨组织再生的张力,使其得到牵拉,对骨再生起到刺激作用,使骨再生和重建工作得以完成,尤其应用于软组织缺损较大时优势极为明显[1]。抗生素骨水泥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可减少死腔的发生,骨缺损病灶由于血液循环较差,坏死组织和内植物表面极易形成生物膜,而抗生素难以达到有效的灭菌效果,彻底清创后使局部环境得以改善,在植入含有敏感性较高的抗生素骨水泥时,可使局部达到较高浓度的抗生素,进而达到杀菌的效果,同时可对生物膜的形成起到抑制作用,利于骨后期重建。

综上所述,抗生素骨水泥联合Ilizarov技术在长骨感染性骨缺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长骨骨性感染性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9例布鲁氏菌病并发感染性主动脉瘤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思考心电图之177》
PRP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肩盂骨性Bankart损伤骨缺损测量研究进展
关节镜下治疗肘关节骨性关节炎伴僵硬短期疗效观察
锁定钢板内固定对长骨骨不连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骨外科手术中长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研究
引产胎儿长骨的宫内外测量研究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