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年轻干部教育培训调查分析研究

2020-04-25马倩影

关键词:年轻干部干部培训

马倩影

(河北农业大学 组织部,河北 保定 071001)

习近平在2019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一件大事,关乎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福祉,是百年大计。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干部培训的新精神和新思想,增强高校年轻干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升年轻干部的素质,笔者对近年来参加培训的年轻干部进行了跟踪回访,组织召开了培训针对性专题座谈,收集学员对培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培训需求调查问卷,以期发现年轻干部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找出阻碍发展的根源,创新教育培训模式,从而为提高高校年轻干部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实证依据和数据支撑。

一、问卷设计与调查内容

本研究借鉴顾客满意测量理论和模型,构建高校年轻干部培训需求理论模型。依据理论模型和《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以及河北省《2018—2022年全省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研发调查问卷。调查问卷主要围绕高校年轻干部个人情况、培训内容、方式、实施安排以及年轻干部对教育培训的需求等维度展开,能比较客观地反应年轻干部培训需求状况,调研内容丰富具体,有针对性和代表性。主要面向河北省高校年轻干部,共发放调查问卷330份,回收301份,均为有效问卷,调研对象通过无记名填写反馈,有效率100%。

同时,笔者对参加培训的高校年轻干部进行了近三年的跟踪回访调研,主要通过个别访谈和座谈等方式,围绕年轻干部参加培训感受、培训规划设计、组织实施管理、训后跟踪效果等内容展开,面对面了解年轻干部的内心需求、主观愿望,对调研结果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研对象的区别性和代表性

调研主要面向分布在不同岗位的河北省高校年轻管理干部(见表1),其中党务工作者占15.95%,行政管理干部占37.54%,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占33.89%,其余为学科科研干部和教学管理干部。笔者跟随课题组成员,对十余所高校年轻管理干部组成情况进行了调研、访谈。在访谈中了解各高校年轻干部组成比例,对比调研数据结果,相似度达到了85%~90%,可见调研对象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表1 调查对象

(二)年轻干部个人情况与培训需求相关分析

据调查,年轻干部认为培训对于提高工作技能、促进个人发展有非常大帮助和较大帮助的占67.1%,有点帮助的占31.6%。结合工作实际,接受调查者在回答“工作中存在的客观障碍和主观障碍是什么?”时,67.77%的人选择缺少匹配资源,56.15%的人选择没有职业规划和发展前景,50.17%的人选择缺少有针对性的管理或技能培训,25.39%的人选择工作技能滞后于岗位发展的需求(见表2)。参加调研的年轻干部在回答“自己在工作中哪些方面存在不足”问题时,52.82%的人选择了写作能力,46.18%的人选择了职业规划,45.51%的人选择了释放压力和维持情绪,选择“管理技能”和”业务、技术水平”的总计43.52%,选择“工作理念思路”的占31.89%(见表3)。

从结果得出,大部分年轻干部对个人情况有较清晰认知,比如写作能力待提高、专业技术能力欠缺,工作思路打不开,缺乏岗位发展需求的工作技能培训,特别是缺少对个人前景的规划,需要增强工作调试能力,希望学校配备相应的资源助力成长,希望得到量身定做的培训,亟需得到更有针对性的培训。因此,进一步针对年轻干部进行指导和培训非常有必要,围绕干部需求开展培训才能真正吸引人。

表2 工作中存在的主客观障碍

表3 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三)培训内容需求的相关分析

关于培训内容需求的调查,问卷归纳总结了10项基本培训内容。总计91.73%的人选择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读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与中国社会热点难点分析,54.49%的人选择了中国传统文化与政治智慧,51.15%的人选择了新媒体、互联网+创新发展,53.82%的人选择了现代高校管理与改革,49.17%的人选择了情绪管理与压力调适。其中办公软件、英语应用、行政礼仪、公文写作等岗位业务能力和习近平新思想与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等培训内容位居需求榜首,表明年轻干部充分认识到,要以中共中央政策理论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自觉用最新时政理论武装自己,增强岗位业务能力,提升专业素养,才能克服本领恐慌,紧跟时代发展要求。

表4 培训内容评价分析

(四)培训方式与培训需求的相关分析

将培训方式维度“六大”模块(见表5)进行评价分析,其中最受欢迎的培训方式,除了传统的邀请讲师集中授课外,到校外多学习一些其他高校的先进方法和经验成为众望所归,占到了89.7%,选择“线上视频,随时随地学习”的也达到了52.16%。上述结论与回访当中获得的信息高度一致。回访中很多学员认为,现行的工作体制和学习制度限制了个人更好更快地提高,年轻干部需要更高更远的视野,特别渴望外出学习的机会和更加灵活的培训方式。

究其根源,高校传统干部教育培训,以高校或专门教育培训机构为主,主要以集中授课、会场培训为主要形式,高校传统培训手段、方式方法已经过于陈旧,特别是传统专题辅导受到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新技术、新方式创新引进不足,网上在线学习、情景教学等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的方式还没有普及,无法满足多元化的要求。

表5 培训方式评价分析

(五)培训具体实施与培训效果实证分析

在对培训安排的调研中,大多数年轻干部提出培训时间安排应更合理,占到了78.05%,培训应更加精准占到了72.09%,培训内容应加强实用程度占到了46.84%,培训形式应多样化占到了41.53%(见表6)。在“您对培训还有什么更好的建议?”的回答中,精准培训,细化分组,进行深入系统培训,开展网络培训,走出去、引进来,合理安排培训时间的呼声最高。在回访中,发现很多年轻干部认为培训往往占用大量时间和精力,无法兼顾培训和日常工作。这表明学员对培训层次、内容等有了更高的要求。培训工学矛盾问题突出,效果受到影响。

究其根源,当前高校对年轻干部教育培训大多数是高校自主确定、自行组织,现有师资力量与培训内容不匹配,部分授课内容脱离学员思想动态、知识系统和工作岗位的需求。导致大部分年轻干部对高水平、高层次的专家授课更加渴望,对新知识、新技术培训更加向往,对社会热点、难点更加关注,对培训层次和学习内容有更高的要求。高校年轻干部分布在高校党政管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科研以及后勤服务等各条战线上,肩负着学校各项工作的承上启下、上传下达、协调管理的职责,承担繁重的工作任务。还有部分年轻干部对教育培训工作存在消极应付情绪,认为工作、业务是实的,学习培训是虚的,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敷衍了事,对干部培训认识不够,缺乏培训热情,思想不端正。

表6 现有培训安排需改进地方

三、新时期高校加强年轻干部培训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架构

高校党委要充分重视干部培训工作,将年轻干部教育培训纳入党建工作整体部署和工作规划,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可以成立年轻干部教育培训领导小组,由部分职能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的领导同志组成,领导小组成员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推动年轻干部培训工作。组织部门要牵头抓总,履行主管职能,加强整体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制定较为完备的培训方案;党校要严格管理,建立健全教学管理、督导督学、考核评价、激励约束等机制,完善培训评估体系,将干部“学习”与“干事”两个部分相互贯通,实现学以致用、学用相长;建立相关培训工作档案,并作为年轻干部今后提拔重用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相关职能部门要各负其责、分工配合,形成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合力。并将干部教育培训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加大经费保障力度,解决后顾之忧,保障组织需要。

(二)注重按需施教,树立科学培训理念

牢固树立按需培训理念,突出组织需求和岗位需求,坚持问题引导,强化需求调研,把需求调研贯穿训前、训中、训后全过程。在制定培训方案和具体计划之前,要充分尊重干部培训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的需求,以“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为原则,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交流等方式,从社会发展、组织需要、履职能力、自身成长等多角度出发,了解干部真正需要什么,什么能够对其成长更加有利,避免“一刀切、一锅煮”,做到学习有针对性、培训有实用性。比如,对全体年轻干部根据岗位进行分类,实行“统分结合、分类进行”的原则,对于通识课程要设置为公共课,面向全体授课,主要包括党性教育、政治理论教育、办公技巧、公文写作等共性内容,主要由学校组织部门组织实施,实行统一管理;专业培训结合年轻干部工作岗位内容,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主要由相关部门组织实施,进一步提升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专业精神。

(三)推进培训精准化,增强教育培训效果

以干部需求为出发点,积极实施精准化培训,提高培训质量,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内容精准化,遵循干部成长规律,根据年轻干部岗位性质、干部需求设计有针对性的内容,变“统一尺码”为“量体裁衣”。例如对行政管理干部,以岗位职责为根本,切实增强组织管理和科学决策能力;对于党务管理干部,要以党性教育为主,加强党务业务知识培训,提高政治敏锐性。二是方式精准化,探索现代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把课堂讲授、交流研讨、教学实践有机结合。针对政治理论性强的内容,适当采用讲授式、课题研究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针对业务性、实践性强的内容,适当采用现场体验、案例分享、教学实践等方式;涉及带有情景性的内容,适当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情景模拟法结合的教学方法;还可以举办有针对性的比赛,例如由教育部思政司主办、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承办的“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通过比赛,使辅导员队伍更加专业化、职业化,起到了良好的以赛促训的目的。三是师资精准化。将在不同领域有研究特长的讲师、专家学者、先进典型人物,分类建立师资库,按照不同班次需求相应选取。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引进优质师资力量,建立与知名高校、国家干部培训学校、社会培训机构等单位的合作,如当前很多高校与延安、井冈山干部学院等知名教育培训基地合作,利用寒暑假对年轻干部进行集中培训,收到良好效果。

(四)合理培训安排,着力解决“工学矛盾”

高校年轻干部承担着较为繁重的工作任务,基本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如果全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难以保证出勤率,应探索创新多种培训方式,共同解决“工学矛盾”。一是考虑个体差异,开设专题培训班、研讨班、进修班等多种形式的班次,设置长期、中期、短期3种学制,通过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灵活运用各种形式,整体协调工作和学习安排,尽量满足年轻干部对教育培训的多元化需求。二是分期、分主题开展培训,学校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适当固定每期培训的时间段,各单位可以根据计划,适当调整参训人员的工作安排,分批选送培训对象,做到脱产参加培训,保证培训质量。三是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整合线上资源进行线上学习,与传统课堂授课相结合进行。如高校可以引入“慕课”理念,充分借助慕课的东风,充分吸取网上大量的在线课程,共享优质培训资源;还可以充分借助“学习强国”学习平台,通过发布学习专题任务、答题比赛等进行“点对点”培训;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实现线上线下培训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进一步保证培训效果。

总之,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后备力量和希望所在,加强对年轻干部的教育培训,是一项既重要又复杂的工作。高校党委要从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年轻干部培训,从培训需求入手,推进精准化培训,改进年轻干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不断创新培训模式,优化培训质量,确保教育培训工作取得切切实实的效果,为高校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年轻干部队伍打好基础。

猜你喜欢

年轻干部干部培训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年轻干部面对“三重门”
年轻干部要过“一道坎”
年轻干部要做到“五个过硬”
参加座谈会的新任职年轻干部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