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锦66 井区盒2 段气水分布规律及开发对策研究

2020-04-25王立新王东辉曹绍贺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20年1期
关键词:气水气层水层

王立新,王东辉,曹绍贺

(1.中国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河南郑州 450006;2.中国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南郑州 450006)

东胜气田锦66 井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盟隆起北部,杭锦旗断阶带北东段,泊尔江海子断层西南处[1]。整体为一向西南倾斜的单斜构造,受古地形及后期燕山构造运动的影响,挤压褶皱背斜构造较为发育[2]。该区在晚古生代发育了一套内陆碎屑岩沉积体系,沉积相展布及演化受构造作用及古地貌所控制。目的层段为二叠系下石盒子组,为一套由北而南的冲积平原辫状河沉积,厚度130 m 左右。按照其旋回性可分为盒1 段、盒2 段、盒3 段。下石盒子早期(盒1 段沉积期)是辫状河沉积作用鼎盛时期,砂砾岩、含砾粗砂岩厚度大,分布范围广;中晚期(盒2 段、盒3 段沉积期),基本继承了早期的沉积面貌,但河流规模缩小、地层厚度逐步减小,主河道由北向南延伸,为辫状河河道充填沉积。

锦66 井区属于低孔、低渗、低丰度的岩性构造气藏,岩性以中粗粒长石岩屑砂岩,中粗粒岩屑砂岩为主,岩性较致密,颗粒分选好-中等,次棱状,岩石为颗粒支撑,薄膜、孔隙式胶结。储集空间类型以粒间余孔、粒间及粒内溶孔为主,少量晶间孔,平均孔隙度11.49%, 平均渗透率2.72×10-3μm2。储层连通性差,具有较强的储层非均质性[3]。气田开发以盒2 段水平井为主要的投产方式,测试和生产中部分井产水量较大,亟需在气水识别的基础上,明确地层水的来源,确定气水分布规律,从而为合适的开发技术对策的制定奠定基础。

1 气层解释标准确定

锦66 井区有效储层在连片的砂体中多呈孤立状分布,岩性主要为中粗砂岩,储层以长石岩屑砂岩、岩屑砂岩为主,石英含量越高,储层物性越好;岩屑含量越高,物性越差;成份成熟度越低,物性越差。储层非均质性强,储层内的电性特征相似,物性差异较小[4],但产出流体的性质差异较大,复杂的储层特征增加了气水识别的难度[5]。同样的沉积相类型,产能测试结果却差异明显,部分低电阻率储层有一定的工业气流产出,而部分高电阻率的储层却产水或者气水同产。整体来看,本区开发井在试气和生产中出现了产气量差异大、气水同产及高产水等情况,测试和生产的差异性,给测井识别气层、气水层及水层带来难度。根据试气井的分布情况,以直井单层试气结果为基础,分别核实压裂液返排率、地层水氯根含量及井温测井等数据,确保压裂没有穿层的情况下,优选6 口井78 个数据点进行气水层电性标准分析。按照试气和试采成果的测试段电性特征、产水量大小,同时参考储层段的孔隙度、渗透率、含气饱和度等物性下限门槛,考虑到对气层实现定性、半定量的评价以及本区单井数据的特点,利用经验图版法分别建立深感应-声波时差、深感应-补充中子、密度-补偿中子、自然伽马-声波时差等交会电性图版[6],进而确定该区目的层流体储层测井参数下限标准,识别结果可分为五种类型:气层、气水层、含气水层、水层、致密砂岩。

从图1 和表1 可以看出,盒2 段储层自然伽马值普遍小于75.0 API,声波时差大于225.0 μs/m。气层自然伽马值多小于60.0 API,结合粒度分析数据和岩心观察成果可知,低自然伽马储层岩性以含砾粗砂岩、中砂岩为主,粒度普遍较粗,分选好、泥质含量低,为辫状河心滩沉积。气层的声波时差普遍大于230.0 μs/m,说明物性对天然气富集影响明显。从深感应电阻率(ILD)与声波时差的交会图可以看出,气层的电阻率与声波时差存在三段式的对应关系:当声波时差小于250.0 μs/m 时,气层的深感应电阻率大于18.0 Ω·m;当声波时差大于280.0 μs/m 时,气层的深感应电阻率下限门槛降至8.0 Ω·m;当声波时差为250.0~280.0 μs/m 时,深感应电阻率与声波时差公式为ILD=-0.35AC+106。整体来看,气层为低阻气藏,具有低密度、低中子的电性特征,密度值小于2.52 g/cm3,补偿中子小于15.0%,电阻率和声波时差相关性越强,则物性越好,气层电阻率越低。

图1 深感应与声波时差交会分析

2 气水分布规律

2.1 气水关系复杂,无统一气水界面

利用建立的气水层的电性识别标准应用于已钻井,对目的层进行气水层识别。图2 为垂直物源的东西向气藏剖面,构造自西向东逐渐抬升,纵向上盒2 段储层之间的泥岩具有很强的分隔性,从而容易划分为相互独立的盒2-1 亚段(小层)、盒2-2 亚段(小层),同时小层内部存在的泥岩隔夹层造成薄砂体分布非均质更强。锦46 井位于构造低部位,盒2-1 亚段可分为两套砂体,下面为致密干层,上面为水层,盒2-2 亚段发育的单套砂体主要赋存的流体为水,而其上的盒3 段则含气饱和度有所增加,通过电性标准可识别为含气水层。相对于锦46 井,构造稍高的导眼井J66P1S 盒2-1 亚段单套砂体平均声波时差250.5 μs/m,天然气充注饱满,为典型的气层,而盒2-2 亚段虽然砂体相对发育,但物性相对稍差,平均声波时差为234.0 μ s/m,储层为气水同层。东部相对构造更高的导眼井J66P8H,目的层盒2 段纵向上发育四套砂体,其中,盒2-1 亚段底部发育两套较薄的砂体,含气性较差,表现为气水同层和干层,而盒2-2 亚段则发育两套气层,总厚度达12 m,底部储层电性特征为自然电位负异常,声波时差高达270.0 μs/m,平均电阻率为32.0 Ω·m,对应的目的层为盒2-2 亚段J66P8H水平井自然测试,其无阻流量达11.93×103m3/d。总的来看,本区为辫状河沉积,砂体纵横向变化较快,加上后期的成岩作用,部分砂体为致密干层,形成既有“孤立”砂体的气层、也有“孤立”砂体的“透镜体”水层,气层、水层无区域性地连续分布,气水界面不统一[7]。物性较好的储层,气层相对发育,相同的构造条件下,物性控制气藏富集,相同的物性条件下,局部构造更有利于天然气的富集。

表1 盒2 段气水层识别电性参数

2.2 气水平面分布特征

锦66 井区盒2 段、盒3 段沉积期,随着构造活动的减弱及古气候的变化,物源供给不断减少,辫状河的心滩表现出较强的游荡性,横向上摆动较快,但总体上遵随河流流向,主河道附近砂体叠置程度高、厚度大、物性好、含气有利,若位于构造高部位,则是良好的气层。本区的砂体发育、含气性较好的区域,地震反射强度越大,砂体越薄;含气性越差,反射强度越小。根据已有的高产井分布,认为高产储层在地震常规剖面上,为短轴强反射特征,在地震反射强度属性平面上表现为亮条带,同时AVO 截距属性也能够在平面上识别更为清晰的含气砂体的分布。结合对目的层砂体识别较好的地震属性,纵向参考识别的气水成果,勾绘了盒2 段气水分布图(图3),可以看出,气水在平面上分布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南北向砂体分布与河流流向一致,连续性较好;而河道边缘砂体发育程度明显变差,砂体变薄且分布零散,物性稍差,在气源不足或充注强度不够的情况下,多为干层、气水层或水层。而河道主体部位,高能河道的心滩,因为水动力较强,淘洗作用明显,容易形成泥质含量低、物性好的中粗砂岩,易发育纯气层。结合盒2 段顶部构造等特征,认为气水层平面分布复杂,多以土豆状叠合呈条带状分布,但在有利储层保证的情况下,天然气在鼻隆、斜坡相对构造高部位富集,而水层、气水层则位于鼻凹等相对构造低部位。

2.3 地层水来源及成因分析

化验分析结果表明,盒2 段地层水水型为氯化钙型,单砂体内的纯水层、气水同层的地层水氯根含量差异较大,从12 376 mg/L 到47 500 mg/L 不等,但仍然认为,主力盒2 段气藏是封闭系统气藏,地层水主要为层内水。根据储层分布、产水量及氯根含量,地层水分为孤立透镜体水、边底水及弱分异的气水混层。

孤立水层是指呈透镜体状或薄层状、与相邻气层或水层不连通的水层,包括致密透镜体水和物性较好的透镜体水。致密透镜体受成岩或沉积作用的影响,主要位于河漫滩或河道侧翼部位,多为“泥包砂”的岩性组合,具有岩性细、渗透率低、侧向延伸远、储层厚度小且被周围泥岩封闭的特征,成藏期未完成气水置换而形成孤立水层,储层电阻率值相对纯水层的电阻率高,产水量一般与水层厚度有关。由于孤立透镜体水体积有限,初期日产水量不大,有一定的延续时间,但后期会下降,如锦68 井附近的孤立水层。物性好的孤立透镜体水,多为岩性粗、渗透性好的心滩,单套砂体侧向延伸范围小,孤立的含水砂体被非渗透层段遮挡, 致使在成藏过程中天然气不能驱替这部分砂层中的原始地层水, 形成高含水饱和度的孤立水体。 边底水位于厚层砂体的低洼部位,天然气通过浮力向上运移过程中,难以对低洼部位进行充注,砂体中残留地层水,含气显示差,在同一砂层内部,构造相对低部位是地层水的富集区。若构造位置较低,则表现为相对整装的水层,图3 可见锦81 井构造低部位水层。边底水多具有气测显示好,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值高的特点,既可发育在砂体不连续的主河道边部,也可发育在连续储层内部的构造低部位,矿化度一般较高,高于本区平均值。

图3 盒2 段气水分布

弱分异气水混层的储层内部物性因为沉积相变,物性表现为从好到差或者从差到好,同时成岩作用对储层也有一定的影响。成藏动力较弱的圈闭中,这类储层不能完全完成气水置换,形成含气水层,如果厚度大、物性好,成藏后形成的气柱浮力大于储层毛细管阻力,则推动天然气向储层顶部运移,导致气水呈弱分异状态。此储层有一定的产气能力,多为气水同出,图3 中的锦42 井其测试成果为日产气2 560.00 m3,日产水3.10 m3。

3 气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3.1 优势河流相的影响

盒2 段为冲积平原-辫状河沉积,物性好的砂体分布于心滩主体及河道充填的粗砂岩或含砾粗砂岩中。心滩沉积水动力强、颗粒粗、分选好,砂体物性好,往往发育较高孔渗的储层;而往边缘地带,随着水动力的减弱,沉积物颗粒变细,分选性变差,孔渗随之变小。同等生烃强度条件下,排驱压力小的高渗储层被优先充注形成纯气层,而物性差的储层原始地层水难以被完全驱替,则含水饱和度较高,为水层或气水同层,试气产能较低。在物性差异较大的复合砂体内部,气层与气水层往往相邻发育,成藏后期,天然气的赋存延缓了成岩作用,并较好地保持了储层的物性,而相对富含水的砂岩则进一步成岩致密化,从而导致其储层物性比气藏区储层物性差。

3.2 构造部位对天然气富集的影响

在相同的储层物性条件下,构造高则天然气容易富集。图2 气藏剖面图中,气层主要分布在构造高部位,尤其是鼻状隆起或背斜所在构造高处与优质储层叠合的区域。天然气富集现象主要与侧向封堵和局部构造高点有关,大多富水区位于构造较低部位或斜坡无岩性遮挡区,富气区则位于上倾岩性遮挡、鼻状构造和局部高点区。本区天然气从南部运移而来,受储层物性的影响,天然气优先富集于物性好、构造高的储层中,而物性较差的储层或者构造低部位则含气饱和度相对较低。

3.3 砂体叠置程度及成岩作用的影响

储层在经历了沉积、成岩等系列作用后,在纵向上和横向上形成不同程度的非均质性。辫状河道为叠加河道,层内夹层相对较发育,主要为泥质夹层和致密砂岩夹层两类,夹层直接影响了砂体的垂直渗透率和水平渗透率的比值,将气层细分为几个小段,对气水运动规律起很大的作用。厚层砂体纵向上由于物性的变化而形成致密-有效砂岩的叠置组合,有效砂体尽管物性好,但被低渗致密砂质夹层隔开,没有通道连通而天然气无法进入,多富集地层水。均质性好的储层天然气充注起始压力低,运移阻力小,气驱替水比较容易,而非均质性强的储层天然气充注起始压力高,运移阻力大,天然气难进入,易形成差气层、气水同层、水层甚至干层。受砂体展布方向、微相侧向变化、物性变化及气体聚集过程影响,研究区形成众多平面上呈透镜体状、多个局部边(底)水沿河道分布、全区基本上没有统一的气水界面的气藏(图3)。

3.4 成藏作用对天然气富集的影响

早侏罗世的燕山运动使研究区东北部抬升,形成向南西倾斜的斜坡,由于泊尔江海子断裂发生了逆冲,断裂以北地区山西组、部分下石盒子组直接覆盖到元古界及太古界结晶基底之上,不整合面可作为南部形成的天然气向北运移的主通道。同时物性和连续性都较好的盒1 段砂体起到了很好的输导作用,正好对应于天然气的第一次生气高峰,在压力和浓度差的作用下,首先运移到砂体,经断裂或不整合面向北、北东方向运移,同时盒2 段、盒 3段裂缝及小断裂发育,从而大大改善输导体系,最终天然气从盒1 段的砂体通道向上运移进入盒 2 段、盒3 段聚集成藏,从而形成成藏地质特征相似的岩性构造圈闭群。

4 开发技术对策

锦66 井区主力目的层为盒2 段,合适的开发井型是水平井。气藏为辫状河沉积的岩性构造气藏,储层非均质性强、气水分布复杂。只有做好沉积特征研究、三维储层预测技术攻关及精细小层构造刻画等工作,充分考虑部署水平井的空间轨迹与气层分布匹配程度,才能提高钻井成功率,若一方面工作缺失,则可能造成水平段钻遇非气层。图4 可知,JPH-12 井水平段前300 m 钻遇全烃显示平均达10 %,而后600 m 则全烃显示较差,结合构造分析,认为水平段是从构造高部位向构造低部位钻进,后面600 m 首先钻遇泥岩夹层后逐渐进入气水同层区。

图4 JPH-12 井实钻轨迹

水平井完钻后,为了最大程度地动用水平段空间的储量,需要考虑钻遇岩性分布、全烃显示、测井解释成果、水平段轨迹空间变化及所处气水层的空间特征。忽视以上因素而单纯的压裂建产,会出现测试产液量大,而无法投产的难题。图4 中JPH-12 井压裂段数为8 段,共加砂132 m3,压裂液返排率达到125.6%后,日产气3.98×104m3,日产水83.25 m3,此井产液量大、投产成本高,无法正常进入集气站。经电性识别标准分析可知,水平段后600 m 实钻为气水同层,因为认识的不充分,压裂沟通了水层,直接造成产液量大。结合盒2 段的气水分布规律,认为适合锦66 井区水平井的储层投产方式主要包括两种:压裂改造投产和自然投产。其中,压裂改造投产适合气层厚度大或隔层厚度大的水平井,以预置管柱及套管完井方式,能够充分解放水平段产能的水平段,达到高产目的;自然投产适合物性好或水平段前半段钻遇较好气层、后面钻遇气水层或水层的水平井,以筛管完井或裸眼完井,充分利用储层物性好、泄气容易的特点,同时利用酸洗达到自然建产。

5 结论与建议

(1)利用建立的电性识别标准对锦66 井区气水层进行重新识别,认为盒2段为岩性构造气藏,气层、水层分布不连续,气水界面不统一;盒2 段气藏是封闭系统气藏,其地层水主要为层内水,地层水类型可分为孤立透镜体水、边底水及弱分异的气水混层。

(2)通过主控因素的分析认为,优势河流相整体控制气水层的分布,构造部位控制天然气的富集,砂体叠置程度及成岩作用加大了气水分布的空间差异性,成藏控制因素对盒2 段地质特征相似的岩性构造圈闭群的天然气富集影响明显。

(3)适合本区开发的主要井型为水平井,合适的完井方式和储层改造需要综合考虑所钻遇地层的岩性分布、全烃显示、测井解释成果、水平段轨迹空间变化及所处气水层的空间特征。结合盒2 段的气水分布规律,认为适合锦66 井区水平井的储层投产方式包括两种:压裂改造投产和自然投产。

猜你喜欢

气水气层水层
气水喷雾降尘系统参数优化及应用研究
马唐种子萌发及幼苗建成对不同环境因子的响应
水平管外降膜蒸发气水对流过程换热量数值模拟分析
储量估算中有关气层孔隙度的研究
长江口邻近水域仔稚鱼分层群聚特征分析
一种气层识别方法在苏里格致密砂岩储层流体识别中的应用
一种评价页岩气水平井气层产气性的方法
杏树岗地区黑帝庙浅气层地质规律研究
巴拉素煤矿井筒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高凝油油藏气水交替驱提高采收率参数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