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代楷模

2020-04-24王学华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淡泊明志观后感楷模

王学华

时代楷模就是在某个特定的社会历史时期内,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巨大而深远影响的,值得人们学习、尊敬、传颂的人物。这里的时代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概念,更多的是指能影响人的意识和行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客观环境。发挥好时代楷模的引领作用,是培育文明新风的时代要求,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抓住热点人物和热点事件,关注社会和时代,让考生把握时代脉搏,寻找精神皈依,是近年来高考作文的命题导向。

关于时代楷模的话题,历年高考作文都有所涉及。如在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作文题“当代风采人物评选”中就有体现,2016年高考全国卷Ⅲ作文题“小羽的创业故事”延续了这一主题,2017年北京卷的微写作“为某个人物设计一尊雕像”也涉及到了时代楷模,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也隐含了“时代楷模”的内涵,2019年高考全国卷Ⅱ作文题中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也包含了时代楷模的元素。向时代楷模学习,弘扬社会正能量,定会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热点,广大考生应该予以关注。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2019年9月29日上午10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有8人获得“共和国勋章”,28人获得国家荣誉称号。这些人物里,有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空白,为氢弹突破作出卓越贡献,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于敏;有积极维护新中国妇女劳动权利,倡导并推动“男女同工同酬”写入宪法的人大代表申纪兰;有先后参加解放战争、湘西剿匪、抗美援朝战争、对越自卫反击战等战役战斗的老革命军人、老战斗英雄李延年;有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研究、应用与推广,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贡献的袁隆平;有60多年致力于中医药研究实战,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究发现了青蒿素,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人类健康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屠呦呦……这些人物都是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假设你收看了此次颁授仪式,请写一篇收看电视直播后的观后感。

②你觉得21世纪应具备怎样的时代精神?请写一封信和自己的同学分享看法和体会。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1.角色与文体限制。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写作任务有两项:一是写信,二是写观后感,考生选择一项完成即可。这两项任务不仅是文体的选择,更是具体情景的选择。所以,写作时“当事人”的身份必须明确,既要切合具体的情景,又要符合文体的要求。如写信要注意书信的格式,内容要写得清楚明白,用词要自然、贴切、有礼貌。观后感离不开“观”,由“观”引出,但重在“感”,同时,要联系实际,把“感”写深、写透,并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2.内容和价值取向限制。材料向考生展示了部分获得“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模范人物的主要事迹。这些人物职业各异,有的声名显著,有的默默无闻,但他们都是各界人士学习的榜样。考生写作时要结合模范人物的事迹和思想性格,可以表达对他们的崇敬之情,也可以学习他们身上一心为国、立志奋斗的精神。考生应思考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做勇于担当、有远大理想的新青年。

参考立意:紧跟时代,追求梦想;肩负使命,砥砺前行;敢于担当,勇于奉献;时不我待,不负青春;民族复兴,有你有我;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坚持创新,勇于开拓等。

立足平凡 奋发有为

◎王玲鑫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前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为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在讲话时强调:“今天我們以最高规格褒奖英雄模范,就是要弘扬他们身上展现的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看了这个颁授仪式,我心潮澎湃,感慨良多。

这些获奖者都是平凡的人,但他们却作出了不平凡的事业。平凡中的默默付出,成就了他们伟大的业绩。“只有下田才最快乐”,90岁高龄的袁隆平获奖后立刻在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感动了无数网友。其实,正是数十载默默在稻田里耕耘的坚持,才让他获得了来自国家的最高荣誉。此次荣获共和国勋章的人,无一不立足平凡,成就了精彩人生。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实验室,无论是血洒疆场还是荣誉等身,他们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耕耘在共和国的土地上,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为国家和人民贡献青春乃至一生。一个人为国家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坚持下去,至死不渝。

这些获奖者对党和人民的事业矢志不渝、百折不挠,坚守一心为民的理想信念,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他们都在平凡之中造就了伟大,因为他们有执着的精神,为国为民奉献的志向才坚定不移,对事业的坚守才无怨无悔,为民族复兴拼搏奋斗的赤子之心才始终不改;他们有朴实的作风,不计个人得失,舍小家顾大家,有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崇高精神。作为中华儿女的优秀代表,他们所展现的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和伟大的无我境界,值得我们永远弘扬和传承。他们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不屈不挠、勤奋创造,在平凡中书写了精彩的人生,用平凡成就了伟大。

伟大,源于平凡的努力。从无数英雄模范的身上,我可以看到,人生本平凡,没有谁生来就是伟大的。但伟大者,无不是在对平凡的坚守中,磨砺了卓越的品质,他们的伟大,无不是以民族富强、人民幸福为目标。

平凡孕育伟大,伟大出于平凡,也升华平凡。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向共和国的英雄模范们学习,就是要学习他们伟大的品质,心系祖国、人民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立足平凡,奋发有为。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作文很好地体现了观后感的写作要求,把“观”和“感”紧紧结合起来,“感”因“观”而触发。作文开头简要回顾电视直播情景,生发自己的感慨。主体部分论述平凡与伟大的关系,重点落在立足平凡和奋发有为上,最后联系个人实际,表达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懈奋斗的坚定信念。全文以“感”为主,把“观”与“感”交织起来,不蔓不枝,中心突出,启人心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1:荣获“共和国勋章”“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十几项重大奖项的“氢弹之父”于敏,曾经为我国的核武器研究“隐姓埋名”长达三十年之久,甚至直到今天,他的事迹也鲜见于报端。“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他一生的座右铭,他认为只有淡泊名利,就不为物欲所惑,潜心做事,才能有所成就。

材料2:老是把自己当成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成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鲁藜《泥土》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哪些认识或感悟,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

这道作文题由两则材料组成,第一则是现实故事类材料,主要介绍了核物理学家于敏的事迹和人格魅力。阅读材料时,考生必须注意几个关键词句,一是“隐姓埋名”长达三十年之久,二是“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他一生的座右铭,抓住了这两个关键词句,就抓住了材料的精神实质。第二则材料是鲁藜的名句,主要歌颂了甘当泥土、愿默默无闻奉献的精神。考生写作时要把两则材料结合起来,实现材料中的具体事实到立意内涵的转化,写作中从虚到实的转化,如“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具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应该进行具体化和形象化处理,展开联想,写出佳篇。考生可参考以下立意:淡泊明志;拒绝诱惑;无私奉献;坚守理想和信念;行重于言等。

猜你喜欢

淡泊明志观后感楷模
一生
种“梦”——“天宫课堂”观后感
《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
淡泊明志
My Country, My Parents 《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君子:中国的贵族精神
【时代楷模】
爱国奉献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