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根传统·着眼创新:劳技教学有效生成的“源头活水”

2020-04-24周雅倩

求知导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文化传统源头活水创新

摘 要:劳动与技术课程中文化传统的印迹极深,这部分内容无论是文化沃土的培植,还是文化基因的熏陶都能让学生在学习制作的过程中,培养文化自信,提升综合能力及学科素养。小学劳技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学,应该利用和开发各种各样的资源。教师应立足创新与文化的融合,形成合力,促使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资源整合里得到更深入的培养,以趣味性提升、文化自信养成、技术与艺术的共建、道德建设的渗透等形式,进行自主创新,增强课程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劳技教学;文化传统;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624X(2020)05-0028-02

劳动与技术课程是一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相统一的课程,是在国家所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框架下,由江苏省教育部门和各地方教育部门以及学校共同开发和组织实施的一门课程。在新课程改革中,课程目标是课程的灵魂,“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是新课程的重要教学理念之一。对课程的延展与扩充,是使劳技这类集实践性、综合性、创新性于一身,立足学科本位,巧用地方艺术等文化特点的教学课程得以充分、扎实、有效达成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

一、激活地方文化资源,着力打造特色劳技课堂

1.植根生活,让教学过程充满烟火情味

(1)生活本味,可能无限。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学生在生活中,耳濡目染了许多当地的文化,对本地的风土人情、民风民俗多少有所了解。教师可巧用这一有利学情,借助生活本真,还原生活真相里的烟火本味。教师需要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植根生活改变单一的课堂学习过程,同时不局限在课堂教学中。基于“劳动与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指定性学习领域,是一门综合性强,与学生生活实际、当地生产实际和社会实际紧密联系,以实践为主的课程”的课程特点,劳动与技术教育应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

(2)民间艺术,延展课堂。教师可将劳技教学与学校的生活化社团活动相结合开展,开发教学资源,从而使劳技教学得到有效拓展。例如,学生可以走出校外,走近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手工艺人在苏州山塘街、平江路一带很活跃,串珠编织的专家、捏造泥塑的手工匠人,比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更全面、灵活。为此江苏省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以下简称我校)聘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来校授课。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这类生活化的社团,展开专业性的学习之旅。这样师生共同参与学习的教学过程,有别于正常的教学过程与形式,它打破了教学时空与内容的限制,让学生真正借助生活化民间艺人的教学形式,结合具体的相似课堂教学练习,使得其受教过程充满生活气息。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参加过社团学习的学生作示范,从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做到延伸教材于课外,在延展课堂教学于生活的无限外延里生长、发展、茁壮。

2.深入民间,让教学形式充溢生命体验

(1)泥塑相辅,深化认同。民间艺术除了能给学生带来别具一格的课程体验以外,还能让学生在民间艺术传承的历程文化里获得独具特色的生命体认和文化认同感。深入民间艺术与课程内容的结合点,使得学生在了解、感知、尝试、体认的教学形式中获得劳技课程的独特体验。以四年级上册的《泥蔬果》一课为例,借助民间泥人制作过程影响,师徒传授故事等社团教学资源,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认识泥塑工艺,调动学生学习泥工的兴趣,在习得手工制作方法的同时,激发学生对于陶瓷器、彩塑泥的喜爱之情。学生掌握了搓、捏、拉、压、切、刮等技法后,进一步学习面塑技艺。课外校级社团活动中,教师的民间艺术文化简介,民间艺人艺术展赏析等教学形式,是对课堂内容的延伸,也是对课堂教学形式的丰厚。

(2)面塑相济,拓展体验。我校的面塑社团,让学生学习面塑作品制作的同时,可以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把自己的创造才能发挥到最高,制作各种手工艺。学生充分体验到创造的乐趣,也许学生的作品与专业的手工艺人的作品相比稍显逊色,但学生也是在不断实践中成长。在这样深入民间形式的教学设计中,学生在获益于技术之乐的同时,教师也真正实践了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如此一来学生综合能力自然提高很快。民间生活实践的认知式体验,是学生认识的源泉、能力的土壤,是创造的源泉,也是劳技课的生命,更是学生获得生命体认的契机。

二、把握地方文化创新特质,搭建学生实践舞台

1.依托文化沃土,培植德育实践延展空间

(1)文化生命,革故鼎新。地方文化不再是单一的传统文化,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不断推陈出新,来符合现代审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地方文化的特殊性,创造学生实践的机会,更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实践舞台。教育家杜威说:“历史是永恒的建设性的道德遗产。”依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德育内涵,让学生在文化实践的沃土长出道德的种子来。当劳技课程与校本的文化社团相融合,将会生成传统的德育形式,即以老师的说教为主,缺乏创新的固有模式。而依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社团与劳技课程融合,将大大地改变这一传统模式,有助于咋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健康人格,从而达到德育无痕化的最高境界。

(2)绣出心裁,延继传承。苏绣是汉族传统的古老手工艺,发源地在苏州一带,苏绣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的优点。其中针法有九大类四十多种。四年级下册家政单元,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中的技术问题,学习了手缝的基本针法,培养学生细致认真、互相合作的良好品质。其中“钉纽扣”一课,教授了学生钉双眼扣和四眼扣,“缝沙包”一课介绍了五种基本针法,包括明攻针、回针、锁边缝、暗攻针和包边缝。学生充分享受了劳动的乐趣,教师鼓励学生创新,引导学生利用各自家里已淘汰的布料或穿旧的衣服进行设计制作,渗透环保意识的同时,也让学生对刺绣工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将勤俭节约等优秀的传统美德在文化社团与劳技的相互融合中得以生成。而我校开设了刺绣社团,用激情书写针线上的童年。教学中让学生在刺绣源远流长的文化脉络间徜徉,在刺绣历史的故事中流转,自然会对道德实践产生优良的影响。这一实践融合也极为符合当下将德育课程贯穿教育教学各科的始终这一新趋势。借助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依托文化沃土,学生的道德水平自然会在实践与趣味之间,在继承与发展之间延展于生活的无限外延里。

2.传承文化基因,打造特色实践上升机制

(1)表里内外,互为体用。生物基因可以在繁衍中遗传给下一代,当他们带着这些基因密码来到这个世界,他们会继承许多父辈的性格等相似性。文化亦然,它也可以在种族、时代、环境的影响下,按照独有的特殊方式传给下一代。特殊文化基因的传承离不开实践的实效性。独具特色的课程融合式劳技课程为创生独树一帜的实践特色平台创造了无限生成的可能性。如,線编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之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手工艺术。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编织项目为载体,引导学生认识了多姿多彩的编织世界,掌握“编、穿、压、打结”等编织技法。教师倡导编织活动课内外相结合。向课外拓展、延伸教学内容,动员学生拜家长和其他艺术传承人,即能者为师,向他们学习编织的技术,提高编织的技能。如此一来,学生在文化基因的传承上有了依托,同时还提升了学生实践的效果。

(2)螺旋上升,生生不息。文化基因的传承还让学生的劳动技能变得高精尖。如“中国结”一课,以鞭炮结为项目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民间技艺的魅力,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厚重的底蕴和深刻的内涵。课本教授的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编织中国结的兴趣,学生掌握了中国结的编织技能技巧,同时也提高了认识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与此同时,我校线编社团的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依靠劳技课的基础智慧,培养耐力,一针一线地完成了工艺作品。学生作为编织者,经过反复构思、设计、实践,才呈现出精美的作品。线编社团,不但给学生带来了乐趣,丰富了课余生活,而且还让学生的技能更加专业。这些都有赖于文化基因传承与课程融合的思路和行动。让学生在不同类型的劳动技术传承中不仅提升技术水准,还继承了文化传统。这些融合来的教学效果更是学生利用文化进化创新机制,不断突破发扬的基础,更是学生技能与文化、身体与心灵长效提升的有效架构形式。

无论是文化沃土的培植,还是文化基因的熏染都让学生在学习制作的过程中,培养了社会责任感,使之自然而然地萌生爱家乡的情感。这使得小学劳技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而应该利用和开发各种各样的资源。它既能让学生在创作和享受艺术作品时,时刻为自己的家乡拥有这样的艺术感到自豪,为我们的民族文化感到骄傲;还能对陶冶学生的性情,树立正确审美观,完善健康人格起到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以学科本位为准则,借文化传承为催化剂,力求课程在创新中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曾丽蔚.如何优化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课堂结构[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229-230.

[2]董玉红.谈小学劳动技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基础教育研究,2014(24):57-58.

[3]张 凤.手工书创作项目在小学劳动与技术课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9(3):50-51.

[4]应西芳.取舍之间 在于深耕——例谈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中技术点的定位与落实[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9(Z1):72-74.

[5]孔海丰.小学劳动与技术课教学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8(36):131.

[6]郑 蓓.基于做中学理念下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的理论要点[J].课程教育研究,2018(42):25-26.

[7]曹官福.例谈小学劳动技术课教学中的“先做后导”[J].名师在线,2018(11):16-17.

[8]吴良盛.也谈如何优化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课堂结构[J].中国农村教育,2017(Z1):109-111.

[9]张大为.小学综合实践劳动与技术——剪纸教学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6):40.

[10]张玉珍.小学劳动与技术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5(8):69.

[11]张萍颖.绽放创造之花,芬芳劳技课堂——浅谈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中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J].小学教学研究,2015(23):43-44.

作者简介:周雅倩(1994—),女,江苏苏州人,中小学二级教师,本科,从事小学教师工作。

猜你喜欢

文化传统源头活水创新
课外自主阅读: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
浅谈设计艺术史中产品设计“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源头活水”——写作教学策略之课本素材的利用
文明体转型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原文呈现,注入节选文本的源头活水
继承和发扬根植于民族血液里的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