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斐济:南太平洋的“十字路口”

2020-04-24吕桂霞

世界知识 2020年8期
关键词:南太斐济岛国

吕桂霞

璀璨的热带岛国

斐济共和国位于西南太平洋上,由大小332个岛屿组成,其中有人居住的106个。陆地面积18333平方公里,仅次于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是南太地区领土面积第三大的国家。斐济“海洋国土”面积约30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海洋专属经济区(EEZ)129万平方公里。海洋资源十分丰富,盛产各种鱼类,尤其是金枪鱼,是全球最负盛名的金枪鱼产地之一,主要出口美国、日本和欧盟。

斐济是南太地区人口第二大国。斐济统计局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斐济人口总数为884887人,主要由土著斐济人、印度族人、欧洲人、罗图马人、华人组成,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语言和文化十分丰富,官方语言有三种,分别为英语、斐济语、印地语。斐济没有官方宗教,但深受西方传教士的影响,大约53%的人信仰基督教,38%的印度族人信仰印度教,还有8%的居民信仰伊斯兰教。

男人穿裙子、戴鲜花,是斐济的一大特色。由于地处热带,斐济气温常年在22℃~30℃之间,经常下雨,所以裙子成为首选,无论在街道还是海滩,到处可见身着大花衬衣和齐膝裙子的男人,守护总统府的卫兵也同样如此。这种裙子在当地被称为“梭罗”(SOLO),源于斐济人世代穿的蓑衣裙,是斐济男性的通用服装。每逢典礼节日,所有男士身着素色裙子,上身穿同一颜色的西服。除了喜欢穿裙子,斐济男人也爱佩戴琳琅满目的饰品,尤其是红色的扶桑花。通常情况下,未婚男人会把花戴在脑袋左边,已婚男人则戴在右侧。

斐济旅游资源丰富,拥有怡人的自然风光和纯净原始的海岛生态,具备发达的国际直航网络以及良好的度假环境,吸引着大量国际游客。目前,旅游业已经成为斐济经济的支柱产业。2015年3月,斐济对中国游客实行免签政策,中国赴斐济旅游的人数迅速增加,旅游业成为中斐民间交流的重要渠道。

南太平洋的门户

斐济在南太地区的地位十分特殊。从地理位置看,它基本位于南太地区的中央,可以说是南太平洋的“十字路口”,同时也在亚洲通往拉丁美洲、北极通往南极的重要航道上。斐济最大的国际机场位于第三大城市楠迪,是南半球重要的航空枢纽,往来于所罗门群岛、基里巴斯、汤加、萨摩亚、瓦努阿图、库克群岛、纽埃等其他南太国家的国际旅客都需要从楠迪国际机场中转。不仅如此,南太国家之间的航运一般也都以楠迪為中转站。

斐济是太平洋岛国中外交较为活跃的国家,其对外关系的两条主脉一是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西方发达国家积极发展关系,二是与太平洋地区的兄弟岛国保持特殊关系。根据斐济外交部统计,目前已有中国、美国、日本、英国等22个国家在斐济首都苏瓦常设外交代表机构;加拿大、德国、意大利和菲律宾等17国在斐济派驻领事。斐济还是众多国际组织和区域组织秘书处所在地,太平洋岛国论坛(PIF)、太平洋共同体(PC)等重要地区组织和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等国际组织都在此设有秘书处或办事处,也是多国派驻太平洋岛国使节团所在地。因此,斐济在南太地区事务拥有很大话语权,可以影响整个南太地区的外交走向。此外,该地区的唯一区域性大学——由南太地区各国合办的南太平洋大学也将主校区设在苏瓦,更加强化了斐济在这一地区的重要性。

在斐济这个多民族国家中,欧洲人、罗图马人、华人能与土著居民和谐共处,但第二大族裔印度族人却是例外。最早到达斐济的印度人是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的契约劳工,吃苦耐劳,也适应斐济的热带气候,还有长期从事农业的经验,因此很受当地种植园主的欢迎。他们一边勤奋劳动,一边在斐济繁衍生息,与印度商人和自由民等一起逐渐在斐济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掌控着斐济的经济命脉。

由于印度族人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独特文化风格和外貌,与土著斐济人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相互竞争,且有着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在土地概念、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语言、风俗习惯等许多方面也明显不同,民族冲突时有发生。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力量日渐雄厚,印度裔斐济人政治诉求不断上升,最终打破了微妙的平衡,1987年4月,代表印度裔斐济人的民族联合党在议会选举中获胜,击败了代表土著斐济人利益的保守政府。随后,斐济军队中校西蒂韦尼·兰布卡发动两次军事政变,并出任临时政府首脑和斐济军队司令。2000年5月,武装分子推翻了斐济历史上第一位印度裔总理乔杜里;2006年大选中获得连任的政府总理莱塞尼亚·恩加拉塞拒绝军方提出的下台要求,斐济再次爆发军事冲突。为调解土著斐济人与印度裔斐济人之间的矛盾,斐济政府多次修改宪法,2013年宪法正式结束了多次政变形成的宪法真空期。新宪法取消了以种族定义和划分人群的办法,给予每一名斐济公民“斐济人”的称谓,从而缓解了斐、印两族的矛盾。

2017年11月6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3次缔约方大会在德国波恩开幕。大会主席、斐济总理姆拜尼马拉马致辞。

中斐关系源远流长

中国在斐济的外交格局中占有日趋重要的地位。在中国近代时期,欧洲商人来到斐济寻找销往中国的檀香木、海参,在中斐之间建立了最早的连接。后来一些出海务工的中国人开始到欧洲人运营的商船上当船员,部分“契约”华工抵达斐济,两国人民之间开始有了真正的交往。1855年,梅屏耀成为在斐济定居的首位华人,开启了华人华侨在斐济艰苦创业的历史。在这以后的160多年里,华人筚路蓝缕,为斐济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至今斐济人还把香蕉称为“CHINA”。

斐济于1975年11月5日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最早与中国建交的太平洋岛国,此后两国贸易和文化关系逐渐展开。然而,由于斐济地处偏远,中国外交影响力有限,加之斐济对华认知的偏差,两国政治关系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发展缓慢。1985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访问斐济,成为到访这个国家的首位中国领导人。两国认识到,中斐同属第三世界,双方既没有重大利害冲突,彼此之间也不存在历史遗留问题,都有发展互利友好关系的愿望,应该本着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的原则开展合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中斐首脑外交开启,高层互访频繁,各层级交往顺利展开,两国经济合作不断拓宽。

2014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斐济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两国正式建交以来中国国家元首的首次到访。双方共同商定建立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的战略伙伴关系,中斐关系迈入了新的历史阶段。2018年,中斐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同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巴布亚新几内亚首都莫尔斯比港与斐济等建交岛国领导人集体会晤,中斐关系随之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走上发展快车道。

斐济作为太平洋岛国中国际地位提升较快、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发展中国家,是中国在南太平洋地区的重要伙伴,相信新时期两国在政治、经贸、人文等领域务实合作能够全面推进、不断深化。

猜你喜欢

南太斐济岛国
本期导读
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独特魅力
本期导读
南太岛国“说不”背后的智慧(观察家)
巴新:中国元素越来越多的大洋洲岛国
各方应在南太齐奏合作共赢进行曲(社评)
渲染“中国威胁论”伤害了南太
千年五战:一个岛国的野心
澳媒抹黑中国斐济遣返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