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验”之花,在生死存亡的疆域盛放

2020-04-23任俊杰

新阅读 2020年4期
关键词:札记底线逻辑

任俊杰

《战略学札记》是张文木先生在2018年中旬出版的新书。关于书名,作者在《自序》中写道:“取名《战略学札记》,并不能理解为作为学科的‘战略学札记,而是作为战略研究的心得和体会”,“这不是专业性很强的著作,相反,它是在写作专业性学术著作前所作的准备。”此书从1996年始写至今日,点点滴滴,记录了笔者的思想历程。行文提纲,按照心得、史鉴、治学、笔记、人物、人生、文艺、字词八个章节展开,全书形散神不散,生死存亡是贯穿全书的红线。在作者看来,“这(生死存亡)对于个人人生而言,关乎安身立命;对国家而言,关乎生死存亡或兴衰成败。”

把握历史运动的关键:猜想为主导,逻辑为支撑,经验为基础

此书初见若散文,自由率性、简洁明快;回看像史书,数风云人物,指点江山,观大国政治,形势万千;再观,这何尝不是一本理论结合实践的、接地气的、综合性极强的战略策论,书中积累了作者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人生体悟,给予广大读者深远的思想启迪,值得读者反复思索品味。作者把握出神入化的历史运动的思维方法,揭开了此书独特性、哲理性的神秘面纱。作者在《治学》一章中,提出了人生做学问的三个阶段:年轻时做学问主要靠猜想与反驳,喜欢提出诸如“上帝死了”之类的命题。从原逻辑上根本打到对方,但因缺乏支撑其命题的逻辑和经验,其猜想和反驳往往异化为“大胆”。中年时做学问多依据逻辑。所用逻辑体系如此严密和精致以致可用数学表达,有的还可以成为美学范本。但在偶然性,尤其是在偶然突发的重大历史事件面前,这些“逻辑”,尤其是所谓“科学方法”的逻辑,却往往束手无策。而偶然性恰恰是牵动历史变革的先锋。老年人做学问则更多地依据经验,而不单单是猜想、反驳和逻辑思辨。经验使人的思维在把握历史偶然性方面留有充分的余地并更有弹性。所以作者总结道:“总体而论,猜想为主导,逻辑为支撑,经验为基础,使人类思维把握那出神入化的历史运动的关键。”

“经验”,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属于“实践”的范畴,“经验”是人类实践活动得出的规律性、实用性认知,实践是笼罩在思想光辉之下的人类活动,作者辩证地看待思想和实践之间的关系:“单纯的人的活动不是实践,是思想使人的活动成为实践。人类是带着思想参与历史活动的,脱离思想和精神,历史就是一堆史实,人类实践就成了人的一堆活动。因此,读史的最高境界是读出隐藏于活动后面的思想,从思想中读出人类实践以及意义。”实践思想贯穿了作者治学、洞察时政的整个行文脉络。就治学而言,“一部《史记》告诉我们:好学问不是靠年龄熬出来的,好名声也不是靠电视包装出来的,它更多的是在盘根错节的世俗重压下生长起来的”“中国这块土地上生活着十三亿人,其中只有百分之零点几的人可以移居国外,而绝大多数人的利益都必须与自己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因此,中国学者的学术活动只有与中国及中国绝大多数人的命运息息相关,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不朽生命力。”在政治上,实践指向人民群众鲜活的生存实际,“凡事一脱离实际,就不可能进入实践,因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他们对中国国情的感受是最深的。政策正确与否首先是由人民群众判定的。”

战略思维的底线和极限

生死存亡的底线思维,往往与“极限”思维相待出现,作为一条核心线索贯穿着《战略学札记》的始终。在作者看来,战略学研究的重点是“极限”——“战略底线,事关国家生死存亡,公民比较容易达成共识;而战略极限,事关国家发展,则往往容易被渲染夸大并由此导致许多国家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历史上的帝国多在捍卫国家战略底线中崛起,在无节制地突破其战略极限中败亡。毛泽东同志告诫中国人民不要称霸世界,所以才有新中国的可持续的高速发展……在战略底线和极限间,后者是战略学研究的重点,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以,“制定国家战略,难不在确立目标,而在确立国力边界,即国力扩张的极限和不能后退的底线”。“在国力极限处发动攻势,是国家崩溃的开始”“在国力极限处,便是政治妥协的地方”,所以“历史上因赢而败的战争要比因败而赢的战争多得多”。作者站在生存实践的维度,创新性地阐发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论可以让人守住底线,而辩证法可以让人明了生死极限;前者让人不至于饿死,后者让人不至撑死。纵观历史,饿死的人有之,但撑死的人更多。对国家而言,被入侵亡国的不多,过度扩张导致亡国的不少。”

“经验”是“实践”的精华,这在中国古典思想中有着生动的阐发。《论语》开篇说道:“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学习到了知识,付诸在日常的生活行为中,由“知”促进“行”,由“行”理解“知”的这样一个过程,就是由书本知识促进经验积累的方法,夫子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快乐。我们知道了某种经验性认知,而别人不知道,经验积累需要一个过程,且非朝夕之事,认识到这一点,尊重别人的看法,这真是君子之风啊。作者也认为:“学习学到一定时候,其中的问题就不是讨论能解决的。天地之妙,存乎于心。道可道,非常道。经验不到,讨论不仅没有意义而且低效。”经验,无论是在军事领域,还是学术知识,都是至关重要的。“军事学最接近真理,最接近真哲学,因为战场上没有‘三种可能性,战场上的军人只有一种可能性:要么生,要么死。选择正确者生,错者亡。掉脑袋的事哪能容人胡思乱想。”中国人讲“人命关天”,在生死存亡的战斗疆域,拥有一个经验充足的良将指挥战斗,可以救无数生命于水火之中。在学术领域,经验是对治说大话、空谈风的速效药。“学界现在空谈风盛,说大话。简单的事,他给你讲得玄而又玄,什么国际政治要‘站得高一点,要‘超越主权。同理,各个学科的知识,都必须经过经验的打磨,知识,尤其是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如无经验介入,则苍白无力。如此推论,教育若不与生产劳动的经验相结合,则事倍功半;而教育如不与无产阶级政治和社会主义目标相结合,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则如无头苍蝇,完全没有方向。”所以作者说:“仅靠聪明——灵感和逻辑——而不参照经验治学的,轻则毁己,重则误国。”

历史是一本活的教科书,那么经验性、规律性地认知就是这本书的灵魂。毛泽东同志说过:“研究问题应该从历史的分析开始。”作者在札记中的专有“史鉴”一章,用丰富翔实的史料展現历史事实,并加以评论,其中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环境各方面的内容。这里择取一段作者对环境问题的犀利洞见:“现代人发明的微波技术似乎就是人类灭亡过程的预演:目前地球就像一个微波炉,我们人类就像不慎进入其中又启动了开关的活物,为生存而发生的恶性竞争又使人类不能统一意志以停止红外线辐射……事实上,自英国工业革命将资本这个‘潘多拉之箱的开关拉启后,马克思曾提出用社会主义即有节制地发展生产力的方式解决人类间恶性竞争所带来的恶果。但是为了眼前利益,现在人已经听不进马克思的逆耳忠言了。”人类所有的现在时都会变成过去时,这些活生生的现实记录在了史册中,如果人类不加以经验总结、审慎反思,那么所有对未来的“美好生活”的蓝图构想,岂非一纸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荒唐言。

阅读这本札记,我们可将其中的思想火花直接用于工作和研究,这或许就是这本书的生命力吧。

作者系中央党校哲学部战略室主任、首席专家

猜你喜欢

札记底线逻辑
坚决守住廉洁底线
逻辑
边动笔墨边读书
我们还能有逻辑地聊天吗
真相与底线
底线①
女生买买买时的神逻辑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备课札记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总结
《经律异相》校读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