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低渗透油田节能管理实践

2020-04-23于剑飞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三采油厂

石油石化节能 2020年4期
关键词:节电单井集输

于剑飞(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三采油厂)

1 产生背景

朝阳沟油田是目前世界上已开发的最大特低渗透油田,具有油层薄、有效厚度小,渗透率低、原油黏度大、断层多等特点,诸多地质条件导致油田开发自然递减速度快,单井产量低,开采成本高,吨油成本在大庆油田各二级单位中排在第二位,产能与成本矛盾日益突出。

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有油水井4 000 多口,每年还在以300 口井的速度增加,站库数量不断增加,节能点及排污点也相应增加,节能减排压力增大。

生产设备老化、陈旧,能耗高。截止到2009 年9 月,朝阳沟油田共有联合站3 座,转油站20 座,计量间134 座,阀组间34 座,投产油井3 770 口,电路、变压器、注水泵、输油泵、加热炉能量损耗大,抽油电动机、污水处理设备效率低,系统整体运行效率低。

工艺流程不合理,天然气损耗大。2004 年前掺水流程多采用双管掺水流程,目前这种流程的井有1 300 口,占全厂总开井数的43%,此流程管线长、掺水量大、污水量多,热能损耗大,消耗大量的天然气[1]。

2 节能措施

2.1 在油藏工程方面加强精细地质研究,优化注采系统,做好低效井治理与管理

1) 优化综合调整注采系统,在不影响产量、注好水、注够水的同时严格控制含水上升率,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地下形势、不同开采时间调整油水井的比例及单井注水量。2016—2018 年转注346 口井,87 口井采用间歇注水(周期注水),同时增加分层注水井比例,针对断块多,注不进水的井严格控制注水量,通过对注水井的调整,使油田注水趋于更加合理。

2)低效井治理。采油厂共有3 770 口油井,其中长期不出油井724 口,占全厂油井总数的19%,低效井518 口,占全厂采油井开井的23%,低效井多,能耗损耗大。为此,在认真分析每口低效井地质资料基础上,采取“关、转、改、间”等措施治理低效井[2]。

2.2 在采油工程方面合理选择举升方式、节能设备及系统参数

针对采油厂抽油机井系统效率偏低、机采系统耗电偏高的问题,加强节能技术管理,因地治宜,对不同区块、井采用不同的节能技术。

通过技术经济对比,选有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较低的塔架式抽油机代替游梁式抽油机,塔式抽油机平衡程度高,无功损耗小,节能效果显著。截止目前应用塔式抽油机57口,单井日节电48.0 kWh,节电率为50.7%,年可节电1.75×104kWh。

使用了新型的节能变频电动机、节电配电箱,功率由20.48%上升到31.93%,综合节电率9.13%,降低了无功损耗,提高了功率因数。参数优化调整, 2019 年参数调整 430 井次, 单井日节电9.84 kWh,累计节电63.57×104kWh。

2.3 在地面工程方面优化集输工艺、改善电力设备配备及加强损耗治理

在集输系统方面,针对油井间距大,油稠凝固点高等特点,将双管掺水流程改为环状掺水流程,原来1 个计量间双管掺水流程能管5 口井,改成环状流程后可管7~10 口油井,单井平均掺水量由原来的 0.8~1.0 m3/h 降至 0.3~0.5 m3/h;在注水系统方面,采用单干管多井配水流程,与原有的单干管单井配水流程相比,减少配水间5 座,年节省注水管道27.3 km,节省投资609.8 万元。

油田发展初期,为减少基建投资通常采用1 台变压器为多口油井配电的形式,导致低压架空线路长,线路损耗高。2004 年前多采用高耗能变压器在线运行,随着部分油井关井、转提捞、转注井的增多,导致部分变压器轻载或空载运行,变压器运行效率较低,能耗大。目前将老式的变压器更换成新式的节能变压器,1 口井配1 台变压器,电能空载损耗降低75%,负载损耗降低25%。

2.4 “一引二创三推广”,深入挖掘节能潜力

1)“一引”既引进先进的技术及设备。对经过实践检验,符合我厂实际情况,节能效果明显的节能技术及设备进行引进,节约挖潜。

一是提高锅炉热效率技术的引进。全年生产用气5 363×104m3,集输系统消耗用气占90%以上,加热炉是油田的主要耗能设备及主要供热设备,我厂现有加热炉128 台,总装机负荷210 MW,油田消耗的能量中,71%~74%是通过燃料燃烧取得热能加以利用的,且其中的52%~56%是以燃料在炉子中直接燃烧的方式取得热能。引进了真空加热炉,热效率能提高到90%以上,比老式加热炉提高5%~10%。同时对老式加热炉进行改造,引进了加热炉火筒涂刷远红外线节能涂料、燃烧道安装辐射管、安装与加热炉炉管相配套的自动燃烧器等新的节能技术,应用后加热炉炉效提高5%~10%以上。改造后单台二合一加热炉年节气10.51×104m3。水套加热炉应用了换热改造新技术,热效率提高了7.52%,改造后单台水套炉每年节气5.26×104m3。

二是新型集输泵及相关技术的引进应用。注水泵引进了高压离心注水泵、五柱塞高压往复泵,并对部分泵采用涂膜技术,泵水单耗降低了3 kWh/m3,节电率37%。同时对部分转油站及联合站的注水、掺水、外输泵等电动机安装了高、低压变频调速装置,节电率达到20%以上,年可节电385.63×104kWh,节电效果明显。

2)“二创新”既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如环状掺水流程低温输油技术的研究,在流程中回油温度是一项重要指标,温度高了会浪费大量天然气资源,温度低了会冻裂管线,严重影响生产。对环井温度界限进行研究,在不同地区、不同的环状流程进行试验,确定环井回油温度可以控制在39~41 ℃,个别环井回油温度可降低到38 ℃以下,较以前平均温度降低了2.36 ℃。为保证集油系统低温集输的顺利实施,在集油阀组间的集油环上安装流量自动控制装置,达到掺水流量的自动平稳控制,实现精细控制。应用后单井平均回油温度降低,单井掺水量由 2.06 m3/h 下降到 1.70 m3/h, 单井年节气5 010.2 m3,节电2 000 kWh,收到了很好的效果[3]。

3)“三推广”既规模推广应用。对试点实验证明适合厂实际生产情况,节能效果好的先进工艺、技术、设备,本着“抓大放小、分期实施、重点突出、逐步深入”的原则,保证节能项目推广的顺利实施与应用。

一是集输方面推广了环状掺水流程集油工艺,环状掺水流程以其投资少、施工周期短、掺水量低、生产成本低的优点,适合在采油厂大力推广,新井区全部采用环状流程,老井区逐步改造。目前,我厂抽油机应开井总井数2 628 口,从2018年起,我厂每年都安排一部分资金将双管掺水井改为环状掺水井,到2019 年10 月,共改造567 口井,环井总井数1 895 口,占到总开井数的72%,年节约清水掺水量124×104m3,节气172×104m3,减少集油管线长度119.07 km。

二是抽油举升方面推广了节能电动机,累计更换880 口井,与电动机配套的节能配电箱更换143口井,累计节电574.3×104kWh。

2.5 采取综合措施降低能耗

几年来,通过采取多种有效措施降低能耗,在油田含水升高、原油集输难度加大的情况下,吨油综合能耗呈下降趋势。

1)采取“四项措施”,控制电力消耗。实行电力分矿计量、量化考核,有效地提高了用户的节电意识;坚持打防结合,共组织防窃电行动18 次,回收空载变压器33 台,回收线路16 800 m,收缴电缆及电线4 830 m,有效地减少了电力流失;在输油、掺水、污水回注、反冲洗泵、松花江水源系统外输泵上应用了高压变频技术,安装变频调速系统16 套,不仅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改善电网及设备的运行质量,而且年可节电433.86×104kWh,节省电费223 万元;同时推广应用一体化变压器451台,单台变压器的功率因数由0.3 提高到0.85,有功损耗由5.57%降至2.26%,年可节电16.4 万元[4]。

2)采取“三项措施”,控制天然气消耗。根据不同系统的运行状况,合理确定单位能耗,把耗气指标分解到站,建立加热系统动态分析制度,及时准确评价每台设备的运行状况。天然气消耗指标以厂计划逐月下达,增强了节气意识。加强了加热设备的维护和改造,检测加热炉79 台次,更换真空加热炉23 台,安装节能型火嘴129 个,加热炉炉效提高了8%~10%,累计节气622.5×104m3。

3)对成品油实行定额管理。采取了停封高耗低效车辆、生产用车停放在前线、降耗攻关、细化油料定额、完善油料消耗考核制度、控制长途车运行量、在加油站安装监视器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成品油消耗,杜绝了成品油外流。第五油矿前线距厂区35 km,每天往返车辆用油560 L。实施了“零公里起步”管理办法,除指挥车、大客车和一台机动车外,将所有其余车辆全部停放在前线,年节约成品油近20 t。第四油矿经过反复调研摸索,在送班车上下功夫,对大客车实行“3 送1 返、1 送3返”的办法,即早晨发3 台车,1 台车将下班人员带回;下午发1 台车,将上班人员送到前线,3 台班车正常返回,大大地降低了油料消耗[5]。

克拉玛依油田风城采油作业区

3 结论

通过一系列的措施,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抽油机系统举升效率、电功率因数、加热炉热效等都有明显提高,5 年来累计节电1.3×108kWh,节约天然气2 000×104m3,节约清水资源352×104m3,通过地面系统的优化、简化,节省管线125 km,废除计量间23 个,各种能耗单项指标在逐年下降,节能效果明显,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大增强。

猜你喜欢

节电单井集输
简述油气集输系统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
油气集输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基于FLUENT天然气集输管道直角弯管磨损分析
一种大学生寝室智能节电插线板
采油“一井一策”全员效益目标的构建与实施
单井成本核算分析
油田集输系统检测控制技术在油田中的应用
从“冰箱小杀手”到“节电小王子”
从“冰箱小杀手”到“节电小王子”
特高含水期油藏层系优化技术经济界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