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助推老区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探索

2020-04-23漳州市老促会

红土地 2020年2期
关键词:漳州市老区发展

◎漳州市老促会

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举国上下,脱贫攻坚任务已经取得了令全世界广泛赞誉的辉煌成果。在新形势下,既要脱贫,更要致富奔小康,必将是新时期全党的新目标、新任务、新征程。如何让占初步脱贫人口90%以上的革命老区高质量地发展,必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新课题、新挑战、新考验。各级老促会虽然只是全面奔小康伟大潮流中的一朵浪花,一支势单力薄的“义工”队伍,但势必要未雨绸缪,顺势而为,主动作为,积极为各级党委、政府建言献策,尽一份心出一份力。基于这份责任和义务,近年来,漳州市各级老促会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围绕如何促进革命老区高质量地发展,做了一些探索。

坚持深入调研,争取项目促发展

老区建设促进会,顾名思义,它的核心要义就是促进。但是,没有项目和资金的支撑,如何促进?因此,我们坚持每年选择一个事关老区发展大局的重要课题开展调研,向党委政府提建议,尽可能为老区多争取一些项目和资金。这也是漳州市历届老促会坚持不懈的“功课”。几年来,通过调研,我们先后两次提出补助建设老区村水泥路建议,市政府采纳我们的建议,从第一轮连续5 年每年补助1000 万元到第二轮延续4 年每年补助1200 万元,至今市政府共投入近1 亿元,县级配套2 亿多元,使全市790 个老区村建成了2800 多公里的自然村水泥路,近50 万老区群众受益,极大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老区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调研,我们提出扶持发展老区特色产业,市政府连续4 年每年拨付400万元共1600万元专项资金,从而有效地推动了老区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副产品和加工业,对老区群众脱贫致富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从2018 年开始,市政府又将该专项基金划出200 万元作为红色遗存维护建设专项资金。这个专项维护建设基金的设立,为各地维护发掘传承红色资源,起到了很大的激励作用。通过调研,我们向市委市政府提出扶持发展壮大老区村集体经济的建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研究出台了漳委办发(2018)10 号文件《关于扶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若干意见》,决定用3 年时间,在全市开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破壳、消薄、领跑”的“三大行动”。实施“破壳”行动,将政策资金项目向240 个“空壳村”倾斜,使之尽快“破壳”,从无到有,年集体收入达到5 万元以上。实施“消薄”行动,对175 个薄弱村全面开展清产核资,解除不合理的“三包”,盘活集体资产,使之从弱到强,年集体收入达到10 万元以上。实施“领跑”行动,确定500 个示范村,实行分类指导、分层管理,使之由小到大,年集体收入达到30-50 万元以上。通过近两年的努力,三大行动已取得明显成效。我们坚信,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定将使村级组织的战斗力更强,村干部的积极性更高,干工作的底气更足,定将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今年,我们又围绕脱贫之后,如何让老区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开展调研。在充分肯定漳州市脱贫攻坚已经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我们深刻认识到:漳州要强,农业必须强;漳州要美,农村必须美;漳州要富,农民必须富。这必须成为全市上下共同的使命,共同的愿景,共同的责任。调研报告准备向市委市政府建议: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后,务必进一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老区工作和扶贫开发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瞄准新的目标,研究新的措施。虽然脱贫攻坚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由于脱贫标准水平不高,贫困地区人口生存适应能力较弱,任何意料之外的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事故的冲击都有可能使其返贫。因此,要千方百计防止脱贫户返贫。老区贫困地区普遍存在区位劣势,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制约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且这些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较弱,因此,要继续在路、水、电、卫生医疗、教育文化等方面给予资金倾斜,进一步改善老区村生产生活条件。劳动者素质不能适应现代产业发展要求,是制约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各级党委政府要有足够的恒心和韧性,进一步加大扶志扶智的力度,在继续给予项目资金倾斜外,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老区村自身“造血”功能,努力从扶起来向富起来强起来持续发力。

坚持培育典型,示范引领促发展

老区面广线长点多,脱贫攻坚工作艰巨、任务繁重。我们该做什么?多年来,漳州市各级老促会坚持用有限的人力、物力、精力,集中培育一批可复制的典型,以典型来示范引领,主要帮扶培育了两种示范典型。

● 漳州市老促会一行到南靖县龙山镇老区村双明村调研(图片来自网络)

一是培育了几个示范村。如筹资100 多万元,协助帮扶漳浦县南浦乡南浦村(老区村),保护维修其非常精美的传统古村落和革命遗址,发展名优水果、蔬菜等,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尝试探索“传统村落+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发展模式,已初见成效。特别是2015 年,我们在南靖县龙山镇双明村(老区村)调研时,根据村干部反映,该村有一个传说是明朝“狸猫换太子”故事原型的宦官陈祖生墓。我们经过仔细分析查证,认为可以作为正面的历史人物来挖掘,使之成为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和引人关注的旅游资源。该村自然条件好,适合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经与县、镇、村共同研究,决定探索走“历史文化名村+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子。4 年多来,我们直接挂钩帮扶该村,先后筹资250 万元支持该村。并协助该村修建了陈祖生墓和他的生平展览馆,使该村增添了浓浓的文化底蕴;协调争取到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修建了8 公里的水泥村道,修建了农民文化广场,拆除了几十间废弃的农舍,整理复垦19 亩耕地,可获得补助700多万元;修建了一座古民居,使该村的面貌发生很大变化,为下一步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基础;协调争取到830 万元的村防洪堤建设项目,2019 年8 月已全面开工建设;帮扶鼓励村企合作,在福建百汇绿海集团的引领下,农民积极种植大棚蔬菜,全村大棚蔬菜达到600 多亩,淡水养殖650 亩,香蕉5000 亩,麻竹1500 亩,实现了增产增收,2019 年农民人均收入可达18600 元,村集体收入可达35 万元。在镇村的共同努力下,一个相对滞后的老区村已初步显示出其欣欣向荣的景象,成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二是培育了一批示范点、示范项目。帮扶南靖县靖城镇老区村草坂村的兴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尝试土地流转经营过程中,采取“公司+农户+扶贫”的模式,实现了现代农业科技的普及运用、公司和农民双嬴的好效果。帮扶平和县长乐乡乐北村尝试组织“村集体+专业户+贫困户”联合体,发展养牛业,不仅专业户赚了钱,贫困户脱了贫,还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与此同时,我们还充分利用市政府每年400 万元的老区特色产业发展资金,帮扶华安县发展名优水果坪山柚;帮扶漳浦县发展山地油茶和优质淡水鱼河豚;帮扶诏安县发展种植名贵中药;帮扶长泰县发展优质芦柑;帮扶云霄县发展铁皮石斛;帮扶平和县实施蜜柚改良提质等一批致富项目。所有这些,对老区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加快脱贫致富起到了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

坚持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动力促发展

● 抗日女英雄李林事迹陈列馆门前的李林塑像(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始终认为,老区革命精神不仅是战争年代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也是新时代干事创业的精神动力。为此,近几年来,漳州市县各级老促会坚持把挖掘保护传承红色基因,大力弘扬革命精神,作为推动老区工作的重要抓手持续推进。一是争取市、县和镇党委政府重视支持红色资源的保护传承工作。2016 年以来,全市投入1 亿多元,修复了红色遗址43 处。特别是漳浦县,先后投入2000 多万元,修建了车本村12 处重要红色遗址。二是积极发动和组织社会力量踊跃参与,修建了一批红色遗址。如龙海市的民营企业福建鹭凯生态农庄股份有限公司,自筹资金300 多万元,组织专门队伍,到山西等省党史部门,千方百计搜集相关资料和实物照片,修建了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事迹陈列馆。该市东泗镇卓港村也自筹资金110 万元,投资205 万元修建了纪念开国将军苏静和革命先烈开展游击战争事迹的“红军楼”。三是组织举办一系列重大革命历史事件纪念活动。如举办纪念打响八闽第一枪的平和暴动90 周年活动,并在纪念活动中编印发行了一套4 本的小说集、诗歌集、散文集和摄影集等。按照中国老促会的统一部署要求,8 个原中央苏区县认真编纂革命老区发展史,龙海市、平和县继龙岩市长汀县之后,率先成为全省第二、第三个县(市)完成出版任务,在国庆节前夕隆重发行该书。云霄等6 个县也基本完成稿子编纂,将陆续出版发行。如今,像平和暴动纪念馆、闽南井冈山、李林事迹陈列馆等红色资源已成为非常热门的革命历史教育基地。单李林事迹陈列馆,2019 年前往参观学习的有10 万人次。老区的革命精神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脱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动力和热情。四是举办2019 年度全市新任老区村村主任培训班,165 名新任村主任参加市老区办组织的培训以后,进一步坚定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思想,提高了带领老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工作能力,掌握了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有5 个村被推荐为市委、市政府2019 年10 月14 日召开的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工作推进会的先进典型。

坚持尽我所能,多办实事显情怀

坚持力所能及地为老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是漳州市各级老促会的优良传统和初心使命。如2019 年8 月2 日,我们联合广东松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举行了以健康扶贫助力脱贫攻坚、增进民生福祉为主题的“关注饮水健康,情系革命老区”活动。由广东松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向全市790 个老区村捐赠价值450 万元的净水器。此外,该公司还将用1 年时间深入全市790 个老区村开展饮水健康知识等科普宣传,引导广大群众关注饮水健康,重视饮水质量,预防因饮水发生疾病,力争防止、减少因病返贫。同时,我们还坚持不懈动员有实力的企业家、社会爱心人士和有条件的社会团体,积极关心老区、支持老区。如由漳州科华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捐资建立的“漳州科华老区育才奖学金”,已经走过了23 个年头,连同于2015年建立的以已故科华原董事长陈建平名字命名的“陈建平老区育才奖学金”,共捐资469.5万元,奖励资助老区学生4507 人。在我们的动员感召下,陈建平夫人黄婉玲女士郑重表示,将一如既往把这两个老区育才奖学金坚持到底,共同为发展老区教育事业、培育老区振兴人才贡献力量。

革命老区是新中国的摇篮,老区人民是共产党人的衣食父母。尽管各级老促会人员绝大多数是退休老同志,但是,大家都怀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努力为老区的发展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猜你喜欢

漳州市老区发展
驼峰挂瀑
印 玺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首创“巧妇贷”漳州市妇联扎实推进“巾帼脱贫行动”
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19年度广东省老区宣传工作 先进集体名单
延安,老区的希望
奋力打赢老区脱贫摘帽攻坚战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