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造性使用教材 提高教学效率

2020-04-22农梅丽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0年4期
关键词:教学效率

农梅丽

[摘要]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凭借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把教材当作例子,合理地利用教材资源,既要走进教材又要跳出教材,既要有所取也要有所舍,同时还要将教材生活化,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样,才能让学生习得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获得语文能力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使用教材;教学效率;生活教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10-0022-02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借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是主要的课程资源。也就是说,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没有教材,教师的课堂教学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教材呢?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和使用教材,要合理地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下面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看法。

一、既走进去,又跳出来

所谓“走进去”是指教师要吃透教材,把握好每一节课的知识点和主要教学目标。如,有一位教师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科利亚的木匣》一文,在第二次朗读课文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学生兴致很高,读的方式也很多。但是,这是一篇叙事的文章,前后的逻辑很强。东挑一段西挑一段地读,导致文章读得支离破碎,学生不得要领。很明显,教师没有把握好教材的叙述顺序,更没有去思考这样的文章该用怎样的方式来读更合适。在讲读第二段时,教师又让学生展开想象:除了课文中讲的那几样东西外,科利亚的小玩意儿还可能有哪些?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个个都能讲出许多东西来。可是,课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科利亚是个聪明、善于思考、做事细心的孩子,这样的没计和课文主旨没有太大的联系。可见,教师只有全面、深刻地把握教材,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同时,如果教师只做教材的使用者,那这还是不够的。教师要“跳出来”,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叶圣陶先生有一句名言:“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是一个鲜活的、能思考、能活动的特殊群体。教师传授的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才能转化为他们自己的财富。没有思考和记忆,没有主动努力,学生就无法内化所学的知识。因此,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我们要对教材进行开发和重组。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乡下人家》一文,我们要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对教材进行不同的处理。如果学生是一群生活在乡村的孩子,那么在教学之前就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乡村生活。如果学生能够侃侃而谈,教师就没有必要过多地去分析课文内容,把重点放在对文章语言的理解掌握上。在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家乡的美景后,教师应趁机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写作特点写一写自己的乡村生活。如果面对的是一群对乡村生活陌生的城市学生,在课前就先让他们猜想乡下人家是什么样的,然后用多媒体播放乡下生活情景让学生欣赏。欣赏完之后,让学生结合课文和自己的城市生活谈感受,以体验乡下人家的美好生活。在整节课中,教师就是一个听众、发问者或是适当点拨的参与者。

二、既有所取,也有所舍

在语文教材中.每一册每一个单元都安排了几篇课文,每一篇文章都有许多的知识点。在教学时,要对课文的内容有所取舍,把握重点和难点,而不是面面俱到。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香港,璀璨的明珠》这篇课文,是一篇文字极其优美的文章,教学的重难点是让学生感受理解语言文字,体会到香港的美丽和繁华,从而激发他们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但本课作为一篇选学课文,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以下处理。对第一段,我先让学生大声朗读;再通过课件进行展示,让学生理解、体会到香港的美丽。对第二、三、四自然段,我只是抓住了重点的词句让学生进行理解、体会、研读。而对第五自然段,在通过课件演示后,学生学习的热情已达到高潮,我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读喜欢的句子、品味句子、积累句子。在品读、积累过程中,香港的美丽、繁华已深深地留在学生的脑海中。而最后一段,是对课文的小结,因此我让学生以读的形式去完成任务。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就要对教材的内容有所取舍。

三、变书本教材为生活教材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

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触摸春天》一文,是一篇语言简洁、意境优美,但蕴含着深刻道理的文章。文章讲述盲童安静在花园中流连,用心触摸春天的故事。一开课,首先,让学生用红领巾蒙住双眼试着在教室里走动,体会盲人看不见的不便和痛苦,并趁机理解词语“流畅”和“磕磕绊绊”的意思。这样,将生活带入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中感受生活,将生活和语文、将书面语言和生活语言结合起来。接着,让学生回忆自己平时生活中抓蝴蝶的经历,体会安静抓住蝴蝶的不可思议,并理解“这真是一个奇迹”的意思。因为有了生活经验,学生就有话可说,理解文意自然也不难。最后,在理解中心句“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时,可以用多媒体补充残疾人的一些资料,讓学生了解他们的感人故事,并说说身边人的感人故事。这样将生活与文本结合起来,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水到渠成。将生活带入课堂,使晦涩的文本变成通俗易懂。

四、得法于课内,用之于课外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人物描写一组》一文,共选取三个片段,分别描写了小嘎子、严监生和凤辣子三个主要人物,每一个片段描写人物的方法、侧重点都不相同。《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着重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教学时,教师可先通过找、面、读,并谈感受等方式,让学生领悟人物形象的特点:动作灵活、富有心计又争强好胜的小嘎子,沉得住气、忠厚老实的胖墩儿;然后,趁热打铁,让学生展开大胆的想象:“这次比赛是小嘎子输了。以小嘎子的性格特点,他会就此认输吗?如果进行第二次比赛,小嘎子是继续输还是会赢呢?比赛的场面又会有着怎样的精彩呢?请大家以动作描写为主,写一写小嘎子和胖墩儿的第二次比赛摔跤的情景。”同时,鼓励学生课外去阅读原著《小兵张嘎》。学习《临死前的严监生》这个片段,当分析严监生这个人物性格时,我抛下一个问题:“严监生已经病得奄奄一息了,为什么还要伸着两个手指,暗示亲人把灯里的两根灯芯挑掉一根,免得浪费油呢?他这是节约、勤俭持家,还是吝啬、爱财如命?”虽然学生对此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但我没有给出明确的立场,而是让他们在课外去阅读原著,然后再把自己的看法写出来。学习了《“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个片段后,学生对《红楼梦》中的人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此,我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原著,并要求他们学习课文的方法,以人物的语言为开头,写一写身边的一个人。

总之,课文只是一个例子,除了运用这个例子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外,我们还得让学生使用从这个例子中学到的方法去阅读、思考、学习。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处,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生活中无时无地不充满着创造的机会,语文课堂也不应局限于课文,我们要跳出课文学习课文,以课本为例,创造地使用教材,让学生爱上语文、学会学习,从而传承中华文化。

(责编 韦雄)

猜你喜欢

教学效率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效率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巧用课堂评价 提高教学效率
对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策略的思考
如何以学定教,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浅谈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提高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谈如何提升农牧区小学汉语文教学的效率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