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实验的常态教学特征

2020-04-22孙朝仁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课例研究数学实验核心素养

孙朝仁

[摘要]在教学辩证法研究范畴,常态数学实验涵盖工具性与概念性的复合特征、命题性与关系性的融合特征、合情性与运演性的统一特征、发展区与元认知的契合特征,通过对常态数学实验教学特征的研究。旨在助推发展人的理性精神和健康素养,终于“带的走课堂”目标的实现,为构建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支持系统奠定基础,

[关键词]数学实验,教学特征,核心素养,课例研究

近期,笔者观摩了一节数学实验课“做‘菱形”,本节课突出体现了数学实验的常态教学特征,把数学实验放在人的全面发展高度来落地实施,换言之,就是把数学实验课程作为发展健康人的重要载体,不止于传统的“实验科学身份”“辅助理解身份”,更在于“关键能力”背后的“人文情怀”目标的落细落实,就这一理解来说,数学实验影响着未来人的生活质量,支配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实施,因此,研究数学实验常态教学特征尤为必要,为构建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支持系统奠定基础和指明方向,

演绎推理的結论具有“普遍性”,合情推理的结论具有“方向性”,二者在数学实验课程领域的统一就是数学实验的教学常态,在实验教学法研究范畴。“常态实施”意味着教知识的同时,尽可能教方法:教技能的同时,尽可能教思想:既要层级活动经验,更要获得关键能力,终于人的实验感性与实验理性的高度统一,全面发展与健康发展的内部关系一致性,因此,常态数学实验涵盖工具性与概念性的复合特征、命题性与关系性的融合特征、合情性与运演性的统一特征、发展区与元认知的契合特征,终于“带的走课堂”能力目标的实现(见表1),进而助推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

1工具性与概念性复合特征,落实基本知识的获得目标

数学实验的工具性,起于概念的发生,终于概念的理解,终归于概念特征的有序把握和定向使用,在R,斯根普的工具性理解和概念性理解看来,工具性理解就是一种语义理解的替代概念,特指符号A所指代的是什么(像“HL”就是特有的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其中“H”是指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而“L”是指直角三角形的一条斜边),或一种程序性理解,即一个规则R包含的每一个步骤是什么,如何操作?在苏科版配备的《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实验手册》(共5册:七年级分上下两册、八年级分上下两册、九年级全一册)中,安排的每一个数学实验都包括实验主题、实验目的、实验准备、实验内容与步骤以及实验指南等,这就是一种大尺度的工具性理解范式,而概念性理解则还要添加对符号意义和替代物本身结构上的认识,即从“形”的角度认识“a2-b2=(a+b)(a-b)”就是一个可靠的例子,就数学知识的获得而言,只有从工具性理解到达概念关系的理解,学生才能把握数学对象的本质,进而促进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与达成度。

一般来说,“工具性”对于概念的发生与理解有直接的支配作用,“概念性”又具有反哺工具理解的意义作用,只有把工具性理解和概念性理解复合融通,让学生真正拥有“带的走概念”能力。这才是数学实验课程应有的常态教学研究路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1年版)》)在知识技能目标维度,明确指出经历图形与图形关系抽象、运算和建模。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而获得带有核心素养特征的终身受用的知识与技能,有如概念、规则、公式等,研究者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提出了“知识技能=(工具性+概念性)×过程思维量”这一公式,为此。新时期数学实验在知识技能目标维度需要做好以下调控工作:一是突出工具性,落实概念发生目标:二是突出概念性,实现基本知识获得的过程性目标;三是突出工具性到概念性理解,实现基本技能增长的过程目标,终于实验感性思维及时上升到理性思维,突出数学实验应有的“数学身份”(数学味)特征。

不妨以“做‘菱形”的发生概念‘思维块为引例清样。说明数学实验工具性与概念性理解的复合特征,揭示当前数学实验常态实施的方向与尺度,具体来说,首先是让学生在“思维预热”的环境下,解释菱形的事实性概念和确立菱形的形成条件,其事实性概念是: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形成菱形的条件:一是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二是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这就为菱形概念的实验发生就绪了心理经验,其次是让学生任意画出一个菱形,分析画法的过程与过程性思维本质,揭示形成菱形的条件,即是根据定义画图,还是根据判定条件画图,终于在主体、行为和环境之间的思维交往中。获得结论的工具性理解,进而落实知识的获得目标,最后是让学生在展示自己画法体系过程中。进一步感悟概念的概念性理解特征,及时将“画”的感性思维,上升到“说”的理性思维层面,终于概念的工具性到关系性理解的达成,实现了技能生长目标和确立过程思维量并轨的实验方向。

2 命题性与关系性融合特征,发展数学思考的同化目标

在实验逻辑学研究范畴,一个外在的客体在心理逻辑中可以以具体形象、概念或命题等形式表现出来,即“菱形衣架”就是具体形象的一个例子: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就是菱形的概念:四边相等的四边形就是菱形,这就是一个命题,显然,这些形象、概念、或命题都是信息的表征形式,反映客观事物(比如,菱形)的属性,因此,命题或命题性都是一种逻辑关系术语,在认知心理学看来,逻辑是对数学思考的思考。起于条件命题,终于事物的内部关系,一个命题是由一种关系和一组论题(arguments)构成的,换句话说,命题的重建与改组支配着知识的提取质量,逻辑变式是命题转化为产生式(production)系统的通用技术,基于这一认识,在常态数学实验教学背景下,命题性和关系性的相容行为,有助于同化数学思考目标(这里的“同化”是指不改变原有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有如类比数学方法的使用等),提升数学实验感性转化为实验理性水平,终于学术形态的知识转为教育形态的实验目标。

事实上,命题性与关系性相容行为是数学实验变迁“纯感性思维身份”的基本标志,有助于逻辑技能的生长,换句话说,就是让数学实验的功能上升到学理层面,侧重于数学思考目标的大化释放,提升知识获得的质量及其知识背后的逻辑水平,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奠定思考基础和思维素养,基于这一认识,研究者提出了“逻辑技能=(操作性+关系性)”的公式,在这里,“操作性”可以解释为数学实验的出生身份,“关系性”是现代数学实验的学理目标,“已有经验水平”支配着数学实验的命题性与关系性相容的速度与质量,反映数学实验的逻辑技能层次及其水平,显然,逻辑技能公式的确立,目的就是将数学实验目标由知识本位上升到能力本位,由操作本位上升到价值本位(品格本位),事实上,这也是深化数学实验课程课改、常态实施数学实验教学、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迫切需要,为此,数学实验在常态教学价值视域下,需要做好三个层面的数学思考工作:一是通过技术操作与具身“做”,感知命题的存在性:二是建立表象关系。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三是同化已有事实经验,落地数学思考逻辑目标,终于概念逻辑技能产生式形成。

不妨以“‘做菱形”的形成概念‘思维块为研究载体。突出命题性与关系性并轨特征。同化数学实验数学思考的逻辑目标,具体执行流程运演如下:第一是,让学生用两张全等的彩色矩形纸片叠出一个菱形,说明“是菱形”这一命题的“合规则性”,并交流各自的叠法:第二是,让学生用同样规格的彩色矩形纸片叠出面积最小的菱形,展示各自的算理过程及其“是”的真命题属性:第三是,让学生用同样规格的彩色矩形纸片叠出面积最大的菱形,展示各自的算理过程及其逻辑证明过程,“演”“算”是用来证明有效公式和论证(argument)的逻辑系统,就这一认识来说,“具身‘叠菱形”的过程就是感知命题存在的“演”“算”过程,在具体“叠”中,确立菱形面积“最值”(面积最小,即矩形纸片垂直状态下构造的正方形面积最小:面积最大,即矩形纸片对角线重合状态下,构造的菱形面积最大)过程就是建立表象关系行为,而“叠→演→算”逻辑行为则是数学思考目标落地的逻辑表现,终于逻辑技能产生式形成,事实上,“叠出”是一种实验现象,需要经过数学抽象,方能转化为实验研究对象,因此,学习主体的已有经验水平,支配着实验技能层次及其产生式,这就是命题性与关系性融合的最大价值,也是数学实验转向常态教学的关键。

3 合情性与运演性统一特征,落地问题解决的顺应目标

在原型定向研究范畴,数学实验作为常态课程,其上位发展就在于能够将“合情”与“演绎”功能并重,而不仅仅止于传统的“合情发现”作用(合情发现的过程就是定向原型过程,即专家头脑中高度约简的经验),在发展核心素养思维环境下,逻辑推理是高中课程修订组专家提出的6个核心素养的一个成分,可描述为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逻辑规则推理出一个命题的思维过程,主要涵盖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归纳、类比得到数学结论或数学发现的合情推理:另一方面是构建数学体系,使得数学具有严谨性的演绎推理,有如从“金字塔”“帆船”“红领巾”“三明治”等实物中抽象、归纳出“三角形概念”这一数学研究对象就是合情性归纳推理,而通过类比“分数”建立“分式”描述性概念的过程就是合情性类比推理的一个例子,进一步来说,通过“拼平角”方式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就是一种合情性原型定向,而依据“逻辑规则”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思维过程就是演绎性原型定向,事实上,数学的身份就是“理性精神”,而数学实验的“合情性”往往打上感性色彩的烙印,在发展“关键能力”范畴,数学实验变革势必需要将合情与演绎并重,渲染数学实验的理性色彩,才有助于问题解决目标的实现和进一步顺应原型定向的瞭望目标(提出问题),这里的“顺应”是指概括新旧经验,形成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即心理原型,以适应外界变化,一般来说,问题解决是合情与演绎统一的结果,数学实验常态教学的前提就是起于合情,重于演绎,终于顺应,这才有助于形成原型定向产生式。

一般来说,抽象、推理和模型是数学的基本思想,推理支配着数学实验课程的性质,是数学实验的基本思维方式,为此,研究者提出“基本思想:合情性×真伪直觉+运演性×关系逻辑”的公式,目的就是强调真伪直觉决定合情的质量,而关系逻辑支配运演的规范属性,终于数学实验理性发展,在爱因斯坦看来,理论家的工作可分成两步,首先是发现公理(合情推理),其次是从公理推出结论(演绎推理),在《标准(2011年版)》看来,合情推理是从已有的基本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断出某些结果:演绎推理是从已有的“经验事实”,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以及确定的规则,包括运算的定义、运算法则、运算顺序等序思维出发,按照逻辑推理的法则证明和计算,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合情性用于探索思路,发现结论:演绎性用于证明结论,使得数学具有形式上的逻辑关系,毋容置疑,一般化、形式化、逐级抽象是合情与演绎统一的结果,在真伪直觉的作用下,具有普遍意义,也是今天数学实验课程对于人的思维方式最有价值的影响,为此,在数学实验问题解决范畴,需要做好三个层面的思维工作:一是通过合情归纳,在真伪直觉作用下,落实发现问题目标:二是借助逻辑演绎,在逻辑关系支配下,实现“知其所以然”目标:三是通过“合情性”与“演绎性”的统一,落地提出问题目标,终于问题解决目标的有序实现,

不妨以“‘做菱形”的概念使用“思维块”为研究对象,说明“合情性”与“演绎性”统一的思维方式对于数学实验课程发展的指导意义,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促进作用,具体来说,第一步是让学生用一张矩形纸片任意折出一个菱形,比较折法的异同,突出真伪直觉特征(最特殊的是将矩形的宽与长叠合构造正方形:最普遍的是两次对折矩形纸片构造的菱形;还有的是沿对角线翻折构造的菱形,等等);第二步是让学生通过赋值的方式(比如,矩形纸片的规格可以为“4×8型”),在算理的基础上,比较“通过两次对折”构造的菱形与“沿一条对角线翻折”构造的菱形,哪一个面积更大,并说明理由,突出逻辑关系特征(在算理基础上,可知前者面积是原矩形纸片面积的一半,即是16个平方单位:后者可设折出菱形的边长为x个单位,则由勾股定理可得:x2=(8-x)2+42,x=5.其面积为20个平方单位,显然,后者面积较大);第三步是让学生编制类同问题或者在上述活动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具有演绎属性的高阶问题,突出原型定向的过程(上述活动中,两次使用对角线构造菱形,哪一个面积大?为什么?)实现顺应迁移概念的能力,落实“经验数学”与“标准数学”之间的思维互动,让学生在使用概念中获得“带的走课堂”的关键能力及其背后的数学品格,

大数学家希尔伯特在《数学问题》演讲中强调,数学科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的生命力正是在于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这就是数学的统一性,有如“基本思想=合情性×真偽直觉+运演性×关系逻辑”的使用,使得数学实验更像数学,其形式与内容在基本思想层面具有高度的统一特征,这才是数学实验常态教学的本质,数学实验作为常态课程。需要将“合情”与“演绎”并重,方能促进原型定向和问题解决,有如上述活动中,如果把“折法比较”看作是合情归纳,那么“面积比较”是一种算子逻辑演绎,则“提出问题”是合情与演绎高度统一的原型定向,促进数学实验功能关系化,进而培养智慧的、严谨的数学人。

另外,在数学实验审美范畴,实现审美素养的层级目标。抑或健康素养的人文情怀,需要基于马斯洛的“审美需要层次论”,方能落地发展区与元认知契合特征,为此,研究者提出“基本经验=(有效知识量+透视本质力)元认知×审美力”这一公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健康素养和数学实验情怀,进一步而言,有效知识量就是“事实经验”的替代概念,透视本质能力就是真伪直觉,元认知就是反观内省抑或监控反思,比如“还有其它的折法吗?”审美力是审美意识、审美需要、审美价值的替代概念,为此,在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高度契合环境下,可以说元认知支配着基本经验的质量和审美速度,有如文指出的那样,“在复杂事物中揭示出极度的简单性(认知需要),在孤立的事物中概括出极度的统一性(审美需要),在无序的事物中发掘出极度的规律性(自我实现需要),”像复杂与简单、孤立与统一、无序与规律本身就是矛盾的对立与统一,即美的实现产物,是未来数学实验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区,能让学生获得健康素养和人文情怀,终于“立德树人”目标的统一与实现。

猜你喜欢

课例研究数学实验核心素养
关注细节?灵动分享?打造生态课堂
依托课例研究 成就高效课堂
基于课例研究下的高校英语教师学习反思
互联网+背景下数学试验课程的探究式教学改革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