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语言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根基:反逻各斯中心主义

2020-04-22张兰

关键词:生态语言学马克思主义

张兰

〔摘要〕 近年来,生态语言学呈现出蓬勃的发展趋势:拥有系统化的教材、专门的学术期刊、专业化的科研团队、和国际化的学术会议等,已经基本形成核心的学科研究内容和常用的研究模式,但研究路径的多元化和研究范式的多样化使得学科的整体性受到挑战,如何构建融合多个研究范式的理论框架是学界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文章运用马克思“反逻各斯中心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及由此抽象出来的哲学思想和生态内涵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生态语言学的相关性,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结构和功能关系,从哲学维度确立生态语言学各研究范式间的融合点,促进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向生态语言学领域的扩展和延伸,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反思、结合生态语言学实践的完善是生态语言学突破问题域、走向新高度的关键。

〔关键词〕 生态语言学;马克思主义;反逻各斯中心主义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89(2020)02-0029-09

引 言

作为交叉学科,生态语言学“所根据的理论是来自不同的学科的理论模式,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所注重的研究内容,对学科的性质都存在不同的观点”[1],学科的多元化特性使得其整体性和系统性受到质疑,甚至使学科发展面临瓶颈,如何确立各研究范式间的融合点成为突破学科问题域的关键。从马克思反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哲学视角,重新审视生态语言学各研究范式,不难发现无限多样的研究方法和迥异的研究路径都贯穿着“去中心化”这一个内核主张,“和而不同是为生态”[2]的“和”本质是求同存异的统一,蕴含着有主有次、有近有疏,但主要方面并不“抹去”次要方面,而是以其为自己存在的条件,维系着多重性、兼容性、动态性的统一,秉承并发展着马克思主義反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本质。

一、 西方哲学与逻各斯中心主义

的源起及发展  “逻各斯”这个术语是古希腊语λóγο(logos)的音译,是公元前五世纪时希腊文中的常用语,其基本含义可以概括为“理性”与“言说”,公元前六世纪的希腊先哲赫拉克利特在对世界本原的追问过程中首次将其融入哲学范畴,然而,作为真理化身的“逻各斯”虽然体现出古希腊人“爱智慧”的高尚精神,但对理性分析和逻辑推理的过分倚重蕴含了感性世界和超感世界分裂的种子。

(一) 古希腊哲学: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萌芽

古希腊神话用神的创世说及其谱系解释世间万物的生化过程,这是对流变世界背后的不变的始基的最初追问,从古希腊神话和宗教中发展起来的古希腊哲学,在与神话抽离的过程中保留着追问万物始基的方式来认识世界,神创世说转变为以自然界的经验事物作为世界本原的自然哲学。古希腊哲学开创者泰勒斯认为“万物源于水”,提出水本原说并创建了主张万物由一个基本物质构成的米利都学派。泰勒斯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认为世界的原初存在应该是处于永恒变动中的“无定”而非任何单一物质,“无定”在运动中分化并组成万物,万物消亡后又复归为“无定”,“无定”的分离和生成使万物的创生与消亡处于永恒循环状态。他的学生阿那克西美尼用气凝聚和稀疏的特性解释万物的转化生成,即“气本原说”,这是对水本原说和无定说的综合,既保存了本原的单一性又使“无定”具体化,但仍面临着气凝聚和稀释的动力源问题。因而毕达哥拉斯认为超感官的、有定形的、永恒不变的数才是万物的本原,用数的规定性解释万物的性质更具有普遍性,但不动的数如何生化世间万物的运动变化仍是难解之题。赫拉克利特秉承着米利都学派唯物主义传统又受毕达哥拉德学派“从可感事物抽象出普遍属性”的影响,在将“火”作为万物始基的时候,指出“一切皆流,无物常住”的流变之中,在可感知的自然物“火”背后有一个支配着火生万物又复归于火的定则,这一定则“是位于一切运动、变化和对立背后的规律,是一切事物中的理性,即逻各斯”[3](22)。由此,赫拉克利特首次将具有“尺度”、“理性”、“规则”等含义的拉丁文“logos(逻各斯)”提升到哲学范畴,将其看做规划万物的尺度、构成万物的定则,以图回答“始基如何生化万物又过渡回始基”。运动和逻各斯的关系就是感性和理性的矛盾,抽象的逻各斯就是理性主义的萌芽,因而赫氏哲学已有了初步的二元论架构,把对万物始基的追问转向对其背后本质规律的探究,世界的本原由具体经验事物转变为抽象的逻各斯,自然哲学走上了以人的理性为中心的本体之路,奠定了西方文明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内核。

智者学派进一步摆脱经验观察和形象隐喻的束缚,使逻各斯从自然物上升到对人精神世界的关注,普罗泰戈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东西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东西不存在的尺度”[4](247)。这在彰显人主体性地位的同时将逻各斯从神位降到每个人心中,并赋予思辨性和相对性色彩,从而走向了相对主义。

苏格拉底认为使逻各斯具有辩证性的推动力只能是内在的、精神性的存在,他的“精神助产术”就是运用逻各斯进行对话从而引导人们运用自己的理性逐渐接近于至善,他的“灵魂学说”赋予了逻各斯精神客观性,使其成为精神安排宇宙万物所依据的尺度,使智者学派人人都有的相对性的逻各斯统一到精神性的层面。柏拉图在此基础上强调对事物的本质和永恒的追求,认为只有事物背后的理念才是本来、真正、实际的存在,而现实的、具体的事物只是理念的副本,以此构建出彼岸的理念世界对现实的感性世界的统摄,进而形成统一的逻各斯体系,利用逻各斯的超感性,将哲学引入纯粹的理念世界并赋予理性以绝对优越性。亚里士多德并不赞同理念世界与感性世界的二分,而是用“四因说”解释现实事物统一的连续过渡,但在区别人与动物时指出人的本质特点就是逻各斯,因为人有精神、有理性,即有逻各斯,亚里士多德和希腊哲学家一样将逻各斯看做是“认识事物、表达事物、解释宇宙世界的能力”[5](55),把逻各斯定格为最完美、最高上的存在,认为世界上所有运动的终极目的是理性、是逻各斯,即那个最原始、最真正、最纯洁、永不停息的、最基本的规律。虽然亚氏引入“逻各斯”研究事物的本质和人类生存的深层意义是为了认识世界而非统治、支配世界,但追求某种位于现实之上的东西,就意味着一种分裂。

(二) 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发展:神性-人性-理性-绝对精神

1. 中世纪:神性专制

到了中世纪,基督教徒将古希腊哲学纳入自己的教义构成经院哲学,古希腊哲学中的理性被神圣化成了上帝的理性而与人的主体性分离,哲学沦落为基督教神学的奴婢。人自身也分裂成灵魂和肉体,前者被认为是人的本质性实体,具有不灭性,只有肉体具有死亡和消失的属性,奥古斯丁将之概括为“人是一个使用着会腐朽的、尘世的肉体的理性灵魂”[6](78)。生来就有原罪的人处于卑贱的地位,只有臣服于无限的上帝才能使肉体归于灵魂、使灵魂归于上帝从而得到救赎,对上帝逻各斯的盲目信仰和崇拜使得神性压制人性。这种探究始基、本质而导致的理念与现实、理性与感性、精神与肉体的相互对立在基督教会集权化和经院哲学制度化的推动下,将理性视作信仰的导言和前奏,认为理性服从于信仰,并将上帝看成是本来的、不可怀疑的存在,至此“逻各斯”被彻底中心化成西方哲学的典型思维方式。

2. 文艺复兴:人性复苏

古希腊哲学用人类理性来解释世界,实现哲学与神话的分离,但中世纪用上帝神性压制人的主体性使理性再次失去独立性而被禁锢在神学的牢笼。文艺复兴恢复了希腊哲学对人的关注,反对神性对人性的压制,反对神权对人权的奴役,反对蒙昧主义,主张理性主义,使得人性得以复苏,建立起以人为中心的新世界观。新思潮对经院哲学向彼岸世界寻求人生终极价值的摒弃使思想获得解放的人类重新关注现世和自然,为自然科学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牛顿等人发现的一系列自然定律进一步打破了神学束缚使人们更加相信自然科学的力量,开始用实验观察和数学推理探索自然,自然科学的发展促成逻各斯从神性向人性复归的同时彰显人在世界中的主体性地位,对自然的探索也具有改造自然、利用自然、造福人类的功利性目的。

3. 啟蒙运动:理性复兴

17-18 世纪启蒙运动开启理性时代的新篇章,致力于探寻普遍规律。培根代表的理性经验主义把感觉经验提升为普遍性共相、采用自下而上的路径追寻真理;笛卡尔代表的唯理论将理性视为本原性的存在,运用自上而下的演绎追求确定性的真理。两条路径虽然都推动了理性的复兴之路,但前者将认识限定在感觉经验最终走向不可知论和怀疑论,后者因坚持天赋观而不可避免地陷入独断论。基于此种思维方式,笛卡尔在证明上帝的存在和对人的解释中,强调意识之中的“我”不同于现实世界中的具体人,故而在怀疑之路的终点提出“我思故我在”,只有具有思想的实体——“人”才是确定的存在,人的本质就是思想,这样使得人作为“有意识的实体”、“会思想的事物”与无意识的、不会思想的事物产生了区别,单纯的、意识中的“我”被分离出来,从此近代西方哲学将现实存在机械地分成了与世界无关的主观和纯粹的客观。基于这样的二分,康德的先验哲学将“我们如何能够先天地经验对象”[7](40)的难题归结为借助于先天的认识能力和感觉经验,人类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的自由只能在道德领域实现,康德知性与理性、现象与本体的二元论立场将世界明确划分为感性世界和理性世界,进一步确立了近代“主体-客体”分析哲学范式,加剧了西方哲学“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宿命。

4. 思辩哲学:绝对精神

黑格尔把理性视为绝对的本体,认为“理性是世界的灵魂,理性居住在世界中,理性构成世界的内在的、固有的、深邃的本性,或者说,理性是世界的共性”[8](80)。黑格尔理性至上的哲学体系运用“绝对精神”对抗分裂的世界,用理性思辩将知性融入到理性,力求实现思维和存在的同一,虽然从整个人类的立场上审视自由打破了单个人原子式的自由观,具有整体性和历史性,但将人的理性抽离成统摄整个宇宙的实体造成了人和理性的分离,将人类社会和自然视为绝对精神的外在化,使得人类的自由解放变成脱离实践的、抽象的自由,只能在绝对理性中实现的自由。

综上可知,西方哲学的发展史也是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发展史,逻各斯的本位经历了理性-神性-人性-理性-绝对精神的转变,虽然在其各自历史阶段都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对逻各斯中心的盲从和绝对统一的追求逐步加剧了心灵与肉体的分离,促成逻各斯中心主义“心物二元论”的本质属性。海德格尔指出“自柏拉图以来,更确切地说,自晚期希腊和基督教对柏拉图的解释以来,这一超感性领域就被当作真实的和真正现实的世界了。与之相区别,感性世界只不过是尘世的、易变的、因而是完全表面的、非现实的世界”[9](771),在将世界二分为感性世界和超感世界的过程中,人的本质和现实世界的本原被定义为理性,即逻各斯,以至黑格尔将绝对精神看作是本源性的存在,而现实生活只是绝对精神的附属,从而将哲学研究囿于形而上的、纯粹思辨的领域,因此失去了现实根基,西方哲学变成逻各斯中心主义精神集权、寻求绝对统一的载体。这就是德里达所破解的“逻各斯中心主义”,但由于其欲将逻各斯中心主义主张的统一性和确定性彻底摧毁,而将“不确定性”和“感觉经验”推向极致而不自觉地也滑入了自己所反对的逻各斯泥潭。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在痛击逻各斯中心主义“绝对主义”的同时,自身陷入了断裂、无序的相对主义或经验主义囹圄,使得科学知识的合理性、客观性受到质疑,引发“哲学是什么”的哲学困境。

二、 马克思哲学对逻各斯中心主义

的消解与超越  在逻各斯中心主义造成的各种困境中,马克思哲学革命爆发了,其目标就是要消解和超越西方哲学二元对立的逻辑、理性及以此为依托的制度体系。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实践论、历史生成论、现实解放论、和解论出发革命性地颠覆了西方哲学先验的理性决定论、本体还原论、伦理拯救论和控制论,因而马克思哲学革命既是对黑格尔形而上学哲学体系的否定,也是对西方哲学孕育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否定。

(一) 现实的社会实践论超越先验的理性决定论

19世纪,马克思与恩格斯解构、颠覆的直接对象是黑格尔哲学,黑格尔作为西方理性主义追求形而上的集大成者,主张哲学就是要探究理性背后的、先验的规律或定则,将世界本原的追问和探索路径“寄托于现实世界之外的理性和逻辑的自我完善”[10],表现为对感性世界和超感世界的截然划分和对立,主张“经验、试验和观察考察事物的唯一目的恰恰在于理性的内在的、不自觉的确认,确认它在现实中发现了它自己”[11](25),这种执意于彻底而纯粹的理性至上,其本质就是主客二分的、追求终极实在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然而,先验的理性决定论未能满足资本主义社会亟待破解的现实危机和种种矛盾。

(二) 豪根模式与韩礼德模式的融合点:反逻各斯中心主义

生态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以现实的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植于社会历史之中,采用和谐多元的研究理念解决实际问题的,其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唯物论、历史观在语言学领域的创新发展。就其萌芽、发展和繁荣的地域而言,也具有多元、和谐、共生的非中心化特征,尤其是中国学者的参与力充分体现了生态语言学反对话语霸权、反对任何形式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学科属性,有效防止西方话语成为支配性主导话语。虽然“生态语言学出现多种研究范式”[38]且缺乏融合多个范式的理论框架,甚至学科命名上出现豪根提出的“the ecology of language(语言生态学)”与韩礼德“ecolinguisitics(生态语言学)”的对比,但从Haugen和Hallidy所代表的两种主要研究模式的对比中,不难发现生态语言学无论是对语言内部关系的研究还是对语言与外部世界关系的探究都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视角和历史发展观,都是把语言和人类置于整个生态体系之中,其本质都是对追求绝对化、中心化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颠覆,主张各对象间的平衡张力。生态语言学两种主要研究模式间的这种万变不离其宗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可见,语言生态学背后的豪根模式是从微观视角借用“生态”喻指“社会环境”,研究语言个体的生态构造,“研究所有可能增强或削弱语言功能的环境因素,关注语言多样性、濒危语言、语言活力、语言进化等问题”[39],豪根强调“任何特定的语言与其环境的相互作用”[40]是马克思“无论思想或语言都不能独自组成特殊的王国,它们只是现实生活的表现”[41](25)这一言论的现代阐述,强调语言的生态环境受使用该语言的人及其所处社会的影响,具体体现为语言在其生存环境中的存在、演变、进化甚至消亡,聚焦于语言多样性的生态保护和合理利用,以消除语言帝国主义为目标,关注社会环境对语言活力的影响和作用;而生态语言学背后的韩礼德模式是从宏观维度,将人类语言与生态、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发展变化、生存与竞争等问题纳入研究范围,韩礼德把语言看作是“行为的方式,干预社会和政治过程的手段”[42],这与马克思“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43](512)的言论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对语言社会性本质的阐释,从而把语言当成整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研究人类语言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促进语言使用者和研究者重视语言在复杂的环境问题中的功能性作用,以生态话语分析为媒介、建构和谐话语、解构有害话语,从而聚焦于语言研究的“社会责任”,强调语言对环境、生态的构建。

综上,虽然生态语言学的两种基本模式在研究路径、内容、视角和关注度上有很大差异性,但二者的研究目标上体现出了两种模式“去中心化”的共性:语言帝国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在逻辑框架上如出一辙,濒危语言和生态失衡的思想根源都是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二元论,语言帝国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只不过是同一种二元论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体现,都充满白人帝国心态的后殖民情节,是人类社会内部亦或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一种压迫与剥削。豪根模式和韩礼德模式互补的根本动力来自他们共同的攻击目标——主客二分的逻各斯中心主义:表面上豪根模式的锋芒指向语言帝国主义,强调语言的多样性,消除霸权语种与边缘语种的二元对立;韩礼德模式则批判人类中心主义,力图从根本上改变自然环境在人类社会中的弱势地位,消除人类与自然的二元對立,但实际上,语言帝国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有着相同的思维方式——逻各斯中心主义,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层面上以不同的面目出现,但都是以暴力和权威做保障控制着主客二分的局面。因此,豪根模式和韩礼德模式都是朝着逻各斯中心主义这一共同抨击对象进发的,二者汇合成一股争取语言和物种平等的、解构二元论的、拓展多重视角的人文生态情怀,两种模式既有反逻各斯中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度,又有对各类社会问题及一切他者的现实关怀,更有对语言多样化和文化多元化建构的整体性、动允性和可持续性。

四、 小 结

与逻各斯中心主义以二元的视角、无视他者的路径不同,生态语言学采用多元的视角审视语言内部及语言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无论是豪根从隐喻视角研究环境(社会环境、社会生态)对语言的影响与作用,还是韩礼德采取非隐喻研究范式聚焦于语言对环境问题改善或加剧过程中所起的影响和作用,两种研究模式都反对“单向度的人( One dimensional man)”[44]和单向度的思维方式,都致力于践行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根本上否定传统本体论借以立正的那种‘绝对化的基本思想原则和思维方式”[45],进而消解乔装在任何外衣下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用马克思“反逻各斯中心主义”的生态哲学观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生态语言学的相关性:有助于构建生态语言学多个研究范式间的系统理论框架,推动生态语言学突破问题域,走向新高度,促进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向生态语言学领域的扩展和延伸,进而有效探求语言与生态良性互助、相互融合的路径,促进生态语言学理论在人文社会学科的渗透和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国文.生态语言学的兴起与发展[J].中国外语,2016,(1):9-12.

[2] 赵蕊华,黄国文.生态语言学研究与和谐话语.——黄国文教授访谈[J].当代外语研究,2017,(4):8-12

[3] (美)梯利.西方哲学史[M]. 葛力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95.

[4] 汪子崇. 希腊哲学史(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 (德)威廉·魏施德.通向哲学的后楼梯[M]. 李文朝译.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8.

[6] Frederick Copleston, S. J. A History of Philosophy (Vol.2)[M]. London: Press Limited, 1976.

[7] 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8] 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9] 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10] 李成旺.西方逻各斯中心主义传统与马克思哲学的革命[J].学术月刊,2008,(4):55-61

[11] 黑格尔.哲学史演讲录[M]. 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1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3] 陈先达.马克思与信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14] 邓晓芒.黑格尔辩证法演讲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5] 黑格尔.逻辑学[M]. 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

[16] Lefebvre, H.The Production of Space [M].Cambridge: Massachusetts,1991.

[1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8]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如何改变世界: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传奇[M]. 吕增奎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

[19]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 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3] 王学俭,宫长瑞.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和解”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探索,2010,(1):154-157

[24] Haugen, E.The Ecology of Language [C].Palo Alto: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2.

[25] Finke, P. Politizitt Zum Verhltnis von theoretischer Hrte und praktischer Relevanz in der Sprachwissenschaft [J]. In Finke, P. (ed).Spracheimpolitischen Kontext [C].Tübingen: Niemeyer,1983:15-75.

[26] 郑通涛.语言的相关性原则——《语言生态学初探》之一[J].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4):150-157

[27] 李国正.生态汉语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28] Halliday, M. A. K.New ways of meaning: the challenge to applied linguistics [J].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1990, (6): 7-16.

[29] 刘宝俊.民族语言与文化生态[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1):82-86.

[30] 杨艳丽.语言生态学初探[J].语言与翻译,1999,(1):6-9.

[31] 斯图尔德.玉文华译.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和方法[J]世界民族,1988,(6):1-7.

[32] Fill, A. & Mühlhusler, P .The Ecolinguistics Reader: Language,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C]. London: Continuum, 2001.

[33] Stibbe, A.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cross cultures: beyond the discourse of shallow environmentalism [J]. Language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2004, (4): 242-260.

[34] 黄国文.外语教学与研究的生态化取向[J].中国外语,2016,(5):9-13

[35] 黄国文,陈旸.生态话语分类的不确定性[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8,(1):3-14

[36] 何偉,魏榕.国际生态话语之及物性分析模式构建[J].现代外语,2017,(5):597-603.

[37] 何伟,魏榕.多元和谐,交互共生——国际生态话语分析之生态哲学观建构[J].外语学刊,2018,(6):35-42

[38] 何伟,魏榕.生态语言学:发展历程与学科属性[J].国外社会科学,2018,(4):113-123

[39] 范俊军.生态语言学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2):110-115

[40] Haugen,E.The ecology of language [A].In Fill, A. & Mühlhusler, P.(eds.).The Ecolinguistic Reader [C]. London: Continuum, 2001: 57-66.

[4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42] Halliday, M. A. K. Is the grammar neutral? Is the grammarian neutral? [A].In Webster, J. J. (ed.).O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Vol.3 in The Collected Works of M. A. K. Halliday) [C]. London: Continuum / 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3 /2007: 271-292.

[43] 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20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4] 赫伯特.马尔库塞(美).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45] 高清海.马克思对“本体思维方式”的历史性变革[J].现代哲学,2002,(2):33-40.

(责任编辑:高生文)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ecolinguistics has shown a vigorous development trend: it has systematic teaching materials, specialized academic journals, professional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s, and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s, and has basically had core research content and universal research models. However, the diversity of research paradigm makes the integrity of the subject challenged. How to construct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at integrates multiple research paradigms is one of the difficult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the academic community. Based on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Marxs “antilogocentrism”,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arxist philosophy and ecolinguistics to establish the integration point among the various research paradigms of ecolinguistics from the philosophical dimension, and to promote the extension of Marxist ecological thoughts to the field of ecolinguistics. In a word, “antilogocentrism” is the convergence of multiple paradigms and the key for ecolinguistics to break through the lack of a systematic framework among paradigms.

Key words: Ecolinguistics; Marxism; Antilogocentrism

猜你喜欢

生态语言学马克思主义
浅析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发展状况
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生态语言学视野下的网络流行语污染分析及治理举措
关于生态语言学下高校英美文学教学开展思考
生态学视角下的英语习语研究
官场话语生态的形成过程考察
生态语言学视域下汉英翻译中的中国英语研究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