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本课程高中生英语话语逻辑能力培养策略例说

2020-04-22李宇茵

广西教育·D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语段语篇逻辑

李宇茵

高中生已经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但他们的语言表达仍然不够规范、严谨,对逻辑思维方法的了解有限,更加难以系统地把逻辑思维方法应用于英语的话语表达和话语理解,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高中生英语核心素养在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四个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思维与语言总是相伴而生,为了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我校英语学科组在已经开设了五门校本课程的基础上,决定再设“普通高中学生英语话语逻辑能力培养”校本课程(以下简称英语话语逻辑课程),拟通过两学期18学时、2学分的选修课方式,着力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分析、推断、归纳、演绎等逻辑思维方法理解话语并合乎逻辑地进行话语表达的习惯,不断提高话语逻辑理解能力和话语逻辑表达能力。

美国语言学家卡纳尔(M.Canale,1983)提出:交际学意义上的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社会语言学能力、话语能力和策略能力。英語话语逻辑课程所指的“话语逻辑能力”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利用逻辑的多种关系顺畅、连贯地理解语言,二是能连贯且符合逻辑地表达语言。我校所建构的英语话语逻辑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话语逻辑在英语句子和语段中的观察、发现与应用,占4课时;第二部分是话语逻辑在英语语篇中的观察、发现与应用,占4课时;第三部分是话语逻辑在英语阅读理解、七选五、完形填空练习中的应用,占8课时;第四部分是话语逻辑在英语书面表达中的应用,占2课时。该课程实施遵循“句子—语段—语篇”“输入→输出”的语言学习规律,以及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并指导实践的认知规律,每次授课均为连堂课2课时,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动观察与发现,由发现逻辑关系到应用逻辑关系,既包含语言输入的话语逻辑训练,也包含语言输出的话语逻辑训练。下面笔者以英语话语逻辑课程第一部分前两个课时的《话语逻辑在英语句子和语段中的观察、发现与应用》教学设计为例,谈谈我校英语学科组在该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学操作策略。

一、课程内容及教学实施策略的确定

日本当代杰出教育家佐藤学指出:如果说19世纪和20世纪的教师都是“教的专家”,那么21世纪的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行为的设计者”。基于对该理念的高度认同,笔者决定以练促学,通过设计相关的话语逻辑训练即为句子排序的“学习行为”,循序渐进地强化学生对句子和语段话语中内在逻辑关系的观察、发现和应用能力。为此,笔者为学生设计了如下系列学习行为:听故事学逻辑→英语话语逻辑和汉语话语逻辑的观察与发现→句子、语段中话语逻辑关系的自主归纳、总结→归纳、提炼话语逻辑的定义。学习目标是通过两课时的学习,能准确发现句子间、语段内存在的话语逻辑关系,总结归纳出英语话语中存在的主要逻辑关系,从中获得话语逻辑能力。

鉴于如今的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教学,且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笔者决定在本课中利用希沃白板5的“超级分类”课堂活动工具对学生进行话语逻辑的观察与发现训练,之后再用思维导图工具训练学生对话语逻辑关系的归纳总结能力。

二、教学实施过程

(一)听故事学逻辑:通过将学生“代入”爱因斯坦与学生的对话,自然地引发学生对“话语逻辑”的探究欲望

师:有个学生曾求教爱因斯坦什么是逻辑。爱因斯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有两个人从烟筒里面爬出来,甲的身上很干净,乙的身上却是脏兮兮的。你认为谁会去洗澡呢?”

生:当然是乙啦。

师:这个学生也是这么回答的。可是,爱因斯坦却说:“当乙看见甲身上干干净净的,他会认为自己身上也是干净的;而当甲看见乙身上脏脏兮兮的,那么他也会认为自己身上是脏兮兮的。因此……”

学生顺着老师的提示“给答案”,殊不知却一步步落入了老师为他们设置好的“陷阱”,于是“话语逻辑”与“逻辑”本身的重要性呼之欲出。话语表达中的逻辑思维无处不在,用逻辑本身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话语逻辑的探究兴趣,这个开课,成功地激发了学生对话语逻辑的探究欲望。

(二)任务导学:用一项项“观察与发现”汉语句子、英语句子中的话语逻辑关系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合作学习。而希沃白板5的“超级分类”课堂活动工具不仅可以提升任务完成过程的趣味性,而且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益

学习任务的设计,应由易到难、逐层深入。一要确保内容的趣味性和适度的认知挑战性,二要确保任务完成具有可操作性。听完了上面的故事,学生仍然不知道逻辑思维与话语逻辑的概念,不了解句子间、语段内都存在哪些话语逻辑关系,然而,教师并没有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开始设计学生的如下学习行为:教师用希沃白板5的“超级分类”课堂活动工具,为学生设计了一项项由易到难的学习任务,在任务中提供了几个具有一定语境的零散句子以及一个关于语段内各句关系的逻辑链(如图1),让学生仔细“观察”句子和语段,结合句子逻辑链去“发现”句子间、语段内各句间的正确排序。

1.汉语句子中逻辑关系的“观察与发现”任务。笔者首先呈现的是一个观察与发现汉语句子中的话语逻辑关系的任务(如图1)。该任务相对简单,学生几乎不需要过多思考便能顺利完成一一对应的排序任务:3名学生先后来到总控台,快速地把数字序号拉拽进正确的句子逻辑关系选项框(如果选错则无法拖拽进框内)。任务顺利完成后,系统自动呈现观察结果,于是全体学生都能直观地观察到本语段内句子间所存在的逻辑链。

2.英语句子和语段中逻辑关系的“观察与发现”任务。虽然为句子排序这样的学习任务,是学生早在小学阶段便已经反复训练过的,但现在用上了希沃白板的课堂活动工具,趣味性更强。在学生顺利完成汉语句子中的逻辑关系“观察与发现”任务后,教师紧接着依次呈现了5个英语“句子→语段”和1个“七选五”英语“语段→语篇”“观察与发现”任务,并制作成如上“超级分类”课堂活动(活动示意图略,题目及结果如下),供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句子数量由少到多、由句子进阶到语篇情境下的语段,且逻辑关系各不相同),从中发现句子和语段中所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逻辑关系。

英语“句子→语段”1:(1)We know many other wild plants,animals,insects and birds have died out more recently.(2)According to a UN report,some 844 animals and plants have disappeared in the last 500 years. The dodo is one of them.此二句逻辑关系和表达顺序是由“(1)结论”到“(2)论证”。

英语“句子→语段”2:(1)In a lot of ways,young Italians and Americans spend their free time in a similar fashion.(2) Listening to music,watching movies,hanging out,practicing sports and surfing the internet are all common ways to pass some free time.此二句的逻辑关系和表达顺序是由“(1)结论”到“(2)例子说明or具体化or描绘”。

英语“句子→语段”3:(1)We all want to live a better life:more happiness,more freedom and better health.(2)To some degree,everyone tries to work on achieving them.此二句的逻辑关系和表达顺序是由“(1)事件的先or原因”到“(2)事件的后or结果”。

英语“句子→语段”4:(1)A typical person loves to gather wealth.(2)The more he has,the happier he believes he will be.此二句的逻辑关系和表达顺序为由“(1)果”到“(2)因”。

英语“句子→语段”5:(1)Margie was holding tightly to the string of her beautiful new balloon.(2)Suddenly a guest of wind caught it and(3)carried it into a tree.(4)It hit a branch,(5)and burst.(6)Margie cried and cried.(Rumelhart,1975)(引自《外语教学阅读心理学》)此六句的逻辑关系和表达顺序如下:(1)背景→(2)事件1→(3)事件2→(4)事件3→(5)反应→(6)反应。

“观察与发现”的任务由中文转为英文后,学生需要多一些时间做出正确判断,尤其是“英语‘句子→语段5”中的句子虽短,但已经可以构成一个逻辑层次较为丰富的语段,或者说是一个微型语篇,这对学生的逻辑思维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挑战。因此,当课堂进行到此项课堂活动时,教师开始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最后再由小组派代表展示探究结果。最终学生都顺利完成了任务。

句子的阅读和表达终究是为了篇章的阅读和表达,从句子到语段、语篇,除需要运用句子间的逻辑关联外,还需要一定的语篇知识,而语段的理解和表达有时也需要依托语篇的框架知识。在英语教学中,话语逻辑最直接的应用是“七选五”练习,为此笔者设计了一个“七选五”语篇“观察与发现”任务(只展示第一自然段“超级分类”课堂活动,其他自然段略,如图2),旨在让学生发现语篇中各语段句子间所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逻辑关系,为下一阶段语篇中的话语逻辑“观察与发现”做铺垫;为了降低难度,引导学生集中精力于学习逻辑思维而非完成“七选五”练习,教师为该“七选五”语篇提供了参考答案,但学生在“观察与发现”的过程中,可以尝试利用已经掌握的逻辑关系对句子作出自己的选择,使语段成为完整的语篇,此设计可确保课程顺理成章地过渡到下阶段的“话语逻辑在英语句子和语段中的应用”。

以上“七选五”语篇“观察与发现”任务中,“句子→语段(自然段)”内的逻辑关系分别如下:第一自然段,(1)结论→(2)描述(通过描绘乘车时况,论证说明班车长途旅行为何像TV shows)→(3)结论(描述后下结论“广告不可避免”)→(4)进一步论证结论(论证为何unavoidable)→更多的描绘或细节;第二自然段,(1)结论→(2)论证或描述(论证或描述即使以前到过、见过此情此景,为何仍然somewhat exciting,因为出现了许多新东西)→(3)结论(这个结论其实和上一个句子是存在并列或集成关系的,因为和他们上述的论证或描述都共同指向文段的首句)→(4)论证结论(用一个假设的例子“如果司机尤为喜欢冒险,则旅途会很刺激”来论证上一个句子)→更多的细节描述(举例或进一步描述);第三自然段,(1)结论(语篇通常由a beginning,a middle and an end三部分组成,三部分共同论证篇章开头句即文章的主题结论,上一段是“a beginning”,下一段是“an end”,這一段自然是关于“a middle”的,于是选择填空的指向已十分明了,即pass the middle hours of a rid)→(2)并列(这个句子有表明上下句并列关系的词“and”,所选择的句子也的确和这句存在并列关系);第四自然段,(1)结果→(2)原因(说明为何像the beginning和有expectation and excitement心情的原因)→(3)原因(描述几个小时过去,座位都似乎更硬、坐起来更不舒服,为下面几个句子的描述表明了“原因”)→(4)结果(描述座位似乎变硬后的种种“结果”)。

总体来看,上面的“七选五”语篇结构规整,框架简单明了,每个语段的首句都是该语段的主题句或语段的主要意思表达。从语言逻辑上来说,语段中所有句子必须“顺应”语段的主题,而语段的主题是语段的宏命题,下面的低一级命题都是宏命题的描述或补充(陈贤纯,2002)。语段内一个句子要么与上一个句子,要么与下一个句子,要么同时与上、下两个句子都有直接的逻辑关联。要顺畅理解语段,除了要分析语段内句子间的逻辑和关注句意的逻辑外,还必须注意英语句子中那些表明了逻辑关系的词汇(如but/so/also/again等)和其他关键词(如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等)。

3.对句子、语段中话语逻辑关系的归纳总结。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由各小组学生讨论、完成希沃思维导图的制作。借助技术让学生的思维可视化、结构化、条理化,可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学生小组讨论进展顺利,对句子和语段中话语逻辑关系的归纳总结比较到位,思维导图的制作(如图3)也比较理想。

在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师生一道提炼了相关概念,如: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借助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又称理论思维;掌握和运用这些思维形式和方法的程度,就是逻辑思维的能力;逻辑思维运用于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进行语言输入和输入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逻辑思维能力,便是话语逻辑能力;等等。

课后笔者把本课所设计的所有“观察与发现”任务及常见话语逻辑思维导图转换成PPT,通过PP匠(http://ppj.io)制作成二维码,上传PPT一健生成H5投放到云上,供学生课后读取,把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可以形象、生动地呈现任务,给学生提供可选择、可回放的材料,有利于学生利用技术获取知识,激发探究问题的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后反思

从传统的课程结构来说,逻辑学属于大学课程,然而,为了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师需要破旧立新,勇于打破传统意义上的课程内容局限,基于学生学习的需要对课程进行优化、重构。实践证明,18课时的英语话语逻辑课程的确有助于学生增强话语逻辑意识和能力,也有助于学生在英语阅读中有意识地利用话语的逻辑性完成生词的推义、上下句的关联理解以及语段、语篇的解读,进而完成相关阅读任务。比如:在完成英语“七选五”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借助话语逻辑的帮助,对相关语句展开逻辑分析;在英语书面表达中,学生表达上的逻辑严谨性也可以得到提升。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话语逻辑的学习可以顺利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但提升空间有多大、如何评价该课程的实施效果,仍有待我校英语学科组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陈贤纯.外语阅读教学与心理学[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156-230.

[2]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58-70.

[3]王斌华.校本课程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28-151.

(責编 白聪敏)

猜你喜欢

语段语篇逻辑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创新的逻辑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重点】语言文字运用:语段压缩
浅谈低年级语段仿写的指导策略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依存消解、一致性计算与浮现和语段计算理论
如何压缩新闻语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