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入户家访不会过时

2020-04-22张淳艺

广西教育·D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入户一棵树微信

张淳艺

近日,一条福州市教育局公开回复家长疑问的帖文,在网上引发众多网友关注和讨论。家长发帖问:学校为何放着电话、微信等通讯便捷的方式不用,反而安排入户家访,并直指入户家访“耗時”“没必要”。福州市教育局回应称,入户家访并未过时,它是老师和家长之间“最直接、最有温度的沟通方式”。(2019年11月6日 《北京青年报》)

对于许多“70后”“80后”乃至“90后”来说,应该都有一段关于老师家访的难忘记忆。在家里等待老师的心情,既兴奋又紧张。不过,忐忑不安往往在老师进门那一刻烟消云散,在老师和家长相互寒暄、倒水让座中,气氛逐渐变得融洽,自己也跟着敞开了心扉。

时光荏苒。当昔日被家访的孩子成为家长,时代已发生了巨大变化,电话、QQ、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十分发达,单纯从成本效率的角度来看,后者较之传统家访的确方便、快捷。在一些人看来,家访已经过时了,老师坐在办公室打一通电话、发几条语音就能完成与家长交流。然而,事情并非如此简单。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写到:“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家访作为增进师生关系的重要桥梁,显然不是“隔空喊话”所能替代的。纵然见字如面,终归不如直接相见,只有面对面,才能心贴心。老师和家长坐下来促膝长谈,才能把问题谈实谈透,把思想谈深谈通,增进共识、形成合力,最终实现“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家访的“家”大有深意。之所以是入户家访,而不是把家长请到学校,是因为在学校,老师的一言一行总会给人一种管理者的姿态,容易让家长感到拘谨。而家永远是让人最放松的地方,双方可以放下思想顾虑,像唠家常一样谈谈孩子的学习、生活。同时,老师专程登门,可以让家长感受到学校对孩子教育的重视,所获得的温暖和感动是电话和网络无法比拟的,这样更能激发家长的责任感和信任感,主动配合学校的工作。

家访的“访”不可或缺。家访不仅仅是聊聊天、说说话,更是一种带着问题的探访。是什么样的家庭环境造就了孩子的优缺点?父母的脾气秉性、处事方式对孩子产生了哪些影响?随着一个个问题有了答案,孩子的教育方法在老师心中逐渐清晰起来。正如有校长所言:“老师如果不去孩子的家庭走访,就根本谈不上了解孩子,而了解孩子是教育的起点,决定了如何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路径。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会一次次被感动,对肩上的责任有更深刻的认识。一些好的家庭教育方法,也能够为老师提供启迪和参考。”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不是学校的独角戏,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共同前行。一些家长质疑入户家访“耗时”“没必要”,恐怕更多原因是觉得麻烦。诚然,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都在忙于工作和生活,一切向效率看齐,但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有些过程是绕不开、省不得、快不了的。老师是为了孩子着想,作为孩子的家长,难道就不能抽出点时间与老师聊聊天?家长们要明白,入户家访这种方式,现在不会过时,以后也不会过时。

(责编 欧金昌)

猜你喜欢

入户一棵树微信
你是一棵树
一棵树七个人
一棵树(外六首)
微信
浅议房屋征收稳评入户应注意的问题——以某旧城区改建项目入户调查为例
探讨三网融合及光纤入户技术的应用
窗外,一棵树(外三首)
关于FTTH平移入户难解决方案的有益探讨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