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蟹养殖微生物制剂使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0-04-22陈建平纪连元王建民

科学养鱼 2020年12期
关键词:金坛河蟹菌种

陈建平 纪连元 王建民

(1.常州市金坛区、溧阳市长荡湖水产管理委员会管理处,江苏 常州 213200;2.金坛区指前镇农业综合服务站,江苏 常州 213200;3.金坛区指前镇农业综合服务站,江苏 常州 213200)

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追求生态、健康的养殖方式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微生物制剂因其在优化水质、改善养殖环境、预防水产动物疾病、促进养殖动物生长方面具有显著的功能,因此在养殖中深受广大养殖户青睐。但由于利益的驱动,目前生产厂家众多、相互竞争激烈、水产科技知识推广受限,加上国内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等,导致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应用上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为促进金坛区水产养殖的健康发展、全面掌握养殖生产中渔用微生物制剂使用情况、分析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深入鱼药市场、池塘检查等调查方式,形成报告以期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渔业执法部门指导渔业生产等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调查工作的具体方法

1.面上调查

通过走访全镇24 家渔药经营门店,了解辖区内微生物制剂的主要品种、商品名以及生产厂家。

2.抽样调查

每个重点养殖区域选取5名典型示范户进行走访调查,通过检查投入品仓库、查验养殖记录,调查养殖户实际生产中微生物制剂的使用情况。

二、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走访调查,笔者对相关数据进行了整理。通过表1 发现长期使用EM 菌可以显著提高河蟹的育成规格和产量,育成规格和产量分别比未使用的塘口高出16.1%和19.1%。

表1 使用与未使用EM菌对河蟹生长的影响

因为目前绝大多数养殖户在EM 菌的使用上存在一定的误区,笔者设计了表2 的数据统计模式,通过比对发现,使用前活化和开启增氧机可以提高EM 菌的使用效果。分析原因可能是使用前对EM菌进行活化可以对休眠的菌种进行激活,提高菌种的增殖能力,开启增氧机除了可以增加好氧菌的增殖能力和效能外,还可以提高养殖动物代谢速率,优化养殖环境。

表2 不同的使用模式对河蟹生长的影响

目前在EM 菌的使用上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拌料内服,一种是直接泼洒。通过走访调查,拌料内服的使用效果要好于泼洒,主要表现在提高亩产量方面。但对于育成规格方面基本相差不大,究其原因可能是在大水面养殖中直接泼洒微生物制剂很难维持有效的浓度,而拌料内服可以保证养殖动物直接摄入,提高了饲料报酬,进而提高了河蟹的成活率,所以即使在育成规格提高不大的情况下也可以提高亩产量。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亟待改变微生物制剂粗放的利用方式

通过对指前的养殖户走访发现,绝大多数养殖户对微生物制剂的使用方式大概只知道两点:①粉剂,化水后直接泼洒;②菌液,稀释后直接泼洒。这样的使用方式在当前复杂的天气状况和养殖情况下显得苍白无力。笔者认为在微生物制剂的使用上要改变以往粗放的使用方式,要清楚使用时间、使用温度、注意事项、是否增氧、操作说明等,要知晓微生物制剂发挥最大效力的环境条件、粉剂如何配比以及需不需要活化、菌液如何稀释等问题。避免由于不当操作造成损失,以提高使用效果。

2.产品质量不稳定

产品质量不稳定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微生物制剂目前没有统一的生产标准,同时微生物制剂的生产厂家比较多,厂家之间的竞争也进入白热化,部分厂家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进行价格战,为了控制成本导致了一些活菌数远低于有效值的产品上市,并且在菌种的筛选上也存在着蒙混过关的嫌疑,致使产品效果大打折扣;另一当面,近几年由于技术部门不断推广生物菌自培技术,掀起了一股养殖户自培生物菌的热潮,但由于塘口条件有限、发酵时间把控不准、菌种不纯等因素的影响,也使产品的实际使用效果不理想。

3.大规模、长时间的使用存在生态安全隐患

由于“绿色渔药”概念的兴起,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一直大量甚至超量使用。微生物制剂中的有效成分就是活菌,而水产养殖池塘其实也是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底泥、水中存在着各种活菌,池塘中原有活菌历经多年的自然选择已经很好地适应了池塘小生态环境,对稳定池塘环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外源添加的活菌未经安全性评价、甚至严重缺乏相应的基础理论研究,这样势必会对池塘原有的活菌种群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如不严格管理,大量、超量使用可能会有生态安全隐患。

4.微生物制剂监管形成真空地带,养殖户维权困难

经过走访当地渔药投入品经营店和养殖户,发现大部分微生物制剂包装上会有“非药品”标识,甚至一些具备杀菌、杀虫功效的药品为了逃避监管也贴上“非药品”的标签,这就从侧面说明目前我国对水产“非药品”的界定还比较混乱,概念模糊、分类不清,进而导致监管部门不明确,同时针对一种微生物制剂并没有统一的生产标准,这就导致即使明确了范围也没有相应的标准去执法。同时走访当地水产技术部门发现,每年都会有因为生物制剂的使用而出现的养殖户维权事件,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标准和执法依据,一般都是经协调私了,并未追究相应厂家的责任,并不能最大程度维护养殖户的权益。

四、意见建议

加强渔用微生物制剂的基础理论研究,通过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功能特性和作用机制,制定统一的生产标准;加强对水产“非药品”的界定,明确监管部门,同时加强相关法律标准的制定,为基层渔业微生物制剂监管、执法提供理论依据和法律依据。

联合高校院所做好本地菌种的筛选工作。水产技术部门应与高校院所加强技术合作,通过长期、有代表性地采集水样、底泥样进行菌种分离、纯化、培养实验,从本地生态环境中筛选菌种,经安全性评价,在本地进行生产应用,降低滥用微生物制剂对本地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保护生态安全。

产品的使用说明还需进一步细化,比如使用温度、是否需要提前活化、是否需要增氧等,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微生物制剂的最大功效。

猜你喜欢

金坛河蟹菌种
河蟹池塘高效混养新模式探析
北方地区湖泊河蟹养殖技术探讨
蚂蚁琥珀中发现新蘑菇菌种
智能精准投饵 河蟹吃饱吃好
走“乐道金坛” 访“绿野仙踪”
“纸上神话”——金坛刻纸
食用菌菌种退化的原因与相应对策
2017金坛秋季旅游产品
金秋 金坛 金蟹 更金贵
客观了解和评价液体菌种和固体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