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医院医疗健康信息产品选型现状调研与分析

2020-04-21刘敏超衡反修王力华朱丽艳朱卫国王才有

中国医院 2020年4期
关键词:选型医疗机构供应商

■ 曾 可 刘敏超 衡反修 王力华 朱丽艳 朱卫国 王才有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政策的出台,标志着国家层面对于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步加深。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医院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代表了医院的管理水平和发展能力。我国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模式主要有购买、自行开发以及合作开发等,受医院规模及技术能力的限制,目前大部分医院均采用购买模式,即医院购买软硬件产品,供应商负责开发、实施和集成[1],采购模式是现代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常见方式[2]。根据中国医院协会信息专业委员会(CHIMA)发布的《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报告(2018-2019年度)》,医院采用的信息技术外包服务主要有硬件维修、网站建设和运维、网络设备维护以及信息系统应用开发等[3]。可见,选择合适的供应商是医院信息化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4]。由于医疗业务的连续性和采购流程的复杂性,信息产品一旦完成采购,更新和替换成本非常高,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信息产品的更换[5]。因此,高效地选择合适的医疗信息化产品和服务供应商对于医院信息化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对中国医疗健康信息产品选型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医疗信息行业选型的问题和难点,挖掘医疗机构对于信息产品选型的需求,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为推动我国医疗健康信息产品高效、优质地选型提供依据。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以医疗机构信息相关从业人员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范围覆盖了全国28个省份(直辖市)的医疗机构。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672份,参与调查者的来源以医院(93.15%)为主,以及各级卫生行政部门(4.46%),其中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分别为67.26%、23.36%、2.53%。

1.2 调查及分析方法

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电子问卷的题型、答题方式进行预设,对被调查者答题质量进行一定控制,以保证问卷质量和数据收集效率。通过网络发布和收集调查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问卷填写人基本信息、医疗机构基本情况、医疗机构健康信息产品选型现状、医疗机构对信息产品的需求。使用SPSS 19.0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2 调查结果

672位调查对象以医院信息相关人员为主,其中信息部门领导共319人,占47.47%,信息部门员工共214人,占31.85%,其余人员还包括主管信息院领导、非信息部门领导、非信息部门员工等。调查对象从事医疗信息工作的年限分布较为平均,工作年限不超过5年的占19.35%,6~10年的占23.07%,11~15年的占21.73%,16~20年的占16.96%,20年以上的占14.88%。调查对象中31~40岁的人员最多,占46.13%,41~50岁的人员占29.61%,26~30岁的人员占11.01%。参与调查的人员中,71.88%为男性,28.12%为女性。61.46%的调查对象最高学历为大学本科,23.07%为硕士研究生。

2.1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对于信息产品选型现状的看法

2.1.1 对医疗健康信息产品供应商的整体满意度。41.67%的调查对象对目前医疗健康信息产品供应商的满意度一般,39.43%认为比较满意,10.27%认为不太满意(表1)。

2.1.2 对在用系统的满意度。调查对象对在用系统表示非常满意的占5.59%,比较满意的占37.50%,一般的占36.90%,表示不太满意和极不满意的分别占6.55%和1.49%。

2.1.3 对在用系统的整体满意度评价依据。“系统稳定性高”是医疗机构评价在用系统的首要依据,占87.95%,其次是“系统用户体验好”和“系统功能齐全”,分别占56.55%、55.80%(表2)。

2.1.4 医疗机构进行大型信息项目选型时,从开始调研到完成招标花费的时间。34.67%的调查对象表示医疗机构进行大型信息项目选型的时间需要3~6个月(不含),32.59%的机构需要6~12个月(不含)(表3)。

2.1.5 医疗机构进行大型信息产品选型时,采用的选型措施。医疗机构进行大型信息产品选型时,采用的选型措施排名前3的是“PPT讲解技术交流”“厂商联系案例参观”“搭建环境演示体验”,分别占69.64%、64.88% 、53.72%(表4)。

2.1.6 医疗机构进行信息产品选型时的考虑因素。医疗机构进行信息产品选型时的首要考虑因素是“系统稳定”,占78.57%,其次是“功能全面”,占67.71%,排名第3的是“重视客户”,占61.16%(表5)。

表1 对各医疗信息系统供应商的整体满意度情况

表2 对在用系统的整体满意度评价依据

表3 医疗机构进行大型信息项目选型时花费时间

表4 医疗机构采用的选型措施

表5 医疗机构进行信息产品选型时的考虑因素

表6 医疗机构的选型决策主导方

2.1.7 医疗机构在信息产品选型的决策过程中,哪方面的意见占主导地位。36.46%的被调查者认为在选型决策过程中“医院管理层的认可度”占主导地位,30.65%认为“需求科室的认可度”占主导地位,13.39%认为“相关职能部门的认可度”占主导地位,10.27%认为“信息部门的认可度”占主导地位(表6)。

2.1.8 医疗机构进行大型信息系统选型时,主要存在哪些困难。机构在进行大型信息系统选型时存在的困难排名前3的分别是“难以判断供应商的后续服务能力”“无法了解相关供应商产品在同级医院的真实应用效果”“难以判断供应商产品的架构是否合理及其可扩展性”,分别占58.04%、49.70%、47.17%(表7)。

2.1.9 医疗机构在信息产品选型时,主要从哪些途径获得的产品和供应商信息。医疗机构在信息产品选型时,产品和供应商信息的主要获取途径分别是“自行调查或实地考察”“兄弟单位推荐”“医院业务部门推荐意见”,分别占56.25%、54.61%、44.05%(表8)。

表7 医疗机构选型过程的主要困难

表8 医疗机构选型过程中的信息获取途径

2.2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对HIT产品选型的需求

2.2.1 对发布和交流院方项目建设需求和(或)厂商实时发布产品介绍的第三方平台的看法。大多数调查对象希望有第三方平台用来实时发布院方的项目建设需求和(或)厂商实时发布产品介绍,供医院与厂商交流,表示非常希望的医疗机构占37.20%,表示比较希望的占40.92%(表9)。

表9 医疗机构对第三方平台的看法

2.2.2 对专门机构进行医疗健康信息产品测评或排名的看法。认为非常需要有专门的机构对医疗健康信息产品或供应商进行测评或排名的医疗机构占40.92%,认为比较需要的占34.67%(表10)。

表10 医疗机构对信息产品测评的看法

2.2.3 信赖的测评组织或机构类型。61.31%的调查对象认为最值得信赖的医疗健康信息产品和供应商测评组织或机构是行业协会,38.10%认为是政府相关部门,31.99%认为是研究院所或高校(表11)。

表11 信赖的测评组织或机构

2.2.4 期望看到的第三方测评内容。调查对象期望看到的第三方测评内容主要是“功能测评”“安全测评”“厂商服务能力测评”,分别占81.55%、75.15%、70.24%(表12)。

表12 医疗机构期望看到的第三方测评内容

2.2.5 在第三方平台上匿名评价本单位所使用的信息产品及供应商的意愿。35.27%的调查对象表示比较愿意在第三方平台上匿名评价本单位所使用的信息产品及其供应商,27.68%表示非常愿意,20.98%表示一般(表13)。

表13 医疗机构对第三方平台的使用意愿

3 讨论

3.1 医疗机构对HIT供应商和在用系统满意度情况

从调查结果来看,仅44.34%的调查对象对当前医疗健康信息产品供应商表示满意,仅43.45%的调查对象对在用系统表示满意。可见,目前医疗机构对HIT供应商和在用系统的整体满意度情况并不乐观。医疗机构在评价在用系统满意度时,最注重系统的稳定性,这与医院信息部门实际工作情况是相符的,维持系统稳定运行是医院信息部门的重要工作。

3.2 医疗机构HIT选型现状反映出的问题

参与调查的医疗机构进行大型信息项目选型的时间集中在3个月到一年(67.26%)。一般认为,尤其是在三甲医院,大型信息项目的选型是相对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上级主管机构以及院内管理部门的严格把控和层层审核,耗费的时间周期较长。此外,大多数从业者(80.50%)认为医院管理层、需求科室、相关职能部门对于选型决策占有主导地位,而信息部门的决策话语权较弱。

系统稳定、功能全面是医疗机构在信息产品选型时主要考虑的因素,厂商的重视程度也是医疗机构的重要考虑因素,厂商的需求响应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用户对信息产品的评价。

医疗机构认为在进行大型信息系统产品选型时,首要困难在于难以判断供应商的后续服务能力。由此可见,医疗机构在系统选型时往往已经考虑到后期产品使用、功能扩展等诸多因素,但现实情况是医疗机构很难在选型时充分了解这些因素的具体情况。

3.3 医疗机构在信息产品选型上的需求点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医疗机构对于第三方信息发布平台和专业测评有较为强烈的需求,78.12%的人员表示希望有发布和交流院方项目建设需求和厂商实时发布产品介绍的第三方平台,超过半数的人员表示愿意使用第三方平台。75.59%的人员认为需要有专门机构进行医疗健康信息产品测评或排名。行业协会是被认为最值得信赖的测评组织。医疗机构对于信息产品测评的需求点主要在于系统的功能测评、安全测评,以及厂商的服务能力。

4 结论与思考

通过数据分析,对医疗健康信息产品选型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4.1 医疗机构对于信息产品和供应商的满意度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整体来看,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对于在用系统和供应商的满意度均不算太高。可见,目前的信息产品质量和供应商服务水平与医疗机构的期望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医疗机构的需求并没有得到真正满足,满意度仍有很大提升的空间。

4.2 医疗机构对于信息产品的选型模式应该转变

医疗机构应该进一步剖析需求,挖掘医疗业务与信息技术的契合点,主动融入市场,把握医疗信息市场动向,了解各种信息产品的功能和技术趋势,积极参与产品选择,实现从被动接受产品推销到主动寻求优质产品的转型。

4.3 医疗机构选型过程中,应该提升信息部门的决策地位

调查对象普遍认为医院管理层、相关职能部门和需求科室的认可度在信息产品选型的决策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医院信息化建设尤其是大型信息产品的选型,是一项牵涉广、复杂性高的系统工程。成功的产品选型,决策过程不能由一方主导,而应该多方配合。业务科室根据业务要求梳理需求,作为信息产品选型的基础;医院管理层掌控医院的整体规划和发展趋势,调配资源、疏解矛盾;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医院管理规范把关选型和招标流程;信息部门把握医院信息建设原则,负责产品选型的实施,充分发挥专业技术能力,推动决策落地。在不违背医院发展方向、管理要求和用户需求的前提下,产品选型应该充分尊重信息部门的专业意见。

4.4 供应商在产品和服务上应该更契合用户需求

医疗机构在信息产品选型时最看重产品的稳定性、功能全面性、用户体验。从选择供应商的角度,医疗机构更关注供应商后续的服务能力、对医院的重视程度等。供应商应该把握医疗机构的真实需求,狠抓产品质量,从产品适用性、可靠性、交互性等方面深度符合用户需求,在产品设计上更加注重医疗业务连续性的要求,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在服务模式上,供应商在项目实施前后均应保持高效、稳定的服务水平,关注用户持续性的服务体验,应该注重长期的口碑,而不是一锤子买卖。

4.5 适当引入第三方评价的市场调节机制

目前来看,我国政府机构以及行业协会对于医疗信息市场的引导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空白。医疗信息从业者非常希望有针对信息产品和供应商的专业测评机构和第三方信息发布平台。相对而言,行业协会测评更受到医疗机构信赖。仅仅依靠医疗机构自己的产品调研,很难获得信息产品和供应商的客观评价,更难以对产品的架构和技术性能做出全面评价。通过可靠的第三方机构进行产品功能测评、安全测评以及厂商服务能力测评等,能够为医疗机构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总之,医疗健康信息产品的选型对于医院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需要科学、规范地组织实施,应该受到医疗机构的高度重视。确定合理的选型流程,建立科学的选型管理模式,基于行业协会或第三方机构构建专业的市场引导机制对医疗信息化行业健康发展十分必要。

猜你喜欢

选型医疗机构供应商
湖南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评审与分析
中国铸造供应商产品目录
中国铸造供应商产品目录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不锈钢二十辊冷轧机组横切剪的选型计算
关于高层建筑结构选型设计的初步探讨
昆钢铁路内燃机车选型实践与探索
产品选型
公立医疗机构国有资产管理研究
医疗机构在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探求